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旭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教学应该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学习和运用的渠道,强调跨学科的学习,引导学生在不同思路和方法的交叉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广度和深度。《唐雎不辱使命》是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出自《战国策》,因篇幅宏大、故事情节丰富、逻辑缜密、艺术气息浓厚而极具文本魅力。本文以《唐雎不辱使命》为例,结合事实论证、理论论证等方法,借助文史融合的方式,对跨学科背景下语文“自读课文”教学进行分析和讨论,力求从多维角度开展教学,为“自读课文”教学提供新方法。
《唐雎不辱使命》属于史传题材散文,该题材主要记载的是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只有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学生才能透过文本材料感受历史语境,理解故事发生、发展的逻辑性和真实性。因此,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是构建历史情境。《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背景是战国时期,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风云战国之列国》,为学生再现故事发生的时代特征。战国时期战乱频发,各诸侯国都在积极推进变革运动。此时,涌现出一大批能人志士,他们或长于政论,或勇于进谏,或精于外交,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纷纷参与到国家发展的决策中来。《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是精于外交的谋士。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5年,与秦国毗邻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灭,其余四国赵、燕、齐、楚都面临巨大的国家危机,内部战乱不断,外部受到秦国威胁。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属小国,宗主国灭亡后,暂时保持独立的地位,为防止秦国吞并安陵国,安陵君主派唐雎到秦国谈判。《史记·魏世家第十四》中提到唐雎,“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余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唐雎到,入见秦王。”教师用红色标注司马迁的记述,引导学生思考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学生指出唐雎出使秦国时已经90多岁了。随后,教师继续展示《战国策·魏策四》内容,学生根据历史资料,了解了唐雎劝说信陵君不要居功自傲的故事,侧面反映出唐雎的人物特色。接下来,教师展示《战国策·唐雎见春申君》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唐雎虽出身普通,却不远万里毛遂自荐的故事,对唐雎的人物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学生集中讨论,认为唐雎总是活跃在楚国、魏国等国家,即使耄耋之年,依然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让人敬佩。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唐雎出身普通,却有报国之志,而且安陵王也十分重视唐雎呢?历史课上同学们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都有过详细讲解,请结合历史学科内容,分析一下唐雎的价值追求,同时列举一些其他人物,验证自己的观点。”
教师将学生分成以5人为单位的小组,每组自选组长,组长带领组员完成探究任务。A组在历史资料的铺垫下,讨论“士”与“修齐治平”的价值追求。“士”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是一种特殊的时代诉求。唐雎虽出身草根家庭,但心怀报国之志,勇于自荐,是“士”者的代表。对此,教师及时进行补充:春秋时期,士基本上是等级制中的一个层次,到了战国,等级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秦朝在旧等级制基础上制定了二十等军爵,使等级更加繁杂周密。山东六国向繁杂周密方向发展,把民也纳入等级制,出现了民爵,为唐雎等“士”者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B组学生补充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平原君门客毛遂,三年期间无任何表现,但是勇于自荐,在危难之际拯救赵国。C组学生提到触龙顺着赵太后的心理,从家常闲话入手,层层递进,博古论今,劝服太后,使长安君质于齐国。各小组都在积极调用历史资料库,提取有用的历史信息。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士”者的精神追求,让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帮助下积累语文学习体验,更加立体地了解人物故事和时代背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释言解义是古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的演变,其实是历史演变的一部分,而历史的变化也影响着词义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以文字发展史为基础,释言解义,疏通文言文脉络。在《唐雎不辱使命》中讲到“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时,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唐雎要向秦王暗示自己是布衣,秦王为什么说布衣之怒是“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如果从字面意义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布衣之怒的举动,故而教师引入历史知识,拓展布衣之怒的历史缘由。布衣指的是穿粗布麻衣的平民,唐雎提到布衣,是因为自己出身贫民阶级,但会通过自荐和不懈努力走向政坛的。秦王之所以说“布衣之怒”“免冠徒跣”,是因为战国时期,秦汉之人谢罪时需要脱下鞋子,即“徒跣”,男子还需要摘掉帽子,即“免冠”。自称天子的秦王认为百姓发怒的举动和谢罪一致,是无能之举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唐雎誓死以对的决心。接下来,教师用蓝色标注“‘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启发学生思考:“大家学习科学知识时,知道科学精神的本质是实事求是,大胆假设,小心取证,那么请用科学精神分析蓝色标注的原文,是否有什么不妥之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发现根据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秦国法律是“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唐雎无法带兵器面见秦王,为什么会“挺剑而起”呢?教师向学生解释道,《唐雎不辱使命》出自《战国策·魏策四》,后收录于《古文观止》,作者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宣帝时,因为反对宦官弘恭入狱,后来得以释放但被贬为庶人,到汉成帝时又得到重用,可见历史上刘向官途坎坷,人生也较为波折,空有报国之志却没有大显身手的舞台,所以对唐雎胁迫秦王的情节进行夸张处理,以此渲染气氛,强化冲突,精心营造戏剧性的惊心动魄的场面。通过征引文义,以历史角度学习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深度了解古文的时代特征,从根本上掌握字词的运用技巧,积累古文背后的历史成语典故。
《唐雎不辱使命》用精妙的文学艺术手法,展现了《战国策》作为史书的文学艺术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入史家文学观点,对“自读课文”进行全面分析。首先,最具吸引力的是人物对白。文章在开头进行了少量的串场,剩余内容几乎都是对白。用对白的形式交代故事发生的缘由、经过和结果,重点突出,逻辑清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符合历史文学的创作手法。开头一段表现出秦王嬴政的自傲心理,灭韩亡魏后,不把安陵放在眼里,企图用“易地”的谎言骗取安陵。秦王自称寡人(战国时期,诸侯只有对下才能称寡人),可见其对安陵王的轻视,又提到“其”字,活现出秦王的盛气凌人。反观安陵王,“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态度和言辞都很谦卑温和,但是并没有卑躬屈膝,而是识破骗局,婉言拒绝,由此可以看出古人面对虎狼之敌时的斗争艺术。到了秦王和唐雎的对峙环节,文章的基调已经发生了改变。此时的秦王压住火气说话,在委婉中露出威胁。对此,唐雎胸有成竹,寸步不让,据理力争,将安陵王的“弗敢易”换成反问句,并且用“千里”对“五百里”,回答更为坚定有力,秦王也由“不说”到“怫然怒”。此时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文章陡起波澜。第二回合是斗争的高潮,从写作手法看,作者引入历史背景,在短短的文字中描述激烈的场面,写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第一层,秦王怒气冲冲,完全不把小国使者放在眼里,唐雎则按兵待敌,不为恐吓所动;第二层,唐雎率先反击,用秦王的口吻,以布衣对天子,寸步不让,并且用一正一反两个判断句反驳秦王的观点;第三层,唐雎紧紧逼住秦王,全面摧毁秦王的精神防线。文章明写唐雎、虚写秦王的心理活动,突出了唐雎大义凛然的形象。第三回合则采用了相反的写法,虚写唐雎,用秦王前后转变的态度点明唐雎不辱使命的主题。
整体而言,《唐雎不辱使命》是史家文学的典型代表,学生根据教师的分析整理出史家文学的创作特点。A组学生从故事情节入手分析“小说笔法”,秦王、安陵王、唐雎身处矛盾紧张、情节激烈的历史背景中,故事发展有开端、高潮、结局,人物形象较为鲜明。B组学生总结了以人物对话构建人物特征的方法。文章仅有少数文字交代情节,通篇用对话表达人物的性格信息,可以看出秦王性格是复杂的,既有凶恶的一面,又有虚伪的一面;安陵王不失为明君,大敌当前,有见识,但是缺乏才干,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唐雎不卑不亢,意志坚定、胆识过人。通过文学艺术手法的分析,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文本的文学魅力,也从另一个角度明白“挺剑而起”的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
史传散文的读写训练应该结合跨学科理念,重视学生迁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以历史角度为出发点,设计改写或者补写的训练内容,引导学生沉浸在历史情境中,揣摩人物特点,理解历史故事折射出来的政治、社会、文化等特征,从而理性认识语文“自读课文”,实现语文和历史学科的结合,达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目标。《唐雎不辱使命》是史家文学的范例,部分故事具有虚构性,而且题目也是后人加上去的,教师可以借此创造训练机会,指导学生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完成读写训练。
首先,教师更改文章标题,以秦王为切入点,设计《秦王易安陵损威》。原文重点突出唐雎的人物形象,从唐雎不辱使命的角度表现士人推崇的历史价值观。文章切换标题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故事的缘由,从“施加者”身份认识事件的历史规律和教训。而且文章的脉络是秦王准备夺取安陵、责备安陵王、恐吓唐雎、折威于唐雎,可见秦王这个人物贯穿始终,学生需要加入秦王的心理活动来叙述事件过程,分析秦王折威背后的历史教训。
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尝试改变秦王的傲慢态度,从历史和国民发展角度入手,向安陵王表明,秦国已经灭掉魏国,作为魏国的附属国,归顺秦国是大势所趋。而且大一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秦国统一六国后,停止战乱,发展经济,文字、货币、文化等都将进行整合,国民生活会迈向新的台阶,秦国会越来越强大。而安陵失去依靠,虽然独立却无法自给自足,在封闭状态下很难坚持下去。综上,为了国民的未来考虑,应该加入秦国。如此,可以攻破唐雎和安陵王的心理防线,也更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此情节补充内容。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与历史学科的联结点较为紧密,教师应该利用文史融合的跨学科思想理念,破除学生对古文学习的畏难心理,实现文言文深度阅读目标,进而提升学生思维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