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改善的支付与受偿意愿差异性分析

2023-11-14 04:26:04袁汝华袁国军
关键词:甬江受访者意愿

袁 杰,袁汝华,袁国军

(1.皖西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2.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流域水环境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与公共物品外部性,以传统市场的市场价值去评价流域水环境的价值和水资源的稀缺程度非常困难[1],这使得现阶段对水环境价值评价的认识不充分,水环境的价值由于难以计量而被忽视或低估,导致相关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中对水环境的改善不够重视,水环境治理的利益相关者也常常存在搭便车的心理[2]。具有公共物品特性的水环境,由于缺乏有效市场评价的方法,多数情况下仅能使用替代评价方法去估算,其中条件价值评价法(conditional value method,CVM)运用较为广泛[3],CVM最早由CYRIACY-WANTRUP提出[4],1963 DAVIS[5]首次将其用于评估娱乐物品价值,1984年HANEMANN[6]提出了随机效用最大化原理(random utility maximization,RUM),并分析了其与条件价值评价法之间的相关性,为CVM奠定了经典经济学基础。CVM方法在国外学术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后,国内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运用此方法并逐渐拓展到资源经济学领域,如刘亚萍等[7-11]通过CVM对风景名胜区、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金华江流域等具体环境资源的支付意愿与非使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根据已有研究,受偿意愿(WTA)的数值一般显著高于支付意愿(WTP),大部分研究基本采用较保守的WTP作为衡量标准,使得WTA的价值易被忽视,因此学者也开始关注两者差异带来的影响。MA等[12]通过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收入和教育会对WTA和WTP产生显著影响;许志华等[13]通过前景理论分析支付与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指出个体参考点偏离增大会使两者之间差异性增大。

综上,学界对非使用价值中支付意愿的应用研究较多,探讨二者之间差异以及对水环境改善产生的价值进行量化的研究较少。因此,为了解水环境改善的非使用价值,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使用CVM方法比较分析甬江流域居民的支付意愿(WTP)和受偿意愿(WTA)的价值差异,拓展CVM在水环境改善价值评价中的运用,以期为CVM评估流域水环境改善价值的适用性提供有效证据与调研方案。

1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设计

1.1 研究地概况

甬江流域坐落于浙江省东部,其主体河流包括姚江、奉化江及甬江干流,俗称“三江”,流域面积达到4,518 km2,甬江口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为28.6亿m3。甬江为潮汐河段,面对大量的泥沙沉积导致的行洪不畅、影响航道通行和城市景观问题,甬江作为流域跨行政区的河流,其污染治理较一般河流难度更大。通过河流治理,土地系统的物质和物质代谢系统会发生变化,可优化土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改善水环境、保持水源、促进生态平衡,进而为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良好的效益。

1.2 调查问卷设计

为了解居民对甬江流域水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对宁波市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选用面对面调查方式,采用支付卡(PC)问卷模式。调查问卷由居民的基本情况、居民环境意识、居民对甬江流域水环境改善支付意愿3部分内容组成。①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户籍、家庭人口;②与工程的关系:居住社区类型、居住年限、您居住地距甬江最近距离;③经济水平:您的个人年收入、家庭年收入、受访者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④工程认识:对甬江周围环境的满意程度、过去五年对甬江环境认识、治理工程了解程度、治理工程建设愿望、建闸后水环境变化愿景;⑤支付(受偿)意愿:物质补偿意愿、治理工程支付额度。其中,第一个核心问题是“您是否愿意为甬江流域水质改善支付费用”,问卷给出了“愿意”和“不愿意”两种选择。若被调查者回答“不愿意”,则请其给出不愿意支付的理由;若表示“愿意”,则继续回答核心估值问题。核心估值问题为“您的家庭每月中愿意为甬江流域水质改善支付多少钱”。

为了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有效性,调查划定指定区域,且在每个区所做的调查不能超过120份。此外,运用SPSS软件对搜集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从基本统计变量来看,样本特征基本反映了宁波市居民的整体特征,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3 调查方法和实施

对于公共物品价值的评估,CVM属于较为经典的陈述类型的价值评估方法。在模拟市场的情况下,直接对某一环境效益改善或公共物品保护措施的支付意愿进行调查和询问,或者对环境或公共物品损失的赔偿意愿进行调查,用以推导环境效益改善或公共物品损失的经济价值,可对环境物品进行量化价值评估。

此次调查采取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使用开放式问卷的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支付卡问卷对核心估值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将CVM方法误差降到最低。

根据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置信度85%),以及国内外相似调查方法参考资料,对宁波建闸支付意愿调查取0.3‰抽样率,调查采用实地定点(市民广场、公园、学校等)、流动(商店、街道、车站、码头)问卷调查。

1.4 评价方法

CVM是通过一种假设的市场条件,使用调查问卷的方法,通过对受访者的问询,了解在使用或损害某种公共物品或服务时的最大支付意愿,或者是在失去或提供某个公共物品和服务时愿意接受的最小补偿意愿,用此种方式来估算公共物品或者服务的经济价值[14]。CVM是在生态环境改变情况下评价居民的最小受偿意愿与最大的支付意愿[15]。考虑到受访者的年龄、收入、教育状况等人员特性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支付意愿的评价应当选择普适性和简单直接的方式。与市场比较法不同,CVM是通过问卷的回答而不是基于预定的市场行为[16]。最小支付或补偿意愿的计算方法为:

(1)

式中:Y代表最小支付WTP或补偿意愿WTA;ai为受访者选择的第i个投标值;Pi为受访者选择相关投标值对应的概率。

2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2.1 基本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2份,经分析整理有效问卷531份,有效问卷中有185人不愿意支付或拒绝支付。利用SPSS 20.0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531个受访者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描述统计量及相关变量的定义

2.2 受访者支付意愿统计分析

关于WTP的估价问题为:经过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甬江将成为宁波市又一道美丽的风景,极大地改善宁波市的城市形象,为保持和改善甬江的水环境,您是否愿意为此治理工程支付意愿一定的费用?每户每年治理工程愿意支付额度:①0~100元,②100<~300元,③300<~500元,④500<~700元,⑤700<~900元,⑥900<~1 100元,⑦1 100<~1 300元,⑧1 300<~1 500元,⑨1 500元以上(具体数额___元)。

对于区间值,采用了每个区间的中值确定,使得统计更具有合理性。通过统计分析调受访者的支付意愿额度,获得WTP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在所有受访者中,有89.1%的居民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为甬江建闸项目提供支付,同时有10.9%的居民拒绝支付,所填报支付意愿为0。WTP的0值在CVM中存在意义,属于零消费等经济学原理范围内,通过调查分析,受访者不愿意进行支付的主要原因有:认为应当由政府或者污染者来支付,或者认为这种方式并不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问题。

表2 支付额度WTP累计频率统计

2.3 受访者补偿意愿统计分析

关于WTA的估值问题为:甬江本来是一条美丽的河流,但由于长期建筑废物、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已严重影响了沿岸居民的生活质量,作为一名受害者,您觉得该得到物质补偿吗?如需要补偿,您觉得每户每年至少应获得多少补偿:①0~100元,②100<~300元,③300<~500元,④500<~1 000元,⑤1 000<~2 000元,⑥2 000元以上(具体数额__元)。

甬江流域居民补偿意愿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可知90.8%的居民愿意接受一定的费用作为水环境恶化的补偿,同时有9.2%的居民不同意接受补偿,即WTA为0,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不是甬江流域污染的受害者,且对保护水环境没有做出贡献。

表3 补偿额度WTA累计频率统计

3 WTP与WTA的数据分析

3.1 WTP与WTA的非参数估计

不考虑相关变量的影响,根据式(1)测算WTP和WTA的期望值,得到甬江流域居民补偿意愿为E(WTA)=523.823元/(户·年);支付意愿为E(WTP)=258.5元/(户·年)。

3.2 WTP与WTA的参数估算

在大多情况下,受访者对于WTP和WTA的选择,均会存在一些自身社会情况的影响。而对于相关变量对受访者投标值的影响,可通过最大似然函数估计法对投标值与受访者特征信息、投标值和环境物品属性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将对数正态分布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选择支付意愿或者赔偿意愿的中点值进行确定,计算公式为:

lnY=λX+μ

(2)

E(Y)=EXP(μX+σ2/2)

(3)

式中:Y代表WTP或WTA;X为受访者的基本信息;λ为估计参数系数;μ为服从N[0,σ2]的随机变量。根据式(2)得到λ、μ值,且lnY服从N [0,σ2],使用式(3)求出Y的期望值。

利用EVIEWS对WTP和WTA进行回归分析,具体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进而,求得甬江流域受访者WTP和WTA的期望值为:

表4 甬江建闸受访者WTP与相关变量回归结果

表5 甬江建闸受访者WTA与相关变量回归结果

C3EDU+C4SEX+C5HI+C6EK+

C7LIVEAGE+σ2/2)=524.1元/(户·年),

C3EDU+C4SEX+C5HI+C6EK+

C7LIVEAGE+σ2/2)=1 269.5元/(户·年)

3.3 WTP值与WTA值的差异比较

平均值估计的WTA与WTP比值=523.823/258.5=2.026;参数估计的WTA与WTP比值=1 269.5/524.1=2.422。常见的WTA与WTP的比值为2~10左右,可见上述WTA/WTP的比值2.026与2.422符合先前的研究结果。

4 结论

(1)根据环境经济学原理,运用平均值估计法和参数估计法分别对宁波甬江建闸项目的WTP值和WTA值进行了测算,调查与测算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认为环境资源或公共资源的建设和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般应由国家承担和支付,而这些资源可来自于公众所缴纳的税金。若当自己需对环境资源进行支付时,人们会认为自己的支付不一定能够享受到环境资源建设带来所期望的效用和满足感,而这些环境资源和公共物品并不能给人们的支付带来额外的效益。同时,认为公共物品是公众集体所有,从而把支付期望寄托于其他人身上。因此,人们更希望免费或者通过较少的支付获得享受环境资源的机会。

(2)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的数据相关性分析,发现支付意愿与教育程度显著正相关,补偿意愿与教育程度、居住年限正相关,受教育程度不够,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认为支付这些公共物品并不能带来收益,这导致WTP值比真实值低。在不涉及其他相关因素的情况下,运用非参数估计的方法,估算得到当地受访者支付意愿为258.5元/(户·年),补偿意愿为523.823元/(户·年);在考虑受访者基本特征因素的影响后,通过参数估计法估算得到当地受访者支付意愿为524.1元/(户·年),补偿意愿为1 269.5元/(户·年)。因此,加强水资源环境教育宣传工作,增强居民的对甬江流域水环境价值的认知,使资源价值评价更为科学,从而为制定环保相关政策提供更为客观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依据。

(3)考虑受访者基本特征因素前后,测算得到的WTA与WTP比值分别为2.026、2.422。此结论与前期学者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相同公共物品的WTP值与WTA值会具有差异性。造成此种比值差异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损失厌恶、禀赋效应和惩罚效应等。例如,在决策过程中对于人们畏惧损失的心理,人们在出售自身已拥有的商品时往往要求较高的价格。

(4)现阶段研究表明WTP值与WTA值均可用于环境资源或者公共物品的非使用价值评价。但由于WTA值与WTP值有较大的差距,一般情况下,WTA值约为WTP值的2~10倍,多数研究认为WTA过高地估计了公共物品的非使用价值,进而使用WTP值作为环境资源非使用价值的评价标准,但仅使用WTP值作为评价标准是不准确的,根据差异原因分析,无论WTA或是WTP值均可作为环境物品的评价标准。因此,决策者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费用效益分析在取值区间内做出差异化评价政策,选择适合的补偿或评估值,确定非使用价值估计量,提升居民参与环境改善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甬江受访者意愿
今天,你休闲了吗?
小康(2022年28期)2022-10-21 02:35:38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小康(2022年19期)2022-07-09 10:41:00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小康(2022年16期)2022-06-13 05:05:44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时代邮刊(2021年8期)2021-07-21 07:52:36
甬江记忆
留学(2020年21期)2020-11-30 09:05:00
甬江及河口附近海域枯季水沙特性分析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甬江干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动态与水环境的关系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