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2023-11-12 18:28瞿迪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30期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小微企业

瞿迪

摘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入应用层面和大规模普及,数字经济带动了后互联网时代又一轮全行业的革命和转型升级。我国中大型企业在政策引领下,开始全面拥抱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产业更新局面,“智能制造”和“数据导向”已经帮助传统企业展现出全新市场面貌,既往碎片化、经验式的运营模式已经转变为数据导向下的高度集成和自动化的新业态,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全行业企业生存的必由之路。而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管理能力的限制,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面临着政策、经济、自身管理能力等一系列挑战。基于此,文章针对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现状,梳理了数字化转型道路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数字经济;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引言

当今世界正处于数字技术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新技术与新应用层出不穷,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体量超过50.2万亿元,以10.3%的增速位列全球第2名,占GDP的總体41.5%。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入各行各业。新技术推动了组织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催生了“网约经济”和“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释放巨大经济潜力。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技术正在深度改造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积累行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小微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然而,中国小微企业转型面临多重困境:首先,数字技术应用基础薄弱。大多数小微企业对数字技术运用不熟稔,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难以开展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其次,小微企业自身资金实力有限,增信措施不足成为转型过程中资金来源重要的制约变量。与此同时,我国小微企业群体庞大,发展阶段和转型需求也各异,需要实施差异化推进。

与此同时,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培育数字化产业生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在政策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举措。然而,大多数小微企业习惯于原有的经营模式,对新技术应用态度消极,转型动力不足,止步于表面数字化,同时局限于网站建设、社交媒体推广与在线销售,较少涉足生产方式创新、商业模式重塑等深层次转型。

因此,本研究立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视角,梳理了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探索了对应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和相关解决方案。

二、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

数字经济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综合性概念,通常是指大数据驱动下的产业新形态,通过利用数据的采样-筛选-分类加工等复杂处理流程,最终形成可以有效引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靠线索。在科技视角下的星链、AIGC、Web3.0等和产业层面下的各种新的商业形式均是对数字经济的不同诠释和拓展。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体量超过50.2万亿元,在产业层面,电子商务、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产业蓬勃发展。其中,电子商务销售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云计算与大数据市场规模达2000亿元,年增30%左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1000亿元,年增50%以上,高度活跃。这三大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信息技术、电子设备等上下游产业高度繁荣。

数字经济是促进不同区域提高发展素质的重要动力,促进数字经济生态快速生长是地区全场景、全产业高质量升级转型的根本立足点,数据平台型企业要发挥支持区域数字化产业升级的基础作用,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敏感度是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保障。在区域层面,除北上广深数字经济较为发达外,二线城市数字经济也积极跟随。如杭州、武汉、西安数字经济近年来高速增长,产业基础初具规模。这表明我国数字经济处于全面爆发期,发展动能强劲且广泛。但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一定困境。第一,核心技术依赖进口,产业发展面临技术壁垒;第二,数字鸿沟正在加剧,部分地区与人群数字化程度较低;第三,新技术应用不规范差异较大,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新问题。

综上,我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新引擎。电商、云计算与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带动上下游产业快速发展。区域发展动能强劲,二线城市开始跟随数字化转型。

三、我国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

目前,大型国企与上市公司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而贡献GDP超六成的小微企业多少仍停留在传统经验式方式,技术水平与产业发展差距加大。原因如下:一是我国产业数字化变革不均衡,小微企业有被进一步边缘化的风险;二是消费者数字化提速,商业模式出现巨变。以移动支付、社交电商为代表的新消费方式,改变了消费行为与购物流程。如果小微企业不能实现深度数字化,难以满足消费者新需求,市场份额将面临流失;三是新技术应用壁垒逐渐提高,小微企业追赶难度加大。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更新更迭迅速,技术门槛不断攀升。综上原因,我国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具体如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壁垒提高了小微企业转型的门槛

小微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反倒加大了信息鸿沟,使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更大困难。小微企业获取数据面临较高门槛,这进一步提高了其数字化转型难度。现如今,数据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但相对于大企业,小微企业获取数据渠道相对狭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较弱,难以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制约了其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

第一,小微企业自身数据积累有限,获取第三方数据又存在壁垒。大量数据掌握在大型互联网公司手中,想获取并不容易。小微企业要获得这些数据,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还需具备专业的技术分析能力,这对其来说也是个重大难题。除了费用之外,数据开放程度及运用难易度也在加大转型难度。

第二,小微企业在人才和技术上难以支撑数据应用。数据分析需要专业人才和算法技术,而这两方面恰恰是小微企业短板。一方面,缺乏数据分析师、数据产品经理等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在算法和模型开发能力方面难以达到行业最先进水平。这导致即便获得数据,也难以产出高价值分析结论和产品。

第三,数据应用过程繁复,小微企业不具备熟练掌握的学习成本较高。从数据采集、清洗到分析挖掘,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摸索与学习。而这需要一定周期的积累和沉淀,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效果。相比之下,大企业通过不断实践和迭代,已经熟练掌握并内化这一流程,更易获取学习成本与效益边际递减。综上,数据壁垒进一步提高了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门槛。

(二)融资困难限制了小微企业转型的发展

在经济层面,小微企业的融资较差显著制约了其发展。在我国小微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国民大量就业需求的主要解决渠道,2022年前5个月,小微企业在全国新注册涉税企业数量中占比超过九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主力,小微企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需求的满足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小微企业长期以来面临信用认证机制缺失、资金成本高昂以及复杂的融资程序等问题,致使其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这无疑加大了小微企业转型成本,降低了转型效率,不利于产业升级。

具体来说,小微企业自身条件决定其难以提供完备的财务报表和审计结果,这加剧了融资风险,严重影响外部融资获取。同时,现有评级体系也难以全面反映小微企业的运营与信用状况,导致其获得银行贷款等渠道较为困难。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限制其数字化融资渠道的拓宽。虽然在国家“普惠金融”等政策的引导下,组成了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要力量,并与各类融资担保、商业保理、信托及地方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机构和组织共同投身于针对小微企业的新业务、新产品开发。仅2023年前三个月银行机构小微企业贷款总额近65万亿元人民币,总体规模增长迅速。但是,本研究基于2023年4月在广东省深圳市较为靠前的非银机构实控人访谈后发现,小微企业贷款存在着经营贷产品实际用途监管问题,地方企业申请的融资主要基于购销合同,用于数字化转型升级比例较低。

此外,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投入,而高昂的实际融资成本无疑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了转型积极性与速度。近年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不断丰富,完全合规的银行机构也提供了年化4.5%左右的产品,但是市面上数量庞大的非银机构针对征信、资质、增信措施不足等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推出的对应产品往往达到年化14.4%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其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偿还贷款,资金实际投入数字化转型的比例降低,转型效率难以提高。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流程较为繁琐,这也使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难以及时获得所需资金,阻碍转型进程。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中,小微企业相比大企业融资审批周期长,手续复杂,不利于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数字经济环境中快速响应,抢占先机。而民间金融服务机构,虽然审批流程上推荐一次到客完成贷款,但实际上存在着空白合同等违规操作的问题,小微企业在承受了高额资金成本的同时还要面临其他的潜在市场风险。

(三)管理能力制约了小微企业转型的脚步

小微企业管理能力薄弱,这也是制约其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小微企业规模小,管理资源匮乏,管理科技化程度较低,管理模式与思维较为传统,这使其在吸引高端人才、改进管理流程以及提高决策效率等方面处于劣势,难以适应数字经济环境下的高要求。

首先,小微企业管理层文化素质与管理经验相对不足,战略定力与前瞻性较差,这会导致其在判断行业发展趋势与制定企业发展方向时出现偏差。而这在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尤为关键,一旦定位不准或规划不当,将导致资源错配与投入无效,严重制约转型成效。

其次,小微企业吸引和留住高端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的难度较大。这主要源于薪资福利水平难以匹敌大企业,且管理流程与体制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才力量是关键支撑,如果不能引进必要的管理与技术人才,企业内部活力难以激发,转型步伐将因人才瓶颈而放缓。

再次,小微企业管理科技支撑较弱,管理模式较为传统,这使得其管理效率较低,在数字经济环境下难以灵活应变与快速决策。如大数据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决策机制升级,这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科技手段作为支撑,而小微企业在这两方面投入与积累都较为不足,因而在管理流程重构与改革方面进展缓慢。

综上,小微企业管理科技化、智能化程度较低,制约其管理效率提高和决策机制优化,难以适应数字经济环境要求。总之,小微企业管理能力比较薄弱,特别是在人才激励、管理科技化以及战略决策等方面难以适应数字经济要求,这使得其转型进程缓慢,管理资源无法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总之,虽然政策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但数字经济发展速度过快,使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难上加难。财务管理、技术差异、消费变化与应用壁垒不断加大数字鸿沟,加速了两极分化。这需要政策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与应用示范等方面提供更多扶持,帮助小微企业缩小差距,避免产业两极分化。同时,也需要小微企业加大数字学习与投入,主动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新技术与新产品,将转型难度转化为发展机遇。

四、数字经济下我国小微企业的转型路径

当代小微企业生长于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与日俱增的市场竞争情况更使得数字技术的科学引导性作用变得突出,也从更深层次推动了企业的管理技术和形态发生变革。数字经济方面,小微企业要主动融入数字产业生态,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学习先进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如在电商和移动支付领域与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其平台流量与技术开展線上销售;与人工智能公司合作,开发智能化生产设备或推出智能产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学习新技术与新模式,缩短数字化差距。

(一)通过引导性政策为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

政策层面,虽然已经出台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但还是以普惠性为主。在数字经济发展迅速背景下,小微企业分类细致而繁杂,需要立足数字化转型出台更具引导性的相关政策。

首先,应加大对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直接资金支持。如增加数字化改造资金的额度与范围,重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购买数字技术与设备,引进数字化人才,培训现有员工等。这可以降低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加快转型进程。其次,应进一步简化小微企业数字化项目申报流程。加快审批速度,减少申报材料,延长项目周期等,使小微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政策支持。这可以提高小微企业获取政策资源的积极性,加速政策传导效果。再次,应研究制定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如在评比小微企业时增加数字化转型的参数,在考核时重点评估企业数字化程度提高情况等。这可以引导小微企业重视自身转型,并在获得政策支持后达到相应要求,真正推动数字化水平提升。最后,各地政府应加强政策解读与推广,帮助小微企业提高政策意识。通过召开说明会、举办培训班等方式,使小微企业充分理解相关政策要求与申报流程,激发其主动争取政策支持的积极性。这也有助于各地发挥好政策导向作用,实现资源配置优化。

综上,政府应加大对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简化流程、增加资金扶持、完善考核机制以及加强宣传推广等方式,使小微企业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相关政策资源,进而实现转型迅速推进。这需要政府与小微企业密切配合,共同发挥好政策支持作用。

(二)运用数字化技术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助力

金融环境方面,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应共同推进。金融机构应积极响应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大数据支持下的个人征信体系和多种增信措施相结合,在合规审查的前提下充分丰富消费金融和经营贷款等相关主题的产品线,切实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此基础之上,应该加强贷后监管,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全程溯源的功能确保小微企业贷款符合其申报用途,并作出数字化转型相关费用的比例要求。

小微企业应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拓宽融资渠道,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渠道探索流动资金贷款,积极尝试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形成相对规范的财务管理流程和报表,为未来进行融资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微企业在金融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梳理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并整合成引导企业发展的可靠引导要素,这都将显著改善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让企业能够科学健康快速成长。这些新型金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力数字化转型。

(三)小微企业自身也需努力推动内生动力释放

小微企业应加速推进管理机制创新与优化,提高管理效能,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首先,加强管理层培训,不断提高其战略定力与前瞻能力。如开展数字经济的专题学习,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管理培训,跟进行业领先企业进行考察等,以选学先进管理理念,准确判断行业趋势。这有助于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与留住高端人才。例如通过股权期权等方式吸引人才,实施弹性工作制度,加强培训与职业发展机会,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这可以使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占据优势,为数字化转型注入动力。 此外,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引入先进管理技术与工具。如加大对管理软件与云服务平台的投入,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管理中的应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将有助于改善管理模式,加强过程监控,实现精细化管理。最后,对管理机构进行重塑,提高各部门协同效率。如增设跨部门协作小组,引入任务导向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这可以优化组织架构,促使各部门共享信息,互相配合,增强共同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合力。

综上,加快管理机制创新与人才引入,加强管理技术应用与组织重塑,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与协同能力,是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这需要企业投入与管理层决心,共同推进管理现代化与优化,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跃上新台阶。

五、結论与建议

数字经济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全新时代潮流,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通过数字化转型,让小微企业可以紧跟数字经济产业升级和新动能培育意义重大。然而,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面临意识、数据壁垒、技术、人才与融资等难题,加之信息安全等挑战,转型成效欠佳。要推动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跨越发展,需政企协同、利益相关各方通力合作。政府应进一步出台数字化转型针对性政策,加大共享数据基础设施与人才支持力度,扩大最优政策范围,加强宣传引导,并建立数字经济监测体系,发布产业转型报告,提高企业转型定力。小微企业要主动学习与人才引进,创新金融模式开拓渠道,与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合作探索方向,加快制定转型规划释放潜力。社会各界也应营造有利环境。高校与科研机构要强化人才供给和技术创新,金融机构需提供融资支持,中介机构研发数字化解决方案。这需社会共识和行动。政企协同,社会支持,持续学习和进取,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方能深入推进,我国产业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能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

总之,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虽然艰难,但潜在回报巨大。这需要政府引导,企业主动,社会协同。只有齐头并进,砥砺前行,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方能达到预期目标,真正发挥数字经济发展新的引擎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EB/OL].[2023-05-23].http://www.cac.gov.cn/2023-05/22/c_16864 02318492248.htm.

[2]叶堂林,吴明桓,牛寒茵.依托数字经济及其产业生态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3,42(06):10-18.

[3]张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的路径与挑战[J].清华金融评论,2022(09):91-95.

[4]张雷,盛天翔.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融资约束:理论机制与经验事实[J].兰州学刊,2022(11):142-160.

[5]郭国防.以精工智能服务案例看制造型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J].广东经济,2021(04):18-21.

[6]吕晓,吴有露,等.复杂动态环境下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6):33-39.

(作者单位: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

猜你喜欢
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小微企业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