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武平
悠悠蓝天,团团白云,树影婆娑,鸟鸣悦耳。五一小长假,我带着缕缕欢乐,踏上了青青武夷山,嗅到了丝丝茶香,品到了清清茶汤。
暮春时节,采茶期已接近尾声,我挎上篮子,跟随采茶人上了山,放眼望去,皆是茶树,墨绿色的叶片中闪出几撮嫩叶。
远处传来阵阵歌声,是《采茶舞曲》!一旁的阿姨跟着哼唱起来:“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那么悠扬,那么动听。
伴着歌声,我钻进茶树丛中,采叶的手渐渐忙碌起来,手指翻飛,上摘下掐,篮子里的茶叶渐渐多了起来。日悬山头,我结束了采茶之旅,满载茶香而归。
山上绿树成荫,空气中夹杂着茶叶的清香和泥土的清新。天空湛蓝,阳光明媚,茶香润心,篮中的茶叶闪烁着光彩,彰显春的活力。
回到小院,我们架起铁锅,烧起柴火,倒进采来的嫩叶,开始炒茶。炒茶人的巧手如蛟龙般灵活,一撩一翻,一揉一搓,不断翻炒,全然不顾铁锅的滚烫。
见我看得入神,一位叔叔笑着说:“大红袍传统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工序繁复。我们当地有首介绍制茶工艺的民谣:‘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在复杂的制作过程中,做青、焙火等工序可谓举足轻重。”
这时,锅中的茶叶已从嫩绿色变成黑褐色。叔叔又抓起一把叶片放在手中揉捻。须臾,锅中茶叶已全部变成黑褐色,叔叔迅速舀起,倒入一旁的竹匾放凉。
在叔叔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炒茶,还没碰到茶叶,指尖就感到一阵滚烫,我不由往回收了收手。叔叔笑着递给我一双手套,我戴上后开始翻炒。大约十五分钟后,我大汗淋漓,擦擦额上汗水继续工作。片片茶叶在我手中逐渐缩水,越炒越干,越炒越脆。茶炒完时,已是黄昏。
摆上茶具,煮起山泉,安坐小院,静赏美景。不知不觉,水已烧开,放入茶叶,一过水,二品茗,茶叶绽放出最美的甘甜。深红的茶汤中,叶片浮浮沉沉,吸饱水分后落在杯底。初品茶香弥漫,唇齿留香,香清味醇;细品回甘,茶香在喉间徘徊,挥之不去,当是茶中佳品。
品着杯中香茗,我感由心生:片片茶叶历经烈火烘焙,丧失了全部的水分,身体皱缩;告别了往日的青绿,暗淡无光,却将自身芳香浓缩为精华,再遇水时尽情绽放。不经困苦,何得清芳?
残阳留霞,云染余晖。火红和金黄在云间碰撞,你来我往,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似乎染上了大红袍特有的清香。天空的一角颜色尤为明艳,如同锅下烤着茶叶的火苗,飘出令人难忘的茶香。
又是一个充满茶香的日子,茶香弥漫在我的嘴角,茶汤入口,心旷神怡。驿路梨花处处开,武夷茶香处处闻。
(责任编辑/李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