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2023-11-09 14:08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3期
关键词:综合性服务中心群众

王 飞

(吉林省文化馆,吉林 长春 130022)

持续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有助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源源不绝的精神力量。作为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近些年来国家重点建设的文化项目,旨在为群众提供多元、优质的公共文化教育服务,通过专业人员引导群众参与其中,有助于带给群众良性的文化熏陶和体验,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内各地区纷纷增加文化事业投入水平,加强区域内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建设综合型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并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此来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水平。

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意义

新时期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助于整合优势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尤其是当前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背景下,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能够有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1]。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多样,包括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党员教育以及体育健身等,是基层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于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提升文化品位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助于大范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核心理念

(一)开放性

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除了要保证场地始终开放以外,更要注重思想层面上的开放,能够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转变滞后的思维模式,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事业基础上,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旨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实际上,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多的是处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交叉融合阶段,因此尚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化二者融合进程,以此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

(二)互动性

互动并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还有人和科技之间的互动,新技术和媒体之间的交互。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增强其互动性,可以通过MOOC 讲座形式或是线上互动平台,展现不同文化特色,交流文化心得,丰富群众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促进优秀文化传播。

(三)共享性

共享性是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强调实现区域内全面覆盖,形成完善的文化服务网络,还需要积极推动文化服务方法和手段创新优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差别覆盖,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鉴于此,应尝试着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挖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并基于智能化设备为群众提供优质、无障碍的文化服务[3]。

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的弊病

(一)基础上合适配置不完善

基础配置是支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各项功能发挥的基础保障,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群众的文化活动成效。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很多地区响应政策号召和要求建设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但是配套文化设施并不完善,或是设施的整体利用率偏低,主要表现在广场舞、羽毛球、篮球等休闲娱乐项目备受群众青睐,设施利用率高,但是其他的公共文化一体机、电子借阅机以及图书馆等设施利用率却并不高,经常处于闲置状态[4]。但这些文化教育类或是网络设施的成本费用要远远高于其他休闲娱乐项目设施,此种情况如果无法有效解决,将是队伍文化设施资源的严重浪费。究其根本,是因为基层群众更加倾向于文化服务中心的休闲娱乐活动[5]。

(二)规划与管理的意识薄弱

文化具有教育熏陶的作用,随着国家加大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投入,各地已经建成了众多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初期,由于理念有所滞后,未能充分实地考察,以至于建设规划不合理,建成后同实际情况有所相悖。而且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类型和特色有所不同,形式多样,如何实现各类文化资源挖掘和整合,发挥资源效应服务于基层民众,则面临重重阻碍[6]。部分地区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即便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形式单一,服务创新性不足。甚至部分地区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考核,建成后缺少后期管理,文化服务陷入被动状态,未能充分展现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应有的效应。

(三)工作人员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文化队伍整体专业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成效,同时与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提升有着密切关联。从实践中了解到,多数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已经制定了对应管理制度,并吸收了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但专业的文化骨干人才或是文化辅导员却少之又少,由未经过专业、系统教育培训的人员兼任。后期在岗期间,人员的专业培训较少,外出学习和经验交流的机会较少,以至于在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时有心无力,严重影响到整体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由于文化人员日常工作繁忙,自我提升的精力有限,所组织的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吸引力不强,群众参与率和满意率偏低,大大降低了文化服务工作效率和质量,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四)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应高度重视配套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只有制度完善,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提升文化服务质量。但部分地区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后,配套管理制度并不健全,或是管理制度内容长期固定不变,未能迎合工作需要积极完善制度内容,此种情况下,导致基层的文化活动开展敷衍了事,创新性和吸引力缺失,与本质目标背道而驰,不利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积极效应充分发挥。

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创新建设路径

针对当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紧跟文化事业发展需要,转变滞后、偏颇的理念,选择合理有效的措施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以求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活力,助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高水平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更新完善

为了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效,应结合不同区域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各地区的图书馆、文化馆功能优化创新,适当地更新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促使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文化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发挥先进科技优势,结合区域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方向,建立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也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号,为群众提供在线文化服务。基于此种方式,能够有机整合文化信息资源,为群众提供图书服务、电子阅览以及科普教育等服务,并实现图书杂志报刊、文化展览、群众文化活动等资源数字化变革。在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基础上,增加智能联动、业务管理和阵地管理等模块功能,辅助文化服务流程和内容优化设计,并且全面实现网络采集、传输和共享资料,降低人员工作强度,提升整体工作效率[8]。

(二)围绕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品质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为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应紧紧围绕群众实际需求来组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优化文化活动形式、内容设计,并合理规划文化活动开展时间,尽可能选在休息日,满足基层群众闲暇时间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实现文化服务常态化。对于区域文化资源限制,应加强文化资源调查分析,依托于资源存量和公共文化发展情况,包括社会文化组织、文艺创作组织、文化名人以及文化设施等资源情况,在此基础上编制合理的工作计划,指导后续工作规范有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在组织文化活动中,除了沿袭以往的线下宣传、送票活动以外,还可以尝试着线上平台宣传推广,如,微信公众号或单位官网发布文化活动信息,以便于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其中。除此之外,应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等群体的文化服务水平,重视此类群体的活动参与主动性培养。充分发挥共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优势,组织老年人电脑培训班,或是未成年人艺术培训活动等,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水平,扩大公共文化活动覆盖范围。

(三)增加支持力度

适当地增加人力资源投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当代社会飞快发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逐步增长,并呈现专业化、多样化趋势,这就需要积极吸收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深挖有价值、有特色的文化,指导群众文化活动高质量展开。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并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辅助日常工作高效率展开。如,在组织专业培训活动时,邀请文艺学者、管理专家组织专题讲座活动,传授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人员队伍专业水平,促进文化服务工作全面践行落实。

(四)完善评估和监管机制

文化服务主要对象是基层群众,文化服务水平高低,可以从群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度等指标变化反映出来。鉴于此,亟待建立相较于完善的文化服务评价机制,并积极引用新媒体技术辅助调研活动,收集群众对文化服务水平的意见和看法。如,组织问卷调查,或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调研等方式,收集和反馈群众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评价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动态调整优化工作方案,以便于持续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也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保证评估结果公平、公正,真正起到监督、促进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影响因素多样,如何取得理想的建设成效。则需要充分调查和分析,选择合理措施多角度优化改进,以便于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效,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文化服务。

猜你喜欢
综合性服务中心群众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曲阜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