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壮剧 壮乡大地上的艺术瑰宝

2019-06-11 11:32林涵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北路壮族广西

林涵

广西既是歌海,亦是戏乡。广西本土的壮戏,是壮族人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它像壮乡大地的风光一样绚烂多彩,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表达了他们的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

壮戏又称“壮剧”,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壮剧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其发展经历了几番沉浮:乾隆年间形成演出班社,光绪年间北路壮剧达到鼎盛阶段,但随后便很快衰落。

新中国时期,壮剧又慢慢兴起,不断发展壮大。2006年5月20日,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剧的不同流派

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差异,壮剧产生了广西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以及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分支。

清同治、光绪年间的北路壮剧最早称为板凳戏,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曲艺,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劳动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年间出现的手抄唱本央白平调《太平春》,即是板凳戏唱本。

乾隆年间的1765年,田林县组织龙城班,搭台演出以央白平调自编的唱本《农家宝铁》,这是北路壮剧最早的组织演出。后来到了清嘉庆年间的1815年,在壮族南部出现了半职业性的壮剧土戏班。当时土戏艺人已经传承了七代。

南路壮剧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马隘人黄现炯早年流落南宁,在邕剧班当伙夫。他在1845年返乡时,将邕剧带回故乡并组班演戏,称为马隘土戏。初时用汉语演唱,但因演员不会汉语,改为由师傅在后台唱,演员在前台演的双簧形式演出。

广西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地区,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地区。壮族师公戏脱胎于壮族民间师公教的祭祀娱神歌舞,流传于广西河池、来宾、柳州、上林、武鸣、百色等地,另有特点。

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初时师公表演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开始化妆表演。

TIP

广西北路壮剧主要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为伴奏乐器;南路壮剧主要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狮公戏以蜂鼓、锣、钹和无膜笛为伴奏乐器;

云南富宁壮剧主要以土锣、土鼓、镲、钹和土二胡、土三弦、笛、唢呐等为伴奏乐器;广南壮剧的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三弦、月琴等。打击乐器有脆鼓、大鼓、铣锣、大锣、大小钹、大号等。

壮族人热爱壮剧

建国前各路壮剧都有自己的戏班,但都无职业班社。农忙时停锣,农闲时演出。民国后直至建国初期,南、北路壮剧各演各的,很少有相互间的艺术交流,发展缓慢。解放后,广西各市县纷纷成立业余剧团并编写剧本,且加强了剧团间的交流。

壮族人酷爱壮剧,早期和宗教信仰有关。那坡县的马隘壮剧的唱腔来自舞蹈,舞蹈也与巫舞有关。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戴木面具或纸画脸谱,穿长红袍,唱歌跳舞以娱神。

壮族人之所以迷恋壮剧,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以外,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记述了壮族的歌唱风习:“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相乐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剧代表性传承人张琴音回忆起壮剧团的发展历程时就说道:“我们壮剧是从德保县里发展起来的。解放之后,壮剧得到了发展,1950年我们就开始搞业余剧团,服装、导演等都没有,完全是由几个爱好者自编自唱自导发展起来的,后来成立了壮剧团,我们到农村和公社去演出都很受欢迎。”

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戴木面具或纸画脸谱,穿长红袍,唱歌跳舞以娱神。

Tips

壮戏题材丰富,内容健康。有歌颂古代本民族英雄人物的《布伯》《侬智高》《刘二打番鬼》等;也有反映壮族青年反抗封建婚姻、追求戀爱的《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三姐下凡》《百鸟衣》等;有根据壮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剧目,如《莫一大王》《白马姑娘》等;又有根据历史故事改编的“朝代戏”,如《杨家将》等。

创新才能传承下去

壮剧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壮族人民创造的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剧种。青年一代追求时尚,视壮剧为土俗,欣赏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锐减。随着壮剧老艺人相继去世,不少地方壮剧的传承出现断代,这一特色剧种开始消失,壮剧的传承和发展刻不容缓。

如今,新一代壮剧人根据时代的发展,开始了创新尝试。除了在表演形式上的融合,壮剧在题材上也是与时俱进。现在的壮剧题材新、内容活,讲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更多地关注中国梦、精准扶贫等社会热点。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作为第十届广西戏剧展演大型剧目展演展出的首个扶贫攻坚大戏,就用壮剧演绎了扶贫攻坚战下的精彩广西。

“铜鼓作为一个音乐形式融进壮剧里,应该说是第一次。也是因为铜鼓的融入,给予了这个剧特别鲜明和厚重的壮民族文化特色。” 该剧导演卢浩介绍说,“在两次采风过程当中,我们感受到了广西在今天的振兴乡村大潮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对家乡改变的那种渴望,留住青山绿水,留住我们文化根脉的那种愿望。这部剧呈现的就是四句话,鼓声不落,文明不破,乡愁不绝,梦想不断的一个伟大时代。”

壮族人迷壮戏,因为不但剧情是壮族人熟悉的,而且唱词、道白也是壮族的方言土语,听来特感亲切。用壮语道白演唱是壮戏的一大特征,有亲切感,易于接受。广西戏剧院壮剧团团长李勉新说:“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普及壮剧,我们在保持唱作念打以及音乐唱腔等壮剧独有的艺术风格之外,在语言上就要广泛地使用桂柳话,让更多的人知道壮剧、了解壮剧,为壮剧的发展开拓广阔的市场。”

在李勉新看来,要传承壮剧,发展壮剧,不能离开壮剧赖以发展的土壤。“传承是要动态地传承,不能以图片式的、纪录片式的传承,动态的传承就需要年轻人去喜爱壮剧,所以我们在表演、导演或者音乐的创作上,一定要跟上时代的创新。”

壮剧,这个从草根舞台上唱出来的方言戏曲,百年来几经沉浮,不断地吸收其他剧种的特点,兼容并蓄。在红尘滚滚的时代,却也不忘初心,兀自芬芳地绽放着。

猜你喜欢
北路壮族广西
壮族北路坐唱八音乐曲中的节奏节拍以及打击乐特征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壮族山歌
佔道14年上海“路中屋”和平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