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婧(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体态律动是指学生听音乐,抓住其中的节奏和变化,并使自己的身体跟随摇摆。体态律动主要包含了四大内容,一是造型时候的静态动作;二是基本动作,如跑、跳、旋转、拍手、击掌等;三是模仿性动作,如鸟飞、鱼游、花开、下雨、洗脸、拍球等;其四是舞蹈性动作,如小碎步、交替步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体态律动法,能够促使学生身体动作和音乐节奏交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节奏感,加深其对音乐的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推动音乐课堂的创新改革。
小学生好奇心较强,且大部分活泼好动,在音乐学习方面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且更愿意尝试新鲜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将体态律动融入过程中,能帮助学生丰富感受不同风格的乐曲,强化其乐感,在肢体语言下进一步体会音乐中的思想情感,为其审美鉴赏水平的提升夯实基础。同时,在体态律动下,学生的思维和肢体均得到发展,学生掌握了用音乐表达情感、排解负面情绪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身的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有效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全方位提高了综合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将体态律动融入其中,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在多样化的情境氛围下展开舞蹈,将个人的活力呈现出来,还能加深学习印象,结合个人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杜娟圆舞曲》时,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自由舞蹈,这样别具一格的新颖模式有助于学生呈现不同的音乐感受,并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自信。
在音乐课堂上融入体态律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肢体协调性,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其身体素质,有助于推动其个性化发展。如教学《小袋鼠》时,教师首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袋鼠跳跃的视频,而后鼓励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在跳跃中提高了肢体协调感,也提高了平衡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依据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提高了音乐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因材施教。
体态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但是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赶教学进度,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只是简单地教学几个肢体舒展的动作,如张开手臂、弯曲膝盖等,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教学成效还有很大优化空间。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理解体态律动的要素和重要性,只是模仿相关人物、动物的行为,动作不规范,无法借助体态律动表达音乐情感,更加不理解音乐的魅力,影响学生的主观意识,难以发展音乐核心素养。
教学转化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将相关音乐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抽象知识,并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获取简单的乐理知识,能唱一定数量的歌曲等。这种错误的观念不能保障教学质量。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讲授法、灌输法讲授部分音节、音调等知识,没有应用律动教学,学生当时可能会记忆这些知识点,但是过后就会马上忘记,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学习内容转化不足。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并严格按照备课流程进行。这一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出其自主性,面对非预设性生成问题也只是草率敷衍,没有敏锐地抓住教学契机。在体态律动实施时,教师应合理定位个人角色,并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在一定的要求标准下,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和认知随节奏舞动,如此才是一个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然而,部分教师在体态律动中,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动作模仿,没有兼顾学生个体差异,动作样式也缺乏创新。这样呈现的结果,使得教学变成了一项任务,忽视了学生发展需求,也无法促进其个性化完善。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节奏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因素,不同的歌曲节奏也不一样,如常见的欢快音乐,节奏一般都比较快,而忧伤的音乐,节奏一般都比较慢。小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尚未形成,很难自发地掌握准确的音乐节奏。所以,传统的音乐课堂上,教师一般会通过领唱等方法,让学生反复了解,从中把握节奏,学会演唱歌曲。但是,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产生疲惫的心理。因此,教师就可以选择体态律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聆听、演唱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肢体动作,在不知不觉中正确掌握节奏。
例如,在教学欢快、节奏感较强、风格活泼的《打秋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跟随旋律拍手,而后抛出问题:“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你能否用手势将它拍出来?”这样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和动作联系起来,在特定的音乐氛围中,感受到相应的变化,进而准确地掌握歌曲节奏,感受到仡佬族儿童的快乐生活。
在音乐教学中,要想更好地表达出音乐情感,就必须要重视音乐音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齐唱的方式十分常见,教师只能听到学生大致的音效,不能具体到某一个学生的某一个音准,也无法较好的兼顾学生差异,即便是某个学生发音不准,他们也可能不会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
将体态律动应用于其中,让学生借助肢体语言感知音调,就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教师需调整教学目标,细化教学任务,并创设趣味化的训练板块,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达到学习目标。
例如在节拍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跟着音乐拍手,还可以运用拟声词,如“噜”等进行哼唱。又如在4/4 拍时,强拍部分学生可以拍两只手,次强拍的时候,学生向下拍一只手。如此通过多次的训练,学生能借助动作自主寻找音调,还可以融入其他的一些肢体动作,加深记忆。
又如在教学流传于我国河北南方一带的民歌《放风筝》教学时,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肢体动作即兴参与音乐活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在动作的辅助下,辨析这首歌曲和以前学过的歌曲的异同之处,并学唱最具特色的乐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音乐教育也受到了广泛重视。音乐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乐理知识,拓展眼界,还要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在感知美的过程中实现思想的升华。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难以理解音乐背后蕴含的情感思想。如果学生不懂的音乐知识点越来越多,则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情操得不到陶冶,审美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教师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听觉训练,强化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通过体态律动教学,让学生在肢体的摇摆中感受音乐魅力、表达音乐情感。教师可以从高低音切入,在高音的时候抬高手势,低音的时候下降手势,中音的时候双手向两边伸开。这样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变化手势,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蕴含丰富的情绪情感,整个歌曲旋律优美。教学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手握尺子,将其当作双桨,并跟随音乐做划船的动作。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中,开始想象自己在湖面上划船徜徉的情境。而后,教师还可以摆脱约束,让学生自主舞动身姿,给予其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动作。学生沉醉在音乐中,用动作展现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并赋予其更加生动的形象和饱满的情感,使得学生对于这首歌的认识更加清晰。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需要对不同的音乐知识自我消化,展开想象和创新,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拓展。然而,就传统的音乐课堂来看,大部分教师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帮助学生抓住重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一般对于知识点都讲解地十分详细。
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惰性思想,对于不同的音乐作品不愿意主动思考,而是等着教师给出答案,或者是跟随教师模仿学习。这样,学生的音乐思维受到严重限制,相应的创造能力也得不到发挥。所以,教师在教授不同歌曲时,不要一味地进行讲解,而是要应用体态律动,帮助学生掌握节奏、音调的变化,用体态律动去探索、感知,并创作动作和音乐,培养学生创造力。
例如,教学《我们的田野》时,这首歌的节奏类型是0× ××|0× ××|。为此,教师首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歌曲,结合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田野的风光,并在脑海中勾勒相应的画面。然后。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要求大家和同伴交流互动,结合歌曲编制舞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用肢体语言、表情变化等将音乐内容呈现出来。之后,每个小组展示编撰的舞蹈,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此,学生不仅学会了正确演唱歌曲,在小组合作中应用了体态律动,还充分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又如,在教学《老爷爷赶鹅》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律动节奏,掌握其中的快、中、慢,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赶鹅”游戏。在播放音乐时,每次唱到“嘎”时,学生可以停止律动并任意摆出一个姿势,下一次音乐响起学生继续律动,如此循环,到下一个“嘎”的时候再次摆出一个姿势。在这首歌曲中,出现“嘎”字的次数不一样,对于一次性出现两个“嘎”字可以让学生律动稍慢,对于一次性出现三个“嘎” 字可以让其律动稍快。在这样快乐的游戏中,学生的参与性极高,创造力也得到充分激发,不仅感受到音乐的乐趣,还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体态律动法的价值和作用,并在课堂上结合不同的歌曲灵活运用。通过特定的音乐氛围,不同的肢体摆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情境中,从而打造优质的音乐课堂,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