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巴车驶出河南省会城市郑州南郊,远离了现代都市的繁华、燥热和喧嚣,直驰在静流如注的京港澳高速公路上,如一匹脱缰奔腾的骏马,带着一车人的期待和向往,穿行莲城许昌,越过许慎故里漯河,奔向梁祝的家乡驻马店。
初秋的豫南大地,浓彩尽染,风递荷香,鸟语流韵,万物葱茏。车窗外,村庄、房舍、树木、庄稼、田野一瞬而过,翻展着中原农村如诗画卷。此时的驻马店市,正如开屏的孔雀,在把最纯朴、本真和热情的一面,展示给每一个即将到来的人,呈上“天中”人的魅力芬芳。
二
尽管已经过了伏天,但“秋燥”依然在不遗余力地输送着热能,炙烈的陽光把这个城市的上午燎烤得热烈而生动。
“不让一个贫困老乡掉队”。在河南金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多功能展示厅内,看到宣传屏上滚动出现的这句话,心情立刻像室外的天气一样,热乎得能拧出汗水来。这家企业一定不简单,有内涵!果然,听年轻解说员解说后,知道这是一家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帮扶贫困的福利企业。
企业掌门人是一对父子。老人叫余留柱,年已过七旬,在驻马店市的商界很有名望。儿子叫余毅欣,是一个有英国留学背景的海归。
2015年,作为知名企业,金雀人也参与到驻马店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为社会奉献金雀人的爱心。
在这个过程中,父子俩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依靠政府力量或者社会资源送政策、资金、技术、方法及就业的帮扶措施,绝大多数帮扶家庭都能摘掉穷困帽子,实现脱贫。也就是通俗说的“造血 ”、“授渔”脱贫法,这是一个最有效,最传统的扶贫脱困路子。然而还是有少数家庭,因为重残、特困、突发变故的原因,失去劳动自立能力,缺少再生功能,仍然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温暖爱心资助,以“输血”、“送鱼”方式,解决实际困难。
父子俩是有心人。他们通过有关部门了解到,驻马店市下辖的9县1区中,有4个国定贫困县,3个省定贫困县,贫困村928个,贫困人口84万人,贫困发生率10.86%。而这发生率中近一半都需要政府和社会组织长期“输血式”帮扶。驻马店市是一个拥有965万人口的农业大市,这也成为“精准扶贫”中很难有效解决的实际问题。
怎样做到不仅让困难户能够脱贫,而且还要行稳致远呢?各级政府在思考调研,寻找突破,余留柱、余毅欣父子和金雀人也在创新尝试,制定方案,依托企业优势为这部分人谋出路。
2016年初,河南金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始在驻马店市6县中的9个村推出“不让一个贫困老乡掉队”的金雀爱心精准扶贫助残方案和线上线下消费扶贫试点,很快有了初步效果。2017年推广到汝南县全部212个村。2018年在全市推广应用,“金雀模式”成为政府和帮扶户最容易接受的脱贫方法。到2020年,全市已经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9个、乡级电商服务站12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691个。近年来,通过“金雀爱心帮扶”,全市还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557个,带动16万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800元以上。
“金雀模式”是如何成功的呢?
具体讲,就是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全球快速发展大趋势下,金雀人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探索生活消费和帮扶解困相结合的“金雀模式”。就拿刚开始推出的“金雀爱心购”带货直播和“金雀爱心购+自动售货机”消费帮扶模式来说吧:线上,依托“金雀爱心购”平台,销售商品差价按照2∶8的比例进行分配。其中,20%归金雀线上平台,用于网站维护和运营成本支出,80%通过平台系统自动转入到帮扶对象的账户。线下,依托爱心购超市、自动购物一体机,将爱心购物商品差价按照2∶4∶4的比例进行分配,扣除20%的运营成本,贫困户与超市管理者各得40%。既得利益同样由大数据系统分析自动转入各自固定账户。
这些年以来,金雀爱心公益帮扶,已经深入到驻马店市的各个领域,金雀公司先后出台有金雀爱心购物平台、“不让一个贫困老乡掉队”五位一体(5+1)三结合精准扶贫助残方案、金雀爱心购《三专一站8+1”》模式、《三盘活四帮扶》项目等,涵盖到了全市的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菌类种植、花卉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机服务、名优农产品、乡村车间等特色产业领域。
以汝南县为例,全县现有“乡村车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返贫”、“再贫”的重要保障。可这些小微企业势单力薄,没有市场竞争力,基本上都达不到应有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金雀爱心帮扶”参与进来以后,从资金、技术、信息到产品、质量、销售方案的确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网络技术支持,而因此带来的效益,按比例分配用于企业发展、乡村振兴基金和帮扶贫困户。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除利用行政资源,进行基础性投资以外,更多的就是引导、宣传、推广和布局,让更多的部门和组织参与到“金雀帮扶模式”中来。
2018年“金雀爱心购”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电商扶贫典型案例;2020年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消费扶贫优秀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介;2020年被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评为“革命老区电商消费扶贫重点推广项目”和“支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优秀典型案例”。
余家父子带领金雀人创立的爱心帮扶模式,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我国完成脱贫任务以后,出现“返贫”“再贫”现象发生,还为解决世界性脱贫难题提供了借鉴。202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组织联合把此案例评为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已经开始应用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目前,金雀公司再接再厉,还在不断地探索,以求“金雀模式”更加完善完美。当地党委政府正在积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对社会组织、商品生产销售厂家和红十字会等功能组织进行资源有效整合。更多社会有识之士也通过“乡村振兴帮扶馆”“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功能体验,主动参与到这一“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伟大事业中来。
走出金雀公司,正是上午太阳最张扬蓬勃的时候。这座城市,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会尽情享受“金雀模式”如阳光般的温热,温暖,温情。因为在一个热情四溢的好年代,像余家父子一样有作为、敢担当、乐奉献的人越来越多。
三
8月16日下午,确山县万人巷空,民众自发组织迎接在吉林省舒兰市抗洪救灾中,英勇牺牲的原舒兰市人民武装部上校政治委员周昆训英灵回归故里。
从新郑机场、确山县高速路出口、沿途街道到确山县革命烈士公墓,政府工作人员,青少年学生,同乡同学战友,医护工作者,执勤警察,环卫工人,商贩行人,灵车经过时,大家主动列队,含泪肃立于道路两旁,迎接烈士骨灰安葬故里。
“去时七尺郎,归来英雄魂。”“战洪涛,以身殉职;为人民,初心担当。”一条条白字黑底的挽联,寄托着驻马店人民对烈士的无限怀念和沉痛哀思。
8月3日19时,连续强降雨造成吉林省磨盘山水库下游的舒兰市金马镇、开源镇和七里乡等镇村出现洪水漫灌,部分桥梁坍塌,道路受损等重大险情。情况十分危急,舒兰市人民武装部迅速集结基干民兵展开救援。23时,周昆训带队前往金马镇指挥留守民兵执行疏散转移群众任务。由于朱齐河上游青松岭林场突然爆发山洪,导致舒兰河水位明显上涨,在组织转移受灾群众的过程中,其乘坐的指挥车辆被急流掀翻卷入洪水,周昆训不顾个人安危,竭尽全力将司机推至车外,个人随后从车内脱困,但因连续作战,体力耗尽,被洪水冲走。4日4时,司机丁文龙在事故地点下游三公里处获救。当地干部群众和民兵应急队伍持续对周昆训开展搜救,于8月6日7时,在事发地带西北方向约5公里处,搜到周昆训。经医学专家鉴定已无生命体征,不幸以身殉职。
周昆训烈士1977年5月出生,河南省确山县三里河街道南泉社区人。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紧急关头,舍生忘死,冲锋在前,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始终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疏散被困群众2000余人次,直到壮烈牺牲,年仅46岁。
浩气贯长空,英灵彪千秋。
驻马店市是培根铸魂英雄成长的地方,也是浸染着革命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在抗击外来侵略的烽火年代,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畏强敌,浴血奋战,建立中原抗日革命根据地,被誉为中国抗战的“小延安”“小陕北”。作为原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长期生活战斗在这里,指挥中原地区和河南省的抗战工作。驻马店人民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的伟大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牺牲和奉献。
83年前,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日义勇军,在吉林省白山黑水间同日本鬼子展开殊死搏斗,打得敌人胆颤心惊,坐卧不安,极大地挫伤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日本侵略者为劝降杨靖宇将军,曾经想尽千方百计,施尽各种阴谋诡计,但将军始终以中国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誓死不屈,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残忍地割下将军头颅。将军豪气铺天盖地,倭寇折服于将军的铁血精神,鞠躬礼拜,以表示对英雄的敬仰。
1975年8月受强台风和持续特大暴雨影响,驻马店域内水库接连溃坝坍塌,九县一镇成为一片汪洋。灾害史无前例,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财产损失空前严重。面对家园被洪水淹没,英雄的驻马店人民不屈不挠,不等不靠,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在被洪水冲毁的废墟上,自力更生,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如同巨人的肩膀一样,扛起了驻马店市今天的繁荣和辉煌。
红色的土地,优秀的传统,英雄的事迹,成就了驻马店人民面对民族危难之时,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忠义;面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牺牲和果敢;面对自然灾害的毁灭性打击,愈挫愈勇的顽强拼搏和不屈。
这就是驻马店精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下午的阳光炙烈耀眼,站在当年板桥水库溃口高处,早已经没有了当年那场世界性灾难的阴影痕迹。远眺眼前绿色沃野,百姓在田间挥汗劳作,一块块庄稼地里,棒槌般的玉米穗齐肩媲美;墨绿色芝麻棵子,排列着整齐的隊伍,摇曳丰肥的身姿在交头接耳,诉说着生活的甜美。公路上,货流物流,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鱼池内,锦鱼满塘,鲤跃龙门。走进村委会大院,金雀爱心超市、爱心购物专柜货物琳琅满目,兑换条件,奖励措施,领取制度清晰上墙。乡村车间虽不高大漂亮,室内场地还显拥挤堆堵,但生产线快节奏地运转,操作台前忙碌的身影,产品下线检验装箱,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仿佛能看到一件件物品正变成一张张钞票,源源不断地流向所有需要的人。
是啊,在这块有着浓厚红色基因的土地上,处处显示着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农村政治清明、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新变化。
作者简介:
杨殿臣,笔名遇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奔流文学院签约作家,郑州市第二届、河南省第四届“报告文学奖”获得者。在《奔流》《中国报告文学》《时代报告》《当代文学》《中国乡村》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文学作品数十万字。短篇小说《龙湾村的那些人》被亚特兰大孔子学院《阅读》教材收录选编,获二等奖。著有纪实文学《康百万家风》《明月兆山乡》《雨殇》和《鄢陵,从早晨开始》《顺着山水看鲁山》《鲁山三宝》《文化老君山》等长中短篇。
责任编辑/宋文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