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霞
摘 要: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其主要品质有思维独立性、思维深刻性、思维广阔性、思维逻辑性、思维灵活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敏捷性、思维确定性等。本文将先粗略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質的意义,再详细阐述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策略,旨在不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物;思维品质;培养
如今,部分教师仍然不够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培养,对于教学内容的设置相对单一,缺乏多元性,由此导致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受到了阻碍。同时,课堂上教学方法固化,以“灌输式”为主,不重视采取探究式、情境式等教学模式,令学生思维品质难以得到提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要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激活思维意识
日常教学中针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培养时,考虑到思考过程是无人可替代的,需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如此,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为主动,自觉展开一系列思考行为,始终处于相对活跃的思维状态。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针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培养,能保证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始终处于精神振奋的状态,并能做到手脑并用,积极、主动思考实验中的问题,不再只是机械操作实验,能共同研究、多方探索实验。
(二)帮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针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培养时将有意识地为学生安排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用辩证观点和正确逻辑方法做出合理推理。对问题进行推理过程中,学生将慢慢掌握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比较、分类和类比等多种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是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前提,待学生真正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后,他们自然而然能形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三)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训练学生在问题思考中做到反应灵敏、快捷,能帮助学生提高思维敏捷性。同时,课堂上着重训练学生突破思维框架,通过有效的思考程序来迁移知识,能让学生思维变得更为灵活、广阔。另外,重视训练学生自主思考并发现事物本质,揭示事物规律,更利于学生形成高阶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深刻。当学生养成灵敏性、灵活性、深刻性的思维品质以后,他们的思维能力自然而然能得到显著性提升。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一)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问题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平时教学中,要紧密联系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基于良好的问题情境下,向学生提供一些可用的学习材料,请学生通过探索问题自主去发现相关知识、原理、概念。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要保证其问题的设计有意义、有价值,还要重视其问题的设置能启发学生展开观察、分析,激励学生主动去释疑、质疑,以更好地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批判性等良好思维品质。同时,问题情境创设时要尽量引入一些生活现象或事例。如此,能更好地激活学生思维。另外,要重视联系教材插图、生物科技进展等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思维空间,助力他们思维品质发展。例如,在“走近细胞”章节内容教学时,可先以PPT的形式为学生直观演示病毒的种类、增殖等资料和病毒、细菌构造表示图,让学生顺利进入微观世界,走近细胞。接着,在PPT上为学生演示几个简单的问题:1.若自然界中生物可分为两大类,可怎样分类?2.病毒无细胞构造,它的生活环境是什么呢?用问题激活学生思维[1]。问题思考中,学生将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正确回答出自然界中生物可分为无细胞构造生物和细胞生物两大类,而病毒的生活环境是活细胞。然后,可继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1.表达生命系统的构造层次是什么?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差别是什么?3.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什么层次?其生命活动可否离开细胞?4.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通过展开独立思考,学生不仅能深刻了解生命系统的构造层次,其思维也将变得更为活跃,能从中养成良好思维品质。
(二)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在思维品质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思维品质培养效果。平时教学中,为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可抓住课前预习的重要时机,借助思维导图向学生提问,以激活学生思维。思维导图具体绘制中,可专门设置一些空白,请学生自主填写。课中,可借助思维导图向学生直观呈现知识点间联系,让学生思维变得更为广阔。课后,可组织学生自主利用思维导图建立起知识点间逻辑关系,意在帮助学生深刻记忆知识基础上促进他们思维品质发展。同时,还可借助思维导图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其有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能更好地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如:在“神经调节”章节内容教学时,当学生初步理解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调节的结构基础,学习了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以后,为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可尝试引导学生自行利用思维导图整理本章节所学内容,发散自己的思维,并通过纵深思考正确建立起知识点间逻辑关系。其间,有的学生将通过思维的发散建立起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系统的组成”为重要分支的思维导图,并通过纵深思考将知识点联系起来。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支为例,由此,延伸出“反射”这一方面知识点,并补充出反射弧、反射类型知识,再由反射弧联系到“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重要知识点。还有的学生将通过发散思维围绕“神经调节”建立起“基本方式”“兴奋的传导”“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三个分支,再尝试补充各分支内容,完善知识点间逻辑关系[2]。通过采取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思维导图具体绘制中慢慢养成良好的逻辑性思维品质,实现思维能力的良好发展。
(三)贴近生活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可有效实现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平时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发散学生思维,要重视围绕生活现象或生活事例开展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活他们新知探究欲望,启示学生深刻思考课堂所学知识。课堂上,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行搜集相关生活材料,对生物知识展开分析,以得出重要结论。另外,可通过引入生活情境、生活片段等方式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思维变得更加灵活。例如: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课教学时,为了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活跃,可尝试采取生活化教学。实际教学中,可先为学生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酸奶、腐乳、面包等食品制作,以及胰岛素等药物的生产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酵的概念。接着,可尝试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材料。材料一,夏禹时期,已有了关于杜康造秫酒的传说……材料二,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通过实验证明酒精发酵是由活的酵母菌引起的;材料三,研究人员用显微镜观察酒曲发现其含有根霉、曲霉等十几种微生物。请学生结合材料展开深刻思考,自主建构发酵概念。待学生自主概括出发酵的概念以后,可引入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腐乳食品,引导学生全面分析腐乳的制作流程,从多个角度思考腐乳的制作利用了哪些微生物,在操作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腐乳的口感会有所不同。最后,可引导学生结合腐乳的发酵原理讲一讲制作泡菜、果酒的原理。在这里,贴近现实生活开展教学,更好地激活了学生思维,并实现了以生活为引锻炼学生通过进行灵活性思考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多现实问题。
(四)小组探究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培养时要注意采取小组探究式教学方式,具体教学中,可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独立预习空间,以便于提升学生思维深刻性、系统性,再在人人参与基础上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其间,学生将产生激烈的思维碰撞,他们将在小组讨论中慢慢养成灵活性、独创性思维品质。基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也能主动质疑其他同学的观点,并自主判断具体问题,这十分有益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基因工程的应用》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碰撞,助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可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保证每个小组有4—5人,结合教材中列举的血清白蛋白、抗凝血酶等内容,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动物乳腺作为反应器生产高价值的蛋白质与工厂化生产相比有哪些优势。其间,为学生简单介绍关于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资料。小组讨论中,通过展开头脑风暴和思维上的碰撞,学生将深入探索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易提取等优势。接着,可引导学生在小组范围内讨论交流为什么要用动物乳腺作为反应器来生产高价值的蛋白质产品,发散集体思维,共同归纳其具体优点。待学生归纳出其具体优点以后,再引导他们合作探索用基因工程技术实现动物乳腺反应器的操作过程,思考探究出要经过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等多个重要步骤。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展开小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产生了激烈的思维碰撞,促使他们思维品质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五)实践操作教学策略
生物学教学离不开实践,实践教学策略适用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牢牢掌握一些科学思维方法。实际教学中,可从课本内容出发为学生安排一些难度适中的实验课或实践课,请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自主探究相关实验任务或实践任务,亲自动手完成任务。为学生安排实验课或实践课时,要重视向他们明确活动目的,再向他们发放活动中所需的实验材料和用具、仪器。然后,以辅助者的角色参与到其中,帮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指导他们自行完成模型制作等实践操作任务,并自主归纳活动中所得出的结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完成操作答疑。基于这种教法下,学生将慢慢养成科学思维习惯,能从中取得较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效果。例如:在《DNA的结构》一课教学时,为高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可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了解沃森和克里克两位科学家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当学生从两位科学家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以后,开展一次实践操作活动[3]。活动中,为学生布置一个“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任务。具体操作中,提前为学生分发好相关实验材料和用具,再向学生说明一些注意事项。如两条链中的脱氧核苷酸数要相等。接着,要求学生先亲自动手制作DNA分子平面结构模型,再制订立体结构模型。通过安排这样一次实践操作活动,不仅深化了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的了解,还引发了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特点的深刻思考,并在亲自动手制作结构模型过程中更好地锻炼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科学思维,助力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六)试题分析教学策略
课堂上适当布置一些习题,能让学生渐渐成为知识学习中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更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实际教学中,为了通过试题教学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要重视选好试题,尽量选择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试题,以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启示学生通过展开富有条理性的思考寻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同时,要改变以往“题海战术”训练形式,多为学生安排一些变式训练、一题多解训练,启示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4]。另外,要重视在试题教学中对解题思路展开评析,以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思维变通性得以开拓。例如: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课教学时,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可紧密联系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试题,在试题解决中锻炼学生思维。具体教学中,可先为学生安排一些相对简单的试题。如:生态足迹又叫______,是指在現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______单位生存所需的_______。再为学生安排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连线题,请学生将“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几种生态环境问题类型与“氟氯氢、哈龙等化合物的使用”“人口剧增”“CO2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石油泄漏”“植被破坏”几个原因正确连在一起。接着,可为学生安排一些判断对错的基础诊断试题。如“虽然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人口总数仍在不断上升”请学生自行判断对错。然后,可为学生安排一些合作探究题,请学生认真观察“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模型回答问题。试题分析中,学生将慢慢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习惯[5]。
结束语
综上可知,课堂上针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培养有利于他们实现全面发展,让他们明确思维目的,能始终处于相对活跃的思维状态。平时教学中,为高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要重视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并注意贴近现实生活开展教学,多采取小组探究式教学方式。同时,要利用好思维导图来启迪学生思维,并通过安排实践探究任务和试题解决任务来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刘建.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2(14):183-185.
[2]鄂丽娜.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1(A5):112-114.
[3]陈敏.探讨高中生物新教材培养科学思维的素材[J].教学考试,2021(6):3.
[4]樊荧荧.思维可视化在高中生物学阐述性问题学习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22,38(8):59-62.
[5]王晓鹏.探究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