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传统节日资源的德育活动探索

2023-11-07 17:32芮南轩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9期
关键词:德育活动班主任

[摘要]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德育资源。班主任应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开展相关的德育活动,引导新时代小学生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厚植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促进新时代学校的道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节日资源;德育活动;班主任;班级育人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了华夏民族的精神理念,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不仅具有广泛的文化、历史价值,也蕴藏着重要的德育价值和功能。首先,传统节日文化中镌刻着浓厚的爱国情思,通过庆祝节日,学生可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继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其次,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仁义”与“孝悌”等伦理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关于亲情、友情、师生情等方面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塑造道德人格,领悟道德规范。最后,传统节日是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下应运而生的,处处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传统节日文化也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教育载体。

党和国家在基础教育的探索过程中,非常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利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小学低年级教育应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小学高年级教育中要使学生明白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因此,作为小学立德树人的重要文化载体,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活动、班级教学和育人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势在必行。

本文就传统节日文化应当如何在班级育人过程中发挥其价值与功能展开研究,旨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促进新时代学校的道德教育的发展。

一、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学生节日文化认同

认同是属于情感层面上的,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和情感归属感,这种情感认同可以表现为对传统节日的喜爱和向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对传统民俗的亲切感和归属感等。然而,小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节日出现了明显的偏好和选择自觉性。尤其随着外来节日的不断影响,小学生们往往被好奇心所驱使,更容易追求所谓的新奇和时尚,选择过洋节。而对于传统节日文化,部分学生仅仅停留于口头认同,缺乏深入了解,更不用说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情感认同。基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结合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极创新形式,将传统文化教育变成一系列体验感强、参与性高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文化记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例如,在中秋节当天,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诵一诵”:开展“中秋诗词大会”,诵读有关中秋和赏月的诗词,共吟诗词寄相思,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到“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学生在诗香中感受古人心中的月亮,最终评选出中秋诗词之星。中秋节又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是一个饱含情感的日子,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画一画”:组织“画团扇,庆中秋”活动,学生们用一支支画笔在团扇上绘制专属于自己的作品,并带回家向家人展示。班主任还可引导学生“尝一尝”:学生从家里带来了各种不同口味的月饼,大家一起品尝各种各样美味的月饼。通过这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中秋佳节别样的团圆气息,加深对中国传统佳节的美好印象,从而在心底认同传统节日文化。

二、融合学科活动,建立育德与节日的关联

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而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也蕴藏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班主任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后作业的设计这两个层面出发,适时适度地渗透传统节日文化,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

班主任若是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加入传统节日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想象,将抽象的节日文化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作业设计上融入传统节日元素,丰富课后作业形式,促进学生主动感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积累,从而达成育人目标。例如,在学习《元日》这首诗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从视觉角度向学生介绍古代庆祝除夕、辞旧迎新的景象。学生可以结合想象,感受在醇美的“屠苏酒”的微醺中,春天的气息悄然而至,千家万户都齐刷刷地换上新的桃符,大街小巷充满着迎接新年的活力。下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写春联的作业,发放对联纸,让学生自己挥毫创作,完成自己的“元日”桃符,并由同学和教师共同评选最佳桃符,张贴在班级门口。这样以诗育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学科教学课堂,充分建立学科教学与传统节日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拓展活动范围,整合节日德育资源

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塑造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影响是至關重要的,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认知。基于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扩大德育活动范围,开展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促进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联合共育。学生可以将课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本班实践的“敬老爱老,弘扬孝道”重阳节活动,结合家庭德育资源,获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在节日当天,班主任邀请部分学生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到班级中共度重阳佳节。学生可以和长辈一起唱歌跳舞,聆听长辈们的故事,从而增进祖孙两辈人的情感交流。学生与长辈的互动可以让学生直观体验重阳节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实现“敬老爱老,弘扬孝道”的活动目的,发挥重阳节的德育作用。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引导班级学生在重阳节当天写下“给长辈的一封信”,让学生在放学回家后送给自己的长辈。学生以写信的方式抒发自己真挚的情感,实现了两代人心灵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表达对长辈的尊敬之情。这种扩大德育范围、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的德育活动,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从固定的学校范围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层面的德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而这些寓教于兴趣、寓教于情感和寓教于无形的德育活动,能够充分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目的。

在小学德育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不仅丰富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班主任需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从而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融合学科教学,建立教学与节日的联系;扩大德育范围,整合学校内外德育资源等诸多方面,挖掘其在班级育人过程中发挥价值的有效路径,增强小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与理解,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03).

[2]李林经.传统文化在小学班级德育管理中的运用路径[J].新课程,2020(22).

芮南轩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活动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基于生命成长的德育活动实践研究
少先队德育活动的开展与有效性提升思考
班主任
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思考
爱国从小事做起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