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探索

2023-11-12 22:17张元晶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4期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论文

秦 颖,张元晶,张 杰

(北京化工大学 图书馆,北京 1000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拉开了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序幕。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和理念,目的是形成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促进、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使学生接受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1]。

高校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除了政治理论课上的显性教育,通识课、专业课上的隐性教育也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而现在我国高校学科专业间的划分十分复杂,专业课具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并具有自身的学科属性[3]。不同学科的专业课千差万别,需要开展不同的课程思政,但怎样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完美准确贯穿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挖掘并梳理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对于专业课教师是一个难点[4]。

一、“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思政教育现状

据文献调研,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从宏观指导层面进行分析,对于涉及个别专业课课程层面以及结合具体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已开展具体课程的思政教育研究,以科技文献检索课为主,其次为信息素养教育课,还有一些医学类、化学、化工类等的专业课,只有两篇涉及论文写作的文章,侧重点也在于文献检索的思政教育,仅简单提及科技论文写作可以融入思政元素。因此,开展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引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我校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为例,探讨“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以期能够提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效果,助力高校科研人才培养。

二、“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是研究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高校已将其列入必修课程,并不断地进行改革,以加强对研究生的培养。科技论文写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注重科技论文写作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自身的书面表达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还能端正其对学术的认知态度[5]。总之,科技论文写作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也是每一个高校每一位研究生所必须做好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扩充我国科研队伍,提高科研成就,为我国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6]。

本文以我校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为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科技论文概述、构成要素及各部分的特点,写作规范,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要点及写作技巧,科技论文实验数据的挖掘、创新性探讨,科技文献检索的简单知识、阅读文献方法及与科技论文写作的关系,科技论文评价与投稿等[7]。课程知识点讲解结合论文实例进行剖析,课程之间还穿插讨论课、专家讲座。讨论课以学生为主,实例分析一篇自己正在看或者将要看的专业论文,评析所选文章结构要素,标题、作者、摘要、正文、图表等的写作特点,文章的国际单位制的使用、参考文献著录规范性等,分成小组学习讨论,推选代表上台展示;专家讲座,根据所选课程的学生专业,邀请该领域的校内外知名教授以自身的科研经历,分享在科技论文写作上的经验和技巧。结课作业采用“大作文”形式,选择自己专业领域或者感兴趣的方向,写一篇小科技论文,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所讲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动手写作中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并且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写出并发表文章,达到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三、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探索

(一)以研究生导师为思政教育切入口

我校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面向全校研究生,专业各不相同。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课程讲述中所涉及的论文案例就会有所不同。理工类和文科类也大不相同,相较于理工类的科技论文,文科的论文结构和规范、各级标题之间的标题序号、参考文献的著录等就不是很严谨,比较灵活。涉及的图表也截然不同,理工类的图基本是技术线路图、流程图、实验原理图、结构图、记录性照片、检测分析性谱图等,文科类主要是一些实景类照片、艺术设计图画等,这样写论文的时候所注意图表的标注细节也就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选取合适的论文案例,在选取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作者在讲课之前做好功课,跟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调研、了解学生的导师情况;授课过程中,选取各研究生的导师发表的代表性的科技论文为案例,在剖析论文结构的同时引入思政教育。这比起植入国内外知名科学家的杰出事迹,效果更佳。因为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基本是选择自己心仪的相关专业教授作为自己专业的指导教师,而能带研究生的导师都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素质,都是以追逐科研理想的坚持、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锲而不舍地钻研才取得了优秀的科研成果,这些宝贵的科研财富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切入口。以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经历、写作发表技术论文的亲身体会和经验,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导师对科研的努力与付出,引导学生去学习教师身上那种科学家的钻研精神和工匠精神。选取学生熟悉的身边人的事迹,会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共情,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消除课程在讲解理论部分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榜样就在身边,做科研一定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成功,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以提高科研素质为目的

科技论文是国家科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象征,反映科学研究产出、内在质量和水平。在讲述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章节中,引入“全球各国科技期刊发表论文数排行榜”小视频,通过各国发表科技论文数的历年排名变化,动态地、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我国在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上,从远远落后发展到现在世界第二的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并且引导学生要科学、理性地看待学术论文,除了数量,更要注重论文质量和水平。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能切实起到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研究生科研素质的目的。鼓励研究生们把研究成果通过正规发表、推广应用与转化到行业和生产中,不要盲目地跟风,切实把论文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8]。

(三)强调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

说起科技论文,就离不开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科技论文写作是引入学术道德规范的良好载体[9]。近年来,学术造假之风屡禁不止,论文剽窃、抄袭、一稿多投、买卖论文等学术不端现象频频被曝光于新闻报道中,令人扼腕叹息。科技论文写作是将自己原创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发表,掺不得半点虚假。因此,在研究生刚刚踏入科研生涯时,学术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强调学术道德规范,既能够警示他们爱惜自己的学术羽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养成扎实严谨的学风[10]。笔者在科技论文写作的规范、参考文献的著录、论文投稿发表等章节中,均引入学术不端案例。案例以学术界的新闻热点和实时报道为主,新发和突发的事件在社会焦点关注下,更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如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2022年查处的科研不端案件。让学生分为辩论小组,就事件展开正反双方辩论,使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更清晰地了解高校学术不端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深刻认识到学术不端对学术生涯的巨大影响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能汲取教训,自觉规避禁区,时刻不忘实事求是的初心,进而养成良好的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

(四)科技文献检索普及高校科研成果

科技论文不同于小说、散文、诗歌等,它有固定的IMRaD结构,即引言(Index)、方法(Method)、结果(Result)和讨论(Discussion)。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就是把已发表的数据库中同领域的高被引、Hot论文等高水平论文作为范文,从阅读中学习写作。这就需要阅读大量文献,文献检索技能是必备的。在文献检索章节中,可让学生多了解高校的科技成果,这些不仅能够体现出科学家探索创新的艰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从事学术和科研研究的热情[11]。如检索我校童贻刚教授团队所研发的治疗新冠的新药千金藤,讲解童贻刚教授团队从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他们致力于寻找抑制新冠病毒的有效药物,在利用独有的药物筛选平台对数千种药物进行筛选后,团队最早原创发现千金藤素具有超强抗新冠病毒活性,随即着手开展研究和试验的艰苦过程,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研精神的同时,激发学生敢于创新突破、创造未来的精神。

(五)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

学术创新是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发动机[12]。科技论文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创造性,创造性是衡量科技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笔者在讲授的时候,以学生所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对论文内容创新性的要求,引导学生了解论文创新的重要性。一篇论文的创新程度可能大也可能小,但总要有一些独到之处。通过国内外知名科学家重大发明的趣味故事,告诉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大胆假设,勇于创新。要求学生课下组成学习小组,锻炼团队精神,查找专业领域引用次数比较高的几篇高水平论文,最好是SCI英文论文。通过精读论文,总结该论文的组织要素及写作特点,找出文章的创新点。研究生通过必要的知识积累,结合自己的课题,对学科的发展前沿会有自己的判断和认识,可以在此基础上找出自己课题的热点以及研究方向。研究生完成“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必须通过写作实践,课程考核采用撰写专业领域论文的形式,既能锻炼提升写作能力,也为学生在写作中发挥创新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六)插入知识产权素养教育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尊重人的智力成果,有助于激发全社会进行创新和技术革命的热情,推动社会的进步[12]。增强研究生的知识产权意识,进行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整体知识产权意识,从而促进高校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推动高校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笔者通过讲解科技论文写作中作者署名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发表文章作为作者的权利,论文著作权和版权的区别;图表的规范和使用不是随意的,由于历史原因,国内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很多东西,尤其是图片等,经常是“拿来主义”。通过侵权案例,培养学生知识产权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要取得所引用图片所在的期刊官方的授权和许可。同时,告诫学生也要保护好自己的科研成果,懂得科研成果一定要先申请专利保护,再发表文章。因为如果想申请专利,但是先发表了文章,即使是自己发表的论文,也会被视为有见报道,否决掉专利的新颖性。

结语

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能够促使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因此,需要在具体的专业课教学中思考如何加强这方面的深入渗透与同频共振。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其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仍然是每一位教育工作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本文是笔者结合讲授“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经验,探讨该课程引入思政教育的现实教学实践,以期能够提升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进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素养,为高校培养新时代高科技人才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研究生学术论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学术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