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村级档案工作发展路径分析

2023-11-12 15:25:50田文洁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村级村民文化

田文洁

(齐鲁师范学院 档案馆,山东 济南250013)

乡村振兴的全方位落实,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强国战略的关键一环,也是推进农业高效发展、农村宜业宜居、农民致富增收的必然要求。同时,乡村振兴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特征,涉及大量决策、计划,需要高质量的档案工作支撑。村级档案作为乡村发展中村民自治、村级组织等活动开展的原始记录,体现了乡村全面发展历程,留存了众多乡村发展记忆,是目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资源。因此,除了要加紧维护这些重要的实践记忆,还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有效管理和利用各项档案资源。在过去的档案工作中,村级档案存在覆盖范围较窄、体量较小、管理断档等现象,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带来资金、人才、物质等众多条件支持,从而在有序高效的档案工作下反哺乡村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因此,需要围绕乡村振兴,分析当下村级档案工作的具体发展路径。

1 村级档案工作特点

村级档案是在行政村村民自治和村级组织等活动中形成的,且对乡村发展具有一定推进作用的历史记录,涉及文字、声像、图表等形式,能体现出乡村经济、乡村社会和村民生活等情况,对于乡村振兴的落实,具有信息支撑作用。

1.1 服务性

档案工作可以提供信息咨询、查阅等服务,相较于其他级别的档案工作,村级档案工作的服务属性更明显,原因在于乡村是基层组织单位,人口众多,联系紧密,对于档案的利用需求较多,所以服务内容也更多。同时,乡村虽然体量较小,但村民所需要的档案记录、教育、政治等功能都同时具备,所以服务也更为多元。另外,村级档案本身和乡村发展联系密切,所记载的内容都是关乎农业生产、乡村文化等方面,所以对于乡村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参考作用,这也是其他档案所不具备的独特价值。

1.2 文化性

乡村形态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而众多村级档案则是记录这一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展现出相关历史时期的村民生活,还能补充完善各时期的经济形态、政权组织等信息,是十分珍贵的参考资料[1]。同时,村级档案极为重视对乡风民俗、宗族发展、民间工艺等文化内容的记录,对于当前实施文化振兴、文化强国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对此,档案工作也因档案本身存在的文化属性而产生文化性特征。比如在档案应用过程中,往往都要对其中的文化属性进行挖掘和编研,以实现史料编撰、图书出版等等。

1.3 政治性

村委会是由村民选举出的自治组织,作为该组织工作的关键一环,村级档案工作自然也具备一定的自治性。但这种自治性不等同于随意性,虽然上级部门不能强制采取相关措施,但依然发挥着监督与指导的作用,由此看出,村级档案工作所具备的政治性,也是一种有限的自治,即基于上级监督指导,根据自身状况落实。村级档案工作要为乡村发展服务,要为村民权益保障服务,要为政府决策服务。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级档案工作开展机遇

2.1 增强乡村公共服务

2.1.1 制度层面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将公共服务制度重心偏向乡村,优化人力、财力和物力层面的资源配置。在此影响下,村级档案工作就需要严格遵循归档、保管、查阅、进馆鉴定等相关制度,规范落实档案的修订、废止和清除等工作,有利于缩短村级和城镇级档案工作方面存在的差距。

2.1.2 配置层面

对于公共服务设施而言,一般需要具备使用便捷和利于共享等功能,但长期以来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村级档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全、条件较差、信息化建设不完善,难以满足村民查阅和利用档案的基本需求。而乡村振兴战略将公共资源倾斜于乡村后,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村民查阅和利用档案信息的权利,完善村级档案基础设施,减少信息不对称等问题[2]。比如目前一些乡村地区已经具备了档案阅览室、接收室、数字处理中心等核心服务区域。

2.1.3 信息层面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就为公众平等享有信息服务带来了机遇,使得基层档案工作能真正深入乡村,将工作范围拓展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并根据乡村用户需求,利用直观简洁的方式进行信息呈现。同时,也有利于构建档案服务平台,形成全方位覆盖的便民服务中心或档案馆,满足村民利用需求。

2.2 基层治理重心下移

2.2.1 理念层面

现阶段,档案工作治理理念下移的直接体现便是“共享共建”,即要求全部村民都参与到档案治理中。在此影响下,所有村民都具备参与档案工作的权利,可以随时提出工作意见;同时档案工作也会产生社会公共性质,有利于提升各主体的建档意识和能力,采集更多乡村发展原始记录,进一步解决一直以来村级档案建档力度不足、信息应用滞后等相关问题,从而提升治理效果[3]。

2.2.2 权限层面

在乡村振兴影响下,乡村治理权限下移,使得村级档案资源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各项档案工作也更加规范化,真正将档案在维护村民权益和构建乡村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在拥有档案治理权限后,直接在行政村中建成一站式档案服务窗口,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移动式服务,真正实现在村务公开的基础上,化解乡村社会矛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2.3 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文化振兴,要求全面繁荣乡村文化。村级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自然与乡村文化振兴之间具有密切关联,能借助于此实现自身发展。

2.3.1 弘扬传统文化

村级档案除了是乡村文化遗产中的一项关键组成部分,还是记录乡村发展历程的原始资料,在乡村文化发展中具有极大参考价值和历史凭证意义[4]。通过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村民的文化认知,产生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情感认同,而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连接媒介,势必会从中吸收更多信息资料,并为乡村文化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更大平台和资源参照,从而更好地保持传统风貌,推进乡村持续发展。

2.3.2 推进文化服务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公共文化空间得到了有效拓展,乡村文化建设水平有所提升,各村纷纷建起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满足了广大村民的基本文化需求。而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是基于村级档案资源建设起来的,整合并完善了各类档案元素,在保留乡愁、体现村民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文化服务的进一步落实,势必会推进村级档案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并给档案工作带来更多可能性。

3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级档案工作发展路径

3.1 优化档案收集工作

村级档案内容除了基本的官方档案,还有各类民间组织档案、私人档案,涉及范围较广,和“三农”工作实践相关,记录着乡村建设的各项内容,除了是百年来乡村发展的深刻记忆,还是未来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参照。因此必须全面落实档案收集,拓展收集范围。

3.1.1 关注乡村既往记忆

乡村的现代化建设势必会使一些陈旧的事物渐渐消失,而村级档案本身具有保护文化遗产、留存乡村记忆的功能。利用其对乡村变化进行记录,传承乡村过去的历史文化,能促使各领域更深入地了解乡村,保留一定乡愁记忆,更深刻地感知乡村振兴给乡村带来的发展优势[5]。具体收集时可以尝试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村民分享,对一些实体档案、特殊载体档案进行收集,并针对其形成乡村记忆展厅,使村民日常可以通过参观等形式了解村落历史,感知村落变化。或者将一些和农业开发、乡村建设等工作形成的资料收集起来,进行数字化处理,再利用专项公众账号、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出去,使更多人能在感知乡愁的同时,了解当下乡村振兴的成果。一些村落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拥有众多史迹和故事,因此村级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及时对其进行收集编研,对村落村史进行编修,真正将乡村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收集和保存下来,给未来乡村工作开展提供充分的原始资料。

3.1.2 重视新型发展领域

乡村振兴的全面落实,促使多个新领域被开发出来,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因此,乡村档案收集工作就要紧跟进程,特别关注各项新亮点,及时将能体现乡村生活和具有利用价值的特色资料收集归档,给特色乡村发展带来更多参考。一方面,要重视收集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等新领域的资料信息。为进一步优化“三农”工作,乡村建设开始关注健康休闲的绿色经济,即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康养,从而积累了大量特色化的项目档案资料。对其及时跟进收集,不仅是目前村级档案工作的重点,还是推进乡村振兴有序实施的关键措施。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收集农业现代化的资料信息。在乡村振兴下,林业、水利、农业等研究领域直面乡村,服务乡村生产,形成了一批农业重点科研项目、水利水电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档案资料,再加上目前村级档案工作重点是落实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技发展现代化的档案建设,所以必须将这一方面纳入收集范围,形成大量精准的农业生产资料,以此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建设。

3.1.3 追踪科技兴农成果

一方面,对农业生产技术资料信息进行收集。这主要因为农业生产技术资料记录了过去农业生产的详细流程,能给当下生产提供借鉴,从而实现高效化生产。同时,通过建立各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档案,更便于有关部门对农业生产实况进行及时监控,实施统一化管理,在精准解决农户农业生产问题的同时,促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兴旺[6]。另一方面,大范围收集农业科技创新档案。这类档案往往记录了大量科学生产技术,能为农民带来更多技术支持。比如先收集每户的农业生产档案,明确生产规模、农业建设投入资金等信息,然后从中找出帮扶工作的切入口,定期发送农业预测和预警信息,进行信息服务和实时生产的精准对接,提供必要的实时监测和指导。

3.2 夯实档案管理工作

3.2.1 注重管理设施建设

在乡村振兴的推进下,村民查阅档案的需求日渐增多,有必要加强村级档案管理设施建设,将其视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深化。不仅要注重人员和设备配置,还要落实信息化建设,优化公共服务方式,拓展公共服务内容。在档案保管机构建设方面,不要局限在档案室中,保管机构的功能也不要局限在保管这个单一层面,可以尝试将档案存放在村史馆、文化馆等同时具有保管和展示作用的机构中,并利用结构化数据形式建档,在确保私人档案合理存放的同时,帮助全村人民建立共同的乡村记忆。另外,日常还要注重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使整个村级档案工作更加高效和简洁。例如借助当地政府政务平台,联通县级和村级档案,形成档案服务网点,提供必要的异地查档等功能。

3.2.2 推进管理模式建设

村级档案工作成果优劣取决于是否实现了档案的共管、共建、共享,是否能给乡村振兴带来强有力的信息支撑,而这一切都依赖于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从过去的管理工作来看,大多数村级档案都是直接由乡镇及以上档案部门进行管理,原因在于村级档案部门自身管理水平不够。在乡村振兴落实下,乡村治理效能持续优化,村级档案管理模式也产生了一定变化,部分地区开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建立村级档案室,有些甚至建设了兼备展示和保管功能的村史馆。从目前管理情况来看,核心管理模式主要包含这几种:乡镇以上机构管理、村档案室管理、村史馆或文化馆管理、村与企业共建共管[7]。针对众多管理模式,实际选择时,还需特别关注两点:一是注重自建自用,独立保管。比如由村委会负责,或招募专职人员,建立专职岗位,引导村民参与管理;二是因地制宜,落实特色档案管理,尽可能还原乡村历史风貌,反映当地特色亮点。

3.2.3 落实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主要在于制度的保障效用。国家层面的档案规章和制度,虽然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但实践操作较为宏观,难以真正细化到各项微观操作中。为此可以从这两点着手优化:一是直接将村级档案管理制度纳入村一级行政管理议事日程中,对于档案采集、应用等流程进行规范论证,再根据国家政策文件以及自身治理需求,制定出特色化的管理制度;二是实现管理制度的系列化和系统化。所谓系列化,即档案工作文件、政策、制度要具备持续性,以此构建成针对性的系列制度体系;而系统化则是相关档案制度要涉及档案工作全过程,并和其他工作制度相契合,实现制度之间的有效联通。

3.3 提升档案服务水平

3.3.1 服务乡村产业

村级档案是乡村发展中形成的最完整、最真实的原始记录,能给管理决策带来有力支撑和依据,从而制定出完善的发展与治理规划。同时,还能利用档案及时获取农技信息,从中学习和借鉴经验,推进农业生产,调整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利用村级档案中记录的有关当地文化习俗、自然风貌等信息,能给当前乡村产业优化和建设带来可靠的资料支撑[8]。一方面,服务产业规划。比如利用村级档案明确乡村历来在农业、畜牧生产、水文、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实际状况,从而梳理出其中的发展规律。或利用乡村土地承包档案明确村内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土地承包者经营状况,给后续农业生产带来信息指导。另一方面,服务产业发展。如利用档案中的文化内涵,构建特色化的乡村旅游项目和文创产品,使档案信息被转化成实际的经济价值,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业发展效益。譬如徽州当地通过对历史档案信息的挖掘与提炼,将各村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风俗体现到产业建设上,使游客不仅能欣赏当地风光,还能融入居民生活,体验古徽州的农耕文化。

3.3.2 服务乡村文化

村级档案正好能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必要内容及载体,也能给乡村文化发展提供创新服务。因此,利用村级档案对乡村文化发展脉络进行追踪,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建立特色文化品牌,就是目前档案工作服务乡村建设的重要表现。一方面,实施社会宣传教育。基于当地特色方言、历史名人等挖掘出的档案资料,往往蕴涵着乡村的历史变迁、家族光辉的世代沿袭,是乡风建设、家风塑造、民风传扬的素材来源。比如利用档案资源展示当地村规村约、家风家训,能更好地激发村民乡村记忆,在实现文化传承的同时,还能达到一定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优化文化服务工作。目前大多数村民都十分热衷于生动且具有民俗风情的文化活动,如庙会、社火等,也十分注重对这些文化活动的创新,而在村级档案中正好能找到相关创编素材,给活动组织创作提供依据。因此,利用档案信息,给乡村振兴植入相应的文化元素,使乡村文化遗产走入寻常生活,和农耕文化齐头并进,能真正实现乡土文化传播,推进乡村长远发展。

3.3.3 服务村民权益

乡村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实施的核心环节,通过村级档案收集、管理和有效利用,则能知晓民情、了解民意,从而更好地采取有效对策保障村民权益。譬如土地纠纷、集体产权等民间矛盾所涉及的归属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证据,那么档案中收集的原始资料就能发挥出凭证作用。另外,婚姻、户籍、医疗等与村民息息相关的领域,档案也能产生一定作用。实际应用时可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基于村级档案涉及面广等特征,对村组内的婚姻信息、土地确权等关键民生档案状况进行检查,明确其是否完全按照规定整理,是否正确填写封面、目录等基础信息。二是以村为单位,针对村民的相关权益申请、所有权确认、身份认证等档案应收尽收,并加强档案宣传,鼓励村民正确利用档案进行维权。三是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把和村民权益相关的档案率先进行数字化处理,更好地服务于村民权益的确认和维护。

村级档案工作具有一定服务性、文化性和政治性特征,需要长期坚持落实。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给村级档案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比如促进乡村公共服务的增强,档案工作制度、配置等层面得到了一定发展。基层治理重心的下移,促使档案治理理念和权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因此,这就需要从档案收集着手,将乡村既往记忆、新型发展领域和科技兴农成果融入进去;持续夯实管理工作,注重管理模式优化、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设施配置;全面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关注乡村产业、乡村文化和农民权益,不断提升档案价值,推进乡村发展振兴。

猜你喜欢
村级村民文化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公民与法治(2023年1期)2023-03-31 06:02:56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24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8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当代陕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1:54
谁远谁近?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