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迭戈·穆尼奥斯·瓦伦苏埃拉
在翻开中国作家徐则臣精彩的短篇《玛雅人面具》之前,我有幸阅读了他的中篇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那已经是2015年的事了。我们一同参加了由孔子学院拉丁美洲中心组织的“中国作家讲坛”对话活动,另一位中国作家周大新也在场,孙新堂老师担任主持人,他是拉美与中国文学交流的积极推动者。
徐则臣是中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数量繁多,斩获了不少中国著名奖项,同时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发行。
《跑步穿过中关村》讲述的是敦煌,一个刚从局子里放出来的年轻人,纷繁芜杂的生存境遇。故事推进节奏明快,情节紧攥人心,令读者手不释卷。小说里的北京展现了其寒冷的一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浅薄且功利。
在谈《玛雅人面具》之前,我必须先说明这篇小说的主题为何如此吸引我。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热爱文学,也正是文学将我们连接起来;除此之外,我还有其他爱好,对面具的执念就是其中之一。我的公寓里收藏有100多张面具,都是我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它们每天都看着我,我的家也因此变得更精致、更神秘,也更魔幻。每一张面具都蕴藏着惊人的秘密、超越现实的力量以及同其他世界的对话。我相信,它们保护我、陪伴我,向我低声耳语,吐露精神世界的见识和气息,冲击着我所谓的现世生活。
我讲这些是想说清楚,从阅读故事的第一行开始,我就怀着一种特别的心情和态度期待故事情节的一步步发展。
小说聚焦于实实在在的人群——制作面具的工匠,即面具雕刻师。我曾有幸与一些面具雕刻师交谈过。他们非常有内涵。他们知道,张着血盆大口的世界正吞噬着地域文化,传统逐渐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时代的风潮,粗糙且肤浅。面具正是这类文化中的其中一种,或多或少正处于迅速消失的过程中。因此,在我看来,尽可能了解、尊重和珍惜它们是第一要务。我们美洲的原住民,包括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等,承载着这一精致且不可复刻的千年文化。只有挖掘文化遗产神秘而深刻的内涵,才能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它!
徐则臣在几年前访问拉丁美洲时,我们就了解到他一直在酝酿世界题材的系列故事,《玛雅人面具》则是我们读到的第一篇。
小说情节趣味盎然,引人入胜。一方面,面具是文学及艺术领域非常重要的元素;另一方面,叙述者是一名中国旅客,对人类自然与历史环境尤其敏感,他将目光落在了奇琴伊察的神秘古金字塔。小说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息,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导游神秘且笃定地对这位中国游客说:“你就是有缘人。”而当读者发现这位有缘人来自面具雕刻師与传统戏剧人云集的中国,而且还是木匠世家时,谜团越滚越大。
作者对于气氛的烘托也非常到位,让我们逐渐进入其中,成为玛雅遗址文明的一部分。然而,与自然景观相比,对面具的痴迷才是本文的气氛之王。
小说所涉及的人物并不多,但都准确传神:中国游客也就是故事的叙述者、导游、出版人,还有游客的祖父和叔叔,他们均为面具雕刻师。
好的故事行云流水,愈深入愈有趣,本文即如此。读着读着,我们会发现情节与想象大相径庭;读着读着,我们愈感神秘;读着读着,我们会惊讶于更神奇、更不可思议的后续。随着故事的推进,谜题一步步揭开,读者也跟着走进答案。
小说的意义显而易见。它远远超出了一名游客在地理、文化及时间都与故乡不同的异域的细微感受,我们读到的是超越所有这些变量的东西。这篇小说所带给我的,可以用几个问题来概括:文化真是如此不同吗?有什么更高的东西或元素将不同的文化奇特地连接在一起?是什么无形的纽带将身处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我们联系起来?就像小说里的“我”,我们此生居此世,但是我们真的了解这个世界吗?
好的作品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沉浸其中。感谢莉亚娜·阿索夫斯卡出色的翻译,让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徐则臣生动鲜活的小说带给我们的触动。
那我就不再“剧透”了,诸位或许更想直接“食用”。这篇小说在智利文学网吸引了众多读者,对于我们的人生和成长也有着非常深刻的体悟。
本栏责任编辑 张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