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民歌传承人陶小妹:唱得绿海泛金波

2023-11-10 06:50:04汪小年
恋爱婚姻家庭 2023年30期
关键词:当涂号子小妹

◎文/汪小年

“郎在下风薅稻棵,妹在上风唱山歌,唱得禾苗点头笑,唱得哥哥笑呵呵……”

2023 年8 月底,当涂民歌国家级传承人陶小妹,带领着她的艺术团队参加了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角逐。《唱得绿海泛金波》山歌一响,血脉觉醒。她那婉转甜美又高亢入云的独特嗓音,加上原生态的唱法,令在场的评委及听众耳膜极度舒适,发出一阵阵惊叹,原来当涂民歌这么好听啊!

那么美的场景让她沉醉至今

好听的民歌,是需要土壤的。

约在五六千年前,当涂名歌中最原始的成分“劳动号子”就随着人类在当涂土地上劳作而产生。战国时期,当涂民歌被称为“吴吟”“吴歌”。东晋时期,当涂民歌又以“白纻歌”“白纻舞”之名流传。唐朝诗人李白曾在《姑孰十咏·丹阳湖》中写道:“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描绘的就是一位渔家少女一边撑着渔船一边唱着动人的船歌的场景。那时,当涂地区的沿江、沿河、沿湖一带的民间,渐有“棹歌”“渔歌”“踏歌”“水调”的兴起。北宋时期的李之仪则在姑溪河畔写下“田夫踏歌”24首,并创作了极具当涂民歌韵味的千古佳词《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当涂民歌传唱千年,早已积淀在世世代代当涂人的心灵深处,成为当地人的根与魂。

陶小妹生命中最美的记忆便是当涂民歌开启的:5 岁那年的一个夏天,母亲背着她去秧田里除草。母亲带领大家一起唱秧田除草号子,她坐在田埂上,痴痴地听着。母亲领唱,众人来和,号子的节奏与劳作时的节律相吻合,歌声冲淡了母亲和乡亲们劳动时的疲劳与乏味。微风吹来,歌声卷着稻浪一起扑向陶小妹。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际,大人们白色、浅花色、淡蓝色、深蓝色的上衣点缀其中,这场景让陶小妹沉醉至今,当涂民歌的那颗种子也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

在陶小妹印象中,老一辈人干什么活就唱什么歌:打麦号子、打夯号子、舂米号子、秧田号子……万事万物皆可唱,生活与民歌紧密相关。“当涂民歌就是我们当涂劳动人民内心自然的倾诉。”陶小妹解释说,“当涂民歌的特色是南北兼容,曲调既有北方的热情奔放,又有南方的委婉清新。这是由于在宋朝的时候,大南迁把一些中原的元素带到了我们当涂。另一方面,我们当涂西边靠水,东边靠山,半山半水,也造就了当涂民歌的特色。”

只是,随着农耕方式的变化,机器代替了人力,集体劳作的场面慢慢消失了。陶小妹发现会唱当涂民歌的人越来越少了,上一辈人那种人人能唱、现编现唱的情景也一去不复返。充满了民间智慧的当涂民歌渐渐淡出了村民的生活,仅仅作为一种艺术表演的形式存在着。2014 年,在一次民歌演唱活动中,当陶小妹唱完一首远古的当涂民歌时,现场有位年轻人立即说道:“这不是当涂民歌,当涂民歌不是这样唱的,这好像是少数民族的歌曲。”这一幕让陶小妹感触颇深:“我们年轻的一代人已经不知道当涂名歌的远古唱腔了,仅知道后期创编的一些歌曲。”那一次的遭遇让陶小妹意识到传承当涂民歌道路还很长远。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心被刺痛的陶小妹开始有意地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当涂民歌,包括远古的唱腔、旋律,她与会唱民歌的老人们交流,听他们唱,然后通过录音、录像,收集整理一些即将消逝的原始当涂民歌元素,她先后搜集、整理了30多首完整的当涂民歌。“这些老人是历史的见证,而我收集的资料也是一个佐证,今后若有人质疑这些是不是当涂民歌时,我可以把这些影像放出来给他们看。”

陶小妹用心良苦,因为“我父母亲在田间劳作时唱的那么美的秧田除草号子,我一定要把它再现出来,这是我传承当涂民歌的一个初心,也是我最终的一个信念,那个场景一直在牵引着我。”事实上,陶小妹一直都是当涂民歌的守护者、传播者。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陶小妹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1988 年,她16 岁时参加当涂县举办的首届“农民民歌艺演”集体培训时拍的合影。青涩的脸庞、乌黑的长发,眼神坚定地看向远方,只是那时的她还不知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在一个月的培训时间里,县里请来了一批顶尖的高手教她们唱民歌,老师们用原汁原味的唱腔教她们唱当涂经典名歌:《颂春》《唱得绿海泛金波》《玉莲子》《打麦歌》《龙船号子》《姐在田里薅豆棵》《接老婆》……陶小妹沉醉在民歌的海洋里,如鱼得水。“记得后来艺演时,我与小伙伴们唱的是《骏马凌云》,10 个男孩、10 个女孩,虽然都是第一次上台,却一点也不紧张。”那次短暂的培训、演出经历让年轻的陶小妹打开了眼界,心也活泛了起来。

2000 年的元宵节,已经嫁到姑孰镇五一村的陶小妹和乡亲们正在街上玩龙灯,她玩的是那颗龙珠。此时恰巧碰上马鞍山电视台来当地采风,准备制作一期有关民俗民风的节目。“你们有没有人会唱当涂民歌的?”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丁德志问道。大家面面相觑,忽然有人大声说:“陶小妹会唱。”此前有过表演经验的陶小妹当即对着镜头自信地唱起了《玉莲子》《打麦歌》《唱得绿海泛金波》,纯正的乡音衬托得年味越发浓重,引得大家拍手叫好。

马鞍山电视台的节目一经播出,立马引起了市文化馆的注意,他们正在寻找能够参加第二届农民歌手大赛的歌手,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陶小妹的出现,让他们眼前一亮。马鞍山市文化馆副馆长张健华,音乐老师冷红梅、刘思华辗转找到陶小妹,邀请她参赛。“从2000 年彩排到2004 年决赛,这期间真是付出了不少汗水。”陶小妹回忆道:“从镇上赶到市区排练,来回奔波,一遍遍练习吐字、发音、舞台形象,这些都算不上什么,但因为照顾不到家和孩子,家里人的意见非常大。”

好在经过几年的努力,时间给了陶小妹满意的答案。以陶小妹为首的“小妹组合”在2003 年的第二届全国农民歌手大赛预赛中获得优秀新人奖,在2004 年的决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决赛时,现场的评委对陶小妹的演唱做出了恰到好处的点评:“土得掉渣,美得出奇。”从此,陶小妹声名鹊起。

2006 年5 月,当涂民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陶小妹也带着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家乡的民歌。

2017 年3 月,在中央电视台“群英汇”安徽(马鞍山民间文艺专场)演出中,陶小妹以一曲当涂民歌《勤嫂子》唱响了全国。舞台上,她还向主持人管彤、周群等人介绍了男夯号子和女夯号子的区别,只见她赤着脚,边劳作边唱,真实再现了农村打夯的场景,欢快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2018 年,中国《同心圆梦·非遗之夜——让世界看到东方之美》系列活动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拉开序幕,陶小妹又带着当涂民歌惊艳亮相,与著名艺术家姜昆、戴志诚,歌唱家于文华、田宝等同台献艺,一起为“非遗之夜”献上“贺礼”。

第二年,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走进当涂,节目播到“音律记”时,镜头里的陶小妹带着徒弟们站在乡野间,身穿白底碎花的斜襟上衣,黑裤子挽到膝盖上,精神饱满地唱着“打起麦来就唱歌,提起个精神做生活……”,一唱众和的火热场面让人热泪盈眶,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当涂民歌那生生不息的、旺盛的生命力。

近几年来,陶小妹仍是步履匆忙,她的身影一直活跃在传播民歌的路上。

有一天,陶小妹在家整理旧书,一阵风吹来,吹落了夹在书里的一张纸,陶小妹捡起来,打开一看,是一张20 年前的协议,“当涂县文化馆聘用陶小妹为当涂民歌歌手,为期一年”。那张旧纸,让她思绪万千,不禁在朋友圈写道:“这张聘书,也足以证明我当时是怎么把当涂民歌从睡梦中唤醒,带到整个当涂县人们面前的。”是的,我们要感谢陶小妹和众多的民歌爱好者们的坚守,是她们让我们依然能够听到那来自远古的声音。

传承要口耳相传

2022 年,陶小妹参加了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发起的一个培训,在与一些音乐高校的专家们交流地方民歌的发展现状时,她发现“一些专家真的是急得掉眼泪”。“我们该如何保护那些即将流失的远古唱腔?如何挖掘出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一套音乐发声方法?这些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陶小妹为在场的专家们唱了一曲古老高亢的太平腔,专家们听后都激动地说:“这个一定要把它好好地保护下来啊。”

在陶小妹看来,“文化的传承不能太快,太快容易消亡,也展现不出它5000 年的底蕴。”传承的定义是“让根的部位越扎越深,让叶的部位越繁越茂”。“由于当涂民歌是真假声交替,在喉咙间来回运转的一种独特的口头技艺唱法,所以,要把这远古的唱腔唱出来,传承出去,必须要口耳相传,慢慢打磨,不能浮躁,一浮躁,唱出来的声音都是飘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当涂民歌也要创新,但唱腔、调子不能变,“要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歌词则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要知道儿子、孙子后来变成什么样,你得先知道他爷爷、祖宗是啥样啊。”陶小妹用最质朴的语言说道。

目前,陶小妹根据人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传承。陶小妹的当涂民歌传习所,如今有个6 人组成的艺术团队,都是跟着陶小妹唱了十几年的民歌爱好者;还有一位10 岁的小徒弟陶昱文。陶小妹一点一滴地教她们,告诉她们哪里要拐弯,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释放,包括情感的抒发。“只有这样精准地传承,才能把民歌唱好。”

从2014 年开始,陶小妹还带着民歌走进当涂县实验学校的课堂,选择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学生,作为印象性传承。“孩子们都很喜欢,会唱了之后就更加兴奋。现在当涂县小学生,你只要问当涂民歌,基本上人人都知道。有人说孩子不喜欢民歌,那不是实话,只能讲那是我们传播得还不到位。”音乐是民族的血脉,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中华的血脉才能得以延续。

但传承多年,面对现实的陶小妹也有一丝隐忧,曾有人直截了当地质问过她:我学会了唱民歌,又能怎么样呢?能不能解决实际的吃饭、工作问题呢?听闻此话,陶小妹沉默了。其实,她的内心很清楚,只有让传承人更好地生存,非遗才有得以传承的路径。毕竟,世上没有一件事物,不是揳入时间的发展之轮中的。这需要国家层面给予非遗更多的保护和扶持。

记者曾看过这样一个视频,陶小妹站在广袤的田野中,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她用一种向上的力量和美,唱“歌声越唱越响亮,唱得绿海泛金波”……歌声飘向无垠的远方。现实中也许有太多的无奈,但是我们坚信,怀抱激情嘹亮歌唱的人,会将路越走越阔。陶小妹告诉记者,她还有一个梦想,希望当涂民歌能更上一个层次,能把它申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祝福她梦想成真!

猜你喜欢
当涂号子小妹
“卿今当涂掌事”之“当涂”辨正
唱起号子走汉江
当涂民歌现状研究
黄河之声(2019年7期)2019-12-15 22:03:51
吴城排工号子
心声歌刊(2019年3期)2019-06-06 02:52:36
当涂方言与民歌的共生关系研究
时代号子
心声歌刊(2019年2期)2019-05-09 03:06:14
我的“鼠小妹”
狗小妹去采访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黑白猪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