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 本刊编辑部
提及“公共”问题,或许大多数人都遇到过相似情形:在公交、地铁、高铁等公共空间,人们常常因拥挤推搡、抢位霸座、手机噪声等爆发激烈的争执。不禁让人思考,这些失序行为产生的社会情绪将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何种影响?尤其在网络公共空间,“你来我往”的评论常常中伤他人于无形。
良好的公共秩序除了健全的法制以外,还倚赖于个人公共素养的提升。反观复杂的社会现实,市场经济加速了物质文明的进程,让实体、虚拟公共空间的建设更加完备,大众生活更加便捷。不可否认的是,生发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教育普及化带来的“自我”解放和觉醒,是一个国家具有独立、创新精神的前提。但对“自我”的理解应是辩证的,“自我”不意味着“唯我”。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没有人可以和公共问题割裂开来,尤其是一个向往和谐的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公共问题已越来越全面地进入他们的生活视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对学生从真实的社会情境角度进行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以及个人与家庭、他人、社会、国家和人类文明的关系。把“公共”这堂课上好,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本期《教育家》邀请相关学者及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提升公共素养的积极意义和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