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研究: 指数构建与量化评估

2023-11-08 07:23俞子荣
国际贸易 2023年10期
关键词:博会供给效应

陈 曦 俞子荣

2020 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首次提出: “经过3 年发展, 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 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 联通中国和世界, 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 人文交流、 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 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2022 年, 习近平主席在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再次强调: “现在,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 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 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进博会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战略举措并列, 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下中国供给并且服务于全球的国际公共产品。

作为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和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进博会产生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如何释放、如何量化、 如何变迁, 目前学界尚无系统论述。 本研究将阐释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的理论框架,探讨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的传导机制, 构建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的指数体系, 进而实现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的量化计算, 并从中分析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的变化趋势, 最终为进博会“越办越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一、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的理论框架

“公共产品”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8 世纪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和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提出,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在1954 年刊发的《关于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 首次对公共产品做出现代经济学理论分析。 美国制度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在1971 年刊发的《增进对国际合作的激励》中, 首次将公共产品理论与国际秩序问题相结合, 提出“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目前, 国际社会对国际公共产品的权威定义来自以德国发展经济学家英吉·考尔(Inge Kaul)为代表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团队: 一方面, 国际公共产品的益处具有强烈的公共特性, 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另一方面, 国际公共产品的益处对世界各国、 所有人民、 所有世代具有基本的普遍性;从公共政策角度看, 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应满足决策、消费、 收益分配的公共性特征。

从本质而言, 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是国际间经济合作与政治协调的过程, 主要以契约的形式规定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 并建立国际合作的激励机制,以便各国在共同防范化解全球性风险、 解决全球性问题过程中, 达到成本最小化、 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博会具备典型的国际公共产品属性, 其供给效应也远远突破经贸领域和国别范畴, 实现了“直接效应、 强相关外溢效应、 弱相关外溢效应”三重层次效应, “国际采购、 投资促进、 人文交流、 开放合作” 四大平台效应, 以及“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 科技”五大价值效应的全方位联动。

(一)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的属性分析

1. 进博会具备国际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 跨国界外溢性三大基本属性

进博会具备公共产品的两大基本属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就非竞争性而言, 进博会作为制度平台, 参展参会主体无论大小、 强弱、 贫富、 意识形态及政治经济体制, 一律平等, 均可搭乘拓展中国广阔内需市场的“便车”; 就非排他性而言, 进博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不搞“小圈子”“小集团”,无差别向世界所有国家、 地区和国际组织敞开大门,突破国家、 集团、 区域、 代际界限。 除满足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外, 进博会作为国际公共产品, 还具备益处的跨国界外溢性。 进博会首创以“进口”为主题的实体+智力平台, 这不仅有利于推动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也有利于以新型全球多边合作机制问诊全球治理问题, 矫治国际市场失灵, 稳定全球市场预期, 凝聚全球开放共识, 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2. 进博会具备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 消费、 收益分配三大政策公共性特征

从公共政策供给角度看, 进博会亦符合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共性三角”特征: 就决策的公共性而言, 进博会打破了基于“霸权稳定论”的西方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改变了基于经济强权逻辑的供给决策机制, 坚持所有国家平等协商、 求同存异、 管控分歧、 扩大共识; 就消费的公共性而言, 进博会的受益对象不局限于锚定贸易和投资重点国家, 进博会注重通过各种参展税费优惠政策, 促进发展中国家乃至最不发达国家的全面参与, 从而使消费对象遍及全球; 就收益分配的公共性而言, 进博会将公共平台与全球贸易和跨国投资联动, 基于互利互惠原则促进国际合作、 增进利益相容, 将本国发展利益融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乃至全球共同利益。

(二)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效应分型

1. 三重层次效应

作为国际公共产品, 进博会产生的供给效应受益范围层次可分为直接效应和外溢效应。 直接效应是在进博会展览及虹桥论坛举办期间, 通过商品、服务、 资金、 技术、 人才流动和交流所产生的直观效益。 外溢效应又可细分为强相关外溢效应、 弱相关外溢效应。 强相关外溢效应是指, 进博会对带动中国整体发展以及与参展参会国家和地区双边关系稳步优化的宏观影响; 弱相关外溢效应是指, 进博会对稳定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更广泛的外部影响。

2. 四大平台效应

根据习近平主席对进博会的平台定位,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可分解为国际采购效应、 投资促进效应、 人文交流效应和开放合作效应。 国际采购效应是指, 进博会向全球打开中国14 亿总人口、4 亿中等收入群体、 1.63 亿市场主体、 3.1 万亿美元商品和服务进口的广阔内需市场, 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为全球发展不断厚植物质基础; 投资促进效应是指, 历届进博会开幕式已成为习近平主席宣示中国投资促进政策的重要平台, 进博会引领中国外商投资环境持续优化, 为全球投资复苏注入强劲动能; 人文交流效应是指, 进博会通过人文交流展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促进参展各国相互尊重、 彼此借鉴、 和谐共存, 为全球文明指明进步方向; 开放合作效应是指, 进博会“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 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 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 为全球企业搭建互惠互利平台, 为世界各国政府提供交流磋商机制。

3. 五大价值效应

从对中国自身的贡献价值分型来看,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还可分为政治价值效应、 经济价值效应、 社会价值效应、 文化价值效应和科技价值效应。 政治价值效应是指, 中国通过筹办进博会,不断提升在国际经贸治理乃至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经济价值效应是指, 进博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线下国际展会, 通过充分实现 “买全球、 卖全球、 惠全球”, 促进中国经贸发展; 社会价值效应是指, 进博会通过扩大进口激活内需促进中国国民消费升级; 文化价值效应是指, 进博会通过搭建人文交流平台促进中国国际民间文化交流; 科技价值效应是指, 进博会通过引进高科技产品、 技术、 人才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

二、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的传导机制

当前,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 在全球公共领域最需要集中履行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职能的领域包括:尊重人权和国家主权, 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 打击跨国犯罪, 管理全球公地, 应对公共卫生危机, 实现知识和技术共享, 稳定国际宏观经济、 财政、 货币、 贸易和金融体系, 协调跨国通信与运输体系,以及构建国际社会制度基础设施等。 自创办以来,进博会主动为世界市场创造新空间, 为国际经贸开拓新范式, 为全球贸易注入新动能, 为各国开放共享新机遇, 成为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成功战略实践。 在国际和国家两个层面, 进博会通过十大机制充分履行了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职能, 实现了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效应传导。

(一)国际层面传导机制: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1. 助力破解全球和平赤字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国际社会焦虑、 不安、 迷茫、 悲观情绪蔓延, 全球预期转弱。 面对如此形势, 进博会集中体现中国坚持对方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 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不退缩的态度, 依托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 以高度战略定力持续向全球溢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正外部性。 进博会以深化人文交流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通过向全球阐释中国开放理念和构建更广泛利益共同体, 切实让世界看到中国维护全球和平的信心、 决心和行动。 创办五年来,进博会对国际人文交流的关怀持续提升, 人文活动和配套活动数量显著增长, 进博会正不断以汇聚起更强大的文明合力引领世界向促和平、 求稳定、 谋发展的共同愿景迈进。

2. 助力破解全球发展赤字

面对全球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的态势, 进博会凝聚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切, 聚焦改善贸易和投资环境、 产业转型升级、 粮食安全、 发展筹资、 应急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需求, 帮助发展中国家了解中国发展经验、拓展中国市场、 融入全球经贸网络, 切实为世界带来发展红利。 五年来, 进博会尤其注重为最不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经贸联系搭建桥梁,促进改善最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最不发达国家扩大对华出口和吸引外资, 以增加外汇储备、 积累财政盈余、创造就业机会、 提高国内收入, 从而推进贸易驱动型减贫、 缩小全球发展鸿沟并增进世界总福利。

3. 助力破解全球安全赤字

面对当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 不确定性空前提升、 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的局面,进博会积极主张世界各国打破政治偏见, 摒弃零和博弈, 反对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武器化”, 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通过加强国家间政策沟通实现发展, 倡导以对话弥合分歧、 以合作化解争端,以团结精神和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 五年来, 进博会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通过公平公正拓展全球伙伴关系, 进博会不断推动改造西方建构的“中心—边缘”不平等国际格局, 为国家和地区繁荣发展营造公平正义、 共建共享的良好环境。

4. 助力破解全球治理赤字

面对当前美国霸权衰微导致其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意愿显著下降的情况, 进博会作为中国常设性主场外交平台, 通过积极探索多边机制创新填补全球治理赤字。 从为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平台来看, 五届虹桥论坛汇集国际国内政商学研多领域人士的思想和智慧, 宣扬开放、 发展、 平等、 合作、 共赢的全人类价值, 围绕探究世界开放逻辑、 评估世界开放成效、 展望世界开放大势展开交流。 虹桥论坛逐渐成长为世界各国表达全球治理诉求和关切、 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凝聚开放共识的重要多边平台。 自2021 年起,虹桥论坛还面向全球发布《世界开放报告》, 通过测度129 个经济体的跨境经济开放、 社会开放和文化开放三大领域共29 项指标, 量化世界开放程度, 计算“世界开放指数”, 报告具备科学性、 战略性、 国际性和权威性, 成为全球开放治理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5. 助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当前, 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国家安全为由, 通过巨额财政补贴、 强制政府采购、实施“小院高墙”战略、 建立产业联盟等彻底的产业保护主义推动制造业回流, 极力扭曲全球市场, 加剧贸易不公平竞争, 使全球发生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产业链供应链断裂危机的风险陡增。 在全球经济持续疲弱的背景下, 进博会旗帜鲜明地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支持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便利化, 为全球企业进入中国超大市场畅通渠道, 以此巩固全球产业链、 供应链、 数据链和人才链, 从而显著降低贸易投资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积极充当全球经贸逆周期调节的减震器和稳定器, 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营造更加稳定、 包容和可持续的外部环境。

(二)国家层面传导机制: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 支撑中国高水平开放顶层战略

进博会通过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家重大开放战略紧密联动, 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RCEP 成员国家的企业顺利进入中国市场、 稳步建立产业联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搭建平台并畅通渠道。 五年来,进博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RCEP 成员国家经贸联动更加紧密, 从而持续优化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空间, 有力支持中国陆海内外联动、 东西双向互济的高水平开放格局, 重塑基于“西方中心论”和“中心—外围论”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和国际分工体系。

2. 促进中国国际收支账户平衡

进博会通过搭建“在岸+离岸”“线上+线下”的新型贸易和投资平台, 支持中国扩大进口、 企业“走出去”、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从贸易角度来看, 进博会通过集中商品和服务采购, 有效缓解贸易摩擦, 调节进口产品结构和来源结构; 从投资角度来看, 进博会为本土企业接触国际市场提供便捷渠道, 有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发掘国际市场潜力, 从而促进对外投资; 从人民币国际化角度来看,进博会展览期间的交易按国际惯例需优先使用人民币支付, 从而强化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功能。可见, 进博会有效促进中国贸易和投资平衡发展,降低经常账户顺差及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 从而推动中国国际收支账户趋向自主平衡。

3. 推动中国扩大制度型开放

进博会推动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先行先试引领贸易投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从第一届承诺进一步降低关税、 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 精简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第二届承诺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等, 第三届承诺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压缩《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等, 第四届承诺增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 到第五届承诺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等, 习近平主席在历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的各项贸易和投资促进政策正有序落地, 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国际分工效率、 提升中国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为世界各国市场主体创造更加便利和友好的营商环境。

4. 加快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进博会精准聚焦以中国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加速畅通双循环, 促进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 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总量的30%, 消费市场占全球总量的18%, 进博会的举办有助于充分释放中国的巨大发展潜能, 有效衔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需求, 实现供需良性互动和正反馈, 从而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质量和水平。 在供给端, 进博会通过吸纳外国先进资本品、 中间品、生产技术和投资, 促进国内企业改善产品质量、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 从而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在需求端, 进博会通过积极打造多元化国际消费品集散地, 促进海外消费回流、 激发国内消费潜力、 创造新型消费需求, 从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维护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进博会有效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坚决抵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外部风险冲击。 通过大规模集中采购, 进博会不断提升中国进口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对商品价格的控制力和对贸易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从而有利于中国掌握国际市场、 特别是大宗商品市场的定价权, 以降低全球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为高规格国际采购和投资促进平台, 进博会通过广泛拓展新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为中国提供更加多元化和高端化的商品、 服务、 技术选择, 从而不断降低中国进口来源集中度和依赖度, 在全球性风险挑战加剧的情况下, 有效化解中国产业链供应链“替代不足”和“卡脖子”风险。

三、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的指数体系构建

当前, 国际社会正处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塑期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窗口期, 进博会作为中国自主创建和供给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其供给效应须通过构建指数的方式来系统量化和评估, 从而形成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中国话语体系, 并以此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一)构建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指数体系的必要性

1. 有利于宣传中国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成效, 掌握全球治理能力的评判权

在大数据时代, 数据即资源、 算法即权力。 面对冷战以来西方国家通过推动指数构建操控国际社会舆论和维持不公正全球治理秩序的局面,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履行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贡献需要得到客观呈现。 进博会作为中国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典范, 应通过构建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指数体系对其供给效应进行量化和宣传, 从而全面、 科学地体现中国在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乃至全球治理领域不断提升的创新力、 修正力、 领导力、 决策力、 协调力和执行力。

2. 有利于推动进博会体制机制趋向完善, 提升中国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通过构建指数体系对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进行量化评估, 可以更精准、 更直观地显现进博会现有政策和制度设计的优势及尚可改进之处,从而以更稳定、 更高效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矫治全球治理失灵、 弥合全球治理赤字, 并推动建设融合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识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

(二)构建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指数体系的技术路线

根据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国际、 国家两大层面的十大传导机制, 选择相应理论可支撑,数据可及、 可量化的20 个直接效应指标、 26 个强相关外溢效应指标、 24 个弱相关外溢效应指标, 共70 个指标、 13136 组数据, 共同形成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综合指数体系, 从而对五届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进行量化研究。 同时, 根据对十大传导机制各自平台效应和价值效应的权数赋值, 分别计算五届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四大平台效应和五大价值效应的专项指数。

2. 指标选择与权数赋值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综合指数指标选择与权数赋值见表1, 平台效应和价值效应权数赋值见表2。

表1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综合指标选择与权数分配

表2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专项指标权数分配

四、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指数的计算与评估

(一)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效应指数计算和评价

1. 计算方法和结果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效应指数的计算参考了拉斯贝尔加权综合指数法, 以2018 年为基期(指数=100),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t为第t年供给综合效应指数,Wd、Ws、Ww分别为直接效应、 强相关外溢效应、 弱相关外溢效应权数,xi为指标数据值,为基期指标数据值,wi为指标权数, 则综合效应指数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综合效应指数分项计算结果

2. 基本结论

尽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等不确定和不利因素影响,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效应总体仍然呈稳步增长态势。

那年部队来征兵,招财报名,所幸的是老支书庆高伯卸职去公社林场了,不然的话会是第一个就被刷下来。他在部队几年,是站岗、放哨?还是练武、杀鬼子?谁也不知道。他娘桃娭毑也不知道。他虽然小时候读过三个一年级,两个二年级,后来还混到四年级,可他不会写信,就是写了信寄回来,桃娭毑也不会看,她扁担倒地,一字不识。

根据综合效应指数计算结果, 尽管受到各种负外部性扰动,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指数仅在2020 年出现小幅回落, 5 年来供给效应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12.68%。 相较于首届进博会基期指数100, 第五届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综合效应指数增长了50%以上, 达到历史峰值151.02。 从三重层次效应来看,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直接效应指数增长最快, 第五届达到173.84, 显示出进博会自身蓬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强相关外溢效应指数增长相对平稳, 第五届达到123.87, 显示出进博会带动中国整体发展, 以及与参展参会国家和地区双边关系的稳步优化;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弱相关外溢效应指数相对疲软, 第五届降至95.54, 更多显示出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

(二)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十大机制效应指数计算和评价

1. 计算结果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十大机制效应指数的分项计算结果见表4。

表4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十大机制效应指数分项计算结果

2. 基本结论

在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十大机制效应中,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效应和推动中国扩大制度型开放效应的表现最为突出。

根据十大机制效应指数的分项计算结果, 从国际传导机制层面来看, 第五届进博会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效应较首届增长近两倍, 破解全球和平赤字效应、 破解全球发展赤字效应、 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效应也取得一定增长, 破解全球安全赤字效应并不显著; 从国家传导机制层面来看, 第五届进博会推动中国扩大制度型开放效应较首届增长近三倍, 支撑中国高水平开放顶层战略效应、 促进中国国际收支账户平衡、 维护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效应也取得一定增长, 加快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效应并不显著。

(三)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平台效应指数计算和测评

1. 计算方法和结果

基于十大机制效应指数的分项计算结果, 以国际采购效应指数为例,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it为第t年综合指数第i项分项计算结果,Wit为第i项国际采购指数权数, 则计算结果见表5。

表5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四大平台效应指数分项计算结果

2. 基本结论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四大平台效应从初期相对均衡增长, 转向开放合作效应和人文交流效应增长更为显著。

根据四大平台效应指数计算结果, 第二届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各类平台效应增长相对均衡,由于第三届进博会遭受新冠疫情强烈冲击, 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人文交流效应和开放合作效应出现明显下滑。 相比而言, 进博会初期国际采购效应和投资促进效应更为突出, 而第四届和第五届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开放合作效应和人文交流效应呈现更为显著的增长态势, 相较于首届进博会基期指数100, 第五届进博会的开放合作效应和人文交流效应分别增长60%和50%以上。

(四)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价值效应指数计算和测评

1. 计算方法和结果

基于十大机制效应指数的分项计算结果, 以政治价值效应指数为例,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it为第t年综合指数第i项分项计算结果,Wit为第i项政治价值效应指数权数, 则计算结果见表6。

表6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五大价值效应指数分项计算结果

2. 基本结论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五大价值效应从初期经济价值效应最突出, 转向政治价值效应和文化价值效应增长更为显著。

根据五大价值效应指数计算结果, 第二届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五大价值效应相对均衡, 其中经济价值效应更为突出; 第三届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除经济价值效应外, 其他效应指数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至第四届和第五届,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政治价值效应和文化价值效应呈现更为快速的增长, 相较于首届进博会基期指数100,第五届进博会政治价值效应和文化价值效应指数均增长50%以上。

五、 结 语

作为中国自主供给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的快速增长体现了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从指数计算结果来看, 未来进博会应重点从以下方面拓展政策效能:

一是进一步提升国际组织参与进博会的力度, 以增强破解全球四大赤字效应。 国际组织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是衡量进博会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破解全球和平赤字、 发展赤字、 安全赤字、 治理赤字和提升多边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进博会应大幅拓展参展和参与虹桥论坛的国际组织的数量, 尤其是尽快建立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 以及金砖国家、 上海合作组织常态化合作机制, 逐步形成全球治理“新极点”和“新体系”。

二是扩大进博会参展国家和地区的范围, 以增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效应。 参展国家和地区总体体量是衡量进博会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对全球影响力和贡献力的最基本指标, 进博会应注重促进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 尤其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全面参与。

三是优化进博会制度型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能,以增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效应。 习近平主席在历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中国开放举措,以及虹桥论坛举办规模的扩大是支撑进博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效应不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应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升。 具体措施可包括: 建立进博会制度型开放举措跟踪落实和评估机制; 建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RCEP 成员国家进博会参展专用通道; 加大对参展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减免税费政策支持力度; 构建虹桥论坛多领域、 多层次、 多渠道对话机制,并加强智力产出, 以增进“虹桥声音”的丰富性和权威性, 加速“虹桥智慧”的积聚、 交融、 整合、 传播。

猜你喜欢
博会供给效应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直企首探进博会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