夏雪琴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不能使企业直接获得收益,但在防范经营风险、提升企业价值以及达成治理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程度,因此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审计
(一)内部审计内涵
内部审计是各类组织、单位内部开展的一项监督与评价活动,具有显著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其主要是对组织活动进行系统、规范的审查、评价,进而促使组织增加价值、实现治理目标。内部审计涉及多个环节,如研发环节、采购环节、生产环节以及投融资环节等。不同行业的经营活动也不同,其关注、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内部审计就是根据组织、单位所在行业及自身实际情况,梳理重点关注环节。
(二)内部审计的意义
首先,保证企业经营合规合法。企业经营活动及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企业进行独立监督与评价,即监督企业政策贯彻以及工作计划落实情况,评价业务流程等。內部审计还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管理方面的漏洞,以及潜在的风险事项。因此,内部审计能够促使企业经营合法合规。其次,提升组织运作效果。内部审计最初的侧重点是揭露错误以及舞弊行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发挥,其在推动国家政策以及重大决策落实方面也体现出较强的服务性。因此,内部审计也从监督型审计向服务型审计转变,其功能与角色也被重新定义,更多的是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促使企业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最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机会是发生内部舞弊的基础条件,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则是预防内部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减少内部舞弊机会,从而降低内部舞弊风险,为企业稳定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
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企业文化、机构设置、审计程序、制度因素以及人员素质,而外部因素则包含行业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法律环境。首先,内部因素。一是企业文化。若将企业比作人,企业文化就是其灵魂,是企业的精气神,主要表现就是企业精神与价值观,而价值观与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关系密切。如果企业内部建立廉洁、正直的企业文化,那么势必会提升内部审计质量。二是机构设置。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也是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设置审计机构,若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那么内部审计质量也就更高。另外,内部审计机构管理者的地位越高越独立,其内部审计质量也就越高。三是审计程序。审计程序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计划阶段、实施阶段以及完成阶段。若每个阶段都科学合理,那么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也就能得到保证。反之,势必会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四是人员素质。人员是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主体,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五是制度因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开展管理活动的基础,若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失,一旦发现内部审计问题,那么就可能无法依据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因此,企业需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优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进而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其次,外部因素。一是行业因素。企业内部审计质量通常会受到行业环境影响,每个行业中不仅存在行业标杆与竞争关系,同时对内部审计重视程度不同,这些都会影响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二是经济环境。好的经济环境可以促进企业发展,让企业有更多的精力开展治理与风险防范工作,进而保证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三是社会环境。若企业处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其生存就已经非常艰难,发展更是难上加难。企业只有处于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实现稳定发展,进而考虑内部审计工作。四是法律环境。健全的法律法规不仅使企业内部审计有法可依,同时也能规范审计人员及机构的行为,进而保证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反之,则无法保证内部审计质量。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
(一)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独立性是开展内部审计的基础条件,审计工作一旦独立性不足,那么也就无法发挥其作用。当前,仍有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未能意识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审计机构设置随意,甚至将审计机构与财务部门合并,由兼职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审计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再加上工作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内部审计质量大打折扣。另外,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层级相同,致使其他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而无法客观、公正地表述审计结论。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在设置以及管理上的不足,再加上制度的缺失,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足,进而使得内部审计质量受到影响,内部审计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实现国有企业平稳运营发展的关键,所以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格外严格,其不仅要做好分内工作,同时还要将企业的发展形势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与敏捷的思维。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首先,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实际配置只能完成流程性的任务,因此无法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当前,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只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与素质,无法胜任较为复杂的工作。其次,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也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因人员配置以及专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将内部审计外包,抑或是内外结合,其自主审计的项目较少。因此,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职业判断能力以及问题敏感度明显不足,进而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最后,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是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但一些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人员培养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如培训学习机会较少、缺乏激励机制等,这些都阻碍了内部审计人员的成长,使其无法应对突发状况,进而对内部审计质量管理造成负面影响。
(三)内部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
首先,运用审计结果意识不足。部分国有企业在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后直接提交内部审计报告了事,没有有效落实审计报告提出的整改措施、内部审计意见等,导致审计提出的问题屡审屡犯。究其根本,是部分国有企业并未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性。其次,内部审计结果运用方式单一。尽管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重视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但部分国有企业仍存在严重的形式化现象,缺乏综合分析以及信息整合能力,只能照搬照抄,一旦审计对象发生变化,那么审计结果的运用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最后,内部审计结果未能实现共享。由于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审计对象之间的交流不畅,使得双方沟通协作不到位,导致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时机不对,进而影响内部审计结果发挥其指导与参考作用。
三、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途径
(一)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针对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的问题,相关企业必须加深认识,转变思想,从多方面入手提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提高内部审計部门的管理层次,在企业层面设置审计委员会,下设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同时,国有企业要参考国家审计制度,采取垂直管理模式,将制度、人事以及经费全部纳入审计部门统一管理,通过将人、物以及财等方面提级管理,避免内部审计工作被其他部门掣肘。这样不仅可以控制审计部门获取信息的成本,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审计效率。其次,根据实际情况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管理人员的职务职级。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管理人员的职务职级,是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国有企业可由总经理、董事甚至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担任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职务职级高于其他部门,可以有效避免同级部门对审计工作产生影响,确保各项审计工作有序开展。
(二)提升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
首先,拓宽范围吸引人才。国有企业在选聘人才时,不能只局限于财务专业人才,要拓展范围吸收不同专业的人才,如法律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促使内部审计部门人才更加多样化。另外,应积极引进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在甄选人才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准入门槛。其次,在企业内部进行轮岗。国有企业定期安排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到重要部门工作,使审计人员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同时,通过岗位轮换还可以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内部审计人员将自己的轮岗经验融入到内部审计工作中,有助于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为了保证岗位轮换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将人事部门与审计部门的绩效挂钩,促使两个部门在岗位轮换过程中互相配合。最后,建立终身学习机制。众所周知,优秀的审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与实践,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国有企业应为内部审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机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如外出交流、聘请专家开展讲座等,丰富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同时国有企业也要推动内部审计人员加强成本管理、风险管理以及法律法规等领域知识的学习,增强内部审计人员整体实力,进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
(三)充分运用内部审计结果
首先,增强内部审计结果应用意识。国有企业管理层应紧跟时代发展,积极转变自身观念,认识到运用内部审计结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在管理层的带动下提高内部审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对内部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视度。其次,创新内部审计结果运用方法。创新是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源动力,只有不断创新内部审计结果运用方法,才能让国有企业适应发展形势,如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支持下创新内部审计结果运用方法,抑或是在传统运用方法的积累与叠加下多角度挖掘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方式。最后,推动内部审计结果共享。内部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离不开其他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并邀请其他部门参与到问题成因分析研究中,进而保证整改措施的针对性,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此外,内部审计部门还可以通过实施问题清单制,将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分类管理。问题一般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重大、重要以及一般,审计部门重点关注重大问题与重要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同时也要督促一般问题整改,这样既突出了重点,也落实了全面整改工作。
(四)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首先,加大人力与财力投入。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配备所需的软件与硬件。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人员也要熟练应用信息系统收集、分析数据,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内部审计人员要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整理分析各类结构化以及非结构化数据,为建立共享审查与分析数据库奠定基础。内部审计人员也要从思想层面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完善审计信息管理平台。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因此在完善审计信息管理平台时要遵循整体规划、分步进行的原则。在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时,应重点关注审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对接,以保证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能够有效对接。此外,因内部审计系统是独立的系统,为了能够取得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成果,就要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系统的联系,为内部审计人员查询数据创造便利条件。这不仅能够提升内部审计效率,同时也为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在推动国有企业稳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保障内部审计质量,就要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但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改进,进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为国有企业稳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