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昌荣
可能不少企业都在面临着这样的场景:一面要应对组织变革而进行裁员,一面又需要为提升竞争力而引进新人。正如全球首富埃隆·马斯克在收购社交媒体Twitter后,约有80%的合同工被裁,约有4400人离岗,与此同时,新一批工程师的招募计划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笔者认为,重新定义“新员工”更能适应当前企业对人员留存及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新需求。过去,人们常以通过试用期或以入职3个月、6个月为时间节点;如今,很多公司都将入职未满1年的员工称为“新员工”,而这种管理理念上的变化,必然对新员工的入职管理提出更全面的要求。
沃顿商学院专家彼得·卡普利指出,“若雇主将员工视作一种短期资源,就会在用人上出现很多短期行为,再加上企业存在的‘不良文化’,使新员工体验不佳,导致员工在入职一年內离职”。据中华英才网的调查数据,试用期员工流失率高达47.5%以上,其中近70%为员工主动离职。当然,新员工流失的原因很多,抛开员工的专业能力、资源能力、业务能力与适应能力外,更多的原因源自用人企业没有把新员工成员化,给新员工添加了新的烦恼与困惑。
●人人考核之惑
一些企业形成了“老员工文化”,在新员工面前论资历、摆架子、指手画脚、高高在上,不尊重新员工。新员工一进企业就矮一头,同时老员工常常扮演督导角色,时时刻刻监督新员工的一举一动,人人提意见、挑毛病,这就使新员工很难融入团队,与同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是难上加难。
●急于求成之惑
企业在“急需”的情况下招人,一个萝卜对应一个坑,新员工入职就得顶一个人用。企业希望新员工的加入能为企业带来改变,甚至要求新员工比“前任”做得更好。然而,对新员工要求过高并不是理性的观念。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员工充分了解企业及业务情况,才能有所发挥与创造。新员工必须经历学习投入阶段(1—6个月)及价值形成阶段(6—12个月)才能逐渐适应新角色,若不给新员工足够的适应与思考的时间,他们是很难真正融入新组织的。
●大材小用之惑
既然新员工通过了评估与考核,就应信任员工。无论招聘的是什么岗位,都应按招聘启事上约定的岗位直接到岗,而不是就低使用。应聘的是副总,就不要让其做部门经理;应聘的是部门经理,就不要让其做主管。否则,很容易遭到新员工的误解。一些企业声称这样做是让新员工系统地熟悉公司环境,但在尚未建立心理契约之前,员工又凭什么理解并信任企业?况且,岗位、职位、职级等与薪酬待遇密切相关,大材小用必然造成新员工所得薪酬低于心理预期,裂隙就此形成。
●选择“站队”之惑
企业管理层的权力斗争常常波及下属员工,员工被迫选择性“站队”。新员工最害怕的是职场“站队”,一旦选择错误,新员工很可能会因此丢掉工作机会。这种尴尬常常体现为“听谁指挥”的问题,顺应一方就可能会得罪另一方。如果选择在二者之间游移并寻求平衡,又很难获得工作上的有效支持,两头不讨好。
●职场竞争之惑
无论新员工应聘的是基层、中层还是高层管理人员,进入企业就可能会面对竞争“尴尬局”。在企业内部,人人求发展,人人求进步,当新员工走向一个主管、中层或高层岗位时,等同于“消灭”了老员工的晋升机会。于是,老员工会采取冷战与对抗的态度:冷言冷语、爱搭不理、不配合、唱反调甚至在工作中挖坑弄井。有时,如果新员工能力过强,甚至上司也会采取打压、排挤手段。如果上级不支持、同级不理会、下级不配合,工作就很难顺利开展。
很多企业对新员工规定了3个月的试用期,觉得3个月就可以看出新员工的潜质与能力。实际上,没有超过1年的培养、观察与评估,是很难真正发现新员工的潜力与能力的。企业应具有足够的耐力来养人、育人、树人,然后才是用人。没有这种胸襟与思维,很难吸引人才在入职1年后留下来。
《哈佛商业评论》曾刊文指出,对员工保留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学习和成长机会,企业应帮助员工尽快具备岗位胜任力与环境适应力,而非以淘汰员工为目的。企业必须以帮助员工适应与成长的心态用人,而不是最大化榨取员工自有的“知识资产”与“能力资源”。
●懂规则、立信念
新员工常常畏首畏尾,施展不开拳脚,除了不熟悉企业情况,更重要的是怕犯错误。惠普公司高管比尔·休利特指出:“惠普的所有政策和措施都来自一种信念,惠普相信每一个员工都有把工作做好的愿望。只要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舞台和环境,员工就必定会全力以赴。”
新员工都想在工作上踢好“头三脚”,所以才在意那些“显规则”(机制、文化、制度、流程)及那些没写在纸面上的不成文的“潜”规矩。显然,不当的规则会束缚员工的手脚,且让员工难于理解甚至失去信心。面对新员工,管理者不妨一边讲规则,一边打气鼓励,给员工树立信心与信念,让其主动适应并坚持下去。
●熟环境、换角色
环境是综合性概念,如办公场所功能区、职能部门分布、办公设备设施等办公环境,以及餐厅、宿舍、健身房、解压室、图书室等生活环境,还有人际关系环境。
在谷歌总部,内部健身、餐厅、娱乐等设施一应俱全,办公室多为独立且温馨的小空间,办公室中随处可见写着笑话的画板。谷歌总部完美地融合了家庭和工作氛围,有利于提高员工效率,促使新员工更加热爱公司,顺利完成工作角色的转换。不过,还需要有快速帮助员工适应环境的机制。在IBM公司,新员工首先会被邀请进入一个在线的社区“Soon 2B Blue”,全面了解IBM的历史、文化、工作岗位、工作环境之类的相关信息。下一步,接受入职培训,并收到临时身份徽章、笔记本电脑或者其他办公设备。然后,新员工需要与同事、安排的导师见面并保持联系。随着新员工越来越熟悉工作环境、角色与技能,上司将为新员工明确工作职责、日常注意事项及工作任务。
●适岗位、增技能
即便新员工能力再强,进入一家新单位也必须做出适应性融合,如文化融合、关系融合、流程融合、业务融合等,并进行知识补充、资源整合与技能提升。企业应融合新员工,而非孤立新员工;提升新员工,而非淘汰新员工。否则,人才竞争将造成人才流失。
施耐德为留住新员工,会引导员工进行价值观的转变,让他们学会在变化的环境中塑造自己的未来;鼓励员工以“outside in ”的方式,学习外部市场的思路、方法;用大格局来审视自己的工作,拓宽工作的广度,学习除了本职工作外更多的技能,以成为“斜杠”员工。
西门子针对新员工实施“新员工融入计划”,新员工进入公司之前,就做了妥善的准备:第一天进入公司,会收到一封公司的欢迎信。西门子为新员工设立了一个网页,新员工可从中了解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薪酬福利政策等情况。任职部门还会给新员工准备第一天的时间表,包括与人力资源部的沟通、介绍同事、共进午餐等,让新员工快速融合。西门子强调“边干边学”,新员工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同事会主动助其一臂之力。
●明路线、定目标
新员工入职后,在岗位上仍具有选择性,或为新员工提供更适合且更好的岗位。不同岗位发展路线可能不同,如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西门子公司可以从事技术研发、售后服务、市场销售、生产管理等工作。其中,技术研发、售后服务是技术序列,而市场销售、生产管理是管理序列。平衡员工的选择与企业需要,帮助新员工在专业领域内发展,更容易成才且更容易为企业所用。但是,在新员工入职第6个月后,提供二次选择机会也不为过,同样合情合理。Facebook的做法值得参考。当遇到人才时,无论是否有空缺,Facebook都会将有才能的人招到麾下,了解他们的优势,并设计出适合的职位。另外,在员工职业路线的关键节点上,一定要合理设置目标。明智的企业会与新员工联合制定工作目标,这种工作目标可以称为个人绩效承诺计划(PBC),由员工个人与直线经理不断地沟通而制定,以保证个人业务目标与部门业绩目标、公司业务目标相融合,且这个目标不会让员工感到望而却步,经过努力可以达成。
●输文化、强体验
员工入职第一年,企业的目标应是努力让员工“留下来”!员工只有坚定“留下来”的意志,才能最大化发光发热。否则,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及边走边看,永远都无法把心思与精力放在工作上,个人潜能自然无法得到最大化释放。不过,前提是让员工觉得“企业好”,从企业文化的“软体验”到工作环境、科技上的“硬体验”都符合自己的预期。
2022年6月,微软宣布强化人才投资,进一步深化员工关系,加强工作场所文化建设。微软通过评估员工体验,听取意见,以确定根据员工的需要和关心的问题应做出哪些改变,并做出最佳调整。通过匿名的每日脉搏和一年两次的员工信号调查,以及Yammer社会化网络,加强员工倾听系统,并持续投资人力资源系统。微软推出了员工体验平台Microsoft Viva,把用于员工互动、学习、福利和知识探索的工具直接引入四大主营板块Viva Topics、Viva Connections、Viva Insights 和Viva Learning。通过对 Microsoft 365 和 Microsoft Teams 的生产力及协作能力进行集成,Microsoft Viva 可为企业员工提供全新体验,帮助他们不断学习、成长和进取。
新员工入职第一年,需要企业的帮扶,而企业的要求应是专业化、职业化与能力化。这需要企业为新员工付出,切准新员工的需求脉搏,搭建平台、资源支持、技能培养、业务赋能并荣辱与共。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亚当·科布指出,“工作场所中的忠诚度问题是一种双向行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是依企业对员工的忠诚度而定的,企业在这种双向行为中占据着明显优势。”这意味着对新员工要富有“耐心”并坚持“投入”心态,以获得员工投桃报李式的回报。
●提供专一的工作岗位
新员工入职第一年,企业切不可盲目、急功近利,员工也不能浮躁处事。企业可立足岗位需求,结合员工兴趣、专业与能力,为员工“安排”一个最适合的岗位,让其稳稳地干上一年。微软公司在《新工作趋势指数报告》中指出,55%的员工倾向通过转岗发展更多技能。这意味着员工的心并不安分,非常期待转岗锻炼或发展。员工的倾向越明显,企业就应越想办法稳定员工,结合他们的兴趣、专业与技能,让他们在企业最需要的岗位上发热发光。否则,用人风险也很大。
●担纲贴心的“职业向导”
美国心理学专家格林豪斯把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职业準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和职业生涯后期,并把初次入职阶段的主要任务界定为“了解和学习组织纪律和规范,接受组织文化,逐步适应职业工作,适应和融入组织,以获取组织正式成员资格;不断学习职业技术,提高工作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在该阶段,人与组织间的相互接受,成为个人和组织共同面临的问题。好企业是一所学校,而学校之所以称之为“好”,是因为不但给你学习的机会,还教你学习的方法,更给你自主的空间。
施耐德电气公司强调无论在业务稳定阶段还是转型期,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始终是施耐德重要的一环。施耐德成立职业生涯管理专项组去引导员工更好地承担职业生涯的“主人”角色,自我规划在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组织业务变化的挑战下如何提升技能、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从而跟上企业发展。在经过能力评估之后,针对能力差距,直线经理会和员工共同制定下一年的个人发展计划(IDP)。同时,施耐德公司的HR团队还成立了专项项目团队,开展调研,为新员工职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配置专业的“业务顾问”
很多企业采取师徒制,新员工与经验丰富的员工之间形成的一种基于工作业务的师徒关系,师傅通过为徒弟提供指导、咨询与支持,促进徒弟的技能提升与工作进步。在IBM公司,新员工要成为正式员工,还要经过一年的实习。在实习期间,会给每个新员工派一位师傅,一对一地进行帮带。而且,师傅和徒弟要共同制订实习计划,明确师傅教什么、徒弟学什么。实习期间,要定期向人力资源部和新员工所在部门反馈实习情况。而微软的每个新员工入职,可通过内部网站的相关介绍找到自己的相投师傅,并要服从师傅。在师傅的指导下,新员工会很快熟悉环境和企业文化,并快速熟悉业务。
●推行“问题谅解工程”
当企业起用新人时,难免会出现工作失误或工作未果,甚至“犯错误”。企业不但要面临用人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还要接受试错成本。这就要求企业理解员工的失误与容忍新员工的失败,新员工在上岗一年内,遭遇挫折的员工并不意味着不是好员工,挫折反而有利其成长。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从来没有犯过错误,也从来没有过失……这种人绝不可以信任,他或者是一个弄虚作假者,或者只做稳妥可靠的琐事。”因此,企业既然授权员工在一定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那就应允许员工大胆去做,并建立“理解与谅解工作机制”,理解员工达不成既定工作目标,包容员工的失误与犯错。
谷歌公司追求创新文化,力争让每个人的想法都能够有机会去实现。谷歌公司强调三点:第一,允许你做;第二,给你资源帮你做;第三,允许你犯错误。而微软公司则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并将其作为工作指导理念。微软对每一个员工都灌输“正确对待失败、尊重失败”的思想,甚至提出“没有失败说明工作没有努力”的理念。因此,在微软工作的人从不惧怕失败,更将失败看作任何事情走向成功的鋪垫。遇到失败,员工面对的不是批评、斥责或评估损失,而是“残酷无情”的剖析过程,这样做才是对失败的尊重,并且不会再次跌倒在同一问题上。
●制订“按需培训计划”
对于新员工培训,企业提交的答卷普遍不尽人意。
综合智联招聘、脉脉及领英相关数据显示,在国内十个行业的百家企业中,有30%的企业未提供任何员工培训,有17%的企业只为员工提供最简单的入职培训。而在员工的满意度调查中,员工入职培训的不满意度高达61%。另有统计表明,国内有近80%的企业没有对新进员工进行有效培训,往往把它当作一个简单的“行政步骤”。然而,欲留住新员工的心,企业必须懂得员工的心。新入职员工的心态是“边工作,边学习,边赚钱”,学习是留人的关键手段,常常超越薪酬、福利与职位。
领英公司的调查表明,如果企业愿意在培训上投入更多的资金,94%的员工表示愿意为企业服务更长的时间。有一点很重要,员工的培训需求因人而异或因岗而异,应为员工量身打造培训方案。新员工培训要从“公共型培训”转向“按需培训”,即通过个性化定制培训方案提升员工适应力。
随着高学历人群大批进入职场,新员工一般不缺知识,但缺资源、缺技能与缺方法。因此,帮助新员工走过最艰困的第一年,关键是提供支持、帮扶与激励,或者说是全方位赋能,而不是沉迷于授权与考核。如果让其承担更多、更重、更难的工作任务,尤其是那些偏离其专业、兴趣与目标岗位的业务,会扼杀新员工在企业里奋斗下去的意愿与斗志,达不到选拔、培养与任用人才的目的。一定要认识到,新员工入职第一年只是“相马期”,而不是“赛马期”,一定要充分补充“草料”,调理其体质,提升其个人能量,助其未来奔跑,这是培养职场“黑马”与岗位“才骏”的必然过程。如果企业寄希望于半年甚至3个月内就造就出一个匹配企业价值观且兼具能力素养的职业专才,而不予以日常磨炼,那是缺少战略远见,结果也只能是欲速不达,陷入不断招人的恶性循环。
作者 咨询式策划专家、提问式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