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招
互文性阅读是法国近代学者茱莉亚·克利斯蒂娃提出的理念,“任何文本都是手法上的嵌套组合,是一种文本对另一种文本的吸收和创建”。当前语文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读文章,横向比对,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全面提升语文基础能力。
阅读就像是与不同的人交流,是思想上的不断碰撞。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书好比一把把钥匙,通过这些钥匙能够打开无穷无尽的宝藏。”由此可见,任何语文课本的内容阅读都是思想、文字的交流和融合,任何文本间也都是存在互文性的。所谓“互文”,就是指教材内容上不同的文章之间,会存在语言、修辞、文章结构、表达方式、意象选择上的相似点,存在着一定的引用、相互借鉴的情况。所谓“互文性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语文课本内容,掌握文章的教学目的、表现手法之后,有意识地引入相关文本的补充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做到知识能力的迁移,从不同的文章中找到规律和相似的使用技巧,以此达到深入挖掘文本隐藏意义的目的。
阅读学习过程是一个由表层阅读到深度理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学习,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启发。因此,教师需要对文章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和洞察,同时要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储备,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横向的比对,举一反三,由此及彼,通过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和学习,找出文章背后的意义,通过课外教学的发散引导,更好地实现学生互文性阅读能力的迁移。语文教习不仅需要教师做到教学过程上的连贯,同时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带动学生思想上的碰撞,通过形形色色的案例,深入具体地研究教学内容。
文章不仅具有曲折性和生动性,同时也具有含蓄和内敛的特性,这样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好的观感。而文章中这种隐晦和收敛的内容往往是作者极为关注的点,也是考试当中经常出现的考点,对于含蓄内容的分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并且通过关联的方式延伸,寻找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从而比对文章的深意。以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为例: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结合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对于封建制度的态度。
教学重点:人物性格分析,意象分析。
教学难点:结合背景,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和隐藏在意象背后的情感。
《故乡》一文创作于封建时期,作者鲁迅通过对封建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描写,抨击封建制度对人们的荼毒。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人物形象刻画的把控,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对此教师可以开展如下环节:
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展示文章中具有互文性的语句。
语句一:“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语句二:“哦,我记得了……‘豆腐西施’……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两段文字取自作者与母亲之间的对话,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初读文章时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其中省略号的运用,教师便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进行提问:“两段看似简单的对话,但是其中省略号的用途确实大有说道,大家能够看出其中的含义与不同吗?”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在思考之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指导:“省略号往往能够表达一个人的沉默、犹豫,在文章中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在文中母亲介绍杨二嫂的过程中,犹豫了一阵子,一方面是想唤起作者的记忆,同时也希望通过称谓,表达对于杨二嫂的尊重。从细节当中可见,作者的母亲是十分善良的,由此刻画出一个事事为别人着想的人物形象。
同样,作者在描写杨二嫂的过程中也用到了省略号: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对于杨二嫂,虽然母亲是在维护其形象,并对其给予了相应的尊重,但是杨二嫂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激,反而向“我”不断地索取东西物件、甚至顺走了母亲的手套。一系列的描写让杨二嫂这样市井小人物尖酸、轻薄的样子跃然纸上。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本内容,将其中的内容进行相互关联,以此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从细节处着手,开展讨论,能够使学生深入参与其中,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加深了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教学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实现多角度的解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作为语文教师,也要倾听学生的声音,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变化,及时给予引导。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学科没有标准答案,每个角度的思考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学生的思考结果必然是基于对文章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所得出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设计教学环节,发散学生的思维,以期达到提升互文性阅读的能力。以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教学为例: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方式,学生能够熟练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结合创作背景,体会孔乙己的形象和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把握小说主题、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人物刻画手法。
教学难点:结合背景,体会小说表达的思想意义。
《孔乙己》作为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主要通过孔乙己落魄、邋遢、懒惰、顽固不化、墨守成规的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无情抨击。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单元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从课本中找出与主题相类似的文章进行比对,划出文章中的三要素。
通过对文章主题的发散思考,不难找出九年级上册《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一章,同样是对于封建科举制度的无情抨击,并且该篇文章取自九年级上册,也是教师组织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其中,并找到两篇文章的共同点。
两篇文章通过作者犀利的笔法、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出封建制度对于当时子民的迫害,从而达到抨击封建科举制度,表达作者的愤慨和嘲讽。教师主动抛出三要素的关键点也能够带领学生更好地梳理文章的情节和内容,可以结合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作为互文性阅读进行比较,如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描写。同时,还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更深一步的发散,结合当代评论家孙绍振先生的作品《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一文,在学生基本掌握文章内容的情况下,让学生分析和体验评论专家是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的,促进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考方式。
互文性阅读可以是对相同主题、相同细节、相同事物之间不同的理解,是发散的,作为中学教师需要将这些内容一一归类,并且引导学生在不同文章中体会其中存在的特点和意义,借助不同的文章,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认知,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考能力。
文学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进行创作,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进行创作,让课堂向生活靠拢,让生活元素走进课堂,学生面对的不再是电脑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而是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观、人和事物,同时将参观、自然写生的活动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美感和动态立体的逻辑思维。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一方面来自生活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来自自身的语文技能。对文章内容的解读其实也是一个融汇再创造的过程,学生需要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梳理。在不同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教师既要尊重原著的写作背景和主旨,同时也要结合当前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尊重学生身心发展,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勇敢表达,形成一种能够表达自我认知、结合生活体验的文本解读。
如《孔乙己》一文,虽然文章中作者抨击的是封建科举制度,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封建科举制度已经消亡殆尽了,对于《孔乙己》《范进中举》这样作品的思想内容,是否还有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发散性的讨论。
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当下学生现状,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和议论。
问题一:孔乙己墨守成规、顽固不化的样子,像极了当下许多学生“死读书”的样子,这一点可取吗?
问题二:我们当下的中考、高考和旧时候的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点呢?
问题三:古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中科举,那我们当下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说出你读书的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古今对比,引导学生从更加贴合现代人的角度去理解文章,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践行个性化教育、互文性阅读,从而树立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
互文性阅读教学作为当下优秀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开发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上述三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深度参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其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