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雪琳 赖鑫瑕 韦美妮 马 源 林美杏
(1.广西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3.广西民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多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文化符号。《十四五纲要》中指出,要加强对传统的工业创新改造和创造性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利用非遗推动中国广西经济、社会效益和文明发展的功能。[1]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非遗产业,将实现贫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而将非遗文化产业融入到返贫治理与乡村振兴中,是可持续返贫治理的少数民族地区特色路径。
广西具有鲜明而又丰富的民族区域特色文化,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本身复杂的地理和历史发展条件的特点,导致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富有少数民族、多元、独特的优势。而广西也具有丰厚的少数民族间非物质社会主义文化资源优势,目前全区有壮锦、铜鼓、风雨桥、壮族三月三、壮族霜降日等137 个各具独异性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地区推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建设文化和旅游强区的重要活力源泉。
目前,广西的非遗成果已全面展现了岭西非遗内容的鲜明区域性和族群特征,也反映了少数民族群的共存发展和互动融合的繁荣景象。[2]无论是从区域特色非遗文化资源还是从大众文旅消费意识来看,非遗文创行业都呈现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区内贫困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主要来源。立足非遗文化资源,不仅能够吸引广大的游客,还能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蕴含民族底蕴的产品。广西有壮族、汉族、瑶族等12 个世居民族,文化遗产数量庞大且独具一格。另一方面,旅游过程中的产品消费成为新热点。新生代消费主力对个性化、创意性产品及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
文旅行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要通过文化赋能、旅游带动、新兴科技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效发展。
从中央来看,沿边开发已经成为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旅游试验区、旅游合作区等国家级平台落户。从全区形势来看,广西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优势,目前正在加速形成“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发展新格局。并跻身华南地区经济社会圈、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圈和东盟经济社会圈,成为我国唯一和东盟有海陆路相通的省区,成为全国文旅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推进,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科技进步带来了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3],生产效率高、质量有保障、规格标准统一的机械化生产已经逐步代替学习与制作耗时长且质量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明显、难以普遍适用的传统手工艺产品。例如广为人知的壮锦,壮锦在壮族人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手艺人需要一针一线,花费近乎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且壮锦的制作对手艺人素质要求较高,而现代工厂利用机械化生产工艺已经能够快速准确地织成一幅壮锦,且很容易进行规模化生产。在如此悬殊的“性价比”之下,传统的文化工艺产品难以与现代机械化工厂竞争,其延续和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农村村落是非遗文化的富集地,农民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最重要的载体,传统手工艺程序复杂,学习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况且其“变现能力”较低,挫伤了继承人的积极性,使珍贵的非遗文化难以延续发展。
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现代都市文化的传播速度,且现代文化内容丰富、紧跟潮流、不断改善创新、适用范围广,它们早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受众范围较小,很难跨越空间障碍进行推广传播,致使其发展极其受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稀缺资源与产业化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4]一方面,非遗文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原生动力和基本的要素构成,赋予了其丰富的内涵,是支撑非遗文化产业永续兴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非遗文化存在传承与发展的危机,通过实现产业化发展才能把静态的文化变成能够真正服务于大众的动态的产品,充分挖掘非遗文化的潜在价值,利于其传承与发展。
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可目前区内非遗文化借助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典例凤毛麟角,许多文化旅游产品样式种类单一、缺乏鲜明特色、价格没有竞争力,旅游市场资源整合低效,亟待完善。如何将非遗文化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融入旅游产品,开发符合大众消费体验的多元产品,拓宽传播销售渠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5],是我们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
广西文旅资源相对丰富,但非遗工艺却相对传统落后,科技含量较低,目前转变发展思路,促使科技与文旅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科技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内曾有过利用动感元素数据库开发文旅产品的案例,推动了数字技术在重点领域和场景的应用,类似的,广西非遗也可以依靠科技力量,使用先进技术去挖掘和保存非遗文化资源。优秀的八桂地区非遗文化可以为广西旅游行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又可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传播,两者的结合焕发新的生机。
结合八桂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西旅游产业综合协调发展的特点,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建议:挖掘广西“非遗+旅游”潜在价值,加大广西文旅资源开发力度,促进八桂地区非遗与旅游产业高质量结合;注入科技创新动力,引进科技企业,打造“非遗+旅游”品牌项目,形成系统的旅游回馈文化效应,丰富创新文旅产品供给;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非遗+旅游”的引导作用,完善广西区域特色的文旅融合长效机制,保持稳定的有关部门主导非遗文化和旅游行业融合发展形式;相关企业和部门依靠现代先进科技,有序延伸“非遗 +旅游”产业链,促进文化和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
“非遗”文化手艺传承人减少问题突出,已经是全世界非遗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传统手艺人是非遗文化的核心,结合现状,加强文化传承的人才队伍建设是广西地区非遗文化的重中之重。教育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要想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青少年的非遗文化教育抓起。首先,应广泛在中小学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活动。以广西铜鼓文化为例,可以在中小学校园进行铜鼓演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铜鼓魅力,欣赏生动的铜鼓表演,培养学生的兴趣,也可以组织学生前往铜鼓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书写观后感;其次,可将文化项目的学习纳入教育体系。建议在广西区内外高校设置非遗文化选修课程,比如在广西大学设置广西非遗文化选修课以及相应的社会实践课,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解家乡非遗文化,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到其他地方各式各样的文化,这将使得非遗文化项目的生命力越发蓬勃。在此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领导层应通过一定的监督机制对其效益进行评估,积极配合非遗文化的校园宣传活动,切实落实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形成教育促非遗的长效发展机制。
综合广西非遗教育的发展特点,培养非遗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以校园生活为例,学校要对学科教学进行合理规划,学习非遗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生民族凝聚力,还需要加大文化创意专业教学力度,适度释放学生天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期今后学习生活生涯能把自己的创意与八桂大地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共同持续推动我国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6]
在丰富多彩的现代文化面前,传统的非遗文化对于年轻人来说显得乏味单调,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新非遗文化传播和营销模式,是延续非遗文化生命力的重要路径。结合广西非遗发展的地理环境特点,较为传统的非遗文化的原生环境主要在乡间,因此发展面临更大危机,在如今“互联网+”的大背景加持下,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为民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展示形式,促使乡间非遗文化走向城市,是文化向纵深传播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除了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媒介外,应提供 AR、VR、MR 等多种高科技体验,以及电影、电视、戏剧、纸质类书本等多种传播种类,大力传播非遗文化,提升非遗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例如在广西的人流聚集地或者文化馆,开展相关的主题艺术周、艺术节、文化展、巡演等大型活动,增设一些能让广大民众近距离接触和沉浸式体验的文化展览基地,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借助创新的非遗文化传播和展示模式,让传统非遗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结合其他地方非遗文创产品创造性转换实现路径分析经验,对文创产品而言,在满足自身功能的基础上,给民众带来一场好的视觉盛宴,还应以文化为支撑,在内在层次上满足大众的审美与文化需求。[7]新的创意理念和新工艺的加入能使传统工艺更好地结合现代生活,创造出更有生命力的产品。设计在非遗商业转化中的产品设计、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可视化设计和景区服务设计中的应用需要保证特色,保持与时俱进。[8]
非遗传承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动力源泉。传承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发扬人类智慧,增强非遗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自信。广西非遗非遗产品亟需先进的设计理念,只有更加满足现代化的生活需要,“非遗”文化的感染力和经济价值才会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