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勇 杨文忠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有关注,时时激发他们爱英语,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内涵,营造场景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充分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既不影响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养成,又助推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成了每一位英语教育者的重要课题。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研究与探索。
一、依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动力,有兴趣才会正确对待英语学习、才会以健康的心理对待英语学习中的苦与乐、得与失。现行的英语教材,无论是版面设计,还是其中的图文,都很鲜活、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若英语老师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中,能模拟生活场景呈现文本内容,或通过动画、视频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增加文本趣味性,或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动手体验,则能拓展文本内容的长度、宽度与深度,时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营造学习英语的心理氛围,让学生正确对待英语
对于我国大多数的学生而言,能接触到英语的环境大多是在学校,故老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这是给学生营造健康心理环境的前提。因为有了英语学习的氛围,才能让学生在轻松宽容的环境中放下胆怯,拥有自信,大胆开口说英语。
(一)整合英语教学资源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观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获得英语知识,还应拓展其内容中的众多生活联系,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可以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观念。如川教版When do you get up?一课中“A Busy Day”“My Day”等内容的呈现,告诉学生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将学习、生活、锻炼、娱乐(玩耍)、睡眠等内容的时间具体化,并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制度,养成生活规律的习惯。这样不仅让自己身心健康,也能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又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一文呈现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除了让学生掌握这一传统节日的时间、由来、习俗等,还可以组织“包粽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食材的选择准备、过程的操作、成果的分享三个步骤体验劳动使人快乐。
(二)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场景,张扬学生个性,均衡学生的发展
班级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性,在教学中,老师只有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英语教学氛围,学生才会有轻松的心境,才会愿意参与到教学中,各尽所能,积极完成学习任务。良好的学习场景,既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也能有利于教师的教。首先,师生间要有良好的关系。教师要做学生的师长与朋友,只有做到让学生愿意亲近、主动亲近,学生才会有敬无畏,才能避免面对教师时的紧张焦虑的情绪,才会有积极学习的状态。其次,避免把课堂变成一言堂。教师可以采取“聊家常”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参与英语学习,既能促进学生用英语表达的自信,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的目标。如在教授Could you help me,please?一文时,我抱了一个大大的纸箱子,以很吃力的状态走到教室门口,我随口问:“The paper box is very heavy.Which boy can help me?”立即就有好多男生举手,我选择了一位平时性格比较内向、寡言少语的男生,问他:“Dear Yang,would you like to help me?”他说:“Yes,Id love to!”他高兴地接过了箱子。我又问他:“Do you feel it is heavy?”他认真地掂了掂箱子说:“No,I feel it isnt heavy. Its very light.”我又问所有学生:“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the box has?”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道:“Yes.”我说:“Guess,what are they?”教室内一下子炸开了锅,学生们情绪高涨,你一言,我一言地说箱子里面有什么。我也在他们猜中时逐一拿出了football,small box,triangle,Easter egg等东西,然后再一一拿起这些东西让学生们分别描述它们的颜色和形状,而这些句型及单词正是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像这种“似教非教”的课堂教学方式,既让学生非常感兴趣,也很容易在老师预设的场景中不自觉地用英语表达,特别是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效果非常好。
三、丰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意识,即坚持、坚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不是简单的事情,它是慢活,它是时间长度、宽度与厚度的积累。记忆是积累,而反复则是与遗忘作斗争,巩固记忆。记忆与反复的过程是辛苦且枯燥的,因此,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加强记忆,而且要培养学生养成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相信自己、战胜自我的坚强意志和良好品质,以坚持战胜遗忘,最终取得成功。
(二)培养学生敢于竞争的意识,正视自己的不足
一般而言,班级的学生是分优、良、中、后几个层级的,因此他们的学习态度、目标意识也会出现差异。所以,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不自卑,不放弃要积极抓住机遇,养成勇于竞争、力争上游的积极态度。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组织小组竞赛、单词接龙、男女生大比拼、擂台赛等活动,让学生以积极向上、勇于表现的态度,以不怕竞争的心态积极参与,在竞争中修正自己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
(三)培养学生具备互帮互助的健康心理,团结协作
小组合作是英语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学习模式,小组成员的组成是有层次梯度的,所以在开展小组竞争、小组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时,是需要小组的整体进步而不是个体的表现。英语老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辩证认识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的关系,养成小組成员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才能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四、重视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促使学生均衡发展
学生的情绪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故其心理的变化也就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英语老师应有课堂应急反应的机制,应注意课堂教学中学生情绪的变化,在课后及时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处置、疏导学生的心理矛盾或心理症结。同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在对他们的辅导过程中除了坚持及时、耐心、细心外,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与辅导对象做朋友的原则。老师只有获得学生的信任,如对待朋友一样对学生坦诚相待,学生才可能说出自己的心里的想法和情绪,辅导才会有效果。
(二)替学生保密的原则。这个年纪的学生往往很好面子,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对个别的学生做心理辅导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等,选择书信、面谈、与他一起做事、陪他回家等多种方式,在放松的状态下,让学生自然倾述,帮助他(她)恢复阳光的心态。
(三)有教育帮助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其实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保持阳光健康的心态。因此在辅导的时候,必须坚持做到正面的启发教育与积极引导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成长发展相结合,坚持改变与进步,哪怕是一点小进步,只要教师注意鼓励引导和教育帮助,就一定能收获让人满意的结果。
当然,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还有很多,只要老师心中有爱,就会让英语教学的过程有温度,就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给予的温暖而阳光、快乐地进行学习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