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声合唱《捉弄》指挥分析

2023-11-11 03:34
戏剧之家 2023年27期
关键词:混声男声女声

暴 丰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混声合唱属于一种合唱艺术形态,童声、女声、男声混合在一起完成合唱任务,常见的声部有四个,男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女高音声部,各个声部还可分为多个子声部,以女高音声部为例,可以分为S1、S2 两个声部,男高音可以分为T1、T2 两个声部。相较于常规合唱,混声合唱对指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源于混声合唱需要各声部密切的配合,达到和谐统一、你中有我的演唱目的,并能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当前有些指挥存在不了解音乐作品、指挥缺乏美感等问题,这就会降低指挥的质量。基于此,为了提高混声合唱的艺术性,基于《捉弄》探析混声合唱指挥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混声合唱《捉弄》主题思想与结构分析

歌剧合唱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演唱指挥需凸显合唱的艺术价值,展现浪漫主义风采。《唐帕斯夸勒》讲的是唐帕斯夸勒与其继承人之间的纠葛与闹剧,该歌剧轻松、诙谐,亦有喜剧性收尾。歌剧中的人物生动形象,音乐作品与人物的针对性、契合性较强。《捉弄》在《唐帕斯夸勒》这部剧的第三幕上演,医生得知老富翁要剥夺其子,也就是他的好友继承权这一消息后,打算捉弄一下这个老富翁。第三幕掀起了戏剧性高潮,同时展现出诙谐幽默的色彩。指挥需从整体着手把握本曲的基调,深入揣摩《捉弄》的音势、歌曲旋法,同时关注合唱者的表情,一方面保障合唱者的情感丰沛,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演唱氛围,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使观众能走入歌剧情境。从指挥的角度来讲,既要从宏观把控基调,又要关注节奏、旋律以及合唱的力度、速度、纵向和声、结构、音势、音色等方面,不仅要让各声部浑然一体,还要凸显各声部的音响色彩,继而从微观着手增强音乐元素的独特性及关联性,使合唱作品更具和谐性。《捉弄》分为四个部分,1-31 小节为A 段,32-54 小节为B 段,55-63 小节为连接部分,64-176 小节为C 段。从速度与调性的角度来讲,A 段为快板,歌词较为欢快,演唱力度较大,B 段为快板,歌词轻巧且具有流动性,连接部分为圆舞曲,歌词具有舒展、轻缓的特点,C 段为圆舞曲,歌词具有律动性与弹性,继而使专职人员可以在分析音乐的基础上找准混声合唱指挥的着力点[1]。

二、混声合唱《捉弄》指挥艺术分析

从旋法特征的角度来讲,指挥分析旋律线既可以把控乐曲的运动走向、起伏规律、停顿转折,还能发现情感、音符间的关联,为其完成指挥任务给予支持。平稳线条具有同音重复出现的频率较高的特点,在演唱拟声词、描述性语句时较为常用。《捉弄》16-18 小节、23-24 小节使用了同音八度模拟器物碰撞的音效,同音重复出现,简单地描绘了戏剧般的情境。指挥需指引各声部充分展现各自的特点,确保低沉有力的声音、轻巧明亮的声音可以交融在一起,凸显音色反差,增强混声合唱的艺术性。35-36 小节依托同音旋律男低音声部对之前的女声予以回应,首个回应以同音重复为主,第二个回应加入了跳进音型,指挥需留意这一点,并通过混声合唱体现出乐句的变化性、关联性,因为35-36 小节为男声对女声的回应,所以要通过指挥控制音量,还需保障声音处于兴奋状态,为更好地延续女声情绪给予支持。本曲64-80 小节旋律线条具有同音重复的特点,因为本曲源自歌剧,音乐元素为故事情节、角色形象刻画而服务,所以指挥需在指引演唱者诠释唱词时使用平稳的音调,模仿日常说话的状态,同时用到男女对唱的演唱手法,依托相近的音程关系呈现各个声部,继而通过指挥增强声音高度的一致性,还能凸显歌词的作用。本曲旋律除了具有同音重复的特点以外,还具有小幅度波动的特点,以级进为主,构成音乐旋律,例如25-28 小节、49-54 小节均在句末使用了级进手法,并将乐曲推至高潮。在25 小节前本曲句读的关系较为松散且间隔偏大,自25 小节起出现了连续级进,既推进了剧情,又能增强乐句之间的比较性,使乐曲更具张力,在指挥的过程中要把握这一特点,利用旋律线条的疏密关系完成演唱指挥任务。49-52 小节主、属和声变换性较强,加之级进下行,呈现“气得发狂”的情绪状态,指挥需注重指引演唱者迸发情绪。本曲旋律线条有一定的波动性,音流在四度、四度以上跳动,指挥需在演唱之初指引表演者跟随波动线条演唱,在演唱之初用到3 个从主到属的和声,上方声部旋律3 次四度跳进,属、主和声频繁转换,营造欢快、热闹的表演氛围,在此处指挥需保障钢琴伴奏能起到衬托的作用,用十六分音营造忙碌、热闹的气氛。指挥需注重合理分配柱式和声中女中、女高、男高、男低声部的音量,依托梯形结构处理和声,男低音为和声的根基,上方声部偏多,通过指挥增强上方和声的稳定性,紧抓旋律重音演唱,确保各重音均具有爆发力[2]。

从音势变化的角度来讲,指挥需关注乐曲力度的变化,借助音势处理声部,继而提高混声合唱指挥的有效性。基于此,指挥需关注混声合唱音乐作品的音响关系,在此基础上妥善处理音势。《捉弄》第一乐段的情感较为浓烈,该段1-2 句音调相同,共计八拍,乐句演唱用到了f 或ff 的力度,主和弦均位于重音上,主、属和弦交替出现,增强了本曲的律动性。24-28 小节为2 个连贯性较强的乐句,乐谱上的力度为f,指挥可从音的走向、音高这两个角度出发予以把控,这两句均为三度级进下行,在第一句模进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第二句,基于此在指挥时需保障第二句的力度要大于第一句,第一句结尾、第二句结尾分别为四度下行、五度下行,同时要通过指挥显现出乐句的滑落感,这就需要通过指挥实现第二句收尾的部分做渐弱处理的目标。《捉弄》的后半部分以弱唱为主,这就需要通过指挥显现出强弱的对比性,55-63 小节较为安静,男声弱唱,指挥引领演员合理处理三连音,使之具有弹性,而后基于三度下行演唱,要保障演唱如羽毛一般轻缓,八分音符维持的时间要长一些,指挥需引领女声声部处理好断句,尤其在演唱末尾的音时需气息稳定,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统揽整体架构,《捉弄》各段情感均有着一定的对比性,例如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是欢腾、嘲讽之间的对比,第三乐段为老富翁迸发愤怒情绪做好了铺垫,通过指挥引导演唱者加强旋律的流动性,渗透诙谐、轻松的元素,同时女声、男声形成强弱对比,男声还需发挥衬托的功能作用,确保乐段声音和谐、情绪饱满[3]。

三、混声合唱《捉弄》的指挥策略

(一)基于“省”“准”“美”高效指挥

通过对《捉弄》进行分析可知,本曲强弱对比鲜明,内含小幅度波动线条、平稳线条、大幅度波动线条,男声、女声在合唱中维系着此消彼长、互为依托的关系,为了使指挥的动作更加到位,混声合唱者能从指挥中获取演唱信息,需指挥简化动作,增强指挥的直观性,省去演唱者猜测指挥意图的时间,使指挥能与演唱者高效地沟通,在此基础上指挥需保障动作具有精准性、针对性,以力度的把控为例,指挥所传递的信息需能指引演唱者在ff、f等力度之间自由地转换,确保各声部的演唱力度具有和谐性。指挥是混声合唱表演的主体之一,其动作需优美、自然、大方,收腹挺胸,站立如松,通常情况下左脚靠前,跟着歌曲的情绪调整重心,既要面对合唱者,又要保障重心平稳,确保其动作标准,并不受外在因素的干扰。指挥双手的动作为弧形,呈握球状,把手放在胸前,左手负责指挥表情,右手负责打节拍,两手要密切配合,同时小臂、大臂、手腕要动作和谐,便于力的传导,使指挥的动作能快慢得当、缓急有序。指挥需在节奏中处理动作,同时动作要具有预判性、美观性,继而提高混声合唱《捉弄》指挥的质量[4]。

(二)从演唱的角度切入发挥指挥的作用

混声合唱的突出特点是把若干声部融合在一起,并增强声乐作品的表现力与艺术性,在《捉弄》中女声、男声需密切配合,还需展现出歌剧音乐作品的特点,如唱词处理具有倾诉性、乐段之间情绪对比性较强等,这均离不开各个和声的密切配合,基于此指挥需从演唱的角度切入发挥作用,确保和声情感统一、互为依托,同时凸显《捉弄》这部声乐作品的共性。在演唱时,指挥需助力各声部的演唱者调控呼吸,还需组织开展吐字发音、平衡声部音响等方面的训练活动。从呼吸的角度来讲,指挥需指引各声部演唱者在“稳、慢、匀”的基础上调控呼吸,要吸得深、吐得慢,口部微张,口、鼻一同吸气,拉长声带,唱出泛音,同时让音色更加柔和、优美。因为《捉弄》的基本基调为诙谐、幽默、轻松,有着喜剧性的收尾,所以指挥需指引演唱者控制好气息,以免在轻快的演唱中出现气息不足的情况。本曲A 段1-31 小节及B 段32-54 小节均为快板,指挥在指引演唱者找到气口时,还需注重增强乐句的延续性、关联性,给人一种没有换气的感觉。本曲欢快的乐句较多,需通过指挥指引演唱者急呼急吸,同时要根据旋律的演变调控呼吸节奏,确保演唱中气十足、咬字清晰、节奏稳定。以本曲55-63小节弱唱段落为例,指挥需引领男声提前吸气,在演唱三连音时要合理地调配气息,既要有羽毛感,又要有弹性,因为最后一个八分音符的时值较长,所以需通过指挥引导演唱者缓慢地吐气,收尾音的气息需充足,给听众带来意犹未尽之感。

(三)以增强混声合唱的协调性为导向善用指挥语言

指挥语言是指挥与混声合唱者沟通的桥梁,指挥作为混声合唱乐队的核心人物需有效运用指挥语言,为了做到这一点其需组织演唱者展开混声演唱排练活动,在此过程中演唱者得以了解指挥的常用语言以及语言特点,还可在排练中针对不理解的指挥语言加强讨论,继而消除歧义,保障指挥、演唱方向一致、基调统一。在日常排练中,指挥需基于常规表情术语及和声织体、段落、节奏、力度、速度、曲式等方面的特点设计一些特有的动作,其目的是指导演唱者完成合唱音乐作品的任务。例如,在指挥《捉弄》这部声乐作品时,指挥需从整体框架切入剖析各段落的差异,以情感对比鲜明为着力点,设计一些指挥动作,在指挥第一乐段时,因为该乐段较为欢快,所以指挥的动作幅度可以大一些,第二乐段的叙述性较强,音乐旋律平缓,间奏较短,此时指挥的动作幅度可以小一些,并为演唱者转换表情、力度做好铺垫。指挥相同动作不同幅度的处理与把控不仅能简化指挥动作,还可传递对比信息,增强指挥语言的合理性与可读性。指挥语言设计的基础是“点”与“线”,其中“点”为拍点,“线”在多个拍点联动下产生,拍点为起声点,会影响混声合唱的和谐性,拍点发展的速度构成了指挥动作轨迹,“点”“线”时而融合、时而分离,在此基础上得到多种旋律形态,并指导演唱者完成混声合唱任务。

(四)关注细节,提高指挥的质量

为了提高混声合唱指挥的质量,指挥需关注细节,以《捉弄》中的钢琴伴奏为例,需通过指挥引导合唱者把控主旋律,基于柱式和弦驾驭主旋律音,本曲间奏为跑动的十六分音,该部分的音响效果与柱式和弦不同,B 乐段合唱声部中贯穿着华彩音流,这就需要通过指挥确保钢琴伴奏与混声合唱和谐统一,发挥钢琴音效润滑剂、衬托等作用,使男声、女声更具表现力,有效地营造欢愉、诙谐的气氛。C 段伴奏低音连续上行,此为浪漫主义乐曲的典型特点之一,基于此在指挥时需凸显这一伴奏的艺术价值,同时将这段伴奏转化为混声合唱的动力,指挥需引领伴奏者、演唱者用饱满的情绪演绎,十六分音符较为清晰、坚定,助推乐曲情绪发展,继而提高指挥的质量[5]。

综上所述,指挥在混声合唱中属于灵魂人物,为了能更好地演绎《捉弄》这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需指挥了解本曲,加大分析结构织体、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力度,还需提高指挥的高效性、艺术性、功能性,使合唱者能有效诠释乐句,增强各声部的和谐性,继而通过指挥提升混声合唱的艺术水平。

猜你喜欢
混声男声女声
我问雪莲花(混声合唱)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呢喃(古风,女声)
爱在山水间
长江梦
中 年 人
天下父母心(男声独唱)
初中男声合唱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