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丽
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宿迁 223800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含教材、教师和教学方法。教师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教材是对教学活动及内容进行承载的载体,教学方法则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教师通过教学方法将教材中的知识教授给学生,教材、教师和教学方法这三者之间是否匹配,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三教改革是重要的突破口,同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的优秀人才。具体来看,三教改革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处于重要发展阶段,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最为重视的问题。三教改革这一概念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加强了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对于职业教育改革的内驱力,从而实现积极主动的创新,以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
新世纪出现了很多新工艺和新技能,这必然会对传统职业带来重要的影响。职业教育应该积极跟上社会发展,以实现及时的变通。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发展并获得自我成长,并且能够将新的时代元素及时融入教材当中,以此来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进一步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三教改革也同样十分重视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需求,以此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开展。
在职业教育中,所有环节都会涉及三教改革,可以说三教改革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之间相互影响,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推动教学改革发展,加强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在推行三教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各个要素之间的互通,并鼓励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达到多方参与和协同。
三教改革与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是人才培养和评价改革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三教改革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具备较强综合素质能力的优秀技术人才。三教改革主要解决的就是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其中会涉及教材、教师和教法,下面对这几个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是教师改革。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需要打造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与普通教育中对于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中提出了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其次是教材改革。课程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而对于课程进行改革则需要通过教材来体现。教材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承载的主要载体,不管是形式的设计还是其中的内容安排都是为了解决怎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可以说教材改革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广义角度上来看,教材并不仅限于教科书,也包括教学中所应用的媒体和参考书等,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媒介,教材是其中的主要部分,更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基本依据。
最后是教学方法改革。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学,课程的改革和新教学理念的应用都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主要就在于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所谓教学方法,是指以系统规则为基础来对学习内容进行传授以达到学习目标的措施,教学方法改革并不单纯是指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还要考虑职业教育知识规律,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真正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规模扩大,实现了对结构的优化,但也存在着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和“双师型”教师占比过低等问题。
首先,随着我国职业院校扩招政策的实施,职业院校对师资规模有了新的要求,而目前的教师数量很难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且其中真正具备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占比较低,大部分教师并不具备行业一线工作经验[1]。
其次,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其中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进行明确,并提出通过建立教师培养基地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从目前来看,很多职业院校并没有对资质要求和专业标准进行明确,而“双师型”教师的统计主要取决于资质证书,所以真正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教师数量十分有限。
最后,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对于教师的学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并通过制度的建立来让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得到提升。但从目前来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仍然存在着结构失衡的问题,例如在某些专业中,特别是一些新开设的专业,大部分教师十分年轻,中年骨干教师数量较少,且教师普遍毕业于普通高校,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相对较为薄弱。与此同时,职业院校的制度建设较为落后,导致教学团队的成员缺乏足够的凝聚力,相互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合作,很难完成那些具备一定挑战性的教学改革任务[2]。
首先,职业教育所应用的教材仍然采用的是学科主线这一设计逻辑,教材设计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因为其对于知识的传承和普通教育相比有着很大差异,所以在内容的排序和选择上也会采用不同的设计逻辑,但一直以来,职业教育在教材的设计上仍然是按照普通教育的教材编写体系来进行的,所以会更加偏向于理论体系的系统和完整,将原理和概念作为其中的主要构成元素,并未将职业教育所应具备的实践导向体现出来,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构建内在规律[3]。
其次,职业教育的教材形态过于单一,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企业的岗位工作和技术应用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势必会给职业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的挑战。但从目前来看,很多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仍然局限于课本内容,因为教科书的出版周期较长,更新速度较慢,所以无法充分体现新的工艺和材料,也没能够充分应用行业企业的力量,在职业教育教材体系的搭建过程中,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缺乏足够的重视。
最后,想要有效地保障职业教育教材的质量,就必须重视维护教材市场的秩序,目前在国家层面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管理机构,该机构负责教材的具体管理工作。但在省级层面,仍然有一些省份缺乏专职的教材管理机构和教材审查机制,导致一些不合格的教材流入市场[4]。
首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也没能够结合职业知识来开展行动导向教育,让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出现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的情况,给学生的未来就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其次,目前职业院校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并未突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在以实践为导向的新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扮演情境设计者和组织协调者。但在当前的职业院校教学中,教师仍然会因为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限制而处于被动,主要负责对知识的搬运和转移[5]。
最后,职业院校的教学没有实现和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对职业教育教学形态造成改变,但很多职业院校目前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初始阶段,没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来进行信息化教学设施的建设,从而导致信息技术的应用脱离教学实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对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进行强化,提升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重点就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具体来看,首先要以教师成长为基础来进行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化的构建。在教师培养体系中,教师能力标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除了对教师培养内容进行规范之外,也要对教师培养的质量进行统一,为了促进师资队伍培养的体系化建设,需要根据职业院校教师的发展路径来进行专业标准的构建[6]。
其次,要建立阶梯化培训网络,让教师培训工作开展更加高效。从多个层面上来建立师资培训机构网络,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定位,各个层面需要有着较高的专业水准。国家与省级层面培养出的教师要在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地市级层面培养出的教师应该达到职业院校教师的能力要求。
最后,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相关制度。根据专业标准来认证职业能力,确保专业标准和课程内容之间能够建立紧密的联系,建立三位一体的师资培养认证体系,并且,在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设计上应该以评价教师职业能力为主,并对证书进行定期更新维护,以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7]。
首先,在教材设计中以德育教育为主线,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建立的重要阶段,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8]。可以说,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以在职业教育中抓好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教材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方式,在进行教育教材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价值导向的正确,在教材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做好教材审核工作,把握好意识形态主动权。
其次,在教材设计中应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将培养更多具备较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作为主要的教育使命,突破传统的学科化教材设计,与企业合作来共同研制能够反映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新形态教材,紧跟随行业的发展变化。
首先,要以能力本位为基础来进行课堂教学生态的建立,职业院校的课程要以掌握职业知识为基本目标,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职业知识的构建,从而深入体会其中的含义,体验任务逻辑,提升职业知识的构建效率。
其次,要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职业教育课堂的构建,根据学生的知识建构规律来定位教师的作用,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成长上,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从课堂逐步向田园和车间等服务一线进行拓展,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9]。
最后,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能够真正提升职业教育课堂的效能,通过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来转变教学生态,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来解决一些专业实习问题,并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在教师培训中要将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
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人才培养和评价改革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内容,必须从这方面来着手才能够真正明确职业教育创新的未来发展路径。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具体需求来对教学课程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对基本技能和理论的训练进行强化,让学生具备更强的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职业教育改革实际上就是对人才培养和评价的改革,所以无论是制度内容的设计还是政策的出台都应该将这一点作为根本。在职业教育改革中三教改革是重要任务,更是对人才培养和评价进行审视的一个重要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