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职业教育路径研究

2023-11-12 15:25韩凌心辛志鹏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文明职业

韩凌心,辛志鹏,李 琛

(1.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 济南 250014)

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一个明显短板,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重要论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023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五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目前,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多集中于本科院校,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一流高校、研究机构都成立了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十年前建立起生态文学研究中心,河南大学成立了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已建立起自然文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建立了生态批评研究中心。然而,职业院校在生态文明的教学和实践不够深入。职业院校负担着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任,更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对生态意识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因此,通过探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职业院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整合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教学资源、课程和人才,既是弥补职业院校教学中生态文明意识的缺失,为本领域提供课程体系、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撑,更是充分参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中国自古以来便具有“泛爱万物、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的自然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基础总体薄弱,为提高生产力,实现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利用生态资源,才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在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极大丰富,各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后,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尝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阐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等重要内容,为生态文明改革作出顶层设计。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以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总基调。这是立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2]

2023年7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3]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创建有序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肯定人改造自然的同时,强调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共生的稳态,其本质是追求和谐,达到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诉求在于增进民生福祉,根植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史观与生态文明思想的交叉与运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强调自然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料,善待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馈赠,并由此得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结论。[5]同时,又汲取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哲学中的生态智慧阐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存续和中华民族的未来,也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和永续发展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关系着人民的长远福祉和中华民族的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6]生态环境,关乎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关乎全民,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事业。

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7]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要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因此,将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生态文明思想纳入教育事业,号召每一位师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2 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呼吁教育要围绕地球未来的生存进行重构,教育目标要从人文转向生态,课程与教学要围绕生态意识设立。[8]生态文明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意识和行为的转变,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使教育对象能够充分意识到个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开展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路径。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随着全球人口增加,我国经济总量提升,资源消耗持续增长,“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9]这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也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参与者,同时也肩负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历史使命。然而,当前的职业教育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还有所欠缺,未能很好地迎接新时代所提出的生态文明挑战。

如今的职业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性。2022年,全国职业本科招生7.63万人,比上年增长84.39% ,高职(专科)院校1489所,招生538.98万人。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任。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生态中心主义,以生态自然观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优化与创新教育架构,引导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能够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与实践中,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职业教育的路径

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但意义重大的工程。近几年来,国内已有多所职业院校尝试将生态文明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如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依托涉农专业优势,相继开设“生态文明与城乡绿化美化”“节水灌溉技术”等19门生态文明类课程[10];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 《能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并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渗透[11]。但不可否认的是,职业院校在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上还存在着优质资源匮乏、与专业融合度不够、内容较为薄弱等问题,应从建设生态文明职业教育资源库、在通识教育实践中创建跨学科的生态视域及在专业课程建设中融入生态文明实践三方面进行提升。

3.1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在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美丽海湾”建设、“无废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建设绿色智慧城市、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打造优美生态环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职业院校的学生应积极响应“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倡议,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满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迎接区域发展的多重挑战。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将绿色经济发展理念融入“产学研”的培养模式中,引导学生遵循低碳发展的实践和生活方式,创新性学习、开发、利用低能耗、高效益的新兴技术,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3.2 建设生态文明职业教育资源库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教育资源库不断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生态文明职业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融入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互联网+”时代中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设生态文明职业教育资源库不仅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应促进新时代教师观念的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打破地域、平台限制,实现资源的融会贯通。

拓展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渠道,实行校际联合、资源共享等方式,吸收优秀的本科层次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提高课程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制作与开发,加大与政府、企业合作力度,使生态文明资源更加多样化,保证资源得到充分合理运用,是生态文明思想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必由之路。

3.3 加强生态文明教师队伍建设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文王世子》)。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高校教师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表率,是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大先生”。因此,高校教师更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只有具备生态文明思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真正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生。职业学校应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教师培训,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专题培训,并联合地方政府、企业共建生态文明师资队伍,打造一批具备生态文明素养的教师团队,主动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生态文明元素,自觉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相结合,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

3.4 在通识教育实践中创建跨学科的生态视域

京师大学堂将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定为“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现代通识教育旨在通过各领域共通的教育,追求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12],对于提高理解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提升批判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有所不同,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本领,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着力于解决技能型人才培养中高技能、低素质的矛盾。在通识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思想的背景,便于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举一反三,更好地建立起生态文明意识,并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中。

在课程设置上,国内的职业教育通常将语文、数学、体育、心理、军事理论、劳动教育等课程划归为通识教育。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通识教育,既可以将生态文明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打造富有生态文明思想的职业教育品牌,又可以用生态文明思想滋养通识教育,开拓学生视野,推进职业院校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3.5 在专业课程建设中融入生态文明实践

专业课程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这意味着在今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要持续推进在结构调整上深下功夫,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和生态产品产业。这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也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提出更多的要求。探索生态文明如何融入专业课程,如何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实现节能减排、废物降解或利用,是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专业课程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与专业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意识地实践生态保护。

3.6 开展丰富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与其他类型的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更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对外部因素的依赖性更大。生态文明建设,更是重在践行,而不能仅停留在课堂知识的传授上,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新时代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下,职业教育应着眼于推动理念和实践的转型升级,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凸显人文与技术的交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各职业院校应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利用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野生动物园等单位,开展丰富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真正落到实处。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扬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创新性地将生态文明思想运用到实践过程中,积极解决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中存在的矛盾,通过实践深刻理解生态文明与个人生活、工作的关系,才能真正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3],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事关所有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实践,可以弥补职业院校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缺失,提高学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能力,加强职业院校的生态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文明职业
请文明演绎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漫说文明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对不文明说“不”
我爱的职业
文明歌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