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鲲,张广玉,党中勤,孙晓娜,吴秋霞
(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郑州 450003)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以烧心灼热、胸骨后灼痛、吐酸反胃等为主要症状表现,中医将胃食管反流病归于“噎膈”“吐酸”“食管瘅”等范畴,由各种因素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肝不随脾升,胆不随胃降,以致胃气上逆,上犯食管而形成本病,肝胆失于疏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其主要发病病机,故中医治疗应以理气和胃、行气止痛为主[1]。加味桔梗枳壳汤主要由枳壳、延胡索、桔梗、瓜蒌、半夏等中药组成,具有和胃、止痛、降逆的良好功效,可用于治疗痰气交阻证[2]。但目前临床关于加味桔梗枳壳汤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运动功能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仍需探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60 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加味桔梗枳壳汤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试验设计经河南省中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60 例2021 年6 月-2022 年6 月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对照组(30 例)和治疗组(30 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2 ~57 岁,平均(39.74±5.56)岁;男16 例,女14 例;体质量指数(BMI)19 ~26 kg/m2,平均(22.67±0.55)kg/m2;病程1 ~3 年,平均(1.62±0.20)年;胃镜分级[3]:I级10 例,Ⅱ级14 例,Ⅲ级6 例。治疗组年龄22 ~58岁,平均(39.78±5.61)岁;男17 例,女13 例;BMI 19~26 kg/m2,平均(22.71±0.61)kg/m2;病程1~4年,平均(1.65±0.23)年;胃镜分级:Ⅰ级9 例,Ⅱ级16例,Ⅲ级5 例。2 组年龄、性别、BMI、病程、胃镜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
1.2 纳入、排除、脱落与剔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4]中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诊断标准者;中医诊断属于痰气交阻证,具体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主要症状表现为烧心灼热、胸骨后灼痛、吐酸反胃、食少呃逆、咽喉不适如有痰梗等;胃镜分级Ⅰ~Ⅲ级者;年龄超过18 周岁者;治疗依从性良好者;视听及精神正常,能够简单交流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等。
1.2.2 排除标准 对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加味桔梗枳壳汤存在相关禁忌者;伴有糜烂性食管炎者;近1 个月内应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胃动力药、抑酸剂及激素治疗者;既往伴有胃肠道、食管或其他腹部手术史者;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严重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损害,且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并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者;伴有酒精依赖史、滥用药物史及吸毒史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等。
1.2.3 脱落与剔除标准 治疗期间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者;中途退出研究者;参与其他相关试验者等。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 mg,国药准字H20020330)进行治疗,口服,每次20 mg,每天1 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桔梗枳壳汤进行治疗,组方:煅瓦楞、海螵鞘各15 g,枳壳、延胡索各12 g,桔梗、瓜蒌、半夏各10 g,黄芩9 g,黄连5 g,甘草3 g。咽部异物感严重者加厚朴8 g、苏叶6 g;嗳气严重者加旋覆花8 g、沉香5 g;反酸严重者加刺猬皮、浙贝母各10 g;胸骨后疼痛严重者加川楝子12 g,没药10 g。上述中药加水1 000 mL 煎煮收汁300 mL,每天1 剂,分早晚2 次温服。2 组均持续治疗8 周。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 2 组治疗8 周后的疗效按《临床疾病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6]进行评估,其中患者反食、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消失评估为痊愈;患者反食、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基本缓解评估为显效;患者反食、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有所改善评估为有效;患者反食、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评估为无效。总有效率= 1-无效率。
1.4.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2 组治疗前、治疗8 周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予以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7]进行评估,RDQ 评分含反食、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4 项,各项总分均为0 ~5 分,分值高低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呈反比。
1.4.3 食管运动功能 治疗前、治疗8 周后,予以南京恒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V-170CF-H170I/L 电子胃肠镜测定2 组食管体部上段和下段蠕动波压力、非传导波、反向蠕动波、顺行性蠕动波。
1.4.4 胃肠激素 采集2 组治疗前、治疗8 周后的空腹静脉血6 mL,离心(3 000 r/min,离心半径8 cm,10 min),取血清3 mL 予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均购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测定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
1.4.5 疾病相关因子 血液采集、血清制备及检测试剂盒厂家均同1.4.4,取剩余3 mL 血清予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5-羟色胺(5-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 物质(SP)水平。
1.4.6 安全性 记录2 组治疗期间出现的皮疹、腹痛、腹泻、胀气、恶心呕吐、转氨酶增高等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例(%)表示,χ2检验进行比较;根据K-S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予以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予以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n = 30) 例
2.2 2 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n = 30) 分
表2 2 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s,n = 30)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时间反食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对照组治疗前4.21±0.674.53±0.444.42±0.374.39±0.45治疗8 周后2.25±0.43#2.08±0.37#2.15±0.22#2.11±0.35#治疗组治疗前4.19±0.714.55±0.454.38±0.414.42±0.51治疗8 周后1.09±0.24#△1.11±0.33#△1.24±0.19#△1.13±0.32#△
2.3 2 组食管运动功能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食管运动功能比较(±s,n = 30)
表3 2 组食管运动功能比较(±s,n = 3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时间食管体部上段蠕动波压力/kPa非传导波/%反向蠕动波/%顺行性蠕动波/%对照组治疗前1.09±0.3323.54±4.573.56±0.9763.54±8.11治疗8 周后2.47±1.29#19.75±3.61#2.12±0.44#76.21±15.24#治疗组治疗前1.11±0.4223.61±4.623.61±0.9963.61±8.07治疗8 周后6.22±1.58#△ 7.54±2.35#△0.98±0.22#△89.55±17.59#△组别时间食管体部下段蠕动波压力/kPa非传导波/%反向蠕动波/%顺行性蠕动波/%对照组治疗前1.21±0.1925.82±5.112.87±0.6859.89±7.89治疗8 周后4.12±2.54#18.77±3.54#1.58±0.46#71.38±11.25#治疗组治疗前1.17±0.2225.84±5.092.91±0.7259.86±7.92治疗8 周后9.45±1.22#△ 4.56±1.66#△0.78±0.22#△94.56±10.55#△
2.4 2 组胃肠激素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胃肠激素比较(±s,n = 30) pg·mL-1
表4 2 组胃肠激素比较(±s,n = 30) pg·mL-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时间VIPMTLGAS对照组治疗前65.09±8.77187.96±20.4543.15±5.22治疗8 周后57.23±6.19#211.72±23.68#52.12±6.47#治疗组治疗前64.98±8.81188.01±19.6743.21±5.17治疗8 周后46.87±5.24#△259.65±26.54#△67.98±7.22#△
2.5 2 组疾病相关因子比较 见表5。
表5 2 组疾病相关因子比较(±s,n = 30)
表5 2 组疾病相关因子比较(±s,n = 3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时间5-HT/(ng·mL-1)CGRP/(pg·mL-1)SP/(pg·mL-1)对照组治疗前107.89±25.414.15±1.019.76±2.48治疗8 周后 75.24±18.55#1.85±0.67#6.37±0.99#治疗组治疗前108.07±24.974.16±1.049.81±2.52治疗8 周后 52.33±16.67#△0.98±0.43#△5.21±0.84#△
2.6 2 组安全性比较 见表6。
表6 2 组安全性比较(n = 30) 例
中医上本无胃食管反流病病名,中医学家根据其症状表现将其归于“反胃”“吐酸”“嘈杂”“食痹”“胃脘痛”等范畴[8]。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宜以理气和胃、行气止痛为主[9-10]。加味桔梗枳壳汤主要由煅瓦楞、海螵鞘、枳壳、延胡索、桔梗、瓜蒌、半夏、黄芩、黄连、甘草组成,其中煅瓦楞能入胃、肝经,可发挥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胃疼泛酸;海螵鞘归肝、肾经,具有制酸止痛之功效,可用于吞酸嗳气、胃脘刺痛、脘闷不舒;枳壳归脾、胃经,能行滞消胀、理气宽中;延胡索入肺、脾、心、胃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桔梗归肺经,具有祛痰排脓、开宣肺气之功效;瓜蒌归胃、肺、大肠经,具有宽胸散结之功效;半夏主入脾、胃经,兼入肺经,具有降逆止呕之功效;黄芩归肺、胆、脾等经,黄连归心、脾、胃、胆等经,二者均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理气和胃、行气止痛之功效;同时针对咽部异物感严重者加厚朴、苏叶,可发挥行气消积之功效;嗳气严重者加旋覆花、沉香,可发挥降逆止呕、降气化痰之功效;反酸严重者加刺猬皮、浙贝母,可发挥制酸之效;胸骨后疼痛严重者加川楝子、没药,可发挥行气止痛之效,诸味合用可调节脾胃气机,进而可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11-12]。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8 周后的反食、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评分及食管体部上段和下段非传导波、反向蠕动波较低,而食管体部上段和下段蠕动波压力、顺行性蠕动波及总有效率较高,表明加味桔梗枳壳汤可有效调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运动功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疗效显著。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中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激素和疾病相关因子水平紊乱。VIP、MTL、GAS 作为常见的评估机体胃肠功能的指标,高水平的VIP,低水平的MTL、GAS 提示机体胃肠功能受损;5-HT 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其参与机体胃肠动力的调节过程,高水平的5-HT 可加重机体胃肠功能受损,刺激病情发展;CGRP、SP 作为神经肽类物质,可参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高水平的CGRP、SP可刺激机体病情进一步发展[13-14]。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8 周后的血清VIP、5-HT、CGRP、SP 水平较低,血清MTL、GAS 水平较高,进一步提示加味桔梗枳壳汤可有效调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疾病相关因子和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肠功能,进而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进展。现代药理研究[15-16]证明,加味桔梗枳壳汤中的枳壳具有调节胃肠平滑肌的作用;半夏具有减少胃液分泌量,发挥胃黏膜保护的作用;黄芩中的黄芩素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胃食管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控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情进展。本研究中,治疗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加味桔梗枳壳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考虑其原因可能与加味桔梗枳壳汤对机体产生的刺激性较小有关[17]。
综上,加味桔梗枳壳汤可有效调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疾病相关因子和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肠功能,并可改善患者食管运动功能,进而可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为样本量有限的单中心研究,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偏倚,因此为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临床可扩大样本量进行多中心研究以明确加味桔梗枳壳汤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运动功能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