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广西涉糖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2023-11-05 07:44李富宁张洁玉陈萍萍张文
广西糖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对策

李富宁 张洁玉 陈萍萍 张文

摘 要:科技型小微企业是带动产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广西糖业“二次创业”发展给小微企业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科技型小微企业集群的形成也为产业升级提供推动力。文章通过查摆广西涉糖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发现主要制约因素有企业自身活力、融资路径、人才队伍和创新环境4个方面。并针对现状提出建立“政—社—产—企”联动协同创新体系,通过数字化赋能科技化转型提升发展实力、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痛点、引培结合全面解决创新人才缺失难题、构建小微企业多维度社会服务化平台和加强产学研合作助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等对策,全面提升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并为广西糖业升级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广西糖业;科技型小微企业;企业创新能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S566.1;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20X(2023)04-0046-05

0 引言

随着广西全面加速推进糖业“二次创业”发展,广西蔗糖产业迈入发展新常态阶段,蔗糖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在速度、结构及链条等方面呈现出新特征,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与格局;不仅促进大中型糖业企业技术、产能和定位的全面新升级,还带动一批围绕蔗糖产业链的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小微企业作为蔗糖产业实体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拉动消费、促进内需、稳定社会及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但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存在抗风险性弱、产业体量小等先天不足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容易处于劣势或被淘汰,而小微企业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其创新能力。

1 科技型小微企业及其创新能力

1.1 科技型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是指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式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等形式的企业,与其他形式企业具有相同的法人资格与权利。从单一个体而言,小微企业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对市场及产业的影响力较小。但由于其具有设立门槛低、申办形式灵活、资金投入较少及发展转型灵活等优势,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中小微企业达5200万家,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2]。我国小微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科技型小微企业与普通传统小微企业的区别主要有3个方面: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提供产品科技含量和受雇员工素养程度;由于以上特质,科技型小微企业较普通传统小微型企业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1.2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完成与创新有关的各项活动能力。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由多个要素构成,形成全面性的创新系统,能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力,推动企业主动完成各种创新行为[3];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既包括企业自身的投入产出及管理能力等,也包括来源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支持力。由于其特殊的企业形式与人员结构,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绝大部分来源于企业雇员的创造力,即创新型人才对企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通过企业不断自主创新,可为社会提供未来产品和服务,使得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 广西糖业产业升级与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链接关系

2.1 产业升级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大空间

广西传统蔗糖产业链的重心集中在糖料蔗种植与白砂糖生产上,以糖料原产地或初级加工地为发展地点,故存在利润薄、成本高、链条短等问题,困扰着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了主动适应并引领糖业发展新常态,广西区政府制订了《广西糖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并明确指出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协同共治,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并借助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资源整合、产业延链、产品提质、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发展[4]。随着产能优化,广西糖业战略性延伸产业链,并实施产业全面整合,形成“一二三产融合、主副产品结合”的新态势。原有的广西糖业产业龙头企业——中粮、東亚、南糖等大型制糖企业由于其自身发展目标与定位,较难实现业务项目对整个产业链的全覆盖,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产业链各环节中,为蔗糖产区的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同时,在乡村振兴全面实施大背景下,以及小微企业相关配套政策优化共同作用,逐步形成了区域内小微企业良好创业新环境。

现阶段主要在3个维度上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一是产业前端的蔗糖生产新技术开发及信息化服务等维度;二是产业中端的糖料蔗种植生产的社会化服务等维度;三是产业后端的蔗糖副产品精深加工及市场销售等维度。

2.2 科技型小微企业集群对产业升级具有推动力

小微企业在数量及灵活性上的突出优势,不仅可对产业链条形成补充与填缝作用,还对产业升级发展至关重要。在实施广西糖业“二次创业”升级过程中,需要实施技术革新、产品研发、标准制定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系列举措,更需要大量企业为产业升级作支撑。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引导中小微企业朝着“创新发展、专注专长、配套产业”的专精特新路径发展,广西区政府积极培育服务区域产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广西构建“10+3+N”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提供创新动力源,也带动了大量传统小微企业向科技型小微企业转型。

小微企业具有改革成本低、新机制引入快等优势,因此在产业转型改革过程中已成为技术试验区和发展突破口。通过小微企业群体的创新发展,可全面带动广西糖业产业链各维度全面升级。同时,庞大的小微企业群体对蔗糖产区就业创业环境具有显著作用,不仅有效解决蔗糖产区人才吸引与就业问题,也进一步改善区域劳动力市场雇佣结构,还能形成创业引导氛围,实现区域内各方生产要素与资源有效转化,形成对接产业及市场的未来产品和服务。

2.3 产业升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出新要求

广西糖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给区内小微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对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出新的挑战。由于小微企业的产业类型和提供的产品形式同质化较严重,且普遍技术含量不高;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新形势下,小微企业不仅要承受来自同类企业的市场竞争冲击,还要承受来自大中型企业的生存空间挤压,更要面对市场经济下行期带来的影响,导致小微企业生存难度加大。小微企业只有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十四五”以来,广西糖业升级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不仅改变了传统生产效率及产能,还培育派生了新兴产业及循环经济产业链。在糖业产业整体生产管理上实施大数据信息化全运用,在糖料蔗种植生产上推动全面机械化升级,在蔗糖原料综合利用上向纵深发展,同时制糖副产品逐步向高值化、品牌化升级。在以上产业各维度全面升级形势下,间接要求小微企业在实施创新过程中要主动对接产业发展的新需求,使创新能力与产业现状相匹配、相适应;同时不断在经营范围、企业规模、人员结构和资金投入等内部管理方面进行调整。

3 广西涉糖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分析

通过收集广西近年针对小微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实地走访涉糖科技型小微企业、对部分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等调研形式,查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发现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企业自身活力、融资路径、人才队伍和创新环境等4个方面。

3.1 企业自身创新活力不足

近年来,广西涉糖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虽然有了显著提升,但从企业发展质量上看,对接产业的创新活力仍然不足。主要有3点关键影响因素:一是可持续的创新原动力缺失,受生存周期和抗风险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小微型企业更重视短期收益,缺乏主动创新意识。二是创新资源投入不足,从整体产业层面上看,社会创新资源未能有效形成转化链条,在科研、教育和企业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联系,导致产学研严重脱节[5]。从企业内部层面上看,技术的创新研发需要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等投入,而小微型企业各资源相对缺乏,导致开展研发活动难度大。三是企业发展目标与定位局限性,小微企业多以引进技术转化运用为主,而忽视核心技术研发,大部分利润被用于支付技术转让费;同时大部分小微企业把发展目光放在产业链中较低端的产品或服务上,无法形成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3.2 融资难度大且成本高

社会对企业在金融方面的支持包括金融支持、融资担保、融资租赁、防范信贷风险及创业风险等[6]。企业创新技术研发依赖于大量资金支持,而小微企业资金短缺,难以支撑长期研发投入,只能通过外界资金支持才能有效推进技术研发,而融资难一直是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难题。虽然近十年来政府全面推动融资体系改革,尤其是“十四五”以来各方资金也全力支持广西糖业转型发展,为糖业企业提供大量资金支持与贷款服务,减缓了涉糖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度,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020—2023年累计向广西糖业产业提供贷款达85亿元;但支持资金及贷款流向的重点仍集中在制糖龙头企业。对于小微企業而言,由于体量及资产等因素导致贷款难度大,除商业银行贷款外,获得发展资金的渠道少,在各类政府扶持或补助项目的申请上,小微企业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尚处于劣势,需要依附其他主体联合申报,才能提高成功率。

3.3 创新型人才较缺乏

创新型人才不仅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还是广西糖业“二次创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需求人才的专业领域不断扩大。广西区政府近几年来通过多举措促进人才培养与引进,打造系统性、梯次化的高层次人才体系,缓解了创新型人才极度匮乏的局面。现阶段吸引创新型人才入驻企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发展空间,二是待遇薪酬。由于广西糖料蔗产区主要集中在经济中下水平的地级市,部分为“老少边穷”地区,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方面与一二线城市存在巨大差距,较难吸引和留住高精尖领域技术人才及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在个人就业选择上,注重未来发展空间及工作稳定性,首选在企事业单位就业,较少人选择小微企业。同时广西创新型人才培育体系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培育人才数量和质量与广西糖业发展不相匹配,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大学生群体返乡就业意愿不强。

3.4 创新环境有待优化

创新环境主要分为企业外部与内部环境两方面。在企业外部创新环境创建中,近年来广西区党委和政府多举措对小微企业创新环境实施改革,2020年制订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在融资、税收、补贴和政策倾斜等方面扩范围、加力度,降低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发展风险等。同时糖业产业升级也倒逼小微企业实施创新发展,形成了外部发展推动力。但综合来看,围绕广西糖业的创新环境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围绕科技领域还需进一步改革,目前在相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孵化载体和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仍无法满足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需求。在企业内部创新环境中,大多数小微企业内部仍未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导致围绕企业创新所需的人员梯队、资金链条、项目管理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处于滞后或空白状态,企业自身的创新文化也未能有效建立。

4 广西涉糖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全面提升广西涉糖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能仅依靠企业自我提升与转型,还需要来自产业向、政府向和社会向的力量支持。要全面构建“政—社—产—企”联动协同创新体系,才能有效围绕广西糖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

4.1 数字化赋能科技化转型提升发展实力

随着数字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发展与推进,数字化赋能、科技化转型对涉糖小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现有糖业产业链条中的传统型小微企业实施新技术融入、转型升级等培育,促进传统型小微企业向科技型或半科技型小微企业转型,让其符合产业需求并增强市场竞争力。如在糖副产品加工小微企业中,引入精深加工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在糖料蔗种植农机服务企业中,实施农机数字化改造与运用,提升农技服务质量与水平。同时针对制糖前沿技术及领域,实施科技型小微企业培育与引进,解决广西糖业发展中的技术短板问题。

涉糖科技型小微企业应全面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发展机制,加强研发资金投入,构建创新型研发人才梯队,不断围绕产业前沿培育发明专利、软件著作及技术标准等,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软实力,同时要注重企业现代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积累与探索,逐步向科技型大中型企业升级与发展。

4.2 拓展融资渠道解决发展资金短缺痛点

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问题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资金短缺痛点。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引入商业银行、投资集团、金融服务机构等建立金融服务联合体模式,围绕糖业产业链建立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根据科技型小微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打造个性化的融资全过程服务。通过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提升小微企业风险控制能力,减少筹款过程中的担保风险及融资成本。科技型小微企业应在充分利用好现有小微企业融资政策的基础上,转变意识并主动出击,对接商业银行、债券融资及私募风投等平台或机构,通过合理负债和股权转让等方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同时蔗糖产区地方政府应优化相关财税政策,适度减轻涉糖科技型小微企业税收及各方面缴费负担,提升纳税服务、金融担保及补助项目等方面的支持;还可建立创新能力培育倾斜机制,对发展绿色清洁、蔗渣再利用等产业的企业实施奖励或补贴政策,切实降低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运行成本。

4.3 引培结合全面解决创新人才缺失难题

蔗糖产区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应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力度,在薪酬和待遇政策上给予一定倾斜。同时不局限于制糖技术相关专业人才,还应引进数字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化工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维度的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丰富创新型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充分利用好现有头部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及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小微企业中实施创新技术指导;并完善创新型人才流动政策保障机制,允许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与小微企业技术合作取得合理报酬,实现创新型人才资源全面共享。

在引进的基础上还需加强本地区创新型人才梯队的培育,与地区高校进行“校政企”人才培养合作,联合实施围绕糖业产业的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并吸引大学毕业生返乡围绕产业进行创业。还应利用好地方高校丰富的专业教学资源与师资队伍,定期针对小微企业管理者或员工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及技能水平鉴定,全面提升小微企业管理者或员工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4.4 构建小微企业多维度社会服务化平台

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好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糖业科技产业园区等优势平台的集聚功能及载体作用,并建立围绕糖业发展相关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将原先的企业管理与服务从“碎片化”向“集约化”改造;切实解决企业申办、科技合作、招商引资、信息服务、成果转化等关键难题,实现区域内科技型小微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还可引入专业运营团队,为小微企业提供规范化管理、经营战略制定、拓展业务等专业化服务,弥补小微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足。

現阶段应以政府为牵头重点开展制糖主副产品的市场推介工作,全力打造区域糖文化特色品牌,发挥中国—东盟桥头堡的作用,开展系列商业与科技交流活动,吸引各地客商共商科技创新合作大计、共谋甜蜜事业发展大事。全面促进广西糖业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融合,既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打造良好经营空间,也为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牵引力。

4.5 加强产学研合作助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地方政府应围绕“坚持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围绕糖业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形成创新发展新格局。地方政府可与科研院所、地方高校等创新动力源深化战略合作,有效地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并落地运用。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实施新技术研发过程中,可主动对接科研院所、地方高校,借助其良好的科研场所与研发队伍力量,共同开展横向和纵向课题项目研究,弥补小微企业研发硬件与软件上的先天不足。

科技型小微企业也可主动与糖业头部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借助头部企业的设备与资金等强大优势,开展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向头部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升级服务等,实现企业间技术和经济上的互惠互利。

5 结语

产业发展不仅要依托产业头部企业的力量,小微企业作为产业链中的“毛细血管”,其在产业链中的作用也应受到重视。在广西糖业转型发展过程中,需多举措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也要多方法培育与孵化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质量与数量的双提升,形成多元化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格局,在广西糖业产业链各维度中,充分发挥小微企业群体的作用,为广西蔗糖产区社会经济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形成发展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莫仲宁,刘深,黄毅菲,等. 新常态下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以广西糖业二次创业为例[J]. 桂海论丛,2018,34(5):36-44.

[2] 徐佩玉. 去年中国平均每天新设企业二点三八万户——中小微企业已超五千两百万户[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6-20(11).

[3] 张斌. 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7.

[4]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广西糖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桂政办发[2021]134号[A/OL]. (2021-12-24)[2023-01-04]. http://www.gxzf.gov.cn/html/zwgk/fzgh/zxgh/t12018717.shtml.

[5] 刘策. 提升浙江省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22(20):29-31.

[6] 涂蔚颖. 地方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政策研究——以南昌市为例[D]. 南昌:南昌大学,2019.

(责任编辑 刘可丹)

猜你喜欢
科技型小微企业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科技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对其可持续发展调查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推动黑龙江省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对策研究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路径选择探析
互联网环境下河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