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
谷歌公司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曾说过,管理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招聘人才。招聘就像谈恋爱一样,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是很难的。找错对象会很痛苦,招错人才的代价也很大。《聘谁》一书的作者杰夫·斯玛特和兰迪·斯特里特则更加具体地指出了招错人的代价:如果招聘到不合适的人,公司将付出相当于该员工15倍薪水的代价。
在组织内部,掌权者对人才的评价往往握有决定权。管理者根据个人好恶、关系远近给员工做出不符合实际评价的情况在所难免。企业一把手作为首席人才官,如何理解人才加入、离开组织的原因?一把手面试、判断人才的标准框架如何建立?如何在招聘初期的面试中慧眼识人?要解答这些问题,需要从人才标准框架、面试策略与人才动因三方面详细进行分析。
我曾到福建一家刚成立不久的服装制造企业交流,该公司前后台一共不到100人。公司没有独立的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财务、采购均由老板的弟弟统一管理,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负责薪酬、考勤等人事行政基础工作。作为典型的行业后端企业,公司在业务打法上主要对标七匹狼、柒牌等头部企业,公司愿景是“再造一家七匹狼”。
据创始人黄老板介绍,普通工人的招聘经由常规渠道完成,比如将招聘需求挂到招聘网站上,或在工厂门口张贴招聘启事、在本地媒体登载广告,或定期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关键岗位、管理岗位人员则直接从对标企业挖猎成熟人才。假如七匹狼招什么人过去,这家公司立即加价20%把人挖过来。黄老板的理由是:“七匹狼这类企业的人才标准很高,而且比较成熟,招聘一个关键岗位人才需要面试好几轮。即便是找猎头,费用也很高,而我们只是加价20%,既节省费用又节省时间。既然我想再造一家七匹狼,那么七匹狼的人才标准就是我的标准,头部企业就是我的人力资源池。”
然而,企业规模、企业文化还是有差别的,公司不可能完全复制头部企业的人才标准。当被问及“你自己有什么独特的用人标准或者个人关注点”时,这位福建土生土长的老板沉思了十几秒,说道:“要是这么说的话,我觉得一个人的额头比较凸就比较重要……還有,耳垂比较大也比较重要哦。”这时我注意到,在黄老板的办公桌上散落着几本书,其中一本的名字叫《麻衣相法》。
不少企业在评价人才的时候,都尝试建立一系列标准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才标准的框架变得越来越“专业”,而那些真正需要在实践中呈现的“微观”细节却愈加模糊。那么,企业到底通过什么来建构人才标准?在此,我由简到繁地按照时间线梳理一下人才标准架构。
●一号标准为“岗位说明书”
一号标准就是任职资格(简称“JD”)。它从岗位的各项工作对专业能力的要求角度做出了描述,如职位名称、工作内容、能力要求、汇报条线等等,长期作为招聘面试、岗位价值评价的把关性标准而存在。
●二号标准为“通用素质”
通用素质简称“GC”。它将岗位需要遵循的企业价值观、战略导向、领导力要求等加以整合,经常用于员工素质测评、领导力发展提升等范畴,建立了“冰山以下”的人才标准,便于从组织内部德才兼顾地提拔人才。
●三号标准为“岗位胜任力”
简称“CM”。我们将一号、二号标准组合起来,就从公司层面描述了一个岗位的软硬性要求。但每个岗位自身又具有特定的软性素质,比如财务岗要具有“数据意识”,人力资源岗需要“人际敏感度”,法务岗要“擅风险防控”,审计岗要“坚持原则”。将公司层面对岗位的软硬性要求,与岗位特定的软性素质组合,就较全面地描述了一个人需要胜任特定岗位的全面要求,即“胜任力”。
●四号标准是“人才画像”
简单理解,就像画人物肖像一样,将人才的标准从内在的个性、素质、潜力等软性要求,到外在的身高、体态、学历等客观要求,再到知识、技能、经验,以及岗位需要完成的各类职责等角度做出综合描述,建立全面的人才标准框架,形成德、才、岗的组合。当然,如此系统的建构需要对岗位代表(绩优员工)进行一系列内外能力、素质、行为细节的梳理,因此人才画像通常针对关键岗位。
●“零号标准”是人才嗅觉
但是,一个企业用人的标准,真的要如此专业、庞杂吗?对于很多创业公司、中小企业而言,能够建立起岗位说明书就已经费了很大力气,怎么可能在这一件事上不断地搞专业研究式的深挖呢?对很多企业老板来说,“找人、找钱、定战略”就是最重要的。如何找人,老板自己心里一定要有一杆秤,而这杆秤,就是“零号标准”。
零号标准包括什么?老板及创始团队所认可的价值观及管理文化、需要该岗位完成的任务,甚至类似黄老板使用的“麻衣相法”等,都囊括其中。这类要求哪怕不写出来,也一定存在于老板的内心当中,这就是最原始的对人才的“嗅觉”,也是人才的“终极标准”。
创始团队或管理团队一定要多见人,多找感觉。对于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来说,每进一个人,老板及各条线一把手都应该亲自见见,参与人才选拔与评价,把自己变成“移动的人才标准”,做到专业契合、管理契合。
某企业年底开展人才考核评价工作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位分公司老总,家里有个小孩想送到省重点幼儿园,但他住的并不是学区房,于是到处托人帮忙。一个下属闻讯,便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搞定了这所幼儿园的园长,使得总经理的小孩顺利入学。该领导无以为报,年底考核就给这个员工打了“A”。此消息不胫而走,另一位员工闻风而动,立马赶过来问:“领导,您还有没有小孩?”
另一位职能主管,手下管理着十余位员工,其中张三、李四的业绩完成情况一样,整体得分也一样。这位主管思来想去,给李四扣掉一分。问及原因,答曰:我在给李四打分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蹦出他两周前在会议上跟我争执的画面,他当时让我非常不爽。我无法从业绩角度扣他的分数,正好公司有个员工评价项叫“协同力”,他跟领导都协同不好,又怎么能和同事协同好呢?于是我就扣了一分。
我将组织内部这种纯主观、极端个人化、私欲化的人才评价称为“劣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印证了经济学上的“劣幣驱逐良币”现象:将有才能且有个性,或有才能但关系远的人才逐渐驱逐出去,留下趋炎附势、投机倒把的人。
劣性评价的重灾区是较难量化、显性化的价值观、潜力等软性评价部分。以下四个举措可以尽量规避“劣性评价”,打造客观的人才评价机制。
●多维评价
比如360评估,让人才的上级、下级、平级同事、外部客户等都成为其评价者,且各占一定的权重。即便上级领导出于私心给下属打了低分,但如果其他人都打了高分,领导依然无法对其“一票否决”;即便上级领导出于私心打了高分,但如果其他人给的分数都很低,领导依然无法对其“刻意抬举”。这类策略需要注意“董事会投票原则”,千万不要让某一个利益相关方占到51%以上的权重,否则评价的信度会大打折扣。
●人才管理委员会
有的企业为了避免人才评价 “一言堂”,建立了虚拟的“人才管理委员会”,由公司管理团队成员组成复核团队。当组织内部在人才盘点、素质评价、后备甄选等方面发生意见分歧时,将人才的简历、评价材料提交给人才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成员召开专门的人才评审会议,或在管理会议的相关环节进行讨论及复核;也可将复核申请发至委员会邮箱,由各位委员在规定时间内给出复核意见。
●人才换岗
某些人才在A岗位不适用,但换个岗位就如鱼得水。比如某制造企业的一位品控管理者,虽然能力不错,但过于坚持原则,很多时候得罪人而不自知,在工厂里不招人待见,多次被人投诉。后来组织上将其更换至审计岗位,其看似“古板”的个性反而成为优势。这就是所谓“垃圾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当然,岗位能换,“领导”也能换。有些人才能力不错,但跟某类领导的管理风格不合拍,屡次受到责罚,评价不高,也很难得到重用。此刻换个视角,将其调至管理风格与其合拍的领导麾下,则很有可能顺风顺水。“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这就是人才与领导的匹配度。
●保留申诉的通道
即便我们做到上述几点,“劣性评价”依然无法完全避免。所以,企业需要建立申诉通道,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打通人才与组织的双向反馈通道,哪怕小到一个挂在墙上的“总经理信箱”,也可以让人才多一个向上沟通的机会。
某科创企业HR讲了这样一件事:公司王副总经理平时业务繁忙没有时间面试人才,于是他安排HR在周末约候选人在他家楼下的咖啡厅面试,这样既能适度休息,也可以顺带见见人,一举两得。
某个周六,王总在咖啡厅共约见了六位候选人。在面试时,除了薪酬水平及发展动机之外,HR还考察了候选人对于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了解,以及跳槽的原因、期望的工作环境、管理风格等。具体问题如下:
1.你是否了解科创行业,尤其是人工智能板块?你怎么看行业未来的趋势?
2.你是否了解我们公司、知道我们公司的产品?谈谈你对我司的理解。
3.你觉得你应聘的研发岗位主要职责是什么?谈谈你对研发工作的理解。
4.你为什么从上一家公司离职,你的抗压力如何?
5.我们公司处在快速发展期,如果今后加班比较多,你会愿意吗?
6.你怎么评价自己的性格,你周围的同事怎么评价你?
从六位候选人的回答来看,他们的经验(工作经历)都不错,同时也做好了入职的准备。为此,王总心情大好,遂在微信上告知HR:“今天安排得不错,这几个候选人素质都很高,以后就照这样的标准来找人。”HR回复:“那么这六个人当中,您觉得哪一个不错?决定下来我们好跟进通知。”王总回复:“整体都不错,都可以。”HR追问:“具体决定录用哪一个?”王总沉默良久回道:“都还可以。要不,还是你给推荐一个?”
为什么很多管理者明明有自己明确的人才标准,但在面试之后,却会产生“好像都可以”这样模糊的感觉?要知道,成手和新手、老江湖和应届毕业生之间是有很明显的差异的。在咖啡厅面试,不能只品茶,更重要的是“品人”。
从这位HR面试时提出的六个问题可以看出,答案涵盖了行业、企业、岗位、价值观、职业取向等多个方面。但是,这些问题都属于“制式化”问题,可以通过网上搜索引擎找到正确甚至卓越的答案。“制式化”问题流于表面,行业老手和新手对这类问题的回答不会有太大差异。
首先,对“你是否了解科创行业、对行业趋势怎么看”这类问题而言。即便我一天都没在科创行业工作过,但通过百度、头条等信息平台,我依然能获取很多有效信息;我还可以将网络上的行业大咖、知识领袖比如任重、马光远、吴晓波、施展等人的相关文章、观点“活学活用”,成为我的观点,不仅有理有据,而且会令人产生“颇有见解”“功力深厚”之感。回答这类问题,即便是一个无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只要准备到位,也会让面试官觉得惊艳。
其次,对于“谈谈你对我司的了解”这个问题的回答,公司的网站里有大把的介绍,头条等信息平台也不乏一些个性化的观点,那么应聘者就很容易通过搜索找到答案。准备得充分只能说明候选人对获取该职位的动机很强,但动机不等于能力。同时,对于一些牛人来说,往往同时有多个企业找他,他可能不会花时间刻意去了解其中某家公司,有的人甚至回答“不好意思,我不太了解你们公司”,那么这样是否就足以让你放弃他呢?所以,与其让对方谈他对公司了解多少,倒不如反向操作,由面试官主动向对方介绍自家企业,然后问对方:“请你根据我的介绍,对比分析一下我们公司的业务模式、产品,和你之前做过的B公司或竞争对手C公司之间的优劣势分别是什么,你有哪些完善的建议?”这样的问题需要候选人做出明确的对比、判断与分析,灵活运用过去的工作经验及思维能力,而且这种问题很难提前预设或在搜索引擎上找到答案范本。
最后,谈谈我对于“你是否了解岗位职责”这个问题的看法。公司在招聘某岗位之前,通常都会将岗位职责放到公司官网或招聘网站上,如果是关键岗位,人力资源部还会把岗位职责等资料交给猎头。因此,回答这个问题,候选人只要把他看到、听到的岗位职责描述一遍,就可以顺利通关。因为这其实是道“送分题”。
要拔高此题的难度,我们同样可以反向操作,比如让面试官向对方介绍一下公司某岗位的工作要求、管控结构、考核指标等细节,然后抛出有技术含量的问题:“了解了我司提供的岗位信息之后,你将如何开展接下来的工作?请描述你的具体思路、节点、需要的资源等情况。”回答这样的问题,一个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江湖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答案的深度、有效性必然大相径庭,能真正呈现候选人的能力水平。
将上面三类“制式化”问题升级成需要分析、判断才能得出答案的“个性化”问题,就能有效地将无经验的新人与经验丰富的老江湖区分开来,大大提高面试的精准性。
俗话说,看人看两点:能力与品行。在面试中,对人的,我们可以把判断性的问题划分为两个方向、六个维度。
●方向一:能力
包括行业、企业、部门三个维度,分别关注候选人对行业、即将加入的公司,以及应聘岗位的经验与能力。这部分是硬性的,體现了候选人的专业性,按照前面的提示,面试题可以由“制式化”升级到“个性化”。
●方向二:品行
包括文化、忠诚度、匹配度三个维度,分别关联候选人的素质能力,如沟通、诚信、奋斗心等,以及任职的稳定性、与领导管理风格的匹配度。这部分是软性的,很难量化,所以让候选人只谈自己的看法是不够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你的抗压力如何”“你如何评价自己的性格、周围的人怎么评价你”,如果对方回答“我觉得我比一般人更能承受压力”“我的性格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我周围的同事觉得我工作不错,就是有时比较追求完美”,这类答案是“用一个宽泛的观点回答一个宽泛的问题”,问得再多也还是“拔剑四顾心茫然”。因此,品行类问题必须由“制式化”升级到“场景化”。
任何候选人在回答品行类问题时,都会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通常不可能描述得很差,除非他对这个机会不感兴趣。比如,面对“你的抗压力如何”这类引导性很明显的制式化问题,对方不可能回答“很差”。因此,可以将场景化升级为:“你过去经历的最困难的项目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因,你如何解决的?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根据候选人的回答,面试官可以进一步追问细节,根据管理经验做出判断。再比如,“假如加班较多,你是否愿意”这类假设性问题,根本就没发生,那么对方无论怎么回答都属于“虚假承诺”,不如问“你家住在哪里,家里几个小孩,下班晚的时候通常小孩由谁来带”,或“过去出差最长几天,家里出现事情了谁来处理”。
对体现动机的“为什么离职”这样的问题,无论对方怎么回答,真实情况往往不得而知。所以我强烈建议,在面试诸如人财物、研发管理等一系列掌握关键资源、人脉、技术的人才时,最好启动第三方背景调查来提高可信度。对于流动率较高的一线操作类岗位,除了极度存疑的个别情况之外,没有必要全部做背调,日常管理中做好必要的监控、审计即可,否则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性价比太低。
当然,并不是说制式化问题是错误的,而是说用它来区分高手与低手时比较困难。为了在有限的面试时间里快速识别人才,应尽可能将制式化问题升级为个性化、场景化问题。如果时间充裕,两类问题可以由浅及深混合使用。
8年前,我在一家跨国企业工作。我家在深圳,工作地却在北京,所以我必须长期待在北京。公司每年给高管报销8张机票,相当于每季度可以往返一次。如此这般过了两年多,碰巧我在一次回家探亲时和一家广东公司有了接触,这家公司是我现东家的友商,对方给出的职位、待遇都不错,于是我决定跳槽回广东与家人团聚。当我返回北京跟公司提离职的时候,按照常规,集团分管人力资源工作的副总裁需要跟我进行一次例行离职面谈。
人力副总裁在一阵寒暄之后问道:“何总,你在我们这里也才做了两年而已,公司也不错,为什么急着要走呢?”我回答:“感谢张总对我的关爱,我反复想了一下,公司确实不错,发展也很好,给我的待遇也不错,这些我都没意见。只是现在我家中两个孩子还小,我离开了就靠我爱人一个人带小孩,所以我希望能回去帮助爱人照顾孩子。”“何总,那么你两年前入职的时候,家里没有小孩吗?”人力副总裁这句话瞬间卡住了我的思维,旋即我又提到个人健康、爱人对两地分居有意见等问题,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了这道关。毕竟我要入职的公司是老东家的友商,我不想显得我过于功利。
员工为什么加入一家企业?如果对100位员工做调研,我相信60%以上的答案离不开“钱”或“发展平台”。紧随其后的是“人”的因素,即下属与领导之间的相互认可。比如广东某企业一财务副总跳槽去另一家企业任副总,他手下几位员工跟着他一起去了下家公司,原因很简单:“老领导认可我,跟着老领导走,意味着未来的发展机会更多;待在原公司,领导换了,万一他不认可我怎么办?”
有的员工是因为对领导了解并产生认可,从而选择加入,比如在很多科技型企业中,技术大牛或创业者对下属的吸引,就属于此种情况。
除了钱、台、人这三个要素外,员工加入企业还有第四个要素,可称之为“懒”。比如,有的员工选择某家企业,或是因为事情少,或是因为离家近,或是虽然事多但自己能轻松应对。广东佛山一家企业,内部不少员工司龄竟达10年以上,我问他们什么情况下才会挪地方,结果大部分人说:“除非公司搬家了。”“工作和生活平衡”是多少职场人梦寐以求的事,所以,因“离家近”等“懒”的因素加入某企业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谈到离职,离开一家企业的原因则隐晦得多,管理者听到的往往都是借口。
在员工表达自己离开的原因时,多半会讲三个“理由”:健康、家庭、事业。这三点就是所谓的“经理人离职话术”。这些理由之所以不容反驳,就在于它们都属于“不可抗力”的范畴,很容易获得舆论同情,一旦企业方“逼宫”,就会显得冷血无情,有损于品牌形象。比如,“身体出现问题,需要停下一段再回职场”,企业方总不能说“没关系,你再扛一段,出了问题我养你”;“家里有老人或小孩需要照顾,需要回归家庭”,企业方也不能说“你多请几个保姆,我出钱”。当对方抛出上述离职理由时,企业方只能劝自己,放手也是一种爱。
管理者根据个人好恶、关系远近给员工做出评价的情况不在少数,且从古至今均如此。诸葛亮在北伐前交代蜀后主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但从管理的现实来说,要做到“亲贤臣,远小人”何其困难!而以上不厌其烦强调的关键点,都是一把手在识别人才时应该重点关注的。
作者 碧桂园集团原营销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