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合规风险与防范探索

2023-11-15 09:47:00刘嘉
今日财富 2023年33期
关键词:合规经营建筑

刘嘉

合规风险防范逐渐成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构成,是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打造法治企业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本文在概述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合规风险防范的目标与原则的基础上,研究了合规风险类型与防范策略,并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解读合规风险与防范优化的基本流程,以期有效把握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合规风险与防范策略。

一、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合规风险防范的目标与原则

(一)合规风险防范的目标

2018年,国资委正式发布“合规管理指引”,明确指出企业合规管理主要是指以合规风险防控为基本目标,将企业与职员的经营管理行为作为主要对象,开展制度制定、合规审查、风险识别与处理、责任追究、合规培训以及考核评价等系列管理活动。这为建筑企业合规风险防范提供了方向。建筑企业合规风险防范的核心目标并非消除风险,而是将合规风险控制在建筑企业可控或可接受的范围内,避免重大合规风险影响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规避严重损失。以国有建筑企业为例,合规风险防范的基本目标表现为:引导国有建筑企业以依法合规经营为前提,展开经营管理活动,保障施工生产任务的高效完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维护企业利润与效益,合理控制重大风险,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企业健康、稳定以及持续发展。

(二)合规风险防范的原则

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合规风险防范是保障企业高质量、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保障建筑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于国有建筑企业而言,作为经济主体之一,承担着深化国企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责任,合规管理在国有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价值愈发突出。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合规风险防范在国有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辅助支撑作用日趋明显,成为国有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的重要动力。以价值为导向,建筑企业在落实合规风险管理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可操作原则。可操作原则是保障合规风险防范举措顺利执行的关键,是保障合规风险防范目标实现的前提。基于此,建筑企业在合规风险防范方案制定阶段应当避免表面与形式化的措施,确保风险防范举措满足建筑企业合规经营发展的实际需求,保障合规风险防范方案的可实施性。

二是前瞻性原则。在建筑企业中,合规风险防范管理包含风险识别、风险处理等内容。其具有预测性与前瞻性的特征,是保障风险预警指标建立合理性、风险级别判定准确性、风险预警科学性的关键,对合规风险防范管理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建筑企业在落实合规风险防范管理时,应当以全局性为视角,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预测,并以此为参照,生成风险预警指标与风险程度判定标準,形成完整合规的风险防范体系。

三是目标性原则。目标是建筑企业合规风险防范工作执行的基本导向,是提升合规风险防范措施系统性与合理性的关键。基于此,建筑企业在落实合规风险防范管理时,应当遵循目标性原则,构建合规风险防范的根本目标与直接目标。根本目标即保障建筑企业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的实现;直接目标即评估应对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合规风险,保障合规风险在建筑企业可控范围内,实现合规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应对及时性与科学性的提升。

二、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合规风险的类型与防范策略

(一)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合规风险的常见类型

1.资质借用与业绩混用

在建筑行业发展与技术手段革新的背景下,建筑领域引入了大量先进的技术手段,如BIM技术、装配式施工技术以及盾构机技术等,使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模式发生转变,逐步向信息竞争与人才竞争的方向发展。此外,现代化承揽模式的应用改变了部分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探寻高效、高质量的经营管理模式成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共识。但是,在此背景下,仍有部分建筑企业将扩大经营规模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目标,格外重视承揽指标,对承揽质量的重视度偏低,这部分企业在招投标阶段极易出现合规风险,如业绩混用、资质租借等。

2.责任推诿与重复审批

在建筑企业中,国有建筑企业与其他建筑企业的性质具有明显差异。国有建筑企业内部组织体系具有明显的政府机关管理体系特征,纵向管理体系较多,在工作执行阶段面临末端执行力偏低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限制影响。此外,政府机关运行体系对协调机制、运行程序以及管控制度具有较高要求,致使国有建筑企业在运行这个工作体系时,极易出现重复审批、职责不明等情况,增加了出现责任推诿等风险的可能,进而对合规风险防范产生消极影响。

(二)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合规风险的防范策略

以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合规风险的常见类型为出发点,在落实合规风险防范时,应当重视下面的策略。

1.完善合规风险防范组织架构

在建筑企业中,提升合规风险防范管理力度是帮助企业规避合规风险事件与突发问题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建筑企业合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中含纳合规、内控、风险以及法律等多项元素。其中内控是合规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风险则是防范工作执行的导向,合规则是防范工作的核心目标。在多项元素的共同作用下,建筑企业完整的合规风险防范组织架构基本生成,这个组织架构是建筑企业控制合规风险管控成本、提升责任划分精准度与决策有效性的关键,是建筑企业规避责任推诿与重复审批等合规风险的重要途径。

在完善合规风险防范组织架构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建筑企业应当重视业财融合机制的搭建,打破建筑企业财务与业务的屏障壁垒,构建业财融合的新格局,实现纵向统一部署水平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应当重视业财沟通渠道的打通与培训机制的构建,为业财融合共生提供必要的工作机制与思想观念支持,降低合规风险;其次,建筑企业应以企业业务流程为原点,对建筑企业法律合规风险与内部控制风险进行提取与预测,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合规风险防范措施,对合规风险行为等进行约束,实现合规风险防范目标性、可操作性以及前瞻性的提升。

以A国有建筑企业为例,在合规风险防范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可先对企业合同签署、材料采购、结算报销以及合同执行等环节工作流程等进行分析,并将税法、内部控制要求等融入各个环节中,借此提升A国有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的管控力度,实现事前与事中阶段风险的有效控制。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可采用现代融合管理模式,对A国有企业实行全方位、层次化的合规风险防范,从而推动A国有建筑企业风险防范目标的实现。

2.优化合规风险防范控制制度

控制制度是保障建筑企业合规风险防范水平提升的关键,是建筑企业规避资质借用、业绩混用、责任推诿以及重复审批等风险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建筑企业在构建合规风险防范控制制度时,应当重视以下方面:

一是合规风险识别预警制度。建筑企业应当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企业合规风险数据库,汇总与保存企业经营管理各项活动,为建筑企业合规风险识别预测提供数据参考。此外,建筑企业应当构建信息共享机制,规范数据分析流程与方法,提升企业合规风险分析识别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提高预警发布的有效性。

二是合规风险评估机制。建筑企业应当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模式展开风险情况分析。风险矩阵作为量化建筑企业潜在风险影响程度与发生可能性的重要手段,生成的风险矩阵图能够为风险处理提供重要参考。此外,合规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含来源分析、影响程度分析等。

三是合规风险防范配套机制。配套机制主要包含合规报告制度、集体决策制度、合规审查流程与范围、合规审查权责制度等方面,致力于保障合规风险防范措施执行的有效性。

四是合规风险监督机制。建筑企业应当以内部项目部门为重点,构建全覆盖的违规举报平台,汇集企业内部多方力量,对企业合规风险事件与来源进行挖掘与处理。此外,应当完善上报机制,引导建筑企业各部门及时上报违规现象。以相关制度为依据,将违规事件报送至審计部门或纪检部门。同时,应当对审计部门或纪检部门的职责范围与工作流程、内容进行细化界定,引导相关人员严格依照制度对违规行为做出相应惩戒,保障合规风险防范价值的实现。

五是合规风险考核评价制度。建筑企业应当将合规风险防范纳入员工考核评价制度之中。以年度为单位,对建筑企业各员工与部门合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并以此为参考,予以员工相应的奖惩。如薪酬奖惩、干部任用以及评奖评优等。

六是合规风险公示制度。建筑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合规部门的“排头兵”作用,引导合规部门积极采集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事件、处理结果以及违规行为。并以变化情况、影响程度以及后续跟进等为依据展开合规风险防范工作综合分析,生成成果报告,在企业内公示,提升员工对合规风险防范的认知,为降低合规风险奠定基础。

三、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合规风险与防范的案例分析

以上可知建筑企业常见的合规风险与防范策略。本文以ZT建筑企业为例,分析建筑企业合规风险防范管理的基本流程与策略。

(一)合规风险与防范现状分析

ZT建筑企业成立于1989年,注册资金60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建设工程施工、餐饮服务、生活垃圾经营服务、建设工程设计、信息咨询服务以及工程技术服务等多方面。以SWOT分析为原点,ZT建筑企业的优势包含建筑专业资质优势、专利权、品牌声誉以及技术水平等。机会包含建筑市场理性发展、市场细化等。威胁在于技术革新、行业市场环境待完善以及竞争对手优势等。劣势包含专业人才优势不足等。合规风险防范现状如下:

首先是合规职能体系。ZT建筑企业设有独立法律事务部,配备专职法律人员数名,法律事务部的工作重心在诉讼管理与法律合规审核,合规风险控制局限性较高。此外,在ZT建筑企业中,其他业务部门、工程项目部门以及职能部门的合规岗位与人员设置待明确,致使ZT建筑企业合规风险防范体系层次性与全局性不足,合规风险敞口偏大。

其次是法律合规审核。ZT建筑企业的合规审核模式为:在法律总顾问的牵头下,对企业重大发展决策展开合规审核论证。但是,在业务流程审核阶段,合规部门提出的审核意见建议性偏强,对业务发展的实际影响力不足,致使ZT建筑企业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仍将经济性置于首位,并未重视行业规范、交易习惯等方面的审核,影响合规审核的实际效果。

最后是法律诉讼情况。截至2023年6月,ZT建筑企业司法案件多达627件,风险关系333,立案信息214条。自2020年以来,ZT建筑企业发案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整体发案率偏高。综合分析ZT建筑企业的法律诉讼情况,可知ZT建筑企业相关员工的合规风险意识欠缺,加之合规职责不明与绩效考核缺失,致使ZT建筑企业相关员工对合规风险防范重视不足。

(二)合规风险防范优化措施

一是健全合规风险防范体系。首先,ZT建筑企业应当重视合规防范职责的细化。落实以合规部门为牵头部门,其他业务部门为专项管理部门的合规风险防范模式,严格界定各部门合规管理的日常内容,引导各部门严格依照行业规范、政府监管要求落实风险识别、风险通报以及风险处理等工作;其次,ZT建筑企业应当重视考核与报告制度的优化。以责任范畴为基准,考核各部门员工的合规职责履行情况,增强员工的合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通过完善报告制度的方式,构建全员覆盖的违规举报平台,实现协同联动,提升合规风险防范效果。

二是人员培训。首先,ZT建筑企业应当重视合规部门人员专项培训,提升合规风险防范管控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其次,应当重视宣传活动。定期组织座谈会、专项讲座以及新媒体宣传等活动,提升全体员工对合规风险防范的认知,提高合规风险防范效果。

三是完善合规风险防范流程、内容。首先,ZT建筑企业应当明确合规风险防范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以及重点人员。重点领域包含成本控制、项目管理以及经营承揽等。重点环节包含资金筹划、合约履行以及招投标等。重点人员包含物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以及经营管理人员等;其次,ZT建筑企业应当重视内部规章制度的更新与修订。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实时更新与调整内部规章制度,确保内部规章与法律法规的匹配度;再次,ZT建筑企业应当重视风险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及时反馈企业风险动向,预测与定位风险事件,落实风险处理;最后,ZT建筑企业应当重视风险梳理,综合分析风险来源、影响等,并将数据信息纳入数据库,为后续合规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在落实合规风险防范时,应当明确合规风险防范的基本目标、原则以及策略,生成合规风险防范的整体框架。在执行落实阶段,应当分析合规风险防范的现状,以此为原点探寻优化举措,以提升合规风险防范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

猜你喜欢
合规经营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4
GDPR实施下的企业合规管理
中国外汇(2019年16期)2019-11-16 09:27:40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