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林 | 深圳市布心小学
习作单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种特殊的存在,集中指向某种习作能力的培养,其单元本身具有一定的统整性,主题明确。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定义、特点及习作单元的整体性,以统编版语文教材部分习作单元为例,笔者对习作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有如下思考。
确定大单元教学的主题前,教师既要对课程标准有详尽的了解,又要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有充分的研究,在学校情况、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人的全面终身发展为根本原则,分析教材,选择合适的内容,确定单元主题。
分析教学内容。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习作单元。单元导读页第一部分内容为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以文学名句展示单元人文主题。第二部分内容为“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和“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提示本单元语文要素的重点是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并写出观察所得。
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中,“交流平台”部分重梳理,意在让学生提炼出观察方法并留心身边事物、仔细观察。“初试身手”部分旨在让学生初步运用方法,将观察所得写出来。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适合教方法,教学生从文本中学习观察的方法。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适合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方法,触类旁通。
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为始,让学生了解作者如何观察草地的变化和变化原因。接着,以“初试身手”中的《芒果》为例,提示学生从视觉、触觉、味觉三个维度对熟悉的水果进行片段式描写,并与老师同学交流。
再以群文阅读的形式,精读课文《搭船的鸟》《小蜗牛》和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这三部分内容都与动物有关,让学生观察翠鸟的外形和捕鱼时的动作,抓住小狗“王子”的叫声,写出它的调皮可爱,从而得出观察动物的重点外形、动作、声音三方面,随后迁移运用,让学生仿照观察并描写雨后蜗牛过马路的样子。
教方法后用方法,将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总结概括如何描写生活中喜爱的水果,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并调动多感官进行观察。最后以 “我眼中的缤纷世界”为主题,选择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完成习作任务。这样的教学顺序遵循了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深入,螺旋递进。
确定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主题非常明确,重在“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直指单元教学目标。要将本单元内容组成一个整体实施教学,根据教材编排特点,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描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开展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习作教学活动。
教学情境,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话,肯定了启发的作用,同时强调了创设学习情境的必不可少。合适的教学情境,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及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方面,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在大单元教学中,所谓的情境应是真实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兴趣。这样创设的情境,必然给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之间搭建了桥梁。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如何生活、适应生活为目的,具有更强的目的性与能动性。
其次,真实情境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作为教师可通过充分细致的分析,适当改写教材编写的学科知识体系,精心选择或创设一个学生相对熟悉又能适应学习内容的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介绍一种事物”,旨在锻炼学生学写说明文。实用性文体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本单元可创设生活性强的科学情境进行教学。菊花、灯、溜溜球……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随处可见,对孩子们来说却是熟悉又陌生。“如果要你选择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别人,你打算如何介绍呢?”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搜集资料,想清楚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试着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地方出发,创设基于真实情境、与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如下任务:“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吗?”“小动物的可爱之处在哪?”“风向袋如何制作?”将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与习作三大内容板块统整在“介绍一种事物”的主题情境中,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明确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在教学最后,和学生强调,如果别人对你介绍的事物产生了兴趣,获得了相关知识,你就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习作。
在大单元教学中,设置有意义的、科学的、真实的教学情境任务,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情境中,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获得真实的体验,并且主动积极地参与研究,才能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如,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任务情境,整合“三个任务、七个活动”展开学习,在真实的任务情境和有意义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会应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写作方法。依据情境教学,笔者设置了三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夏日里的快乐成长”,设置两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让学生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从找中心句入手,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理解描述事物可围绕中心意思。再细读课文,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让学生感受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活动二:提出“你在学校里发生过什么快乐的事吗?”,是学生经过课文的文本分析后的第一次交流,是“选取不同事例来写”中心意思的第一次尝试。“欢声笑语满校园”是中心意思,说说校园里发生的快乐的事是目标,学生可以从学校、老师、同学三个方面来讲述自己快乐的学校生活,以此加深对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理解。
第二个任务是“‘我’在雨后盼什么”,设置两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我的心理活动”,聚焦精读课文《盼》和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两篇材料主语都是“我”,统整后以问题为导向,学习作者详细具体地陈述重要部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写作方法。活动二:“我的喜怒哀乐”,把学到的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从说说我的喜怒哀乐到交流身边令我有情绪触动的事,再到印象最深刻的细节的重点描绘,做到从不同方面或不同事例来写。
第三个任务“我最爱的一个字”,设置三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谈天说地有意思”,通过交流讨论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汉字是什么。感受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方面,选取不同事例。再通过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体验。活动二:“读读作者笔下小站的‘小’”,把自己的习作与《小站》作者的描写作比较,学习作者从哪些方面展示小站的“小”这一特点。活动三:“写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字”,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完整的习作,在交流分享中感受习作之乐。三个情境任务、七个学习活动相互关联,体现了学习从阅读到实践,由扶到放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进行习作单元的大单元教学,可以通过明确合理的单元主题,充分挖掘人文主题与习作要素之间的联系,重整教学内容,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以达到教学目的,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消除知识方法与学习者之间的隔阂、文本阅读与习作表达之间的割裂,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表达,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习作。通过大单元教学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