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教育视域下高职“三教”改革的路径研究

2023-11-14 06:30常宏明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教材改革职业

曾 瑜,常宏明

(1.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水利工程学院, 杭州 311231;2.杭州市开元商贸职业学校,杭州 310004)

2022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为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同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明确了发展方向。[1]《意见》将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由“谋业”引向“人本”,并强调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2]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教师、教材、教法(统称“三教”)改革是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优化的核心要素,是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是“双高”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当前“双高”建设背景下,明确“三教”改革的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三教”改革的内涵蕴意

“三教”改革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分别对应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等核心问题。[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的“三教”改革是涉及“教”与“学”各个环节的综合性改革,是职业教育类型化的要求。[4]新时期,随着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化的发展,赋予高职“三教”改革的新时代内涵:教师是教学实施的主体,《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及《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提出,要突出“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团队建设相结合。[5]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明确指出:要健全教材管理体制,保障教材质量。教法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支撑,“职教20条”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等政策,明确了高职教育教法改革的方向。[6]

二、高职“三教”改革的现实困境

(一)教师:数量、能力与态度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特别是2019年制定《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来,一些院校的生师比例过高,超过教育部规定的18:1生师比标准。且师资队伍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高校,不少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社会服务经验不足,承担职业技能的实践能力较弱。行业企业导师引进渠道不畅,[7]缺乏“双师多能”型高层次领军人才。教师的专业、职称、年龄、学历等结构不合理,[8]缺乏对职业教育理念、职业类型特征的系统学习。教师评价考核机制未能真正落地,教师积极性不高。

(二)教材:系统性与职业性

不少高职院校的教材开发设计缺少系统性,偏重知识理论,忽视实践技能,未能满足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产品设计等职业技能证书的需求,未能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教材内容滞后,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不能适应体现新工艺、新业态、新技术发展要求;教材形式多为单一的纸质教材,缺少立体化、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形态教材;[9]教材育人功能薄弱,缺乏课程思政、创业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法:适应性与创新性

一些高职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理解不够,学情分析不深,不注重因材施教,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不同需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不能充分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去创新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因此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不高。

三、高职“三教”改革的实施路径

“三教”改革是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优化的核心要素,是“双高”建设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要把握好职业教育跨界性与职业性的特性,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教材资源开发以及教法范式创新紧密互动,[10]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三教”改革的实施路径详见图1。

图1 高职“三教”改革的实施路径图

(一)教师赋能

1.构建机制,“系统化”打造教师考核评价链。评优评奖选树典型,以文化强激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职教名师、优秀教师等典型案例,营造“学习先进典型,争当先锋模范”的文化氛围。突出业绩和贡献导向,以分配强激励:出台高层次人才引入和高技能人才聘用制度,探索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项目工资制,重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分配机制向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全辐射”,促进教师尽展其才。引入岗聘和职称评聘竞争机制,以目标强激励:科学设计岗聘和职称评聘业绩指标体系,运用岗聘“能上能下”和职称评聘“业绩定向”的竞争机制,引导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高校顶层建设目标统一,发挥竞争机制作用,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

2. 搭建平台,“协同性”实施名师名匠培育工程。放宽教师招聘门槛,广纳贤才,引入有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化解“双师型”教师不足的困境。打造校企行业融合智库团队:借助行业院校融合发展平台、职教智库论坛、名师名匠工作坊、博士工作站等产学研平台,引育技术(职教)服务专家、储备专家和培养对象。共育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依托紧密型合作企业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对接模块化课程群和社会服务专长,组建专兼结合的结构化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实施访工(访学)项目和高技能人才聘任制:选派教师参加高校和企业访工访学,提升教师改进企业产品工艺和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能力。聘请技术技能大师、企业领军人才等,建立“固定岗+流动岗”资源配置新机制,推动校企人才双向流动,互聘共用。

3. 聚焦四能,“品牌化”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全周期发展。围绕“双师四能”,即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培养目标,建成适用专题培训、智慧教研、咨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教师发展中心。依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教师,分层分类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准教师适职辅导班”“新进教师训练营”“教师胜任力提升工作坊”“骨干教师加油站”和“名师名家高端论坛”五大品牌。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时在线系统——学时银行,建立教师发展电子档案,帮助教师确定“最近发展区”和进阶目标,激励自我发展、主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材提质

1.改革教材内容,开发育训结合新形态教材。适应产业转级升级,引入国家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融入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职业技能X等级证书及技能竞赛要求,开发“岗课赛证”融合的新形态教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11]建立教学内容和课程教材动态变更常态机制,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确保教学内容更新与产业技术升级同步。

2. 改革教材形式,探索共享优质规划教材。践行“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校企合作开发多种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与融媒体教材,[12]嵌入视频、音频、思维导图、作业与解答、试卷、拓展资源等数字化资源,根据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教材资源,便于学习者随时随地扫描碎片化学习,弥补传统课堂时间、场所的制约。探索开发融入先进技术、企业文化的技能型、专业化的共享优质规划教材及双语教材。

3. 改革教材编制队伍,提升教材思政育人功能。跨界性与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特性,优质教材需要政校行企协同完成,多元化教材团队的成员包括行业大咖、企业名匠与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教师。产教融合,保证编制内容科学合理、规范实用,符合高职学生认识规律和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并将优秀文化、法治教育、规范意识、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育人元素有机融入教材。[13]

(三)教法创新

1.聚焦“课堂革命”,建设开放共享课程资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适应学生认识规律及岗位需求,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离、高层互选”多层结构化课程体系。对接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紧贴专业课程教学、执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需求,建设课程标准、实训项目、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微课教学视频、动画、仿真模型、习题库与试题库、职业资格标准、企业真实案例等高质量数字化资源,建成“可组合、可拆分、可嵌入”的模块化育训结合课程包。[14]借助智慧职教、超星泛雅和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在线课程等课堂平台,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搭建个性化、多样化的全时空开放型在线课程,实现课程资源群的高度共享。

2.实施“学分银行”,建立职业技能培训智库。在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基础上,实施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立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通道,提高人才育训针对性、适应性和灵活性。[15]依据1+X证书标准和国赛标准,[16]不断引入建设行业新标准、新要求,开发多门技能培训课程,构建“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的职业技能培训库,提升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3. 丰富“思政元素”,打造微灌型课程思政样板。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坚持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深挖岗位蕴含的思政育人要素,梳理与专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职业道德标准。制作课程思政教育微课资源,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归纳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以融渗微灌的形式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全课程、全学程、全方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教育,实现职业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高度融合,同频共振。

四、结束语

“三教”改革是高职教育“类型”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职业教育由“谋业”转向“人本”功能定位的助推器。通过教师、教材和教法的系列改革,包括跨界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开发育训结合新形态教材,以及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生源的个性化学生发展需求,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和高质量就业。

猜你喜欢
教材改革职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改革之路
职业写作
改革备忘
我爱的职业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