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刚
摘 要:高中生物学科属于高中生命教育课程的主要学科之一,因为该学科重点促使学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现象和生活行为,教师正确开展科学生活观教学活动,可以借助该学科的优越性,利用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生命知识素材,切实开展生命教育,确保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时,可以帮助众多学生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本篇文章主要对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教育中的渗透路径详细探讨。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在明确生命教育基本概念后,采用多样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命万象,这样才能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来表达发展特征及相互管理的生命现象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学会与人相处的基本生存技能,明确生活和学习的意义。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中生物教学;渗透路径
高中生物教师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中,利用更新的教育观念,围绕高中生物课堂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工作,可以让学生从多方位和多角度增强生命意识,进而主动在学科学习中学会保护生命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学生在生命教育的影响下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另外,高中生物教师为了能够使生命教育在课堂中渗透得更好,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开展的意义和积极影响,可以通过深挖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或者采取有效的方法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全面转变原有的固化教学课堂,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让高中生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不会迷失方向。
一、生命教育的概述
生命教育从表层意义上来讲,主要指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学会认识,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的基本生存技能,将提升学生生命价值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从生长意义上来讲,生命教育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以及一切自然的生命,这样才能通过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对生命价值具有清晰的认识,确保学生可以在偌大的社会发展环境中,不断探究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有效方法,将理解尘埃生命和让学生逐渐学会尊重生命的独特性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育发展新阶段,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准备课堂教学形式和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提醒学生保护生命才是向前发展的第一原则,需要让学生在明确生活的意义和学习的意义的基础上,借助生命教育的正确指导,保障生活质量,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命教育广义和狭义的全面指引中,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主动意识,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课堂生命教育效果[1]。
二、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正确渗透生命教育,可以使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课堂紧随新课程改革要求,给予学生更为丰富的学习条件。但是,部分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受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或者学生自身发展观念的影响,导致生命教育的落实并不乐观。以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不高为例,在教育发展新阶段,大部分教学工作者能够意识到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且会为了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对教学方式做出适当的调整,全面、正确地开展生命教育。但是,依然存在部分教育工作者教学思想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该类教学工作者在全新的教育时期并不会过多地关注生命教育的渗透方法,而是认为在固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的生物教育任务,便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育工作者会在忽略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并不能在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有效落实生命教育,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科学教育等,导致高中生物教学工作长时间处于初级和形成化的状态,既限制学生的前进提升,又限制课堂教育发展。以学生自身发展观念存在问题为例,课堂中部分学生受教师传统教育观的影响,或者课堂中生命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的影响,缺乏自我学习能力和主动意识,进而,并不能在生物学科中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并不能在后续学习和发展的道路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样,也会使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存在许多教学问题[2]。
高中生物教师若想解决课堂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积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并重视生命教育的渗透,着重探究有效的生命教育渗透路径,这样才能通过解决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时存在的各项不足和缺陷,在整体上升级高中生物教学课堂,让学生在生物课堂生命教育的引领下融入大自然,并学会热爱生命。
三、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措施探究
(一)挖掘和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高中生物课本教学知识中包含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高中生物教师若能依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挖掘可用性较强的生命教育素材,并对其合理利用,既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还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生物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高中生物教師在讲解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3“细胞工程”中涉及的“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在细致讲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时,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利用课堂上的媒体设备进行多样呈现。如果对理论知识进行视频教学转换,或者对理论知识进行图片教学转换,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细胞生命变化的历程,或者采取各类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死后,同样也会变成无机物,融入大自然中,体现自然界的基本规律。通过深挖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3]。
除此之外,涉及的“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主要围绕人体衰老特征这一问题展开讲解,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价值性较高的问题,可以确保学生在大范围内学习交流的过程中,针对如何看待生命的衰老和凋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相关知识有清晰的认知,进而总结得出,人类的生老病死与细胞的生命历程是一致的,这是自然规律。另外,部分学生也会在经过探讨后得出,人类活着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运用珍爱生命的发展观念,好好生活,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这样才能使生命的历程更有意义。教师带领学生深挖教材生命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可以课本内容为基础,以多样的形式讲解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将生命教育真切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生命个体是独有的存在,在日后学习和发展中更加珍爱生命,爱护自己和他人。
当然,高中生物课本中还包含许多与上述列举教学内容相像的教学内容,教育工作者为了能够使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生命教育知识,恰到好处地发挥资源输出意义,要通过不断提高个人教学水平,充分挖掘有力的教学资源,给予生命教育更为广阔的渗透空间,升级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带着学生真正地走进生命教育课程[4]。
(二)引导学生体验生命价值
高中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课堂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明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体验生命价值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将其作为教育培养目标,并通过构建真实和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达成促使学生体验生命价值的教学目的。
情境教学方法是近些年来高素质教学工作者应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以往教学形式的枯燥感和无趣性,还可以让学生学习的重难点理论知识,转化为特定情境教学活动中的多样体验内容,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完成深层次的学习,并逐步提高综合学习成效。高中生物教师为引领学生体验生命价值,同样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物教学课堂中参与知识探讨和课外实践等教学活动,发挥情境教学方法较强的育人功能。
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解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3“基因工程”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人类遗传病”进行教学情境创建。以达尔文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广泛搜集教学素材或者运用媒体设备,以多种形式展现教学信息,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尝试分析其家族悲剧的原因。如:在青年时期,达尔文一直醉心科学,情感世界一片空白。俗话说得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娶妻生子的自然规律,在达尔文的身上也不例外。1839年1月,达尔文与妻子两人正式完婚,婚后感情很好,先后生育了十个子女。然而后来噩梦就开始了:有两个子女还不会走路就夭折了,有三个子女没活到成年。其他子女也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近亲生育的原因。达尔文虽然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但面对子女的先后早夭也无能为力。年老时期的达尔文悔恨不已:“我们是一个可怜的家庭,应该被根绝。”通过对达尔文的家族悲剧举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者小组探讨,得出导致这一悲剧的具体原因,以及个人的学习过程中对生命的相关认知。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换位思考,确保学生将自己带入达尔文的角度考虑问题,还可以确保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学习时,对所学内容恍然大悟,即参透人类遗传病的理论知识,拥有珍惜每一个生命的发展观念。
除此之外,高中生物教师也可以在构建真实且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以高中生物教学涉及的“人与环境”知识为例,针对“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构建教学情境。教师首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媒体设备或者广泛搜集的教学素材举例展现现如今全球环境的恶劣情况,如南方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北方雾霾严重等,体现这些不良影响给社会造成的巨大危机,通过让学生了解环境和社会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进而促使学生体验生命价值,并逐渐珍爱生命。
高中生物教师利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众多有利的学习条件,除了可以达成优化课堂教学形式的目的,还可以利用情境创设方法营造更为积极和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确保学生可以在高素质教育工作者生命教育的正确引导下,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并认知每一个生命都有独特的意义[5]。
(三)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生命思考
问题教学方法也是现如今教学课堂中应用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指教学工作者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定并精准提出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或者具有一定引导意义的问题,确保学生在独自探究或者小组探讨有效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引发其对生命进行思考,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可以在问题创设和提问教学形式的影响下,学会热爱生命[6]。
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讲解“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时,为了让学生对细胞的相关作用和酶的实质进行理解,进而感受酶在细胞中存在时拥有的生命力,可以在讲解课前知识过后,向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思考问题,如:“酶在人体代谢历程里发挥的关键作用有哪些?或者,同学们可以小组形式谈一谈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类生物都存在怎样的价值。”学生在明确问题并展开热烈探讨的过程中,难免会提起许多生物菌种可以做药用,如“青霉素”,部分学生也会在问题探讨中,表露真实的学习想法,如:“自然界整体上看起来像一个储量巨大的宝库,宝库中多种多样的科学素材可以为人类破解自然奥秘提供许多帮助。”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探讨结果的过程中,会清晰地了解社会广大群众的生活与生物知识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细胞和蛋白质以及相关无机物等都是大自然中生命个体的重要部分,都会在体现价值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特殊的作用,就像酶一样,人亦自然。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如“人类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学生经一段时间思考后会积极举手发表个人意见。有些学生会表述“人类的意义在于可以给更多的同类带来愉悦和更多快乐的精神”,有些学生会表述“人类的意义还在于陪伴自己的父母度过幸福快乐的晚年”。经过课堂上众多结论的广泛发展,学生不仅获得生命的思考,而且还能通过了解他人所述和经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发现生命的意义,增强生命观念。
结束语
高中生物教师在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探究如何渗透生命教育,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开展的多样教学形式的影响下,在生命学习中了解生命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东西,进而在感受生命和珍爱生命的过程中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另外,高中生物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感受生命,还可以让学生从心灵最深处体会生命的价值,让学生在教师组织的体验生命的实践活动中,切实感受到生命的不同力量,帮助其构建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学生发展潜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受高效率开展的生命教育的影响,获得课堂教学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谢红舟.例谈生物学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施[J].生物学教学,2020,45(1):27-28.
[2]李云龙.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路径[J].中学课程辅导,2022(20):30-32.
[3]闫彩君.浅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好家长,2020(75):178.
[4]易玲,江華明,胡杰,等.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1,4(10):215,217.
[5]胡丽坤.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路径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2):220-222.
[6]宋玉珍.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J].生物学教学,2019(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