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丽
(安徽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小学的音乐欣赏课属于“感受与欣赏”领域,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提出了“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立足于听,教师要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和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从而为学习其他音乐技能奠定基础。同时音乐欣赏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获得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针对于音乐欣赏课堂的教学,课标提出了相应的内容与要求,包括:音乐表现要素、情绪与情感、体裁与形式、风格与流派等,这四个主要内容是层层递进、相互统一的,都是建立在音乐表现要素的基础上。因此,打破传统音乐欣赏课堂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对音乐表现要素进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体验情绪的表达、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则显得尤为重要。
联觉是从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即对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引起其他感觉器官感觉的心理活动[1]。在生理依据上,大脑皮层的各个区域是相互联结、协同、互通的,不是彼此孤立的;在心理依据上,事物在运动的过程或者形态本身都是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心理学上的“同构说”。在教育学依据上,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艺术教育又是实现美育的基础形式之一。艺术教育是以音乐、舞蹈等媒介作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审美互通的媒介,其性质和功能都与意象的心灵活动有关。由于音乐音响材料的非视觉性和非语义性的特征,在音乐学的依据主要是围绕音乐如何表现非听觉性对象的问题,属于“他律论”的范畴。通过音乐运动和事物运动的内在联系,构成了音乐音响和表现对象之间的环节,也就是说音乐与其表现对象在速度、力度、色彩上都具有动力性的过程。在音乐上运用联觉主要是了解音乐表现的规律,主要是与音高、音强、时间、时间变化率、紧张度、新异性体验相关的六种对应关系,例如音乐在上行时时常伴随着渐强的力度,如果反其道而行上行如果渐弱则表现出一种“消逝”的感受。我们从听觉上的感知过渡到视觉,强的力度在事物的力量上表现为大、空间距离近;相反弱的力度在事物的力量上表现为小、空间距离表现为远。
欣赏,即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音乐欣赏便是跟随音乐符号的起伏,感知音乐信息、体验音乐的运动和情感,进而领略审美趣味及观念的音乐实践活动。音乐通过音响来传达表现对象的信息,它不具有直接性,只能引起主体对已储存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对象的感受。学生如何才能通过音响由表及里地体验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呢?首先,音乐音响刺激人的听觉系统为第一层次;紧接着在联觉对应关系规律作用下,引起人的情态体验为第二层次;如果情态体验得到了充分的体验与感知,它就转化为明确的情绪体验为第三层次;当情绪体验与记忆中的类似情绪相似时,它就转化为情感体验为第四层次;最后,在联想和认识成分的作用下构成了音乐审美体验的第五个层次,这时已经上升到对音乐作品思想内涵的理解。音乐欣赏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作美的过程,绝不是单纯地聆听音乐音响和音乐要素的理论讲解。我们应有意识地通过对作品的聆听,进行联觉的挪移体验音乐形象,加上联想和想象的辅助作用下,引领学生对音乐情感与思想境界的体验,最终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由于音乐感知的对象是不具体的,这要求学生借助联想来感知音乐所不能表达的地方。音乐相比其他艺术类别来说最突出的特征是它可以直接表达人的情感,它不能像绘画那样表现客观的世界,可是历来音乐家们从来都没有放弃通过对主观感受所赖以产生的客观世界进行表现的努力。音乐表达内容的中介是联觉的对应关系规律,那么学生作为欣赏者就能通过联觉去领会不同的音乐形象,从而加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借助联觉,学生可以感知到不同音乐要素的变化,当音乐的张力不断扩大,这时我们的情绪会变得紧张急促,我们的感官随着音乐要素的变化而变化,它不断增强着我们的感知能力。在联觉基础之上引起的联想,是属于头脑中创造性地再现,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音乐世界中,我们通常只能通过感受才能挖掘出一种意象或精神,是一种“虚”的抽象事物;而“实”是我们听到的旋律、看到的画面等真实的刺激物。那么“联觉”通过视听联觉、动听联觉等方式,让“虚”与“实”交相辉映,透过现象窥探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学生可以在超时空的世界与艺术家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人格提升的作用。
视听联觉在音乐教学中最为常见,它主要是视觉和听觉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共鸣。通俗来说就是:从听觉的感受中获得了视觉的感受,似乎能看到些什么;从视觉的感受中获得了听觉的感受,似乎能听到些什么。但是这种获得的“视觉”不是真实的,而是在脑海中激活先前积累的视觉形象。静态图像使视觉与听觉的相互渗透,可以加深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图像视觉,在聆听音乐中,学生会自然地把音色、响度、节奏等各个审美属性结合起来与图片与之对应,从而增强学生对审美形象的理解。例如在欣赏人教版四年级音乐欣赏课的《百鸟朝凤》,独奏乐器唢呐以其欢快的旋律生动地描绘了百鸟和鸣的景象。在欣赏该作品时,教师应出示布谷鸟、喜鹊、猫头鹰等鸟类图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森林的意境中,鸟儿在山中自由盘旋的场景。例如在欣赏人教版五年级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乐曲中不同的乐器代表着不同的音乐形象。定音鼓和大鼓模仿枪声的出现,预示着猎人的出场;双簧管和单簧管的使用分别刻画鸭子和猫的音乐形象。教师可以用一幅画将所有的角色囊括,图片中有人物,也有人物相对应的乐器。静态图像这样直观的手段符合中小学阶段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需要,将抽象的音乐感知化具体的形象直观,可以更好地记忆音乐。
音乐欣赏要求欣赏者能够感知音乐结构,并能发现不同段落的音乐变化和情绪的异同,因此了解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是有必要的。在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最好不使用曲式结构图来进行作品分析,结构图的理解需要具备抽象逻辑思维且枯燥乏味。教师可以使用旋律线和图形谱来引导学生感知乐曲结构,旋律线侧重于乐句间音高的起伏变化,而图形谱更侧重于段落间的情绪风格的转变。例如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苗岭的早晨》,苗族民歌的曲调乐句尾音的拖腔较难把握,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画旋律线与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唱出民歌韵味。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欣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是由约翰·施特劳斯编写的一首波尔卡舞曲,曲式结构为A+B+A’,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闪电、打雷等形象设计一个图形谱,乐曲的第一个段落情绪是欢快热恋的,第二个段落相比第一段落更舒展,第三段落使用颤音、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教师可以运用情绪的高低将图形谱的设计为物体的大小、距离的远近等,增强音乐要素与联觉的对应关系,使学生通过符号了解复杂的结构和提高审美能力。
当人们聆听节奏明快、曲调优美的音乐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音乐速度快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做出较大幅度的动作,速度偏慢时,我们活动频率也会降低,这其实是听觉器官和动觉相互结合引起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是一种迅速而短暂的直觉美感体验,它随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音乐教师要善于捕捉乐曲在旋律走向、速度力度、节奏节拍的变化,并通过外显的动作引导学生体验乐曲所传达的某种情感。动听联觉,往往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入律动、声势、游戏等动作,来帮助学生体验音乐要素的变化。例如上海教育出版的六年级无伴奏合唱欣赏课《八骏赞》,音乐作品主要通过密集的节奏与象声词来模仿马蹄声,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马蹄声的动作,来体验草原上骏马奔驰的音乐形象,并伴随乐曲的强弱力度,动作的大小也可以随之调整,充分表现蒙古马队在辽阔草原上由远及近、再由近跑远的情景。例如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在钟表店里》,教师可以利用导入方式截取较难的节奏型创造两小节四拍子的节奏型,并设计出相应的拍手、摇手等身体动作。在导入环节采用听动环节不仅可以解决节奏方面的重难点问题,同样可以运用在有鲜明音乐形象的音乐作品中。音乐教师根据乐曲的不同音乐形象,设计出不一样能体现其鲜明个性的节奏动作,这种情况通常是为了突出不同音乐主题的对比。音乐形象本身是通过模仿客观事物的形象而获得,与欣赏者内心感受到的表象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歌曲或乐曲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音响形态。只有让学生切身从动作中体验到音乐音响的动力感,他们才能获得对音乐理解的图式,并通过自身获得的图式去发现音乐的美。
聆听音乐后,脑海会根据以往积累对象来匹配相对应的表象,这个表象由于个体经验的差异性,每个人都不一样。音乐是通过时间这个维度呈现的,时刻充满着变化,当我们根据联觉心理活动规律,如果体会到相应的情绪是多变的,那么欣赏者不能够激活记忆中的表象,必须音乐音响要能充分与欣赏者记忆中的对象相对应,才能成为真正的音乐形象。意象联觉是听觉器官与联想发生共鸣的一种反应。一旦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被我们所感知,在联想的作用下,想象力会使表象特征更加生动。例如八年级的欣赏课《小河的呼唤》,作品通过印度特有的拉格和塔拉,具有浓郁的印度古典风格,旋律由骨干音上下曲折迂回,根据联觉对应关系能体会到小河的波纹形态,但在联想的作用下,它可能不是印度的小河,它可以是自己家门口的小溪、河边的绿叶、河岸的风景等。音乐的非具象性促使中小学生较难理解歌曲的韵味,联想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调动他们的想象力,符合他们天马行空想象的心理特征。想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可以运用闭上眼睛静静聆听的方式;可以运用生动形象语言的描述,创设意境;也可以采用诗朗诵、绘画等多学科渗透的方式鼓励学生们编创。总之,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设计活动,唤起学生内在的审美体验和情绪情感。鼓励学生进行意象联觉,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表达内心的感受。
激发联觉的手段有视听联觉、动听联觉、意象联觉,它们都离不开听觉这一重要感官。音乐审美过程的审美主体需要怀揣着期望和带着目的进入审美客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欣赏。所以音乐教师在聆听作品前,首先要明确“听音乐”和“欣赏音乐”的根本区别,音乐欣赏不是随意地听,它以一种专注的态度对待音乐。其次,教师每次聆听时需让学生带有问题地聆听,引起学生的求知的欲望。重复聆听时,可以采用分段聆听与整体聆听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交替不断开发联觉潜能。
动态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师是引导者,反对注入式的知识灌输。音乐教师在上音乐欣赏课要为学生的联想和自由表达创设时机,用问答的方式代替讲授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自由表达。尊重学生对音乐有着和成人不一样的看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联觉获得对音乐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欣赏者调动视听、动听等联觉之前,是先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觉之后产生的联想会唤起生活中相关的形象,从而仿佛置身其中。因此音乐教师可以挑选根据人们生活中的声音进行模仿的音乐作品,欣赏者在音乐中感知到熟悉的声音,会很容易地唤起联觉反应。我们会发现从古至今的音乐作品种类众多,风格有古典、浪漫,国度有中国、印度、欧洲等,同样的音乐作品由于制作人不同导致版本也参差不齐,显然音乐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挑选经典性的作品。同时挑选较好的音像版本,不仅能加强学生美的体验感,还能较为准确地了解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情感以及音乐要素的变化。
总之,联觉是音乐欣赏过程中重要的环节,音乐教师通过视听联觉、动听联觉、意象联觉等方式使课堂智慧生成,学生通过联觉体验音乐的丰富性。联觉教学手段的多感官运用与当今音乐三大教学法有着共通之处,都强调全身心的感应。笔者希望通过本篇文章,能引起更多学者对联觉在音乐欣赏领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