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娜
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 山东淄博 255400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教师主要以图片配合说教来进行教学,形式较为单调。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走进了中职美术课堂。以下是笔者在“互联网+美术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进行的探索和研究。
美术课要想达到好的教育效果,教师首先要在课前进行精准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认知现状,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可能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师生的交谈问答、纸质问卷等方式完成。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可选择的途径拓宽了,可以通过“问卷星”和教学云平台发布形式多样的问题,教师与学生网络云互动,学生的参与度更高,教师收集提炼的信息更加全面、高效、准确。
通过对中职生认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会发现,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对艺术的接触很少,尤其是对古代著名的书画作品,更是知之甚少,更不用说鉴赏了,但是大多数学生本能地存在着对艺术的向往和喜爱。教师只有全方位了解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特点后,才能在课堂中创新美术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美术知识,而是能够真正融入美术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中职美术课堂往往以学生的视觉感受、感官体验为主拉开课堂学习的帷幕,同学们围坐在智慧教室里,耳边响起悠扬的古琴声《高山流水》。高山流水也是中国古代画家主要的绘画题材。传统的山水画欣赏课以学生单向观看和教师的讲解为基础,大部分学生对着静止而冷冰冰的文物图片,会有遥远的距离感,难以产生共鸣。
融合了信息技术的美术课就可以借助现代化的设备与中国传统文化作一次亲密接触。伴随着音乐,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幅缓缓开启的画卷——《富山春居图》。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山春居图》是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一幅长卷,被誉为画中“兰亭序”。在3D 高科技数字化技术的还原下,充满科技感的美术课堂让历经岁月变迁的国宝,以特有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仿佛游走于富春江的岸边,观赏初秋的景色,或穿过树林丛间,看渔人垂钓,水中鸭群游戏;或倚在凭栏上,眺望远处隐约可见的峰岭丘峦,感受水天一色的宁静永恒,顿时心旷神怡,犹如“人在画中游”。这种独特的“视觉体验”创设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情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进而提出问题:《富山春居图》的画卷为什么会那么长?教师尝试让学生用触控一体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辅助学习,用尽量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注意保持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在平板电脑上放大绘画作品的细节进行赏析,可以到自己小组的触控一体机屏幕前去分享自己的发现,也可以让手中的平板电脑与一体机实现交互分享心得。
有了前面的视觉体验,学生就能体会画中视线移动的原理,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绘画独特的透视法——散点透视法,有效帮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体验及有趣的合作活动中一步步探索绘画方法。充满科技感的“直观体验式”课堂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对提升中职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难以取代的作用。
互联网作为一座桥梁,沟通着学生课上课下的美术学习。网络学习云平台的出现,有助于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所需的资料从静态的图片文字转化为动态的视频微课等形式,从单一平面化走向多维立体化,从而突破教室和书本的空间与时间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
在这个识图时代,“互联网+美术教学”这种多元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分析、学会解读的全新自主性探究学习模式,“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教学平台以翻转课堂模式整合发布课前、课中、课后的美术教学资源。从课前发布电子讲义指导预习、微课自主学习、课中辅助美术教学,到课后网上作业的布置、反馈和检查,学情分析,收集汇总学生答题信息都可以借助信息化学习平台来实现。教师还可以将教学难点制作成形式多样的微视频发布在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利用平台在课后实现重复学习,利用更多的散碎时间,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习平台还提供了多个拓展模块,比如学生可以自主建设自己的班级美术活动乐园,乐园包括美术信息、课堂内外、我的作品、你的评价、论坛发表、投票最喜欢的作品等栏目。学生既能通过平台学到想学的知识,又能发布自己的作品,阐述自己的见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有效互动。这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职美术课基础模块中的欣赏评述领域类的课往往不好上,其原因是课堂获取的资源有限,特别容易变成教师一言堂的讲述课,学生往往觉得课堂枯燥乏味,缺乏参与热情。笔者在中职一年级的中国传统雕塑等欣赏评述领域课程的教学中,课前先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作为重要媒介进行探索学习,在学习平台的“探究学习”板块推荐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历史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每一件国宝如同一部恢宏的史诗,透过它的前世今生,学生欣赏的不仅仅是一件世间稀有的艺术品,更多的是被艺术品背后的故事、衍射的民族文化、工匠精神所折服。有的学生在观看完《国家宝藏——秦始皇兵马俑篇》后,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有的学生在留言板中写道:尘封两千多年的兵马俑依旧气势恢宏,如同坚强的卫兵一样守卫着秦陵,看到他们,我不由得想起了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想到了他们在新冠疫情、在洪水肆虐等危急关头对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守卫和呵护。更有学生留言:国宝守护人赵震被秦始皇兵马俑身上的指纹震撼哽咽,我为赵震这种始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泪目……就这样,我们的课堂从课本上的寥寥几行字走向了历史、走向了文化,也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美术课堂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学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心灵感受。通过课前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充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遗迹、远离我们的历史文物,借助现代数字技术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情趣,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互通,共享文化资源。学生课余时间再将浏览和查找的内容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带到课堂呈现出来,这样既能实现对学生的多元评价,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比如,有一名学生带来了自己在课下查找到的利用AI 技术还原后的兵马俑视频,让大家看到了有血有肉、色彩鲜艳、能说会动的兵马俑。在观看结束后,学生自发地展开了讨论,得出了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具有写实性、色彩鲜艳”。有的学生借机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博物馆里面的陶俑不是彩色的?这些兵马俑的神态、服饰、发型怎么都不一样?有的学生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小声讨论,有的学生借助手中的平板电脑开始查找资料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一节课就在学生反复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束了。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使原本枯燥的欣赏课变得生机勃勃。课后,教师为学生推荐相关网站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方网站,学生可以继续丰富课上的知识,也弥补了学生不能去现场参观、不能一览真迹的遗憾。现代VR 技术加百亿像素的拍摄,让兵马俑隽永千年、纤毫毕现。学生身临其境般与兵马俑展开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感受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和恢宏的灿烂文化。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促进了中职美术教学方式的重构。教师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美术理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引入时代活水,使教材在课堂中活起来。“互联网+美术课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助探究以及发散思维,提高审美判断和创意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在美术实践课中有这样一个学习内容:搜集整理不同类型的脸型、发型、胡须、眼睛、嘴、鼻子、眉毛,分别绘制在大小不等的原型卡纸上,然后将卡纸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用图钉固定在一起,分别转动每一个圆盘,将每个半径上的元素组合,就会得到若干个形象。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之后,教学活动就可以更智慧地进行:以五官的学习为例,学生通过上网搜集资料进行数位板绘制,再借助Photoshop,Illustrator 等图形绘制软件进行组合整理。学生通过改变人物五官的比例位置,创编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从而创造出各种不同个性的角色。写实手法的脸部比例一般遵循“三庭五眼”的规律,而卡通人物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夸张设计。学生通过个性化的电脑创作体验之后,可以很自然地明白,人物的设计可以根据性格特征和角色的不同进行五官比例的夸张变形,形成有趣的卡通形象。比如,聪明狡诈的角色,可以将头宽设计成7 只眼的宽度;头脑简单或者好斗的莽夫形象,可以通过提高眼睛的位置来进行强调;古怪的角色,可以用大厚眼镜遮住眼睛,盖住大半张脸,突出他的神秘感[1]。
美术教学从传统的纸笔绘画逐渐转化为用现代数码工具手绘电子作品,绘画工具的改变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内容上的丰富,信息技术的出现让美术课堂充满了无数的可能。而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 等专业绘图软件进行的课堂辅助操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名中职学校的美术教师,如何通过最恰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如何让学生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产生成功的喜悦感?这是笔者一直不懈努力的方向。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美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美术学科作为一门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特色的综合类学科,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是中职美术教育的灵魂,也是新时代美术教育发展的方向。在过去的美术课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受落后的条件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信息技术则很好地弥补了传统美术课堂所暴露的短板。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各种网络平台的应用,为中职学生的美术学习开启了另一扇窗户,为学生个人美术才艺的展示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网络平台上无数思维的碰撞所迸射出的火花将为我们提供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更好地发展自己,做到与时俱进,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为将来择业就业奠定良好基础。中职美术的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教师需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所学专业学科的特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将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培育学生创造思维的美术俨然已成为理性与感性交融的美术、创新的美术,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目的,真正做到锦上添花。
“互联网+美术课堂”是时代的需求,是大势所趋。时代在变化,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也在变化。三教改革不仅是美术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更是教师观念的更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新时代的中职美术教师要善于学习、接受新鲜事物,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教师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与学生共同进步。作为中职美术教师,我们要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根据中职美术课程的特点,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辅助课程教学,让美术课堂充满科技感、智慧感,发挥“互联网+”在美术教学领域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美术课堂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拓展,让美术这门公共基础课真正实现以美育人,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审美判断与创意表达能力,促进专业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