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茂华 张爱林 王菲
3月28日,新华社“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报道组抵达位于新疆喀纳斯的219国道起点,开始了绵延万里、长达4个多月的旅程——沿着219国道,穿过雪山、草原、沙漠、热带雨林,奔向蔚蓝大海。
新华社摄影部联合新疆、西藏、云南和广西四个分社,组织实施“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深度调研系列报道,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讲述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好故事。
219国道是中国里程最长的公路、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也是民族特色最浓郁的公路。系列报道关注的不仅仅是它的长度、高度以及沿路的民族风情和壮美风光,更是它与新时代中国血脉相通的精神内核。“国道”既是地理维度上被称为“国之大道”的国道219,更意指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通过系列报道,让受众在沿途的山河壮阔、生活美好中,见微知著地体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效,铺陈出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景观大道”。
3月29日,报道组从新疆喀纳斯出发,8月14日抵达终点广西东兴,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行程超过3万公里,其中,车程近2万公里。其间,报道组在海拔5000米的世界最高国门,与红其拉甫边防连将士一起训练、巡逻;在平均海拔超过5300米的西藏萨嘎县昌果乡,与护边巡边的牧民一起巡护边境;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专业巡护队队员一起夜宿原始森林;在云南江城和广西崇左,与护林员和研究人员一起跟踪亚洲象和白头叶猴的行踪……报道组克服低温、高海拔引起高原反应、感冒发烧和湿疹、过敏等危险情况,以及蚊虫叮咬、过度疲劳的影响,践行“四力”,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以体验式采访跟踪报道对象的生活、工作,力图掌握最鲜活、最感人的细节。
如《“让国旗飘扬在国境线的每个角落”》一稿,通过记者跟随昌果护边联防队队员在边境线一起巡逻拍摄的细节生动讲述了护边员的爱国情怀,其中,联防队长石角和妻子的对话、联防队员抢险救灾的场面等情节令人动容;《风雪雅江源》一稿中,记者与牧民乃乃老人一起来到雅鲁藏布江之源,记录下乃乃的自言自语和步履蹒跚、凝重面色,这些细节将一个忧心冰川、保护冰川的宽厚长者形象,深深印在受众脑海之中;《高黎贡山深夜故事会》一稿中,记者跟随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专业巡护队一起走进原始森林,翻越悬崖峭壁,手挽手蹚过水流湍急的河流,在雨林中埋锅造饭,在雨夜里倾听他们的故事……系列报道中这些生动鲜活的细节、感人至深的故事,如果不是通过深度调研和体验式采访,是不可能获得的。
□ 4月3日,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崔洪武(左)和妻子刘欣在国门前合影
▲ 6月2日,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的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昌果乡,护边联防队队员骑着摩托车巡逻
▲ 3月30日,苏卡(右一)和马队成员骑马上山。在G219国道起点的喀纳斯景区,有一个天下闻名的山村——禾木村,在这里,一座座原木垒起的木屋静静地矗立,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古朴的山村就像喀纳斯湖一样迷人。就在这个“人间仙境”,新华社“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报道组看到,被村民们誉为“守护者”的村支书苏卡正带领着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策马奔腾”
本次报道采访、发稿时间一共90天,一边行进一边发稿,目前发稿总数51篇,平均不到两天一篇稿件,而且每一篇稿件都是“文稿+图片+短视频”的融合报道。在51篇稿件中,有超过30篇报道属于深度调研报道:稿件的文字在2000-3000字之间;图片数量10-30张,视频为1-4分钟。另外,还在新疆、西藏、云南和广西每个段落结束后编发了时长在15分钟以上的综合视频稿——发稿量之大、发稿频率之高,创造了近年来新华社摄影部的新纪录。通过本次实践,探索了“深度调研+体验式采访+行进式报道”的融合报道模式在日常报道中运用的可能性以及相关的操作流程,并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实操模式,为今后在重大报道中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支撑起这一模式最关键的工作是策划:从2022年8月报道组成立到2023年报道正式开始,这大半年的时间都在进行策划——编辑部与分社以及相关受访单位反复沟通,就相关选题的采访、拍摄以及最终的融合呈现进行研究。所以报道的采访和发稿时间虽然只有90天,但是这90天报道的顺利进行依靠的是前期近200天的策划工作。除此之外,在每个报道开始之前,报道组都进行前采,与受访对象充分沟通,对其生活工作情况以及拍摄环境进行初步了解,并根据了解情况对采访计划进行调整。
当然,对这种“深度调研+体验式采访+行进式发稿”的融合报道模式的探索也一度让报道组疲于奔命:尤其是在系列报道刚刚开始的新疆段,由于未能合理地安排采访和写稿编稿的时间,报道组成员只能在采访结束后的深夜写稿、编稿,常常要工作到清晨五六点,休息一两个小时后又起来赶往下一个采访地点,这种工作节奏也让报道组痛苦不堪。在《守护“风口国门”的阿拉山口之“心”》的报道中,两位受访者一位值夜班、一位值白班,报道组第一天深夜3点多完成采访之后,第二天早上6点多又起床拍摄,当天下午完成拍摄之后,写稿、编稿到第三天的凌晨4点多,休息了三个多小时后又赶往下一个采访地点——这样的工作节奏在整个新疆屡见不鲜,也把整个报道组的体力、脑力逼到了极限。在新疆段报道结束后,报道组重新调整了报道节奏,每个深度调研结束后,专门安排出一整天的时间进行写稿、编稿,并调整策划,把深度调研报道和见闻类、风光类的报道合理“混装”,让整个报道的节奏更为合理,也更能调动报道组的精力、智慧和体力。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深度调研系列报道,都是从小切口入手,聚焦“小人物”的故事,反映沿线守边、乡村振兴、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宏大主题。这需要报道组对所报道的人物进行深入的采访,挖掘其内在精神,以及能够反映出宏大主题的细节,并在报道中进行重点刻画和展示。
▲ 5月26日,在西藏最大的佛教石窟遗址——皮央和东嘎石窟遗址,报道组在采访国宝守护者仁增旺扎老人
▲ 4月14日,记者杨植森、费茂华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帕米尔高原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红其拉甫边防连驻地拍摄战士训练
《一场家宴,让我走进真实的新疆》一稿,是以记者受邀参加新疆塔城市一个多民族家庭的家宴为切入点,通过家宴中维吾尔、汉、回、哈萨克、达斡尔等多个民族欢聚一堂、欢歌笑语、载歌载舞的场景,反映出新疆民族融合的历史与现状。一位网民评论:“这是我今天刷到的最好的新闻,56个民族是一家,民族团结才是真进步。”如《从羊圈到舞台 一位〈玛纳斯〉传承人的一天》一稿,通过跟拍一位基层草根文艺工作者的一天,带出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主题。媒体用户评论:“报道给出了新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最扎根土壤、最意味深长的时代答案,为解读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如《珠峰脚下的钢琴课》是以距离珠峰最近的小学——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完全小学四年级三班的旦增吉宗上钢琴课为切入点,通过旦增吉宗一家三代受教育的情况以及扎西宗乡完全小学校长和老师的亲身经历,来讲述整个西藏教育发展的巨大变迁。如《现代版“愚公移山”:生命与石头的搏击》一稿通过云南省西畴县成功改造石漠化土地的生动故事,以普通村民、村干部身上闪烁的凡人微光,折射出为了梦想不懈奋斗的群体精神,汇聚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的磅礴之力。如《禁毒烈士的妹妹追着毒贩跃入深沟》一稿通过一名普通缉毒民警真实的故事和情感表达,展现中国禁毒警察在边境一线上的坚守和牺牲,让受众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禁毒警察的工作和精神面貌,同时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
还有村支书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路上“策马奔腾”的故事《守护“人间仙境”的苏卡》;通过记录乡村振兴过程中边境人民住房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而展现中国边陲巨变的《洛桑占堆和他的五个家》;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的边防警察小夫妻的故事《守护“风口国门”的阿拉山口之“心”》;反映国家对西藏文物的保护和基层文物守护者故事的《75岁的国宝守护者》;刻画边防战士忠诚爱国精神的《“清澈的爱”奔流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国门 》;以及父子两代人53年守护烈士英灵的故事《“爸爸您放心,您的战友我照顾得好好的!”》;讲述苦聪人整体脱贫的故事《重返丛林 感受苦聪人的“一步千年”》;《高黎贡山,该让这些宝贝“亮相”了》《高黎贡山深夜故事会》《野外追象直击》《12年,大象“逛吃团”在这里流连忘返》《一群“国宝”从头顶“嗖嗖”飞过是什么感觉》《身上爬满蚊虫,他们笑看“石山精灵”翩翩起舞》《乱扔果皮、悬崖上“谈恋爱”……你是这样的“石山精灵”》等稿件展示了中国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国家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状。
一些媒体用户也对这种“小切口+普通人物故事”折射出大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宏大主题的报道表达了嘉许。来自广西广电新媒体有限公司和云南网新闻中心的用户表示:面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绿色生态、民族团结等新时代中国发展重大课题,“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系列报道,没有采取常见的大开大合的宏观叙述,而是从细节入手,通过深入沿路人物的生活“现场”,人事相融,景情相契,以人带路,路“见”发展,成功化解了内容和议题的距离感,贴近了日常生活的平凡与伟大。系列报道从地理视角观照时代发展脉搏,以新颖轻松的叙事形式记录下了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的鲜活案例。
这次系列报道还有一个特点:整个系列报道的文稿、图片、视频采集以及融合呈现,都由摄影记者和编辑完成,这是为了保证报道以视觉为核心,让受众“看见”:让受众看见如画山河、看见灿烂文化、看见人间烟火、看见初心使命!
“看见”是摄影记者工作最大的特色,既要能看得到看得准、又要能通过报道进行精准的信息传达,这就需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需要摄影记者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深度调研报道成果与党和国家的根本要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联系起来。为了实现“看见”的目标,报道组从策划之初,就对每一个选题的可视化进行分析研判,挑选既符合整个报道主题又具有可视化特点的选题。在拍摄时,也注意在不影响主题表现的前提下,对可视化细节进行着重表现,以期用最佳的视觉效果来烘托、展现主题。
这种视觉效果的追求没有止境:为了拍摄国道219零公里纪念碑、红其拉甫边防连哨所以及阿里天文台等标志性建筑在浩瀚星河中的画面,报道组彻夜不眠;在《风雪雅江源》报道中,报道组冒着风雪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口等待了三个多小时拍摄杰玛央宗冰川的真容;在《寻找亚洲第一高树》的报道中,报道组走进猛兽出没、蚂蟥和蚊虫肆虐的原始森林;在《禁毒烈士的妹妹追着毒贩跃入深沟》报道中,报道组在大雨中拍摄禁毒警察的训练,全身湿透;在白头叶猴保护的报道中,报道组凌晨5点多就出发赶到保护区,记录下白头叶猴在记者头顶近距离飞过的珍贵瞬间……报道组努力记录下受访者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以最真实、距离最近的视觉呈现将受众带入到新闻现场,并打动他们的心。
10065公里、50多组报道——这些报道中的故事宛如散落在国道219沿线的“珍珠”,而国道219就是一根美丽的丝线。系列报道以路为线,通过“深度调研+体验式采访+行进式发稿”的融合报道不断将守边戍边、“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教育民生、生态保护等晶莹闪烁的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国好故事串在一起之后,最终形成一条绚烂夺目的珍珠项链。
这条项链的光芒经过报道组的发现和融合展示,愈发引人瞩目:截至目前,《清澈的爱,奔流在世界最高的国门》《守着璀璨星空的人》《珠峰脚下的钢琴课》《中老铁路,连起了她的故乡和远方》《现代版“愚公移山”:生命与石头的搏击》等五篇稿件阅读量均过亿;《禁毒烈士的妹妹追着毒贩跃入深沟》登上腾讯热榜、微博双榜和微博要闻榜,仅微博一个平台的阅读量就接近1亿……同时,系列报道的相关稿件在国际传播方面也成绩斐然:多篇稿件被日本MSN网站头版采用,并被法新社、共同社转发。
媒体用户和业界专家也对“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深度调研系列报道给与了较高评价。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说,新华社“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系列报道采用行进式报道方式,全景展现国道219沿线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光,让受众沉浸其中,在领略祖国壮美山河、了解不同人群的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自然会对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和奋斗其中的伟大的人民肃然起敬。这就是好的新闻作品价值所在,能够在感受时代脉动中凝聚起人民群众拼搏奋进的力量。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高炜说,系列报道在空间叙事的各个维度上更突出本土化特色,延展出独特的文化意象,赋予国道219超越叙事内涵的人文意义。栏目主题策划的主导性、核心构成要素的多元性、景观空间的多维性和人物故事的丰富度,将报道意图置入一个个徐徐拉开的画幅中,让受众不禁期待着下一站的“风景”,形成独特的公路式的空间叙事美学。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教师田娇表示,系列报道深入捕捉各地的民族风情和社会发展故事,为受众绘制出一条生动、宽广的中国风景长卷。这样的报道深化了大众对祖国的认知,展示出地域间的文化交融与独特性,令人沉醉于探索与发现的韵味中。值得一提的是,“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不仅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魅力,也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多元、开放、进步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