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在课堂相遇

2023-11-12 11:25王健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塔台小车编程

王健 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信息科技课程的内容建设与课堂实践,正在一线如火如荼地开展,也涌现出很多好的规划设计方案,如多条逻辑主线相互融合,以大单元设计通盘考虑等。本期解码,我们走进一线课程设计,去共同发现课堂教学设计的亮点。

智能物联网(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things,AIoT)作为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相融合的产物,现已逐步扩大到教育领域。但AIoT相关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相应的内容设计。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省级科学工作室(机器人)中现有的教学与活动器材,尝试在人工智能大概念下将物联网、掌控板等技术装备进行深度融合,开展有主题任务的项目式设计与初步实践。

●实践活动目标与分析

确立科技实践活动中的全局规划意识;在梳理器材的探究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人工智能模块、物联网模块、掌控板的功能认知与运用;从图形化编程到Python语言的环境迁移,培养计算思维能力;通过从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到挑战性任务的升级,以及成员间的协作交流,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通过打造形式新颖的主题挑战项目,感受新技术对现实生活与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实践活动使用的装备

考虑到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设计的需要,本项目所涉及的实验器材或装备较多,分别有AI摄像头、外置摄像头、开源硬件掌控魔盒、塔台1956(热点服务器及消息展示)、乐动掌控(物联网模块用于营救点)等。

编程软件:mPython是一款主要针对开源硬件编写程序而使用的编程开发软件。

器材选择:AI摄像头,搭配外置摄像头配合使用,从以往灰度传感器到AI视觉算法的运用,视觉循迹与转向识别功能真正实现了循迹小车的智能化。

●实践活动内容的构建

本实践活动以人工智能大概念下的学习内容为依据,面向高中学生开设,遵循层次化学习的原则,以任务挑战为策略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容构建。

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划分了多个主题模块开展实践。引导各组学生(结合认知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的不同分组)从器材的基础探究与体验开始,逐渐进入进阶任务与高阶任务,最后选做终极挑战的编程任务。各项具体的活动任务与主题模块一一对应,如下页图1所示。

●实践活动内容设计与实践

笔者选取了小型信息系统的组建内容,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赋予了一个新的项目编程情境——AI综合救援任务挑战。

1.项目主题的导入

本项目主题模块的选题背景来源于极端天气下紧急救援行动的模拟。项目的实施对象为高中校本课程中选修人工智能课程的15位学生(组内结合各自成员的实际进行合理的分工)。各小组学生利用掌握的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处理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搭建并编程调试各自的AI救援车进行侦测、语音反馈与智能控制,最终各小组尝试完成指定任务,并进行项目展示与竞赛。

2.前置学习与探究

各小组成员在开始本项目的学习时,首先需要了解器材的功能,并了解救援任务小车、塔台物联网服务器的搭建等,熟悉mPython编程环境。

在探索过程中,面对较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笔者通过展示与引导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加深印象。例如,视觉循迹摄像头所使用的收集数据与选择算法(如深度学习算法——CNN、RNN等),在识别侦测出物体后,将结果返回至物联网平台,通过物联网协议发送特定指令指导AI救援车完成地图内设定的相关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人工智能中深度学习的原理及运用。

3.项目活动的过程

(1)基础探究与体验(1课时)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成员结合学习材料,明确项目主题、问题描述及所需完成的各项任务,合理分工并了解各类元件及其功能,尝试搭建。②安装mPython软件,下载并默认安装,打开mPython软件,对软件界面的各项功能与结构进行初步探索。③各小组对主题任务进行问题分析,结合教师下发的基本学习材料,尝试设计、搭建出本组的小车结构,并进行简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可多次调整其结构。

教师活动:明确项目主体,引导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各活动环节,指出各组搭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舵机、AI摄像头与掌控魔盒的连接等),并完成任务地图上的道具搭建与位置摆放。

设计意图:教师以项目主题为引领,激发学生积极性,以小组协作为组织方式,引导学生开展任务体验与探究式学习。

(2)进阶编程与运用(1课时)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在AI小车完成设计与搭建的基础上,在mPython软件中完成对舵机的正确初始化。②在mPython软件中使用教师提供的基础程序,完成对物联网塔台1956与营救点主控的程序刷入,并能成功启动1956 siot服务器(如下页图2)。③各小组完成首次测试。确认物联网塔台1956与营救点主控的开启,并将AI小车放置于地点,开机测试。④各小组观察AI小车的通联状态,包括AI摄像头能否正常循迹以及识别到转向标志物时的工作是否正常等,最终完成第一个进阶任务:如何在程序中修改小车的视觉循迹速度。

图2

教师活动:引导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活动的各环节,指出各组在进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成功完成首测的小组抛出小车如何提速等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以提供学习支架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进阶式编程探究,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目标,体会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理论与实操之间的真实距离。

(3)高阶编程与提升(1课时)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如已完成进阶任务,可以开始尝试新的高阶任务,当AI小车正常循迹到达乐动掌控所在的“灾民被困点A”区域时,乐动掌控的LED灯带亮起。②AI小车给物联网塔台1956发送到达的消息,发送成功后AI小车发出“嘀嘀嘀”的蜂鸣声。③物联网塔台1956接收到消息后,在服务器屏幕上显示“Turndon”,然后显示“B”,给AI小车下达新的指令,如图3所示。④各AI小车收到新的指令后,切换成视觉循迹模式,继续前进到达终点B,向物联网塔台1956发送“End”消息,塔台接收并屏幕显示,任务结束。

图3

教师活动:引导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各对象模块的程序设计,指出各小组在完成高阶任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成功完成高阶任务的小组进行表扬。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析、建模、算法描述与编程调试的方式,完成高阶任务,进一步加深对物联网模块的认知与应用。

(4)创新编程与挑战(1课时)

学生活动:①任务一“当魔盒切换到视觉循迹时,魔盒RGB灯亮绿灯,其他时候不亮灯”(如图4)。②任务二“当魔盒识别到泥石流二维码时蜂鸣器发出声音,板载RGB灯闪三次红灯”。

图4

教师活动:引导有能力的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挑战任务的程序设计,指出挑战任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何定位模式识别的自定义函数段等),并对成功完成挑战任务的小组进行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从图形化编程语言到Python语言的迁移,既考验学生程序设计语言的掌握程度,又对其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协作能力提出了挑战。

(5)小组展示与小结(1课时)

制订AI综合救援任务挑战的评价表,其中包含四个基础任务(①完成AI救援车车体的搭建。②AI救援车经过路口时通过人工智能摄像头进行路标识别,共计2个路标识别。③AI救援车驶往两个被困点时LED灯带亮起。④AI救援车成功驶入基地B,并向塔台发送任务完成指令)和两个挑战任务,总计100分。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完成第一次任务挑战模拟测试,针对测试出现的各类问题做最后的调整。②各小组完成本次实践活动的最终挑战。③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对本次主题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

教师活动:对所有的小组挑战过程进行记录并打分,评选出挑战任务完成得最出色的三组队伍。同时,采用多种评价手段,表扬所有参与挑战任务的小组。

设计意图:教师在最终的展示与评价环节中融合此前每项活动。学生总结出参与此次活动的真正收获。

●实践活动展望

笔者在指导此次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两个需要探讨的问题:①实践活动如何真正有效地实施分组?个别小组的分工不明,成员职责分配不均,造成小组合作的效率大打折扣,影响小组活动的任务完成度。②挑战任务必须都要做出来吗?有些小组在某一个任务上遇到挑战,通过自身的分析与实践,还是无法给出解决方案。笔者希望能让学生明白,参与整个实践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当面临的困难无法解决时,可以尝试通过组间讨论、教师指导、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来解决。

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相遇、融合,产生了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当前,AIoT的教学应用主要体现在创客、实训等课堂活动中。笔者对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探索也刚刚起步,希望通过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夯实高中阶段学生的基础,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塔台小车编程
和小伙伴共搭塔台模型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大车拉小车
自制小车来比赛
编程小能手
塔台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飞机场的塔台是干什么的?
刘老师想开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