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万强
在我们身边有非常富集而又宝贵的红色资源。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政教师要树立“大思政课”理念,善用社会大课堂,推动红色文化火起来、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人物亮起来、红色精神扬起来,让“中国红”成为思政课堂上一道鲜亮的色彩,使红色基因深深融入中小学生的青春血脉。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学校是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弘扬者。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本,也是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之基、生命之魂。在活动中,我们必须要高扬爱国“主旋律”,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不断运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启智润心。
从内容上讲,把红色文化渗透与思政课堂教学相结合。思政课堂教学是渗透红色文化的重要渠道,在不同学段略有不同、各有侧重。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知晓基本国情,了解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生平故事,培养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的思想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
从途径上讲,把红色文化传播与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除了把红色文化渗透与思政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外,学校还应广泛开展如红色经典名著诵读、红色历史故事讲述、红色经典歌曲传唱、红色革命精神弘扬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将红色文化传播融入学生的团队活动、主题班会、课后服务、谈心谈话、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之中。比如,安康市教体系统近期组织的“永远跟党走,唱响新时代”合唱集中展演活动,主要选取《长征组歌》曲目进行比赛,突出表现长征精神的历史传承和时代内涵。演唱活动旨在让学生用激扬歌声唱出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礼赞新时代,通过歌声深切表达青春心向党、奋斗新征程的决心和信心,让师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让红色底色更加鲜活!这样的红色文化教育,不是“雨过地皮干”式的侵袭,而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滋养。
从载体上讲,把红色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陶行知曾说过:“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要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浸润,就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一是打造主题鲜明的物质文化。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中考虑红色文化因素,建设红色教育阵地,建构支持性环境,为学生的“灵魂感知”创造“肉眼可见”的物质载体,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红色精神。二是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通过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将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比如,在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我国近代探索复兴之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巨大历史意义,从而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三是培育昂扬向上的精神文化。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把红色文化与学校历史、办学特色、发展模式有机融合,加大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把红色基因厚植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发展之中,将红色教育贯穿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
从形式上讲,把红色文化宣传同现代媒体技术相结合。现代传媒高度发达,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红色文化的宣传形式更加多元、丰富,传播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内设立党的最新政策、精品党团队课、校园新闻、光辉历程、红色故事、英雄人物、红色地标、革命歌曲等多个板块,定期编发,及时推送,便于学生关注与接收红色信息。有机整合区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制作红色文化宣传短视频,通过短视频的传播与推广,让学生在简短、美观、冲击力强的视频中感受到视频材料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核,使红色文化能够看得见、记得住、传得开,提高红色文化的引领力和感染力。
陕西是全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具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特点,是一片名副其实的红色沃土。比如,中国西北地区发生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渭华起义”;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照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发动的一次著名兵变“两当兵变”;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预示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的“西安事变”;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党中央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作为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的马栏革命旧址……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是鲜活的历史教材,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的理想信念。
处于陕西南部的安康市,取自“安宁泰康”之意,历史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是学生寻求“诗和远方”的理想之地。红三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都曾在这里创建革命根据地,进行革命活动,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成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了铁军政治部主任廖乾五、“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军长何振亚、血战台儿庄敢死队队长王范堂等无数革命先驱。在这里有着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有物质层面的革命遗址、烈士陵园、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红色展览馆、党史教育馆、廉政教育基地等,还有精神层面的英烈故事、红色歌谣、红色文献、革命精神等。
这些红色资源中,饱含着强大的红色“基因库”,是学校教育教学需要不断挖掘的宝藏。在第一课堂中,教师可以把这些红色资源与思政课程中爱国主义、改革开放、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当家作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第二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红色歌曲比赛、革命故事演讲、红色戏剧表演、红色文化展览、红色经典诵读、红色影片观看等方式,不断丰富课后服务,优化第二课堂,助力“双减”工作;在第三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学习考察,组织学生探寻身边的红色遗迹,寻访英烈人物,收集整理本地红色(图片、影视)档案,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把实践体悟作为构建“大思政课”体系的重要环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这部教科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用好这部教科书,既需要我们用红色资源服务教学,也需要我们把红色遗迹变成课堂。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走进革命博物馆、红色纪念馆、党史教育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历史发生地”,通过开展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拓展训练、劳动体验、研学旅行等实践教学,达到“触景生情、化情为意、以意促行”的教育效果。红色遗迹中“行走的课堂”,无声地讲述着血与火的历史,书写着英烈们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自己初心与使命的故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用脚步丈量,用眼睛记录,用心灵感知,用大脑思考,赓续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政治认同,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据统计,安康市境域内共有革命遗址遗迹197处。像红军老祖墓、牛蹄岭战役旧址、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旧址、江口烈士陵园等红色地标中都蕴含着宝贵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部鲜活的教科书。清明节前夕,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牛蹄岭战役旧址参观活动。在参观遗址和缅怀先烈活动中,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想,仿佛把学生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铭记革命先烈的光辉历史,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认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加拥护党的领导,从中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激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不管什么时候,我们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红色资源进校园,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回味”“感知”,而是进一步传承发扬,让红色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不仅是促进红色基因传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有力措施。红色资源犹如一针“强心剂”,激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磅礴力量,补足学生的精神之“钙”。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红色旋律。因此,我们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的生动教材,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乡土红色资源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爱国不仅是一种观念的体认、一份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自觉的行动、一些日常的细节。我们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把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用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让“我爱你中国”成为回荡在学生内心最响亮的声音。
课堂小社会,社会大课堂。我们要践行“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科学链接、有效提取红色元素,推动红色资源融入学校生活、学生生活,从小厚植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怀,帮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一是全学科融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针对各门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尤其注重在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劳动等学科中融入红色文化内容,将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融合、红色元素与学生生活相融合,使所有课程共同承担“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育人责任,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教育。
二是全景式体现。红色资源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把红色文化根植于校园生活中,既需要展览馆、宣传栏、黑板报等物质载体,也需要“红色之声”“红色网站”“红色云端”等精神产品;既需要主题式的“精准滴灌”,也需要常态化的“潜移默化”。通过多元的载体、灵活的方式、鲜亮的色彩,创设全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的教育环境,让红色元素更好地走进校园、融入生活。
三是全方位展示。我们可以利用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可以利用墙壁画、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电子屏定期宣传红色故事;我们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定期播放红色故事、微课、歌曲、诗歌、讲座、视频等;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红色资源平台,创建红色文化网页、论坛、博客、微信群、QQ群、钉钉群等,把红色资源搬上“云端”,让红色文化广泛传播,使红色元素浸润人心。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发掘和利用红色资源,旨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着力培养学生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引导青少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