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岩 (山东省青岛青山路小学 266100)
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知识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尤其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阅读量不断增加,阅读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并利用一些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清醒阅读思路,进而为语文素养的快速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高年级小学生理性思维日渐成熟,语言文字独立分析能力大幅提升,因此,语文教材当中选取的课文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就对学生个人阅读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一旦遇到篇幅长、文字信息量、类型复杂的课文时,便逐渐丧失阅读兴趣,阅读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技术优势,将所要讲授的课文内容转化成为形象而生动的视频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这在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材当中的语言文字呈现出静态效果,而视频画面则呈现出动态效果,这种效果将直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果学生目光锁定在某一个场景或者某一幅画面时,脑海当中也将快速浮现出课文内容,这对挖掘课文创作主线将大有帮助。其次,由于视频画面所展现的场景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因此,在视频画面播放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画面内容与课文内容融合在一起,随着播放进程推进,课文当中的一些关键信息也会越加清晰。这时,再去理解和分析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会事半功倍。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为例,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分析来了解草船借箭这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事件的发展过程,以此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他的创新精神。为了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重温这一经典瞬间,教师可以将《三国》影视剧中《草船借箭》片段展现在学生面前。当目睹诸葛亮稳坐小船,与鲁肃畅谈古今的场景时,学生会被诸葛亮的睿智所折服;当看到曹营万箭齐发的壮观场面时,学生会被这一恢宏的气势所震撼;当吴国派出的小船满载而归时,学生也会与诸葛亮、鲁肃同享这份收获的喜悦。而这些感触在静态化的语言文字中是难以体现出来的。因此,这种直观而生动的视频展示,带领学生快速进入真实情境,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将更加深刻,并且可以短时间内提炼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鉴于这方面考虑,教师可以将视频画面穿插到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对画面内容的观赏、剖析来提炼课文主旨与情感主线。在观赏画面内容时,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注重细节。视频画面当中会出现一些渲染环境的场景,这往往与课文内容没有直接关联。这时,学生应将注意力转移到画面中出现的主要人物身上,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洞察,提炼出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信息。第二,注重比对。在观看视频内容时,可以和课文内容进行比对,并查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然后,对课文中所缺少的情感要素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可以更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第三,注重反思,即视频画面当中所展现的场景,与课文内容之间会存在差异。因此,在观看视频画面时,应当养成善于纠错的习惯,将视频画面中的一些脱离现实生活的要素查找出来。然后再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度分析,这样才能还原文学作品的真实面目。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其文字架构越加复杂、故事情节越加曲折、理解难度越来越大。一部分学生在阅读中,经常陷入阅读瓶颈,甚至无法确定整篇课文的核心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与引导性的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在课文中寻找正确答案。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也能够加深课文内容印象。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当做好充分事前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认真梳理,以确定课文核心思想及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然后围绕这些关键信息提出一些紧扣课文主题的问题。当问题提出以后,给学生预留足够思考及讨论时间。此时,教师扮演辅助指导角色,对讨论过程进行监督,对存在的疑惑进行解答。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父的园子》为例,本节课学习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合理想象出课文描绘的祖父园子里的生活场景,体会作者在园子里逍遥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的美好生活。为了帮助学生理清阅读思路,快速确定课文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围绕课文内容专门为学生设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课文开头部分出现了这样一段话:“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颖秀丽。”从这段话当中,能够体会到什么? 为什么作者能够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真实有趣? 在这两个问题提出以后,学生首先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读,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在课文中寻找问题答案。讨论环节结束后,可以在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学生代表来分享观点。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第一个问题中出现的这段话主要是描写祖父园子里有各种各样的昆虫,并且每一种昆虫都特别可爱。通过对昆虫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祖父园子的喜爱之情。而第二个问题则说明作者不仅热爱生活,而且擅于观察生活,能够将真实情感渗透到课文当中。因此,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分享中可以看出,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深刻认知与理解,考虑问题的严谨性也得到充分体现。
可见,这种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产生积极促进作用。首先,问题提出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在回顾过程中,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对故事情节、出场人物、事件发展脉络的联想而找到解决问题办法。这一回顾过程实际也是对课文内容认真梳理的过程。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与课文内容存在密切关系,并且问题重心往往能够反映课文主旨思想,学生每解决一个问题,脑海当中对课文的行文主线及情节脉络便愈加清晰,当问题全部解决后,整篇课文关键信息也将清晰浮现出来。最后,学生可以借助教师提出的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导读,比如,在解决某一个问题时,可以直接将关注焦点转移到与问题相关的句子、段落上面,能够节省大量阅读时间。通过这种抓重点、重实效的阅读方法,学生能够收获最佳阅读体验。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教学大纲规定时间内,教师只能完成教材当中的教学任务,学生很少接触课外文学作品,这就给阅读能力提升设置了屏障。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教师可以根据所讲述文学作品体裁、故事情节脉络等信息专门为学生收集一些课外阅读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选择课外文学作品时,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适用性原则。如果教材中出现的课文属于某一文学作品的节选或者片段,那么,在选择课外阅读资源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这部文学作品,如果教材中出现的课文属于独立的文学作品,那么,教师则可以选择同类型、同体裁或者同一作者的文学作品,这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将大有帮助。第二,启发性原则。教师选择的课外阅读资源应当对课内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有所帮助。通过对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与方法,随着阅读进程的加快,学生也将积累更加丰富的阅读经验。这时,再对课内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其过程将变得更加轻松。第三,融合性原则,即学生在阅读课外文学作品时,能够快速捕捉到课内文学作品的阅读重心,当这一重心确定后,对课内文学作品的认知和理解将更加深刻。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热情和阅读欲望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以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寓言故事《自相矛盾》为例,这篇简短的文言文寓言故事主要是为了比喻和讽刺那些行事或者言语前后不相应、相互抵触的人。由于学生接触文言文时间较短,对故事中出现的语言文字容易产生歧义,进而影响阅读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搜索一些同属于文言文的寓言故事,然后通过对课外资源的系统学习与深入分析,来寻找到文言文这种文学体裁的阅读技巧。像“鹬蚌相争,按图索骥、庸人自扰、杞人忧天、南辕北辙”等经典的寓言故事,都可以作为学生阅读参考范本。在阅读这些寓言故事时,教师首先给学生预留足够阅读与理解时间,然后,在学生中间选择2~3名学生代表来表达自己看法与观点。例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杞人忧天》后,形成了以下观点:这篇寓言故事主要是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诫人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不要没有任何根据的忧虑和担心。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已经阅读了《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因此,在阅读课外寓言故事过程中,已经对文言文这种文学表现形式产生了初步印象,接触的课外阅读资源越多,存留在脑海当中这一印象也将更加深刻。
由此可以看出,课外阅读资源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参照载体,在这一载体帮助下,学生能够从迷茫阅读状态中跳脱出来,阅读思路越加清晰。基于这方面考虑,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并根据所要讲述课文内容,为学生精心选择一些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所裨益的文学作品。在学生进入阅读状态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对阅读过程的全程监督,验证学生阅读效果。如果发现某些学生对课外文学作品存在疑惑,应及时进行一对一指导,如果绝大多数学生所质疑的知识点完全相同,那么,可以单独将这一知识点提炼出来,并作为教学重点,予以耐心讲解。
小学高年级阶段,阅读水平的高低和语文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利用一些带有启发性、引导性、互动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收获最佳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