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娜
摘要:地理学科的教学宗旨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新人。作业是课堂教学一部分,学生通过作业生活化有效设计的实践研究会感觉到所学地理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反映实际生活问题,能够解决生活问题,对所学知识的用途有更多了解,学生会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学习也会比较主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就提高了。研究地理生活化作业,既能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也能避免传统作业的重复抄写,减负提质,使作业更加形式多样。
关键字:地理作业 生活化 有效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新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评估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形成地理能力。所以如何有效设计作业,成为了教师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程要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要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新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学生通过作业生活化有效设计的实践研究会感觉到所学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会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地理,了解地理知识。如果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即使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也会迫切地想请教解决,那么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1]为了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研究地理生活化作业,也为了避免传统作业的重复抄写,减负提质,使作业更加形式多样,我近几年来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摸索實践。我们学校地理教研组的老师积极交流讨论,对地理作业的评价及设计都有很深的感受。下面针对初中地理作业生活化有效设计的实践研究,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什么是地理作业生活化
只要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生活化”一词来源于《写作大词典》,生活化是指在艺术创作设计时,坚持知识从实际生活中来,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又使展现出来的作品生活情趣浓厚,真真正正地像生活那样多姿多彩。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地理知识。而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也千姿百态,地理作业生活化设计是指设计地理作业时,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与实际问题、生活题材相结合,使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在完成作业时联系实际生活,学生会觉得生活经常用到这些地理知识,地理知识能解决这些生活问题,那这样的地理作业就真的是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的作业方式,学生也能传承和弘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以及因地制宜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的态度。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还可以使学生更爱生活,更爱世界,从而更好地发展。[2]
二、地理作业如何实现生活化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以应用研究为主,为了巩固某个知识点的学习目标,设计一些符合课标、符合中考考纲的作业题目,设计比较灵活多样和有趣的学习任务,以生活化的形式为主。
例如:布置《地球的运动》的作业,我去汕头南澳拍摄了“北回归线”标志塔给学生看,我们揭阳与汕头是邻市,同属于广东省粤东地区,让学生说说广东位于哪个热量带,为什么我们立冬以后的一段时间还有很多人穿短袖,甚至有人还会中暑;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一年昼夜长短是有变化的,可以布置学生记录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面安装的朝向以及最佳倾角为什么随不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我国古时候的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不同时令农作物不同等,将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差不多十五天就为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又可以用来指导农事活动。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设计关于应用二十四节气的作业,有关于指导农业活动的,影响人们生活习惯的,等等。学了《多变的天气》,我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布置作业,如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我一个人在门口乘凉,仰望天空,一片片云朵儿飘向西南方,请问学生们那天晚上的风向。学习《世界地理》认识不同国家的位置与范围,我就去查找《仙桥志》找出我们所在城镇的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的资料,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我国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在教授了《板块运动》这个知识点之后,让学生演练如何避震逃生,这样的作业也很有意义。
(二)行动研究法,即通过行动研究,整合资源,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提高作业质量,总结得到有效的作业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
我们学校背靠新围山,学校所在的村落是一个人口稠密、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又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现代化文明村,这里有潮汕特色民居“四点金”“下山虎”“三壁连”“五壁连”“四马拖车”等,还可以看到精美的嵌瓷、石雕、木雕。例如,学生熟悉的“古溪大祠堂”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祠堂就是集美学建筑于一身,里面雕梁画栋甚至屏风香案都古香古色,在布置《聚落》这一节的作业时,可以提议学生放学后去再次参观,进一步了解。学校附近还有西岐湿地公园、南谷农业种植园,不到两公里外的山前村有莲叶水库,不远处紫峰山风景如画,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地理素材。可以设计多层次的任务,把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观察行动分析法,部分作业需要学生实地访谈考察,然后做小实验,通过访谈,设计问题再考察,当然,一些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检索、查阅文献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如带领学生“探访南谷农业种植园”,通过实地考察,设计问题,再考察了解,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小实验,在讲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后,布置学生用同样时长加热同样质量的水和沙子,观察它们温度的变化,以及冷却同样时间温度的变化进而理解海陆热力差异。还有不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地理生活小报”,设计思维导图,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印象深刻。
(四)问卷调查法,即老师通过某个教学目标和对应的教学重难点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可以通过问卷星发布给学生问卷,然后对采集的数据分析反馈,对作业设计进行评价、教师再对作业进行改革等。
当布置《土地资源》这一课作业的时候,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所在村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所在村子土地的用途、所在村子土地是否有荒废现象、村民私自占地的用途、垃圾处理的方式等,让学生评价所在村子对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这样的课后作业,能让学生兴趣大大提高,对周围的生活环境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对所学的知识点的印象就会更深刻,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把知识提升为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布置的作业也应该坚持育人为本,以《地理新课程标准》为核心目标,尽最大能力活化课程内容,优化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地理素材,更加关注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形成融基础性与时代性、学科性与生活性于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促使学生在做中学,获取并积累学习经验,关心并乐于探究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善于提问,善于总结分析。[3]
通过初中地理作业生活化有效设计的实践研究,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作业来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多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半开放性的、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作业,给学生提供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从多个层面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希铜,张清.基于新课改的初中地理作业设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
[2]张传悦.浅谈新课程下初中地理作业的设计[J].学周刊A版,2011.
[3]李金峰.教师如何做课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