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体验活动的思考

2023-11-08 02:13叶玲丹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小班劳动班级

叶玲丹

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第一步的学前教育,要充分重视劳动在课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对幼儿园劳动体验活动展开进一步的实践与思考。

劳动体验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劳动是未来责任意识和能力素养养成的当下行动

劳动是一种习惯,但劳动也是需要能力的,如承担和自己年龄相匹配的家务、班级劳动等。这些都是幼儿的成长需求,也是帮助其建立责任心、自信心的过程。比如,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定期照料家里的植物,定时喂养小动物,清洗简单的餐具、收拾餐桌等。这样的劳动行为承载着幼儿的责任意识和能力素养的养成。

劳动是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的多数劳动活动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幼儿必须通过较长时间的劳动才能获得成果。比如种土豆,孩子们自己动手松土、播种、浇水、除草等,每个活动都有他们的参与,所以他们特别关注土豆的变化,看着自己种的土豆一天天发芽、长大,孩子们在真实的劳动过程中直接体验到劳动的辛苦,不仅养成了坚持不懈、勤劳的良好品质,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满足与喜悦,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劳动体验活动在幼儿园的实践与思考

劳动体验活动的内容要来自幼儿兴趣

只有来自真实情境、激发幼儿兴趣的劳动内容,才能促使幼儿主动投入、持续行动。对于劳动内容的思考,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出发。第一,是以幼儿的年龄段为维度。比如,小班幼儿爱通过模仿进行劳动体验,感受自我服务的乐趣;中班幼儿喜欢动手进行劳动体验;大班幼儿喜欢创造性、探索性、个性化的劳动体验。第二,是以劳动的内容为维度,如自我体验、为他人服务、分工合作等。

劳动体验活动的理念应尊重幼儿的天性和成长需求

幼儿园的劳动活动要尊重幼儿的天性,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我们要建立激发幼儿自主体验、热爱劳动的课程实施理念,支持幼儿的劳动过程。在开展劳动体验活动中,有两点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链接”生活,助力幼儿建立生活劳动观。要注意避免劳动活动目标化和技能化的倾向。学前阶段的劳动体验要为幼儿建立未来生活劳动观而服务,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劳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观念,感受劳动过程中所蕴藏的美好和力量。

例如,幼儿园最常设置的劳动岗位就是“值日生”。班级里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角色存在?幼儿有没有理解这个角色的定义?幼儿如何在劳动中体验“值日生”这一角色所具有的社群服务特质?中班后期,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对于“值日生”的理解,如:“什么是值日生?”“值日生要做哪些事?”“哪里需要值日生?”“谁来评价值日生的服务质量?”等。在讨论的过程中,幼儿对“值日生”的角色理解逐渐明晰:原来这是个为班级服务的角色。接着他们发现,在班级的某些角落更需要值日生,如“自然角总是打理不干净”“中午生活老师一个人来不及拉窗帘”“玩具架每天都很乱”等,并确定了哪些问题是幼儿可以自己解决的,哪些区域需要一个值日生来为大家服务等。这一系列基于儿童视角的讨论,不仅确定了从幼儿需求出发的值日生内容,也促使更多幼儿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自己解决和完成的。自我管理既是劳动也是班级服务的一部分。

劳动体验行为是满足幼儿需求的游戏过程。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所以,幼儿园在开展活动时,要以游戏为基本形式。我们要认真思考,幼儿在劳动体验中是否享受游戏的过程。比如小班幼儿的“娃娃家”就是模仿劳动的过程,幼儿在“娃娃家”中模仿“妈妈给宝宝喂奶”,体验劳动的乐趣。我们还要把劳动做为幼儿游戏的一部分来实践,当游戏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幼儿也会愿意为当下的劳动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获得挑战自我的快乐。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劳动活动的内容之一,小班对自然的感受、中班照料植物时的体验,以及大班对植物生命力的关注等,都会在劳动的过程中一一呈现。这些行为对幼儿来说就是游戏的一部分,他们边劳动边游戏,不知不觉便投入其中,萌发了探究性行为。劳动体验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萌发劳动意识,发展社会性,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收获未来核心素养的学习品质。

劳动体验活动的评价应推动幼儿个性化成长

评价在支持幼儿劳动体验的过程中发挥着推动作用。我们一直在进行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秉着尊重差异、支持发展的理念,并将其浸润于一日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

去年带小班的时候,笔者就发现:到了小班下学期,幼儿就出现了劳动意识的萌芽,如吃完点心会主动清理桌上的垃圾,游戏结束后会收拾班级的玩具等。劳动能为每个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初步的责任感和劳动意识。但是,幼儿的思维不同、能力不同,如何满足不同幼儿的劳动需求呢?在小班,我和幼儿们一起制作了一条“时间轨道”,把每个幼儿想做的事情记录在相应的时间段上,制订出简单的劳动计划,如“吃点心前帮生活老师分点心”“午餐后擦桌子”“午睡前拉窗帘”等,如果幼儿能按照计划完成,就为其贴上“劳动小使者”奖章,他们会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也有幼儿一直没有参与劳动,但是在同伴分享劳动经验的过程中,他们同样感受到了生活劳动的快乐,这样的情绪体验会激发幼儿后续的劳动行为。

到了中班,“时间轨道”上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要让阅览室的‘图书宝宝’干净整洁”“户外运动区的平衡木要摆放整齐”“要给土豆苗拔草”。我们发现,幼儿对劳动内容的关注不再局限于自我和班级,劳动的范围从班级拓宽到了幼儿园,甚至从服务班级里熟悉的伙伴发展到更大范围的公共服务。

到了大班,幼儿的思维更加具有创造性,能独立思考,可以和幼兒一起创设“劳动的小船开到哪里去”的空间。每个幼儿的“小船”都可以开到“开心湖”“棒棒海”和“问题湾”去。“以后你忘记收牌子了,我可以提醒你”“我也要早点来幼儿园,才可以提前为大家服务”……这些记录呈现的是幼儿劳动体验后的心情、对劳动的评价,以及在劳动中的问题等。幼儿在劳动中生活,在生活中劳动,产生了更多的自我认知和效能感。

劳动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快乐的游戏体验过程。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劳动对幼儿未来发展的价值,努力创造幼儿愿意自觉投入并能获得快乐和成就感的劳动机会和环境,支持幼儿在劳动中的各类体验,让幼儿逐步建立生活劳动观,形成积极的劳动意识、态度、习惯,以及劳动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小班劳动班级
班级“四小怪”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不称心的新班级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