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晚期CTA 图像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评估价值及对治疗的指导作用

2023-11-06 02:58苗重昌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头颅状态预测

李 蕾,徐 建,辛 奕,陈 磊,苗重昌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large vessel occlusion,AIS-LVO)为临床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类型,具有发病率、致残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1-2]。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为目前临床治疗AIS-LVO 的主要方案之一,相较于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较高,可迅速将阻塞血管再通,挽救缺血半暗带,而EVT 脑血管通路重建包括病变血管再通及侧支循环开放,而侧支循环开放为非可控因素。因此,尽早评估EVT 前侧支状态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3-4]。CT 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评估诊断中,可直观显示血管阻塞情况,而晚期CTA 图像为传统CTA 检查基础上增加静脉晚期扫描,可更加准确地反映软脑膜血管分布、延迟显影等[5-6]。Alberta 卒中项目早期CT 评分(Alberta stroke project early CT,ASPECT)多用于评估患者血管再通治疗前缺血程度,但鲜有研究关于其评估EVT 前侧支状态,基于此,本研究试分析基于晚期CTA 图像的ASPECT 评估AISLVO 患者EVT 前侧支状态以及对EVT 治疗的指导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1 年3 月至2022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85 例AIS-LVO 患者,其中男性48 例,女性37 例,年龄(59.84±3.56)岁,体质量指数(23.12±0.75)kg/m2,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28±3.96)分,发病至入院CTA 检查时间(3.15±0.58)h。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7]中AIS-LVO 相关诊断标准,并结合影像学检查证实;②发病至EVT 时间<24 h;③可接受本研究检查方案;④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颅内出血;②合并CTA 检查绝对禁忌证;③预计生存期<3 个月;④非动脉粥样硬化因素致使血管闭塞者;⑤既往存在脑出血、颅内肿瘤或颅内动静脉畸形者;⑥合并全身性感染、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⑦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⑧合并精神异常或检查依从性较差者。

1.3 方法

CTA 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西门子双源CT SOMATOM Drive 行头颅多时相检查,引导患者取仰卧位,先行常规CT 平扫,平扫结束后于患者正中静脉注射对比剂碘佛醇(350 mgI/mL)50 mL,注射速度5 mL/s,注射后以相同速率注入生理盐水30 mL。CTA 检查采用单源模式,参数设置为电压80~120 kV,电流为能谱自动毫安,螺距0.984∶1,NI指数为9,球管转速为0.5 s/rot,探测器宽度为80 mm,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 mm,重建层厚及层间距均为0.625 mm,重建矩阵为512×512。采用对比剂跟踪技术,感兴趣区域(ROI)设置为颈3/4 层面水平颈动脉,CT 值增加至100HU,延时2.5 s 后开始扫描动脉期,扫描完毕后间隔8 s 扫描静脉晚期,扫描范围为颅底至颅顶。记录ROI 单能量的CT 值及标准差(SD),获取大脑中动脉M1 段、颞叶、眼球后方脂肪SD,并计算图像信噪比(SNR),SNR=管腔平均CT 值/SD。分别记录不同扫描方法剂量长度乘积(DLP)、辐射剂量容积CT 剂量指数(CSTIVOL),并计算有效剂量(ED)。

图像质量评分:所有图像均由同2 名经验丰富(工作经验≥5 年)的影像科医师进行检阅,评分不一致时,经商讨后统一意见。评分分级标准:Ⅰ级,冠状动脉清晰,噪声小,管腔完整、连续,无明显伪影,评为4 分;Ⅱ级,图像噪声较小,管壁存在轻度伪影,CPR 图像存在阶梯状伪影,但不影响诊断,评为3分;Ⅲ级,图像噪声较大,管壁存在中度伪影,可用于诊断,评为2 分;Ⅳ级,图像噪声大,管壁存在严重伪影,无法用于诊断,评为1 分。

ASPECT:采用ASPECT 评估侧支循环情况,总分0~10 分,0 分表示大脑中动脉区域内弥散性缺血,10 分表示正常,分数越高表示缺血越不明显,侧支状态越好。

预后评估:采用改良Rankin 评分量表(mRS)对患者EVT 治疗后3 个月预后进行评估,其中无症状为0 分;有症状,但可完成日常活动为1 分;轻度残疾,生活可自理为2 分;中度残疾,生活需要一些帮助为3 分;重度残疾,无法独立行走,生活无法自理为4 分;严重残疾,卧床需要护理为5 分;死亡为6 分。其中0~2 分为预后良好,3~6 分为预后不良。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 名影像科医师通过3 种扫描方法图像评估早期侧支状态ASPECT 的一致性,并比较3种扫描方法评估早期侧支状态ASPECT。

(2)比较3 种扫描方法图像质量评分、大脑中动脉M1 段、颞叶、眼球后方脂肪噪声及SNR。

(3)比较3 种扫描方法辐射剂量(CDTIVOL、DLP、ED)。

(4)统计EVT 治疗后3 个月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3 种扫描方法ASPECT。

(5)分析3 种扫描方法ASPECT 对EVT 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对不同数据类型进行相关处理分析,用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常规进行逻辑检错,经K-S 检验确认具备方差齐性且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多组间比较以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两两比较以LSD-t 检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2 名医师评估ASPECT 的一致性,ICC 值<0.4 为一致性差,0.4≤ICC 值<0.75 为一致性中等,ICC 值≥0.75为一致性好,ICC 值≥0.75 时认为分析的组学特征具有较好的再现性和可重复性。预测价值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曲线下面积(AUC)、置信区间、敏感度、特异度,默认双侧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种扫描方法图像评估早期侧支状态ASPECT比较及可重复性验证

2 名医师通过头颅CT 平扫图像评估早期侧支状态ASPECT 的一致性ICC 值为0.891,95CI%为0.781~0.914(P<0.05);通过传统CTA 扫描图像评估早期侧支状态ASPECT 的一致性ICC 值为0.926,95CI%为0.826~0.951(P<0.05);通过晚期CTA 扫描图像评估早期侧支状态ASPECT 的一致性ICC值为0.943,95CI%为0.854~0.972(P<0.05)。通过头颅CT 平扫、传统CTA 扫描、晚期CTA 扫描图像评估早期侧支状态ASPECT 分别为(8.51±0.57)分、(8.30±0.51)分、(8.17±0.48)分,头颅CT 平扫ASPECT均较传统CTA 扫描、晚期CTA 扫描ASPECT 高(F=9.205,P<0.001),但传统CTA 扫描、晚期CTA 扫描ASPEC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1,P=0.089)。典型病例CT、CTA 扫描图像见图1-2。

图1 典型病例1 CT、CTA 扫描图像

图2 典型病例2 CT、CTA 扫描图像

2.2 3 种扫描方法图像主观评分、客观评价指标比较

晚期CTA 扫描图像质量评分较头颅CT 平扫、传统CTA 扫描高,传统CTA 扫描图像质量评分较头颅CT 平扫高,晚期CTA 扫描大脑中动脉M1 段、颞叶图像噪声均较头颅CT 平扫、传统CTA 扫描低,传统CTA 扫描大脑中动脉M1 段、颞叶图像噪声均较头颅CT 平扫低(P<0.05),见表1。

表1 3 种扫描方法主观评分、客观评价指标对比(n=85,±s)

表1 3 种扫描方法主观评分、客观评价指标对比(n=85,±s)

a 表示与头颅CT 平扫对比P<0.05;b 表示与传统CTA 扫描对比P<0.05

2.3 3 种扫描方法辐射剂量比较

晚期CTA 扫描CDTIVOL、DLP、ED 均较头颅CT平扫、传统CTA 扫描低,传统CTA 扫描CDTIVOL、DLP、ED 均较头颅CT 平扫低(P<0.05),见表2。

表2 3 种扫描方法辐射剂量比较(n=85,±s)

表2 3 种扫描方法辐射剂量比较(n=85,±s)

a 示与头颅CT 平扫对比P<0.05;b 表示与传统CTA 扫描对比P<0.05

2.4 不同预后患者3 种扫描方法ASPECT 比较

85 例AIS-LVO 患者经EVT 治疗后3 个月预后良好51 例,预后不良34 例。预后不良患者治疗前通过头颅CT 平扫、传统CTA 扫描、晚期CTA 扫描图像评估早期侧支状态ASPECT 均较预后良好患者低(P<0.05),见表3。

表3 不同预后患者3 种扫描方法ASPECT(±s)

表3 不同预后患者3 种扫描方法ASPECT(±s)

2.5 3 种扫描方法ASPECT 预测预后的价值

以预后不良患者为阳性样本,预后良好患者为阴性样本,绘制CT 平扫、传统CTA 扫描、晚期CTA扫描ASPECT 预测AIS-LVO 患者EVT 治疗预后不良的ROC 曲线,结果显示各评分单独预测的AUC分别为0.717、0.791、0.854,截断值分别为8.74 分、8.62 分、8.47 分,见表4、图3。

表4 3 种扫描方法ASPECT 预测预后的价值

图3 3 种扫描方法ASPECT 预测预后的ROC 曲线

2.6 3 种扫描方法ASPECT 预测预后ROC 比较

晚期CTA 扫描ASPECT 预测AIS-LVO 患者EVT 治疗预后不良的AUC 大于头颅CT 平扫、传统CTA 扫描ASPECT 预测的AUC(P<0.05),传统CTA扫描ASPECT 预测的AUC 与头颅CT 平扫ASPECT预测的AU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3 种扫描方法ASPECT 预测预后ROC 对比

3 讨论

EVT 为目前临床治疗AIS-LVO 的主要方案,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障碍,改善远期预后。侧支循环对于脑部血液正常循环具有重大作用,当发生AIS-LVO 后,缺血半暗带的存活完全依赖于侧支循环,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为缺血区域脑组织提供基本血流及营养。有研究表明[8]良好的侧支循环为AIS-LVO 患者EVT 后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尽早评估AIS-LVO 患者EVT 前侧支状态具有重大意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临床评估诊断颅内侧支的“金标准”,但DSA 为有创检查,且具有较大辐射,操作过程中易出现血管痉挛、诱发缺血性卒中,存在一定局限性[9-10]。研究表明[11],CTA 检查对于缺血性卒中评估诊断结果与DSA 一致性较高,且CTA 可通过造影剂进行全程血管显影,可有效观察患者血管具体走行、狭窄情况。本研究通过CTA 评估AIS-LVO 患者EVT 前侧支状态发现,传统CTA 扫描、晚期CTA 扫描ASPECT 均高于头颅CT 平扫,推测ASPECT 对于AIS-LVO 患者侧支状态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侧支循环指动脉主干闭塞时,由其他血管代偿将血流送至相应脑组织,对于缺血部位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良好的侧支循环与EVT 再通效果密切相关,可有效降低EVT 后出血风险,而ASPECT 主要用于评估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可反映梗死面积或梗死核心大小[12-15]。ASPECT与脑卒中患者EVT 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密切相关,可用于初步评估预后[16]。颅脑CTA 可显示血管阻塞及脑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其中传统CTA 无法于动脉期完整显示软脑膜动脉的充盈情况,临床逐渐采用多期CTA 评估侧支血流情况[17-18]。但多期CTA 可增加扫描次数及辐射剂量,因此本研究尝试在传统CTA 检查基础上增加静脉晚期扫描,结果显示晚期CTA 扫描图像质量评分、噪声及SNR均优于传统CTA 扫描、头颅CT 平扫,可更准确地反映软脑膜血管分布情况、延迟显影。相关研究表明[19-21],血流流向半暗带组织随时间延长逐渐分散,CTA 检查通常需要多个时间点信息评估侧支循环状态,而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延迟充盈可被传统CTA 低估,且晚期CTA 显示中度或良好的侧支循环状态经传统CTA 检查可被错误标记为侧支循环不良。因此,晚期CTA 图像ASPECT 可用于评估AIS-LVO 患者EVT 前侧支状态。

本研究还发现,晚期CTA 扫描CDTIVOL、DLP、ED 均较头颅CT 平扫、传统CTA 扫描低,可有效减少患者所受辐射剂量。与传统CTA 及多期CTA 相比,晚期CTA 仅增加静脉晚期扫描,通过“延迟血管征”可显著提高远端血管闭塞检出率,准确显示血栓长度。且有研究表明[22],晚期CTA 中血栓负荷为梗死体积、出血性转化及转归结局的预测因素,对于大血管闭塞检测及侧支循环代偿评估更具优势。此外,本研究随访3 个月后发现,不同预后患者头颅CT 平扫、传统CTA 扫描、晚期CTA 扫描图像评估早期侧支状态ASPECT 均存在差异,其中晚期CTA 差异更为显著,据此可推测晚期CTA 扫描图像ASPECT 可用于AIS-LVO 预后评估。国内学者[23]通过比较不同预后AIS-LVO 患者mRS 评分及ASPECT 发现,ASPECT 与mRS 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54),为AIS-LVO 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OR=5.842)。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首次采用ROC 分析CTA 扫描图像ASPECT 对AIS-LVO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现,晚期CTA 扫描预测AUC 为0.854,优于传统CTA 扫描及头颅CT 平扫,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晚期CTA 图像ASPECT 可用于评估AIS-LVO 患者EVT 前侧支状态,临床可通过其早期预测患者预后,有助于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

猜你喜欢
头颅状态预测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油菜花
不必预测未来,只需把握现在
嵇康·绝响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