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青羽
材料为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活动结合紧密、层次分明、种类丰富的材料能够激发幼儿自主学习、探索的兴趣。然而,目前很多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材料的投放都存在固化程度高、与幼儿能力和需求匹配度低等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了美工区材料架设置及使用的几点方法,并浅谈其中的作用和意义,希望能够为教师开展教学、幼儿进行表现与创造提供帮助。
一、材料架的设置及使用方法
材料架是美工区专门用于存放材料和工具的架子,其形式多样,能够跟随活动主题的变化和幼儿的需求不断丰富完善。在设置和使用材料架时,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具体考虑:
1.针对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征投放材料
小班幼儿对很多材料的特征和使用方法不熟悉,在选取材料上会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在设置材料架时可以根据材料使用的先后顺序进行摆放,间接性地引导幼儿学习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创作步骤等。对比之下,中班和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创作经验,能够自主选择需要的材料。因此,教师可以在中班和大班材料架上投放更多种类的材料,启发幼儿进行多元化创作。
2.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在设置材料架时,可以将美术活动中的材料和工具分为特殊和常用两大类。其中,创作需要用到的特殊材料可以直接分发给幼儿,而其他常规材料和工具则可以分门别类地放于不同的材料架上。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投放时应全面考虑,尽可能为幼儿提供种类丰富、数量充足的材料和工具。比如,用于手工制作的材料包含黏土类、纸张类、布艺类等;用于粘贴的胶类工具包含双面胶、点胶、胶棒、胶带、乳胶、胶枪等;用于裁剪的工具除了普通剪刀,还可以提供各种样式的花边剪刀、美工刀等。材料和工具是材料架内容的核心,更是幼儿创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教师应善于观察、及时捕捉幼儿创作时的需要,在科学分配、满足基本使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更新材料和工具的种类,引导幼儿尝试多种“玩法”,体会创作的多样乐趣。
二、材料架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的局限会为幼儿的创作带来一定困难,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后续活动的开展。比如,在美术活动《制作饰品》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花色的布块,让幼儿通过剪贴等方式创作饰品。很多幼儿在剪裁布块时,无法剪出自己想要的形状。还有一些幼儿想用胶枪把布块粘在发夹上,但因为发夹细长,与布块的接触面小,幼儿在操作时多次被胶枪烫着手等,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操作材料的困难引发幼儿产生畏难情绪,有时甚至会主动避开该活动。
基于此,教师在活动区设置了材料架,里面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材料,激发着幼儿自主探索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有的幼儿直接剪下彩带装饰手镯,有的幼儿利用雙面胶粘住布条等,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学习和创作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2.尊重幼儿喜好,培养独特的审美个性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偏爱的审美风格,并能够通过创作的过程体现出来。运用统一的材料会限制幼儿进行个性化创造和表现,而设置材料架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创作思路,满足幼儿不同的创作需求,培养其在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独有的审美个性。比如,在美术活动《纸袋手偶》中,每组幼儿在材料架上挑选自己喜爱的各种材料,尝试运用纽扣、毛球、雪花片、小颗保利龙球等作为手偶的眼睛,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材料搭配模式,创作出了一系列灵动、有趣、个性鲜明的作品。
3.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材料和工具的利用率
材料架是一个集中存放常用材料和工具的半开放式小空间,它可以分门别类地存储不同形式的材料和工具,科学清晰地规划和分配资源摆放空间。幼儿在挑选和拿取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养成节约、合理利用、归还剩余材料的好习惯,提高材料和工具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材料架是一个集收纳、分类、辅助创作等为一体的多功能资源库,笔者在文章中仅浅薄地分析了其基础使用方法和作用,教师可以具体结合所在园所环境、活动主题、幼儿需求、材料和工具特性等开发多种形式和“玩法”的材料架,丰富幼儿的创作素材,激发其表现和创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