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纪程

2023-11-06 15:44罗胸怀
时代报告·奔流 2023年9期
关键词:壮剧土布

在德保,历史沉淀在山歌、壮剧和木偶戏的优美唱腔里,时光叠加在云山、鉴河和众多村屯的绮丽景色里。这些沉淀、叠加的历史和时光,孕育了德保的山川草木、壮乡风情、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

德保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部,坐落于右江支流龙须河上游,东与田东、天等县相连,西南与靖西市接壤,西北与百色市、田阳县毗邻。县境属喀斯特地形,滇桂黔石漠化片。境内山峰林立,自然资源丰富。德保县秦属象郡,晋属兴古郡,唐为废冻州,宋建镇安峒,元为镇安路,明为镇安土府,清康熙二年(1663年)改土归流,为镇安府,清乾隆四年(1739年)设天保附廓县。历史上,这里人烟稀少,开发甚慢,史书上称为“诸蛮”之地,这种情况延续至唐宋年间。

1951年8月,敬德县和天保县合并,各取一字组成现名。德保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壮族人口占98%,还有瑶、苗、回、侗、满等少数民族。近年来,通过大力兴办教育,实施工业主导战略,创建民俗文化村,推进村屯风貌改造,发展集体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漫步德保,岁月诠释了一部千年的沧桑变迁史,不变的是这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执念从未改变。他们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见证了山高水长的日日夜夜。如今的德保已是今非昔比,它不仅是国家“渝桂新”南向通道和百色面向东盟开放门户城市的重要节点,是国家园林城市、八角之乡、马骨胡之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也是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百强县之一。

在德保,这块德厚流光之境、保泰持盈之地,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云山下,德保崇学重教的发源地

从过去的府学、书院、社学、私塾,到现在遍布城乡的中小学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其文脉绵长,薪火相传,代代励志,培养了众多建设家乡的德保人。也极有可能是赵翼刚正不阿、清正廉明、造福乡里的品德和信念,孕育了德保人忠诚、实干、担当和奉献的精神品质。

中国自古就有崇学重教的传统。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之所以能绵延至今,教育功不可没;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继承,教育任重而道远。一个民族如此,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地方亦是如此。

近年来,德保始终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战略地位,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保障攻坚战,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的成果,教育投入持续加大,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教育改革稳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促进教育内涵提升,有力地推进了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了探寻德保崇学重教的密码,我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作家促进会副会长林永格,德保县史志中心编辑、县作家协会主席陆杉走进了云山脚下的东安街。

孔庙、秀阳书院、镇安府都坐落在東安街上,因为这几处建筑物,我认定这里过去一定是繁华的地方,也是德保古老的记忆之所,想必也是德保人立德树人、启智增慧的精神家园。

德保孔庙位于东安街云山小学校园内,校园里的孔庙是这所学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校园,最先映入眼前的是庙前的孔子铜像,铜像须发飘然,双手作揖,散发着庄严而又慈祥的气息,仿佛让人感到古人的威仪和智慧。

秀阳书院和镇安府都在现在的德保县政府大院内。关于秀阳书院《镇安府志》有这样的记载:

在东关外,乾隆八年镇安知府陈谟购地创建,十二年镇安知府张光宗建成。乾隆五十九年置知府汪为霖重建。咸丰间迭经兵燹,毁于火。光绪十四年,署知府林苑生移建于城内东隅。十六年署知府羊复礼改建于城外试院东侧。正学堂三间,实学斋五间,实用斋三间,希贤堂一间,厢房二间,柴房二间,头门、仪门、龙门、照壁,周围翼以土垣。

从这段文字可见,秀阳书院有近三百年历史,几经战火,数次迁建,一度规模硕大,学子众多。

秀阳书院是当地第一间专为藏书和讲学之所,为应考府学学者补习、修业的地方。历任镇安知府张光宗、赵翼、汪为霖等均曾在秀阳书院执教,他们都是饱学之士,使得当时的秀阳书院声名远扬,后来远在京城的光绪皇帝听说此事,大为赞赏,欣然御书“教衍云岩”匾额赐予秀阳书院。

清末戍边将领冯子材曾为书院题联:“不看破义利关,何须讲学;要认识忠孝字,才是读书。”上联指出讲学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真正弄明白“义”和“利”的关系,既要道德高尚,又要敬业务实。下联承接上联,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在于学会忠于国家,孝于父母。此联可谓文字通俗,语言简练。冯子材为一代名将,曾率部在镇南关谅山大败法军。他的言行也印证了题联所述的内容,使联语更具感染力。《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载:“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时至今日,秀阳书院仅剩一间,在云山下,好不孤独。

我们来到秀阳书院时,大门紧锁。光绪皇帝的匾额,名将冯子材的题联,无从寻觅,好在“秀阳书院”四个大字依然在门额上,和红檀木柱子,瓦色青石砖,红色雕花窗棂一起,见证它曾经的辉煌。

从秀阳书院到镇安府,不过百米之远。

古代的官府建筑有严格的建筑要求,就知府这一级官府来说,现存较好的只有南阳知府衙门,是一个有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三堂及配房等的建筑群。

我在《镇安府志》上看到一张镇安府署图,镇安府由外到内是照壁、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左右两侧分别有西花厅、厨房和东花厅,另有蚕桑局、厕所等建筑,其府署主要建筑物与南阳知府大致相同。可见当年的镇安府建筑也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群,可惜现在只剩下三堂一处。

说到镇安府,就不能不说到曾任镇安知府的赵翼。赵翼在历任镇安知府中名气最大,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赵翼为清代中叶鼎盛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史学家,他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乾隆三大家”。

赵翼出生在一个清寒儒士的家庭,其父为乡村塾师。15岁时父亲去世,他接替为童蒙之师,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乾隆十五年(1750年),赵翼北上应顺天乡试中举,得到吏部尚书汪由敦赏识,聘其课二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赵翼考补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在军机处任职六年,为傅恒、汪由敦诸大臣重用。赵翼得以在朝廷要地供职,使得他大喜过望,激动不已。后来,他在《追忆宦游陈迹杂记以诗》中写道:“放翁落笔中书省,自觉荣光艳荐绅。”如此风光的日子,成为他一生的回味。

赵翼在仕途上并不是一个走运的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赵翼再次应会试,获一甲第一名(第二名是浙江人胡高望,第三名是陕西人王杰),结果乾隆要让陕西出个状元,于是将赵翼的名次与王杰的名次对调。乾隆还向大臣们解释,赵翼虽好,但江浙多状元,陕西本朝还没有。就这样,本是一甲第一名的赵翼变成了一甲第三名,也就由状元变成了探花。

此后,赵翼历任礼部教习、内阁中书、授翰林院编修、乡会试主持、镇安知府、广州知府和贵西兵备道道员。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赵翼在广州处理的谳大狱旧案事发,被朝廷追究,受弹劾被交部议而降一级调用的处分。赵翼这次被弹劾可能给他的打击很大,也使其看清了宦途的险恶,于是决意弃官,归隐田园治学。他认为治学著说的成功与高官一样可以名垂青史,最终以母亲年迈,需侍养为由辞官归里。

赵翼在镇安知府任上的事迹,或者说在德保的经历,身为德保地方文史专家的陆杉了解颇多。

赵翼出任镇安知府,历时3年多,他在任上“清节绝苞苴,平心理案牍。不与孽为召,安得祟潜伏”。并告诫下属只要立身正,为官清,执法明,就不会招来祸患。其间勉修循吏绩,多虑民众事,治贪拒贿,捐俸济贫等,可谓是清风浩荡,德政善乡,惠及民众。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换筐”“钉秤”之事。

按照惯例,官府设“常平仓”用于备饥荒,百姓春借秋还。以往百姓春荒借稻谷时,官府连筐给50斤,除去筐重5斤,净重只有45斤。而到秋季还稻谷时,官府在50之外要加筐5斤、息谷5斤、损耗5斤,实为65斤。一借一还之间,百姓每筐损失达20斤。赵翼知道后,严令借还一律只计实粮,不计筐重,息谷和损耗减半。这一措施不但惠及百姓,而且杜绝了官吏舞弊。

除了在“换筐”上做文章,贪吏还在称粮时在秤星上作弊,少出多进。为了清除这一恶行,赵翼别出心裁地使用“钉秤法”,也就是在秤杆60斤处打一个小孔,把秤锤穿挂并固定在这个孔上,使得不能移动,且无论收粮、放粮,都由百姓自己挂筐自称。

赵翼还有一个功绩就是正确对待和处理歌圩问题。壮族热爱唱山歌,歌圩活动是壮族群众文化娱乐与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官府以“有伤风化”“有失大雅”为名,禁歌封圩。但歌圩总是禁而不绝,屡禁屡兴。赵翼诗作《土歌》,对悠扬的山歌,对歌的场面,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情景进行了生动描写。同时,在尊重和欣赏的前提下,对歌圩活动中夹杂的一些陈规陋习,不利于民族发展的东西进行了改革。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赵翼到桂林办事,途中接到圣旨,调任广州知府,即刻赴任,不复回郡。当他的家属离开镇安府赴穗时,家家户户设香案相送。尔后,镇安乡民70余人,受百姓重托,长途跋涉四千余里来到广州,专程为他送来“万民衣”“万民伞”。

千百年间,筑庠兴学,淳朴善良,早已成为了德保这一方山水的品质。我想,这些极可能就是德保崇学重教的密码,也因此成就了德保今天的教育成果:

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结合人口分布、地理环境、交通状况及教育事业发展现状等因素,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基本形成了布点均匀、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学校发展新格局,大大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为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优质、公平的义务教育提供了基础保障。

多渠道筹措资金,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一是积极推进学校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续建项目,推进新建项目,用足用好上级下达的学前教育资金、校舍安全长效保障机制资金、标准化学校建设资金。二是努力改善学校設施条件。完成2022年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能力提升补助资金项目及县级资金信息化计算机采购项目;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工作,在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和马隘镇初级中学开展“同步课堂”试点工作。

以强师促强教,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借助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粤桂协作的契机,强化教育协作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二是落实教师待遇保障政策。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和百色市关于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及其他地区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计划等文件要求,全面落实教师各项工资待遇及生活补助。三是狠抓师资队伍培训。实行“国培计划、全员培训、专项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薄弱学科培训”五训并举,实行教师培训全覆盖。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为契机,强化教育协作交流。

积极实施粤桂教育对口帮扶项目。借助深圳市坪山区优质师资培训资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借助友成——德保(粤桂)教育对口帮扶项目,开展教师心理团建、教学创新设计、课程设计、师生沟通等课程,有力促进德保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

…………

驻足云山之巅,放眼鉴河两岸,我想到,从孔传堂兴建孔庙,陈谟、张光宗等创办秀阳书院开始,从过去的府学、书院、社学、私塾,到现在遍布城乡的中小学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其文脉绵长,薪火相传,代代励志,培养了众多建设家乡的德保人。也极可能是赵翼刚正不阿、清正廉明、造福乡里的品德和信念,孕育了德保人忠诚、实干、担当和奉献的精神品质。

鉴河畔,不做最后的传人

现在分布在城乡的壮剧艺术团队有53个,有上千人从事壮剧艺术活动。县财政每年拨给业余剧团经费近30万元,还成立了马骨胡艺术中心,设有壮剧实物展室,依托壮族马骨胡文化品牌,深挖和传承包括壮剧在内的地方传统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鉴河旁有一条街叫清水街,德保县城关镇清水木偶壮剧团的排练场,就在这条街上的德保县城关镇综合文化站的二楼。

我和德保县文联主席李玉洁按约定的时间来到这里。李玉洁此行不仅仅是陪同,因为德保多是壮族,他们讲壮话,表演木偶戏也是方言“土话”,加之他们的年龄普遍偏大,普通话自然就没那么标准,所以李玉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担当“壮译汉”的“同步翻译”。

德保提线木偶戏有悠久的历史,始于宋朝末年,鼎盛于清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是壮族特有的古老民族文化艺术,它代表着壮族文化艺术水平,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被誉为“南国民间艺术奇葩”。德保提线木偶戏是一种土言土语、土曲土调的古老民间戏曲艺术,因常以“哈嗨”作衬腔,也叫“哈嗨戏”,因为木偶是木头制成,因而又叫“木头戏”。

2018年7月,德保提线木偶戏入选《百色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德保县城关镇清水木偶壮剧团是一个业余剧团,也是德保县目前仅存的提线木偶剧团。德保提线木偶戏历史悠久,是德保民间一种重要的传统戏剧形式。曲牌主要有《平板板面》《梳妆调》《仙班》《八音》;唱腔主要有《平板调》《平叹调》《采花》《喜调》《哭调》《古诗调》《鸿鹄调》《散板》《巫伦》等,以马骨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其他伴奏乐器有二胡、中胡、土胡(低音二胡)、三弦或秦琴(弹拨乐类)、笛、木叶哨、唢呐等民族乐器。表演语言采用本地“土话”,对白分有道白、韵白、快板。不同历史人物以及不同的人物类型都有不同的脸谱样式,脸谱谱式有一定格式,忠奸善恶,男女老少各有特征,一人或多人共同表演,念白以及唱段采用现场配音的形式。

德保提线木偶戏为何能流传至今?

木偶戏不仅是当地老百姓喜爱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同时还与巴头乡多腾屯的沈公庙有关。

沈公庙是纪念镇安府天保县知县沈毓寅所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順州盗匪黄天宋等屡犯天保县境,沈毓寅亲自率众赴剿,在多腾遭遇盗匪,沈毓寅所部,杀死数贼后终因寡不敌众被盗贼所害。相传当年载着沈毓寅的灵柩很重,刚抬出村口不远,抬杠突然折断。按当地风俗,这是沈公显灵,不想走了,于是人们便就地安葬沈毓寅。沈毓寅生前酷爱木偶戏,下乡剿匪时还带了木偶戏到乡下演出给当地老百姓看。当地人为了纪念沈毓寅修建了沈公庙。后来也就有了沈公庙会,逢闰年庙会必有三天的传统戏曲表演,其中一场人戏(壮剧),三场木偶戏,木偶戏因而传承了下来。

“沈公庙会必请我们木偶剧团去演木偶戏,也经常接受邀请下乡演出。”黄体性自豪地说。

黄体性今年77岁,是德保提线木偶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剧团团长。他自幼学戏剧和音乐,会拉二胡,更喜欢木偶戏,这种一人或多人耍板,在几根悬线下舞枪弄棒,笔走龙蛇,把盏挥扇的木偶戏表演,伴随他整个童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黄体性跟城关镇的卢山、周琼、吴建聪等老一辈戏师学戏,传扬老一辈的工匠精神。1998年,德保县城关镇清水木偶壮剧团成立,黄体性成为木偶壮剧团一名成员,进入木偶壮剧团起初,他只是二胡演奏员,之后成为戏师,现在担任剧团团长。

包括黄体性在内,木偶壮剧团只有25人,虽说规模不大,但除了木偶戏师之外,导演、编剧、制作等人员一应俱全。

周作玲出生在木偶戏世家,现在是剧团的导演,也是戏师。她的父亲周琼以前是掌鼓师,掌鼓师是乐队灵魂人物,因为表演、演奏全靠听鼓点的节奏。虽说周作玲小时候就会演木偶戏,但一直从事壮剧表演,曾经还代表县里到百色参加壮剧汇演,也就是在清水木偶壮剧团成立后,才加入这个业余剧团,正式从事木偶戏表演。

王国昌是剧团的制作,从2005年开始制作木偶。木偶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偶头一般用枹桐木,这种木材重量轻,便于耍板表演。工艺主要是敲毛坯,根据事先设计的图形打好毛坯,这是第一道工序,很考验基本功。毛坯制成之后,还要修光,把表面磨平。打底,如化妆打粉底,主要是为了处理木头天然的小气孔、小毛刺。每打一层底就要再抛一次光,完成一个木偶一般要打七八次底,抛七八次光。上彩,提线木偶一般上京剧彩妆。现代木偶师傅多用油彩,以前只能用粉彩,对工艺的要求更高。开相,在已经上彩的木偶脸部仔细画上眼睛、眉毛、嘴巴,并根据需要画出角色特征。最后还要栽上头发、胡子,配上头盔、衣帽。

黄恒笔今年已经83岁高龄,在整个剧团中年龄最大,他退休前是德保县教育局的干部。就唱山歌而言,他在德保名气大,不仅有“山歌王”的美誉,而且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德保壮族山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木偶戏剧团编剧。他说,木偶戏的传统剧目有《芳山神龙》《宝葫芦》《神龙治众生》《白蛇传》《梁祝》《宝莲灯》等,剧团在弘扬优良传统的同时,坚持守正创新,例如以木偶戏加快板演唱的形式创作了《鉴河娃》等剧目,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加深孩子们对本土非遗文化的认识,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对于木偶戏的传承和发展,周作玲也颇有感慨。虽说木偶戏在德保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目前仅存一个木偶剧团,年龄普遍偏大,年龄最小的戏师也有50多岁,学习木偶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后继乏人,濒临灭绝。

周作玲口中所说的“年龄最小的戏师”叫黄玉笛,是德保县职业技术学校老师,会摄影,起初经常给木偶剧团拍剧照,慢慢喜欢上木偶戏表演。谈到木偶戏的传承和发展,她说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民间艺术的扶持力度,把木偶戏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周作玲还说:“自己一直爱好编剧,也希望能成为一个木偶戏编剧,让我们这一代人把木偶戏发扬光大,传承下去,不做最后的传人。”

李玉洁作为县文联主席,对木偶戏的生存现状自然非常了解,她认为确实存在人才断层的问题,民间艺术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刻不容缓。

“就编剧来说,无论是木偶戏还是全县大大小,40多家有演出能力的壮剧团,编剧很少。我们将会通过编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挖掘人才,培养人才,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李玉洁说。

德保县城关镇红枫业余壮剧团同在清水街。

壮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过去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又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差异,广西壮剧又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其中南路壮剧起源和形成与木偶戏不无关系。南路壮剧是木偶戏演变而来。木偶戏在表演时,戏师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后来又有了一人在台前表演,一人在台后伴唱的形式,逐渐发展成为自唱自演、演唱合一的壮剧。

我们来到德保金秋艺术团的时候,他们正在排练,团长陆玉元和编剧黄岚邀请我们观看了壮剧《鲤鱼姑娘》排练后,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金秋艺术团在2006年底成立,现在有30多人,在德保业余文艺团队中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基本上做到人人能演能唱壮剧。

陆玉元是金秋艺术团的团长,国家二级演员,退休前是德保县文化局副局长兼县壮剧团团长。谈到德保的壮剧,她讲述了20多年前的一个故事。

1997年,在德保县壮剧团成立之初,排练经费不足,为了排练六场大型壮剧《竹乡人》,陆玉元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包括她自己在内每个人每月从工资中扣除50块钱的工资,用作排练经费。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决定一经公布,竟得到团里所有人的支持。

德保是南路壮剧的发源地之一,为了壮剧的传承和发展,大家宁愿自掏腰包,着实让陆玉元为之动容。

德保壮剧在1980年代后一度衰落,2005年以来,德保壮剧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到2018年,各乡镇甚至有的街道,都有自己剧团、文艺宣传队等艺术团队,常年开展演出活动,在芳山文体中心、九曲桥一带,也常常有自发性的壮剧表演活动。

已经年逾70的黄岚,退休前是中学数学老师,虽说她是数学老师,但她在年幼的时候就表现出戏剧表演天赋。当年电影《刘三姐》风靡全国,广西各地掀起排演《刘三姐》熱潮,德保也不例外。那时黄岚还在读小学,在学校排演的《刘三姐》中出演兰芬。1966年,黄岚考上了中央民族学院,后来因为停课,最终未能进入这座培养民族艺术人才的最高学府。

“当年的录取通知书,我一直保留着。”说到这里,黄岚的言语中不免流露出一丝遗憾。

黄岚不仅擅长把一些民间故事改编成为壮剧,而且善于把传统戏曲形式与新时代的新人新事相结合,创作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剧本。她创作的现代小壮剧《时代楷模黄文秀》《情暖巴龙》深受群众喜爱。其中,《时代楷模黄文秀》在2020年8月参加百色市“多彩金秋”系列文化活动戏曲展演中获得第一名,同年10月被选送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届“多彩金秋”文化活动戏曲展演。

黄岚不仅编剧写戏,还开展南路壮剧的研究工作,对南路壮剧唱腔、板式以及音乐特点进行挖掘整理,希望对热爱壮剧的年轻人能有所帮助。

随着壮剧老艺人相继去世,不少地方壮剧的传承出现断档,及时对壮剧进行抢救和保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让黄岚欣慰的是,“近年来,德保县为了传承壮剧,支持发展民间业余壮剧团,赠送乐器,安排演出,举办培训,为南路壮剧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

现在分布在德保城乡的壮剧艺术团队有53个,有上千人从事壮剧艺术活动。县财政每年拨给业余剧团经费近30万元,还成立了马骨胡艺术中心,设有壮剧实物展室,此举依托壮族马骨胡文化品牌,深挖和传承包括壮剧在内的地方传统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采访结束的时候,黄恒笔和黄岚分高低两声部合作演唱了一段山歌,顿时,高亢、激昂、清雅的山歌,歌声绕梁,令人不由自主沉浸其中。

无论是木偶戏还是壮剧,以及山歌,保护的目的是传承。

传承,就是传播、传扬、传递和承续、承接。地方文化根植于民间,服务于民众,对于前人,是一种创造、一种承载;对于后人,是一种资源、一个基石、一种延续。这就要求不是简单地保留、维持,而是要转化和重塑,做到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天保庙庙会就是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文化一个不可多得的载体。

天保庙庙会演出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演出中轻盈优美的旋律诠释着热情好客的德保壮家儿女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充分发挥了壮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沈公庙会也好,天保庙庙会也罢,我想这些庙会都会在德保的民俗中走得更远,也会让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城与乡,传统和现代的“交响”

但在德保可以看到,传统手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和前提,现代工业是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和延伸,传统手工业保护和现代工业发展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是和谐共存,是共同推进。

传统手工业保护,德保有作为;现代工业发展,德保也自有出路。

五代词人孙光宪写有一首咏唱农家耕织的《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

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在德保县足荣镇泗营乡障章屯,我看到了古人词中描写的田园景象,还有词中织女劳作的场面,这就是许美遍和她的织娘姐妹们原汁原味再现的障章土布制作技艺。

壮族土布制作技艺,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土布制作技艺是长期农耕时代里,壮家儿女男耕女织日常劳作的表现形式之一,德保从宋代就开始织染土布、绣织壮锦,障益屯农家保留了这项历经千年的传统技艺。

许美遍是障益土布制作技艺传承人,从小学习土布制作技艺,12岁学织素,14岁能裁衣。许美遍是一个爱琢磨的人,用心钻研纺织技法,糅合条纹、花朵、格纹等元素,不断改进土布的样式,形成了自己的纺织风格。

“以前,我们村村寨寨都有人制作土布,成年妇女几乎每人都有一架织布车,平时白天耕种,晚上纺织,精美的土布成为姑娘出嫁时压箱底的嫁妆。”许美遍告诉我,“现在屯里50多户人家,保存有39台织布机,而且还可以正常织布。”许美遍所说的这些织布机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障益屯的女孩子从小就学习纺织,成年妇女几乎每人一架织布机。尽管农村土木房子低矮狭小,但村民总是会在中堂,或是门口腾出一小块地方,安装织布机。每年除了两三个月不从事纺织外,平时都是白天耕种,晚上织布,冬闲时终日纺织。

在我详细了解障益土布制作技艺工艺流程的时候,许美遍对着墙上的图片逐一进行讲解,村委会副主任黄召文在一旁时不时进一步解释,许合弟、陈美娟和李凤远几个织娘则对织布的各个流程进行操作示范。

隘章土布制作工艺复杂,要经过脱籽、弹棉、煮线、染线、绕线、绑机、织布等10多道工序,其中能否娴熟地控制土布花格条纹的经纬色线组合非常关键。在浆棉染线时,用一种红色丹石(风化石)为主料,配以蓝靛草、枫叶、柚子果、红蓝草等天原植物染料,才上机纺织,再通过经纬线不同色彩搭配,能纺出几百种不同的纹路和色调。

除了脱籽、绕线等工具外,织布机是土布制作体积最大,最为精密的设备,其中包括有枡子、绞杖、对辊、综架、橕辊、抒、梭道、卷布辊、脚踏板、机架、坐板等部分。

“土布衣服、被褥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环保舒适,经久耐用。每逢重大节日和庙会,我们都会穿上漂亮的土布衣服,走村串户。”

或是因为许美遍的这一番介绍,同行的作家王夏立马对许美遍说,要买一套土布衣服。

为什么要选购土布衣服,他给我说出了他的想法: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就是靠这种土布来维持,二是我们也有义务支持具有民族特色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王夏笑着继续说道:“土布自身柔软,耐穿耐洗,穿着就是舒服。”

土布衣服这种“舒服”的感觉,其实来之不易。

许美遍说:“就拿煮线来说,一般要煮1个小时,煮线能解决棉线毛糙和不光滑的问题。”

除去脱籽等各个工序不算数,一天只能纺织4米土布,当然这不是以8小时工作制计算,可见纺织土布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

隘章土布制作技艺之所以能出现并传承至今,不仅与当地地理环境有关,也有他的历史渊源。

德保东路,一直分为三个大“垌那”(德保方言)区域,即“头垌”“大垌”和“汤垌”。

都安乡三合村泉水大坝源头到城关镇谷龙村为“头峒”;城关镇到足荣街为“大垌”;足荣街到足荣村龙写屯为“汤垌”,“汤垌”是三个小平原的末尾端,由于两个上游“头垌”“大垌”的水流至“汤垌”,加上孟棉、老坡村和百农村等两条峠谷流水汇集至此,而又消失于地下河,不到方圆三公里的面积,均为中性土壤,适合种植大糯与棉花等,故被誉为“德保粮仓”。隘章附近没有水田,旧时先辈到两公里外的“汤垌”购得百余亩保水田,以种植水稻、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男耕女织至今。

此外,关于这里男耕女织,种植农作物和棉花,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依智高农民起义军从安得州(靖西县安德镇)发兵攻打横山寨(今田东县祥周镇),路过今德保县足荣镇田庄村一带。其中一个岑姓头人发现该地风光秀丽,肥沃平坦,是理想发祥地。也就是现在“德保粮仓”和“汤垌”的足荣小平原末端,这个区域有田庄、三盆、足六、足要、龙写以及隘章六个自然村屯,该头人即分封建府邸于田庄屯内,称“东州土府”。由于这里适合种植大糯、棉花,所以头人就令龙写和隘章分别种植大糯和棉花,保障粮食和布匹的供给。

一直到1949年以前,障益土布还通过天保和田阳的商行销往香港、厦门等地。

通过许美遍、黄召文等人的介绍,不难看出,隘章土布制作技艺,源于衣食住行,在漫长的现实生活中有完整的轨迹,与壮民族史,文化史息息相关。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再灵巧的双手也难以与飞速运转的机器相抗衡。就在众多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濒临被淹没甚至失传的时候,传统土布制作技艺也日渐式微。

隘章屯传承了壮族传统棉纺织技艺,传承人和那些织娘依旧操作织布机,并娴熟地控制土布花格条纹的关键经纬色条线的组合,让古老的传统技艺还能重现在我们的眼前。

如今,当大家已经对市场上打着“机器造”铭牌的商品感到审美疲劳时,包括隘章土布在内的众多“手工制造”渐渐地回归到人们的日常。

2018年9月,在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隘章土布受到东南亚来宾的青睐,订购了一批棉纺织手工艺品。障益土布走出了屯寨,走出了国门。

2020年12月,隘章土布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把隘章土布制作技艺传承下去,留住手艺,传承匠心,让古老的织机不停地歌唱。无疑是许美遍和她的织娘姐妹们最大的心愿,无疑也是当地政府对这项传统制作技艺抢救、挖掘、保护与传承的目标。

一直以来,德保当地政府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隘章土布制作技艺,对隘章土布制作技艺进行扶持,制定了加快产业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为了落实发展战略,不仅在隘章屯周边划出15到20亩地作为棉花种植基地,保障隘章土布原材料的供应,提高产业规模。同时,还将在隘章屯建一个占地4亩的土布制作技艺展示馆,把土布纺织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为德保的旅游业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

传统手工业要通过改造提升增加优势,但光把精力放在传统手工业上面,围绕传统手工业打圈圈,是没有出路的。要想摆脱经济发展缓慢的困境,就要依托德保特有的产业资源,提高经济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

德保矿产资源丰富,有铜、煤、硫铁、磷、铀、钒、水晶、铅锌、锰、铝土、铁、钾、金等20多种。历史上,德保除包括土布织染在内的众多手工业生产外,就广泛开展采矿和冶炼,具有较高的工业水平。

近年来,德保县围绕“生态工业基地”建设目标,实施工业主导战略,全面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成功打造了德保模式。

德保要有新作为,那就是全力推进铝“二次創业”,促进铝、锰、铜、非金属材料等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以铝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工业规模总量稳步提升,规模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德保县委书记陆兰碧称,德保县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持续推进铝产业“二次创业”,德保百矿高性能铝材一体化项目、扶贫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德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特种高端铝合金加工项目、超亚铝业年产20万吨特种高端铝合金加工项目扎实推进,铝产业发展瓶颈实现突破。同时,扩大锰产业园规模,扎实推进浩元铭高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普通硫酸锰及5万吨动力电池高纯硫酸锰等项目。加大碳酸钙产业发展,重点打造德保县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碳酸钙产业片区项目,工业形成铝、锰、铜、碳酸钙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

为了全力推进铝“二次创业”全面实现,德保打了一套“组合掌”:

左右江革命老区电力扶贫项目兴义至百色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二期)德保段竣工,建设220千伏百矿集团德保铝工业项目供电工程等系列電力项目。

强化土地保障,完成德保百矿高性能铝材一体化项目征地2850亩,完成德柳技改项目、碳酸钙产业园储备用地等近300亩征地。

重点引进了百矿集团马隘铝产业园300kt/a铝水项目、广西东懋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400万吨赤泥选铁技术改造等重大项目,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

打造了德保县生态铝产业示范园、德保县铜产业科技园、德保县综合产业示范园“一区三园”格局。

中国·德保矮马王国项目是德保县重点推进的旅游重大项目之一。

德保是中国矮马之乡,德保矮马属中国西南马系山地亚系的一个稀有品种,形体矮小,成年马身高80—100厘米之间,低于世界闻名的英国谢特兰矮马身高106厘米的记录。经有关权威专家的考察和科学分析鉴定,证明其矮小性是古老的遗传所造成,是西汉时期“果下马”或“珍珠马”的后代,是罕见的微型马种,被誉为“马中熊猫”,在旅游、观赏和兽医实验上具有极高价值,于2018年初列入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资源优势明显。

近年来,德保在抓好德保矮马资源保护的同时,大力挖掘德保矮马优势资源,开发矮马巡游、马术表演、马球比赛、骑行体验等内容,并融入德保红枫文化旅游观赏月和区内外大型民俗文化活动,推动德保矮马产业由传统用途向文体、旅游产业转型。

2020年5月,位于德保县燕峒乡兴旺村坡宁屯的中国·德保矮马王国景区开园运营,矮马王国项目总投资10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200亩,将打造成为“田园综合体+吉星岩+德保矮马王国+中国德保矮马保种基地”融合发展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家庭亲子游强IP旅游目的地、中国特色产业融合小镇、中国特色文创旅游小镇,进一步提升了德保旅游文化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景区自开放以来,每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年营业收入约300万元。

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项目占地面积四百亩,建设内容有矮马王国竞技场、萌宠部落、矮马小镇、矮马游乐园、矮马剧场、木屋酒店、帐篷酒店等项目。二、三期工程占地面积800亩,主要建设世界名马园、欢乐大马戏、户外生态餐厅、鹿鸣苑野奢帐篷屋、乌语谷生态度假屋等项目。是国内首个集动漫赛事、亲子游乐、运动体验、教育科普、文化演艺等于一体的矮马IP主题亲子乐园。

希望田野(广西)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军礼表示,德保矮马王国将不断深化文化挖掘,提升文化内涵,丰富文化体验设计,并结合旅宿游乐项目和田园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旅游+体育”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发展,预计年旅游收入可达到500万元以上,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

不难看出,一个矮马王国在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旅体验,开发矮马元素的文创产品,培育矮马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德保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提供新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小矮马催生“大经济”,值得期待。

当然,这些不是德保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全部。但可以看到,在德保,传统手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和前提,现代工业是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和延伸,传统手工业保护和现代工业发展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是和谐共存,是共同推进。

凌雷村,

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一番“走马观花”式的采访,我看到凌雷村村民们住上宽敞亮堂的楼房,喝上干净卫生的水,村道环境整洁,两旁栽种的树木花草,这些美了乡村,富了农民,他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我想我看到的绝不是德保乡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全部,而只是德保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透过车子的挡风玻璃远远看去,乡村公路的两旁,一边是一面五星红旗在半空中迎风高高飘扬,一边是一块大石碑上刻着“凌雷”两个红色大字,眼前的景象告诉我,凌雷村到了。

凌雷村位于德保县都安乡北部,下辖12个自然屯,共有22个村民小组431户1659人,居住着汉、壮、苗、瑶等9个民族。这里山地多、耕地少,耕地面积只有1200多亩,人均不到一亩耕地,村民长期以种植玉米、甘蔗为生,没有形成固定规模的产业,以前建档立卡贫困户246户,952人。

近年来,德保不断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新时期德保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紧紧扭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总抓手,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在凌雷村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使贫困人口逐年减少,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20年底贫困发生率实现“清零”。

在国家民委定点帮扶下,凌雷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产业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弘扬,民族团结融合发展,不仅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而且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就业等方式帮助群众巩固脱贫成果。当我们一行人来到凌雷村时,身穿“红马甲”的驻村第一书记谢英钊和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早已在村口等候。谢英钊原本是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人事处七级职员,2021年9月受国家民委选派到凌雷村任驻村第一书记。自2015年凌雷村正式成为国家民委定点帮扶联系村以来,先后派出了4名干部担任凌雷村担任第一书记,每届任期两年。

包括谢英钊在内,我在德保看到驻村第一书记都身穿“红马甲”,胸前印着“第一书记”和姓名,背后除此之外还有村名。他们穿“红马甲”,亮身份,无疑是为了更好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以“红马甲”的身影出现在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带领群众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同时,也能更好地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升工作质效。我不确定驻村第一书记穿“红马甲”是不是德保首创,但我能确定的是,“红马甲”在村里如同一面行走的旗帜,飘扬在村民的眼里,飘扬在村民的心里。

谢英钊介绍说,这里是凌雷村的凌雷屯,这个屯的重点产业是火龙果。我们之所以发展火龙果种植,是因为我们有一个产业带头人,他就是村支书农定益,他原本就是种植火龙果的行家里手,当时最早发展的村集体经济也是火龙果,所以就根據这个条件,逐步带动农户扩建火龙果种植,现在带动面积达100多亩,产量颇为丰硕。

说到这里,谢英钊指着人群中的一个人说,他就是农定益。既然种植火龙果的行家里手农定益就在身旁,我们免不了向他了解种植火龙果的具体情况。

“现在自己种植火龙果有20亩,除去成本支出,每亩净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仅此一项一年就有近10万元的收入,非常可观啊。”农定益开心地笑了笑接着说,“因为看到种植火龙果的好前景,所以我就带领其他农户发展火龙果种植。后来又经过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集体经济要向种植火龙果的方向发展。”

谢英钊接过话说:“这样也就有了我前面说到的扩,100多亩火龙果的种植面积。”

我们在硬化的乡村道路上一路向前,谢英钊则一一介绍了凌雷屯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两年,凌雷屯进行了小投入大规模的风貌改造,改造的方向是打造宜居的小环境,修建休闲娱乐的场所,还首创了“口袋公园”。

所谓“口袋公园”就是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休闲功能的公共绿化活动场地。

为了解决“口袋公园”用地,村“两委”决定拆除农户们闲置的蚕房。蚕房是当时政府补贴一部分,农户自筹一部分,建设起来的,由于经济效益不行,基本上处于闲置状况。

一开始,村“两委”还担心屯里的村民们不同意拆蚕房,就得村干部先带头拆自家的蚕房。哪知道,当村委会副主任覃大兵率先拆除自家的蚕房,建设起第一个“口袋公园”的时候,屯里的农户纷纷推倒自家的蚕房,到附近的河里,淘石头,筑公园,很快一个个“口袋公园”在屯里建设起来了。按谢英钊的话来说,风貌改造这项工作,村民的参与度非常高。

老百姓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看干部看什么?就是看党员干部的作风,看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当村干部第一个行动起来,拆除自己家闲置的蚕房,树立“风向标”,无疑会让更多的人“向我看齐”,这样屯里的事就好办了,共同致富如此,共同缔造美好家园亦是如此。

我们一路上坡走到屯子的尽头,一大片果园呈现在眼前,这里就是谢英钊所说的种植火龙果的果园。

在这里驻足,回望整个屯子,一种世外桃源的场景呈现在眼前。

让谢英钊欣慰的是,他刷抖音的时候,有时能刷到村民们把自己的屯子,自己的家园,拍成视频发到网上,说这就是美丽乡村。

“村民们对屯子的赞美,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认可。”谢英钊说罢这句话,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笑了。

在返回的路上,我特别关注到村道旁的景墙,一边走一边读着上面的文字: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看到我读着这些文字,谢英钊说:“我们请国家民委委属高校中南民族大学帮助编制规划凌雷村特色村寨整体风貌提升工程,设计图纸都经过反复的修改,这几句标语也是经过反复斟酌定下来的。”

在我看来,这几句话不仅仅是标语,而是驻村工作队的行动指南,更是村民们奋斗的目标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凌雷屯参观的过程中,我对陪同采访的德保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黄煜好进行了采访。

“驻村工作队的工作用心,用力,用情。他们吃住在村里,想老百姓所想,从村民的利益出发,形成了支部带头,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好局面,使凌雷村年年都有新变化。”黄煜好如是说道。

从凌雷屯出来,我们向凌雷村法光屯而去。

法光屯的风貌改造与凌雷屯有所不同,更多的是进行壮族特色风貌改造,具体体现在人居环境,微景观,微菜园等方面,呈现的是民族大团结的和谐景象。

由于法光屯水源不足,缺乏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根据这个情况,在国家民委和德保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逐步把法光屯打造成为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基地。

站在法光屯的同心贝侬广场上,向周围看去,这里不仅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重点的同心文化长廊、法治乡道,而且农屋上绘制了党的政策、乡村风情、民族文化、民族大团结等特色墙绘。

现在的法光屯,屯里有广场,墙上有墙绘,屋前有绿化,房后有菜园,一派生机盎然。

谢英钊说,这些风貌改造,不仅仅是“穿衣戴帽”,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提升村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文化内涵。

如何注入文化内涵?除了包粽子,打糍粑,划旱龙舟这些极具传统文化内涵的项目之外,谢英钊还举了一个例子。法光屯有一位90多岁的老乡贤,是一位山歌传唱者,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编写了一本山歌集,这些山歌内容从改革开放一直到党的二十大,为了让这些山歌唱响村屯,还成立了村山歌文艺队,结合广西各民族节日多的特点,不定期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

比风貌改造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村民富起来。那就是在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激活乡村潜能的同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2019年底,凌雷村流转土地近30亩,发展火龙果种植。

2020年,争取到项目经费60万元,用于凌雷村集体经济火龙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利用北方民族大学帮扶资金11万元,用于凌雷村集体经济食用菌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2021年至2022年间,凌雷村依托各类衔接资金556万元,建设精品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百亩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为了打开县域外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成立了广西德保益农水果销售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德保县域内优质农副产品资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接国家民委机关本级、各委属事业单位、民族院校的采购任务,全年共销售农特产品达百万元。通过不断发展村集体经济,形成多产业多模式融合发展,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2019年至2021年,凌雷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3年超过10万元,2022年突破30万元。

现在除了果园种植外,还有政府以奖代补的惠农政策,村民的收入每年逐步提高。

谈到这段驻村的日子,谢英钊说:“两年的驻村第一书记任期还有两个月就到了,驻村时光对于我来说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谢英钊说他的任期将至,但驻村工作的任务还远远没有结束。下一步还要建设数字乡村展示大厅和为民办事服务大厅,还要建立农家书屋和农业培训基地,把凌雷村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

一番“走马观花”式的采访,我看到凌雷村村民们住上宽敞亮堂的楼房,喝上干净卫生的水,村道环境整洁,两旁栽种的树木花草。这些美了乡村,富了农民,他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我想我看到的绝不是德保乡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全部,而只是德保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德保全县完成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600多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建设40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4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逐步提升。

2023年1月,凌雷村获得“第三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的荣誉称号。县委书记陆兰碧在挂牌仪式上说:“德保县将以都安乡凌雷村挂牌‘广西民族特色村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运用好凌雷经验,以点带面推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工作融合发展,着力将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全县少数民族聚居区乡村振兴的样板标杆,打造成旅游发展带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先进平台,打造成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发展的示范園地,让‘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展现德保民族工作的重要窗口,让‘民族特色村寨的成果惠及全县各族人民群众,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德保大地一脉传承,生生不息。”

曾经在德保担任过镇安知府的赵翼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看来,德保正如赵翼所说的那样,因为一届又一届驻村第一书记,不断推陈出新,引领风尚;因为一代又一代德保人,传承勤劳本色,建设家园,才迎来了今天的无尽美好。

作者简介:

罗胸怀,湖北蒲圻(今赤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报告文学、诗集等作品多部,有作品在《北京晨报》《今晚报》《作家文摘》等数十家报刊连载转载,入选多种推荐书目和选本。

责任编辑/雨晶

猜你喜欢
壮剧土布
三民文化村里的土布博物馆
唤醒沉睡的民间技艺——浅谈土布发展现状与未来
百年壮剧 壮乡大地上的艺术瑰宝
杭州市土布文化产业化发展个案研究报告
探索有效发挥云南壮剧保护的主体职责
夹缝中求发展:高阳商会与土布运销
土布不『土』
壮剧来啦
广西壮剧的保护与继承研究
云南壮剧的舞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