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砂糖产品色值分层试验

2023-11-05 07:44黄嘉马庆贺
广西糖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白砂糖

黄嘉 马庆贺

摘 要:在白砂糖生产中,色值测定可帮助确定白砂糖产品的颜色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是否存在不正常的颜色变化,对确保白砂糖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非常重要。白砂糖从外到里3层物料分别为甲洗蜜、糖浆和甲种,每层物料色值高低对白砂糖整体色值均有影响。本研究对白砂糖色值分3层进行分析试验,对每层物料煮制过程中的色值变化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表明,白砂糖晶体的3层物料中只要有1层以上物料色值偏高,就会导致白砂糖整体色值偏高,需对该层物料进行操作工艺调整。在生产过程中,应结合色值测定结果对煮糖结晶过程进行工艺参数和原料质量优化,探寻最佳煮糖工艺方案,提高白砂糖产品质量。

关键词:白砂糖;色值测定;分层试验

中图分类号:TS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20X(2023)04-0019-05

0 引言

在甘蔗制糖生产中,色值是衡量制糖工艺效果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所有生产指标中,色值最难控制,实际生产中白砂糖产品色值通常偏高,影响产品定级。影响白砂糖产品色值的因素众多且复杂,大体上可分为工艺操作管理和原料质量控制两大因素。通常白砂糖晶体由甲种、糖浆和甲洗蜜3种物料组成,每种物料为1层。每层物料色值与该层原料质量和操作工艺有关。因此,可通过测试每层色值数据以反映出煮制过程中哪一环节存在问题,为优化物料质量和操作工艺提供参考。

1 白砂糖生产中色值测定的意义与主要难点

1.1 色值测定的意义

在甘蔗制糖生产中,色值是指糖浆或糖产品的颜色深浅程度,通常参照GB/T 317—2018《白砂糖》进行测定。白砂糖色值是关键质量控制参数,对白砂糖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评估有重要意义。颜色是消费者判断糖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1]。较浅的颜色通常代表较高的纯度和品质,因此测定白砂糖色值可帮助生产商评估白砂糖产品质量。在市场上,低色值可作为白砂糖产品的卖点之一。较低的色值代表白砂糖质地清澈透明,更受消费者青睐,有助于提高白砂糖产品市场竞争力。此外,色值还能反映甘蔗糖分在提取、炼制等过程中的变化情况。通过监测色值,生产厂家可以及时调整白砂糖生产工艺,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1.2 色值测定的主要难点

白砂糖色值测定需要高精度的仪器和准确的方法,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判断。仪器的校准、标准品的选择及操作人员的技能均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样品的准备和处理对测定结果也有重要影响。不当的样品处理方法可能导致样品色素释放或转化,从而影响测定准确性。样品的选择、制备和处理方法必须严格控制,以确保测定结果可靠[2]。同时,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湿度等均可能影响色值测定结果,特别是光照条件,会影响颜色的视觉感知,因此需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测定色值。此外,甘蔗糖浆中色素种类多样,不同种类色素对颜色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测定中需综合考虑色素类别、色素含量等因素对色值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原理

煮制甲糖膏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物料。乙糖作为甲糖膏甲种,利用糖液饱和度与溶解度的平衡关系,在控制好罐内压力、真空度和温度的情况下,经过物理单元操作过程将甲洗蜜和糖浆不断包裹,最终形成甲糖膏,甲糖膏经过助晶分蜜分筛形成白砂糖。在煮制过程中,为了确保白砂糖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需监控各步骤中的关键参数,色值就是其中之一。

甲糖膏煮制过程中,主要物料通过管道输送到煮糖罐里加热浓缩结晶,煮制結晶过程分为3个物料单元操作,均为结晶溶解过程,包裹物料从外到里依次分别是甲洗蜜、糖浆和甲种。每层物料的色值是评估白砂糖品质的重要指标,不同层次的色值可反映出不同步骤中的化学变化和物质含量变化。甲洗蜜是煮甲糖制备的第1层物料,其色值可能受到甲洗蜜原始颜色及后续处理过程的影响。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甲洗蜜的吸收光谱,可确定其中不同波长的吸收程度,从而反映出甲洗蜜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或变化。糖浆是第2层物料,其色值变化可能与糖浆浓度、pH及其他化学特性有关。分光光度法可帮助分析这些因素对糖浆颜色的影响,从而优化制备过程,确保最终白砂糖产品的色值符合要求。甲种是第3层物料,其色值高低可能受甲种色泽影响,也可能受糖的结晶特性影响。通过分析甲种色值,可找出前面步骤中影响色值的关键因素,从而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2.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根据GB/T 317—2018《白砂糖》规定,一级白砂糖色值≤150 IU。甘蔗制糖采用亚法工艺,通常白砂糖产品出厂色值在80~150 IU范围内。依据工艺经验数据,通常白砂糖色值在80~110 IU范围内,说明工艺控制操作良好;白砂糖色值在111~140 IU范围内,说明工艺控制操作较好;白砂糖色值在141~160 IU范围内,说明工艺控制操作较差。因此,试验分别在色值波段80~110 IU、111~140 IU和141~160 IU测试。白砂糖整体测定色值即将白砂糖不分层直接完全溶解后测定色值,结果作为白砂糖出厂检测色值。

试验方法参照GB/T 317—2018《白砂糖》,使用三乙醇胺盐酸缓冲溶液进行白砂糖溶解,以确保白砂糖色值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试验分为3次,第1~3次试验分别有5、10和3个样品,共对18个样品进行测定。3次试验中样品分析步骤均相同,每个样品3层物料试验步骤如下。第1层物料试验步骤:①准备白砂糖样品、250 mL烧杯和三乙醇胺盐酸缓冲溶液。②将100 g白砂糖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90 mL三乙醇胺盐酸缓冲溶液。搅拌溶解白砂糖样品,控制溶液锤度在25 °Bx左右,以确保溶解度适当。③将溶解后的糖液倒入干净烧杯中,用抽滤装置对糖液进行过滤,去除固体残渣,得到清澈糖液;使用吸光光度计和折光锤分别测定糖液的吸光值和折光锤度。第2层物料试验步骤:①在第1层物料烧杯里未溶解白砂糖中再加入90 mL三乙醇胺盐酸缓冲溶液,搅拌溶解白砂糖样品,同样控制溶液锤度在25 °Bx左右,以确保溶解度适当。②将溶解后的糖液倒入干净烧杯中,用抽滤装置对糖液进行过滤,去除固体残渣,得到清澈糖液。③使用吸光光度计和折光锤分别测定糖液的吸光值和折光锤度。第3层物料试验步骤:①在第2层烧杯里未溶解白砂糖中再加入90 mL三乙醇胺盐酸缓冲溶液,搅拌至白砂糖样品完全溶解为止。②将溶解后的糖液倒入干净烧杯中,用抽滤装置对糖液进行过滤,去除固体残渣,得到清澈糖液。③使用吸光光度计和折光锤分别测定糖液的吸光值和折光锤度。根据测得的吸光值计算白砂糖各层次色值。

3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知,当样品3个层次色值均较低时,白砂糖整体色值就低,如果有1层色值高就可能导致白砂糖整体色值偏高。本次试验中,白砂糖样品色值较低,整个煮制过程控制得当,工艺操作正常稳定。

从表2可知,样品中2层物料色值较高会导致白砂糖整体色值高。与第1次试验相比,第2次试验白砂糖色值更高,整个煮制过程控制不稳定,各层次色值波动较大,操作工艺需调整。

从表3可知,样品中3层物料色值均较高时,白砂糖整体色值明显升高,白砂糖成品质量较低,整个煮制过程工艺操作和3种物料质量均需优化。

结果分析显示,在白砂糖结晶过程中,当第1层颜色变化较明显时,很可能是由于甲洗蜜投入量过大或其纯度较低;当第2层颜色变化较明显时,可能是糖浆的色泽较深或浓度过低,需對澄清工艺进行仔细检查,找出问题所在;第3层颜色变化较明显,可能是甲种纯度不够、甲种颗粒过大,或甲种本身色泽较深等原因所致。

4 讨论

制糖行业是食品加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积极采用技术改造、引进新设备及调整工艺参数等措施优化制糖工艺,以期在生产过程中达到更高的质量标准。在制糖生产过程中,成品色值被广泛用来衡量澄清效果,是重要的评价指标[3]。尽管上述措施使白砂糖色值大幅下降,实际生产中仍需持续探索和优化制糖工艺,继续降低白砂糖产品色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产品色值作为衡量白砂糖品质的重要参数,与白砂糖的有色物质种类、结构和光的相互关系密不可分。澄清化学处理在去除有色物质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些有色物质仍会与溶解液混溶在糖液母液中。在煮糖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糖液母液纯度逐渐下降,母液中杂质占比升高。这些杂质由于结晶过程的吸附作用,逐渐聚集在晶体表面,越靠近晶体表面,有色杂质的含量越多,从而导致产品着色越深[4]。影响白砂糖产品色值的因素多且复杂。优化煮糖过程不仅涉及到工艺参数的调整,还与原料质量把控紧密相关,高质量的原料有助于确保白砂糖晶体澄净。因此,在制糖工艺中,不仅需要关注煮炼过程的优化,还需从原料选择的角度入手,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为了更好地探索白砂糖成品色值的变化规律,本次试验采用分层试验白砂糖色值的方法,结果表明,为了降低白砂糖色值,可从3种不同物料的配比着手,减少第1层物料(甲洗蜜)的进料量或提高其纯度。另外,还可通过控制甲种纯度和颗粒大小改进白砂糖产品颜色。若连续生产的白砂糖产品色值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那么问题可能不仅限于白砂糖的结晶过程,还可能与整个制备过程的澄清工艺有关。此外,人为操作不当也可能对最终白砂糖颜色产生影响。因此,若想全面解决白砂糖产品色值偏高的问题,需在白砂糖的结晶过程中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调整不同物料的比例、优化进料量和纯度、严格控制甲种品质和颗粒大小;同时还应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澄清工艺操作正确。通过上述措施,可更好地控制白砂糖产品色值,提升白砂糖结晶的质量和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本次试验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煮糖结晶过程中色值的变化趋势,但由于试验范围受限于一家制糖企业,因此数据有一定局限性。

总体来看,制糖行业在降低白砂糖产品色值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制糖企业需要继续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从不同角度出发,优化制糖工艺,提升原料质量,进一步降低白砂糖产品色值。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试验,才能更好地理解白砂糖色值高低成因的复杂机理,并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整个制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莉莉,蔡惠贤,陈钰萍,等. 甘蔗糖厂硫熏过程氧气对白砂糖色值的影响研究[J]. 甘蔗糖业,2019(2):32-36.

[2] 李朝明. 浅谈澄清工艺对白砂糖产品质量的影响[J]. 广西糖业,2019(4):42-45.

[3] 迟雅丽,赵亚红,杨丽,等. 近红外技术用于白砂糖色值检测模型的建立[J]. 现代食品,2020(10):195-199.

[4] 陈桂云,黎颖欣,林少扬,等. 白砂糖色值检测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食品,2022,28(6):210-213.

(责任编辑 陈德元)

猜你喜欢
白砂糖
分白砂糖
白砂糖无保质期也能卖吗
好难吃的“糖”
“法老之蛇”实验
我国白砂糖产品标准发展历程与趋势
日式时尚吐司
雪花蜡烛杯
国内首款液体白砂糖在上海面世
剖宫产术后浅表伤口愈合过程中使用白砂糖的效果观察
糖玻璃,用完之后就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