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静逸
立德树人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说明语文学科在落实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需要重视德育渗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层面挖掘文本的思想性,联系学生的生活,有针对性地融入德育教育,让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通过语文教学深刻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看,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等层面综合考虑,融合了德育教育的要求。
例如,教学《鸟的天堂》,课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教师解读《鸟的天堂》一课,发现作者描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第一次是傍晚,看到的是鸟儿聚居的大榕树的状态,没有看到鸟,以静态描写为主;第二次是早晨,看到的是鸟儿在大榕树上活跃的情形,以动态描写为主。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从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两方面进行确立,基础性目标有: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白茫茫、缝隙、照耀、树梢、寂静”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发展性目标有:边读边想象以大榕树为中心的鸟的天堂的静态和动态画面,领悟作者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妙处,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其中,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都融合了德育方面的要求。
统编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内容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如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包含大量德育素材与内容。只是这些内容在课文中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需要教师结合课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进行挖掘和提炼,找准适合班级学情的德育教学抓手。
例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写的是少年周恩来在耳闻目睹中华不振后提出人生追求。很显然,这样的课文,不仅题目中含有重要的德育因素,而且文本中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德育內容。课文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呈现了周恩来在修身课上对校长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而读书”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再探寻周恩来能够这样回答的原因。在学生探寻的原因中,就有许多内容包含着德育的因素:一是“租界被外国人占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在旧中国的历史上外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占据“租界”的,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进而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理解少年周恩来对“中华不振”的感受;二是“只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从少年周恩来的切身感受中,“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种种欺凌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但又不得不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当下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打压,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做。
语文教学毕竟是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通常需要落实在字词句的学习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推敲、揣摩、咀嚼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行相应的情感体验。
例如,教学《慈母情深》,课文中写“我”到母亲工作的工厂找母亲要钱买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看到了母亲工作的场景和母亲听到“我”的叫喊后的细节:“背直起来,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这是课文中的一处关键描写,教师在学生品读这一关键描写时,让学生将它与直接描写的句子“母亲直起背转过身用疲惫又吃惊的眼睛看着我”进行比较,想一想: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读了这样的句子,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受?经过仔细推敲与咀嚼,学生在互相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明白作者采用的是倒装句加特写镜头的独特方法来表达的;弄清楚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一是写出了母亲工作的辛苦,看上去只是简单的起身转身动作,母亲做起来竟然是那么艰难,母亲太累了!二是写出了“我”的真切感受,写出的一幅幅画面都使“我”感到陌生、吃惊和震撼,并且感到了自责与后悔——母亲这样辛苦地挣钱,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由此懂得了母爱的伟大。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本蕴含的道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与路径。一方面,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育教育因素,容易找到理解的对应点;另一方面,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容易置身其中,用已有的感情标准对照文本,领悟文本情感,不断追求真善美。
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经典童话,描写的是大年夜这一特定环境中小女孩赤脚走在街头的雪地里,又冷又饿,蜷缩在墙角擦燃火柴,幻想大年夜里应有的温暖、食物、欢乐,最后冻死了。三年级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对人物遭遇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在家过年的情景,说一说自己在过年的时候都获得了哪些自己平时想要的东西,比如新衣服、新鞋子,礼物、玩具;议一议家人在过年时开展的活动,比如贴春联、挂灯笼、吃团圆饭、放鞭炮等。经过这样的联系,学生认识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过大年这样的美好时光里,不仅没有享受幸福生活,反而被冻死了,这与小女孩生活的社会有关。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德育是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采取多样化的方法,让德育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