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慢性荨麻疹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23-11-10 09:35刘畅陶立波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3年10期
关键词:马尔科夫荨麻疹经济学

刘畅,陶立波,2*

1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北京 100191;2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 北京 100191

荨麻疹是我国常见皮肤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引起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1],患病率约为0.7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2]。据相关报道[3],2019年我国荨麻疹患病人数约为963.61万人。

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6周的荨麻疹[4]。慢性荨麻疹存在病情迁延反复、临床疗效不明确的特点,患者疾病负担沉重,因此,如何对慢性荨麻疹进行合理的诊治备受关注。为探寻经济适宜的慢性荨麻疹治疗方案,国内外均开展了该疾病治疗药物的经济学评价研究。由于疾病和药物的复杂性,不同的药物经济学模型设计和分析方法会影响研究的结果和质量,需要进行总结与梳理。为此,本研究对中英文数据库研究文献中慢性荨麻疹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模型和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规范该疾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排标准

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方式进行文献收集。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方案为口服治疗药物。结局指标为成本、效果、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等。

纳入标准:公开发表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使用口服药物治疗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

排除标准:①讲座、个案报告、会议摘要、综述等。②非疾病治疗角度的研究(如疾病筛查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③非中文或英文语种研究。④重复文献。

1.2 文献检索策略

以“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成本效果”“成本效用”“药物经济学”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中文数据库;采用主题词加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英文数据库,包括Wiley online library、PubMed、Springer图书馆等数据库,主题词包括“urticaria” “cost effectiveness”“cost utility” “pharmacoeconomics”等。检索文献的发表时间无限制。文献检索策略见表1。

表1 文献的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所得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如遇分歧或争议,则双方讨论解决或由第3位评价员确认。资料提取内容主要包括:①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包括标题、第一作者、发表时间、国家、研究角度等。②治疗情况:包括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方案、用药周期等。③模型方法和研究假设:包括模型框架、健康状态、研究时限、模型周期等。④模型参数:包括成本类型、健康结果的选择、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等。⑤不确定性分析:包括情境分析、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间接比较等。最后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数据提取与处理。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按照上述检索策略初次检索出中文文献80篇,剔除重复文献与不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根据标题摘要以及全文筛选得到27篇文献。英文文献初筛得到28篇,根据标题摘要以及全文进行筛选得到5篇文献。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

图1 文献检索流程图

2.2 慢性荨麻疹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情况

梳理纳入研究的27篇中文文献(表2),研究目标适应症大多为慢性荨麻疹[5-31]。仅1项研究中纳入了急性、慢性荨麻疹2种适应症[14];研究中均未使用经济学评价模型,而是采用简单的疗程成本-临床效果分析法,以及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的最小成本法;文献中均未明确研究角度,所纳入成本多为单疗程治疗费用,疗程设置多为14~28天,临床效果指标均选用了治疗有效率;文献中大多进行了药品价格变动的敏感性分析,但没有开展多变量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文献中干预措施以抗组胺药为主,此外还包括中药复方甘草酸苷片、去荨汤等中成药;有2篇对比了4种干预措施的经济性[21,25],10篇对比了3种干预措施的经济性,15篇对比了2种干预措施的经济性。

表2 纳入研究的中文文献

对本研究纳入的5篇英文文献进行梳理[32-36],研究目标适应症均为慢性荨麻疹病;其中,2篇研究使用了马尔科夫模型对慢性荨麻疹病程进行了长期模拟[34-35],另3篇研究则是依托临床试验结果的经济学评价[32-33,36]。文献中都有明确的研究视角,为社会视角或患者视角;干预措施同样以抗组胺药为主;奥马珠单抗近几年开始受到人们关注;马尔科夫模型研究的健康产出指标均为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QALY)[34-35], 依托临床试验的研究则以症状指标或量表评分为产出参数[32-33,36](表3)。

2.3 慢性荨麻疹的短期成本-效果研究

基于成本和临床效果的药物经济学研究通常是短期研究。其成本主要为诊疗过程中的医药成本;健康产出主要使用临床疗效结局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和各类荨麻疹患者自评量表得分。慢性荨麻疹患者自评用量表可评估疾病活动度、影响程度及病情控制情况,经常应用于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文献中的常用量表包括:①活动度评估: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 7,UAS7)及血管性水肿活动度评分。②疾病影响程度评估: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血管性水肿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③病情控制情况评估:荨麻疹控制程度测试(urticaria control test,UCT),血管性水肿控制程度测试。

2.4 慢性荨麻疹的马尔科夫模型研究

卫生经济学评价中对于病情迁延及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疾病终点事件的疾病,通常采用马尔科夫模型来进行研究。慢性荨麻疹是一种易于复发的过敏性皮肤疾病,适用于马尔科夫模型研究。

本研究中文文献列出的慢性荨麻疹药物经济学评价均未使用马尔科夫模型法。Graham等[34]的研究构建了马尔科夫模型结构,通过模拟慢性荨麻疹治疗后的疾病转归情况来计算干预措施下患者长期成本与健康产出(图2实线)。在该模型中,慢性荨麻疹发作为初始状态,治疗后可进入治愈、稳定及轻中重度荨麻疹5种疾病状态(采用UAS7评分作为状态区分依据);其后均可能维持原状态或进入自发性缓解;治愈、稳定、轻度这3种状态有可能复发进入较重的状态。Kanters等[35]的研究模型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增加了5种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情况,更加细化且复杂(图2虚线),且忽略了轻中重之间互相转化的情况,但治愈、轻、中、重状态可分别与稳定状态互相转化。

图2 慢性荨麻疹马尔科夫模型架构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慢性荨麻疹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的检索与分析,梳理了当前该病种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模型架构与研究方法,以期为今后慢性荨麻疹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从研究文献来看,中英文文献研究的方法和内容差异较大。中文文献中的慢性荨麻疹药物经济学研究以短期疗效观察为主,未考虑治疗后复发等长期事件对药品经济性的影响,对该疾病诊疗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整体价值偏低。相比而言,英文文献中的研究则以长期疗效观察或模型推导法为主,注重覆盖长期复发情况,研究多采用社会视角及纳入劳动力损失等全面成本。国内外慢性荨麻疹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均以抗组胺药为主,反映出该类药物是慢性荨麻疹治疗的主要方案;中文文献中的研究涉及部分中药组方和中成药。此外,英文文献研究中还出现了奥马珠单抗等新药。

从研究模型架构而言,由于慢性荨麻疹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单纯考虑短期医疗成本和疗效是不充分的,应建立体现长期结果的研究模型。这方面我国现有研究还尚显不足。英文文献中较多使用了马尔科夫模型技术,将慢性荨麻疹分为治愈、稳定以及轻中重等5个等级,全面考虑了治疗后复发与自发性缓解等情况的发生,可全面体现治疗药物的经济性,值得未来在该病研究中借鉴参考。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由于本研究中所纳入文献主要为中英文数据库中已公开发表的文献,并未覆盖其他语种的文献,及由于某些原因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此外,由于慢性荨麻疹病情反复迁延,需要长期随访观察才能了解病情发展情况,从而建立评价模型,而国内慢性荨麻疹药物经济学研究未能采用长期模型研究,可能也是受制于相关研究数据匮乏。期望未来会有更长期、更全面的慢性荨麻疹医学研究数据,以支持开展慢性荨麻疹的长期药物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马尔科夫荨麻疹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基于叠加马尔科夫链的边坡位移预测研究
简明经济学
基于改进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在风机沉降中的应用
经济学
马尔科夫链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