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宇:宝剑斩桎梏 闪电耀长空

2023-11-12 11:43张婧雅
党史文汇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君宇晋华书社

张婧雅

高君宇(1896—1925),山西静乐县峰岭底村(今属娄烦县)人。原名高尚德,字锡三,参加革命后改名“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19年五四运动时的北京大学学生组织负责人之一,中共北方党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共二大、三大、四大代表。他家境殷实、衣食无忧,却毅然放弃这一切,为追求革命真理、推动革命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过度劳累使他失去了健康,1925年因病去世,年僅29岁。高君宇对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组织建设、工人运动等诸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对北方地区(北京、山西)的建党工作有着特殊的功绩。他不仅是为革命殚精竭虑的典范,同时也是涵养清正之风的典范。

为太原团组织献团费

山西地处太行山以西,北踞长城,西临黄河,南横中条,闭塞封锁。辛亥革命以后,阎锡山割据山西,实行了一套颇具山西特色的专制统治,做起了土皇帝。在阎锡山的统治下,山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20世纪20年代前后,阎锡山的封建军阀统治不断加强,山西人民的不满也不断增长,反抗不断,这成为革命火种传播的土壤。山西是北方地区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组织较早的省份之一,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都是高君宇。

1916年,高君宇从山西省立一中考入北京大学。他参加各种进步社团,广泛接触有进步思想的老师和学生,在北大崭露头角,成为学生领袖。他受到新文化新思潮的熏陶和苏俄十月革命的影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1919年,他参加领导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带领学生上街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组织各校罢课,发表进步文章。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期间,高君宇受党组织委托,多次返回山西太原开展革命活动。他根据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指示,于1921年5月在母校山西省立一中成立以“唤醒劳工、改造社会”为宗旨的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主持团组织的第一次会议。两个月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高君宇虽然不是出席代表,却是全国最早的58名共产党员之一。

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后,旗帜鲜明地宣传无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主张,号召无产阶级组织、团结起来,指出工人必须自己起来解除自己的痛苦,方法就是联合起来,组织真正的工会。太原团组织首先在印刷和制革工人中进行宣传,启发工人们的阶级觉悟,发展团的组织。

1922年6月,太原团组织在大国民印刷厂领导了太原工人的第一次罢工。同年8月,又掀起驱逐反动校长魏日靖的风潮。此外,还派人到正太铁路工人中宣传并组织发动革命。1923年10月,又领导了反曹锟示威运动。其间,高君宇多次返晋,不仅在政治上指导太原团组织开展斗争,而且在经济上也给予大力帮助。1924年前半年,太原团组织共存有团费白洋9元,其中有6元是高君宇一人捐赠的。

彼时,高君宇已从北京大学毕业,成为职业革命家,并没有稳定收入,他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家庭资助。祖父系清朝秀才,一生以教书为业;父亲高配天原是清朝监生,因善于经商,并通医道,遂使家道由小康而渐富,成为一方名绅。

1924年5月,高君宇最后一次回家,临走时父母用骡子驮给他的许多衣物、食品、银两,他都沿途接济了穷人。他虽出生于富裕人家,却没有贪图享乐,过好小日子,而是不顾个人安危与得失,在风雨如晦的环境中苦苦探寻中国的出路,并随时准备为革命付出一切。

为晋华书社捐经费

为帮助思想文化闭塞的家乡迅速呼吸到新的革命空气,推进山西的革命,1919年,高君宇指导创办《山西平民周刊》,后来又创办晋华书社。

创办书社主要是为解决山西青年学生渴望了解十月革命、渴望学习马克思主义却缺乏资料的困难。1921年七八月间,高君宇委托北大同学利用暑假探亲之机,帮助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办起晋华书社。书社以发动进步青年入股的方式集资,开办在离省立一中不远的繁华地带。

书社销售的进步书籍有《共产党宣言》 《新青年》 《少年中国》 《俄国革命纪实》《唯物史观》《劳动周刊》《中国青年》《少年世界》《资本论入门》等,并秘密翻印《共产主义与共产党》《共产主义ABC》等小册子。

此时在全国范围内,与晋华书社相似的书社还有毛泽东等人于1920年夏在湖南长沙主持成立的文化书社,恽代英等人于同年2月在湖北武昌创办的利群书社。这些书社的宗旨不在盈利,而在介绍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活跃新的思潮。

高君宇利用在北京、上海等地活动的便利条件,经常筹集资金,购置各种马克思主义书刊,交由晋华书社销售、借阅。书社经费不足时,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的大学学费——400元白洋资助书社。通过晋华书社,他把马克思主义书籍送到渴望了解新思想、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青年手中。后来,他在北京得知晋华书社因经费短缺难以维持,又在京、津等地四处奔波,筹措资金,使书社得以继续经营。

1922年后,高君宇开始参加党中央和团中央的领导工作,同时担任《向导》周报、《先驱》的编辑,这使他得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宣传马克思主义,研究探讨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他把晋华书社作为《向导》在山西的分销处,《向导》《先驱》等党团刊物通过晋华书社发行到山西进步青年手中,唤醒和武装了一批进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这些刊物对山西早期革命者的进步和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远东会议同伴筹路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巴黎和会未能使美国达成在远东地区扩张势力范围的企图,其又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来讨论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以求建立远东霸权,而英国也迫切希望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在东方的实力以均衡关系,所以1921年11月2日,由美、英、日、法、意、中等国参加的太平洋会议在华盛顿召开。中国问题是列强争霸远东的焦点。

为抗衡西方列强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共产国际决定在苏俄的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的一个重要城市,共产国际的分支机构远东局就设立在这个城市的一条大街上)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又称远东劳苦人民大会(简称远东会议)。中国共产党响应共产国际的号召,积极组织代表团参会。

中国代表团出境时,受到军阀政府边防检查机构的阻挠和刁难,他们只好乔装改扮,雇佣挑夫把行李和随身物品送出国境,然后轻装过境。可是当代表团过境后,挑夫却不见了。原来挑夫见财起意,将他们携带的行李、货物和贵重物品劫掠一空,逃之夭夭。高君宇等人损失1000多块白洋。当他们到达伊尔库茨克后,高君宇立即给家里发电报,说明被盗窃后的窘况。父亲赶忙变卖了一些东西,东凑西借,及时给他寄了1000块白洋。当时苏俄粮荒严重,红军士兵、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工人、居民普遍实行粮食配给制度,很多人在挨饿。有了这1000块白洋,高君宇和同伴得以在异常寒冷、冰层厚结的西伯利亚生活下来。

中国代表在伊尔库茨克逗留一个多月后,1922年1月20日,高君宇等中国代表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会议,他和王尽美、邓恩铭等被推选为执行委员。4天后,高君宇作为少年中国学会的代表在第四次会议上作报告。

会后,高君宇等部分中国代表留苏数月,考察十月革命后苏联的政治经济状况,学习革命经验,参观工厂、学校、部队和农庄,并参加列宁倡导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从事搬运木材、清扫积雪等工作。苏联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在战争废墟上重建家园的冲天干劲和创造精神,给高君宇留下深刻印象,他对苏维埃政权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认识。

1925年3月,高君宇在北京参加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在协和医院猝然病逝,年仅29岁。他短暂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同时也是公而忘私、清正廉洁的一生,生命虽短,青春永燃!

(责编 孟红)

猜你喜欢
高君宇晋华书社
Probabilistic resumable quantum teleportation in high dimensions
利群书社
利群书社
一片红叶寄相思
大型晋华炉3.0应用成功
奇妙的“网”
被诉侵权 美光获裁禁售部分产品
Construction of Crack Perturbation Model and Forward Semi-analytical Model of Attached Eddy Current Sensor
齐鲁书社
中共建党初期理论家高君宇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