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课程建设与青年思政教育问题探究

2023-11-05 15:14姚毓春李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课程建设思政教育

姚毓春 李冰

摘 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相关课程体系,付诸课程思政实践,对于强化青年思政教育,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课程主体内容建设出发,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青年思政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建设乡村振兴课程,有利于转变青年对城乡社会地位的传统看法、强化青年对现代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再认识以及探索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当前,课程建设已经具备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学科基础和以青年团体为依托的实践基础,但课程建设也面临相关师资和教材配备不足、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口工作不足、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脱节等问题。未来的乡村振兴课程建设要涵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全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促进的教学机制以及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关键词:乡村振兴;思政教育;课程建设;青年学生

DOI:10.15938/j.cnki.iper.2023.03.01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3-0097-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其中,“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青年的优势不仅在于年龄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青年是受教育最广泛的群体[3],是知识生产力最重要的承载群体。在青年接受教育的各阶段,有着一系列课程体系的支撑,课程安排影响着青年的就业方向和人生选择。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乡村振兴教育方面更多是以思政课为依托,如何用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激发广大青年立志乡村振兴的决心,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至关重要。因此,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探讨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并付诸课程思政实践,对于强化青年思政教育,更好助力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课程建设的内涵与价值体现

1.乡村振兴课程建设的内涵

乡村振兴课程是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而设置的一类课程。与当前已有的专业课程不同,乡村振兴课程的主体内容来源于我国在农业农村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而服务。乡村振兴课程建设的初衷在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青年人才支撑,课程建设主要包含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乡村振兴青年思政教育两部分内容。其中,乡村振兴青年思政教育将会融入到乡村振兴理论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具体而言,乡村振兴课程建设将会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致力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而进行。基于此,在理论教育方面,课程建设将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农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在实践教育方面,课程建设将会安排一系列青年实践活动;在思政教育方面,课程建设将会让青年学生了解我国城乡发展的历程和方向、农村为城市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乡村振兴需要青年有所作为等内容。最终,乡村振兴课程将会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工业化与农村经济、农业与粮食安全、农业与农村生态、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农村基层社会制度与社会治理、农耕文化与中华文明、乡村建设与实践、青年与乡村振兴等系列专题。需要指出的是,乡村振兴课程既不是从零起步的全新学科内容,也不是前述相关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多学科相融合、并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和补充的发展型课程。

2.乡村振兴课程建设的价值体现

(1)有利于转变青年对城乡社会地位的传统看法 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状态使城乡差距越发明显,耳濡目染中,在人们心中逐渐形成了城市优于农村的观念。[4]与此同时,对进城务工人员而言,由于缺少城镇户籍身份,其自身以及随迁子女在各方面难以获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待遇,其结果是,相比于城市家庭出生的青年,农村家庭出生的青年更显自卑感。[5]当前,虽然一些农村的生活条件已经比肩普通城市,但城市优于农村的观念仍然难以消除,最显著的表现即是农村家长对孩子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的期望,而实现这一期望的路径是“上大学-好工作-好生活”,好生活自然是指留在城市中的生活。[6]在这样一种理念环境中,农村出身的青年学生也将走出农村视为改变自身社会阶层的表现,并将其作为自身努力学习、提高学业成绩的最大激励。[7]不可否认,这一观念逻辑在过去乃至当前仍然具有很强的社会认同感,但也为乡村振兴埋下了隐患。如果一代代青年学生从小就在这一观念下成长,青年助力乡村振兴将会困难重重。教育既是上述观念的强化剂,也是改变传统观念的最好方式,关键在于如何教育、教育谁。相比于已经参加工作的人群,青年学生在价值观方面深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因此,应该以学校教育为切入点,开设乡村振兴相关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可以让青年学生深刻意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引导青年在城乡认识方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有利于强化青年对现代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再认识 近代以来,我们关于现代文明的教育便被深深打上了欧洲的烙印。[8]从近代发展的历史看,城市确实可以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一般认为,城市化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跨越的战略选择。[9]基于此,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的现代化在“目标的视域”上将西方现代文明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准,但中国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完全走西方的现代化之路行不通。[10]现代文明没有统一的模式,我国应该以传统中华文明为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明,而且这一文明的根基就在乡村。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明。……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11]因此,乡村振兴特别强调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而且,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承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体现了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时代诉求和行动自觉。[12]建设乡村振兴相关课程,可以让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上述逻辑,深刻领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明的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的内涵逻辑,进而强化广大青年对现代文明与中華文明的再认识。

(3)有利于探索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所谓自主的知识体系,是指源于中国、可以分享的知识谱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归根结底,源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13]作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脉相承,期间完成了“脱贫攻坚战”,具有扎实的实践根基与科学的理论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人类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智慧与贡献。[14]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众多方面,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乡村发展规划,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思想的典型表现。因此,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村振兴相关课程,可以完整地、系统地阐述我国乡村建设的底层逻辑、发展理念、学科支撑等,从而逐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建设知识体系,并且,这一知识体系真正立足于中国,已接受实践检验,并继续在实践中探索真理和自我完善。

二、乡村振兴课程建设的现实基础与挑战

1.课程建设已有的现实基础

(1)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学科基础 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拥有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可以为乡村振兴课程建设奠定学科基础。其中,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但与传统农学专业不同,乡村振兴课程侧重于培养乡村发展和治理型人才,而非纯粹的农业技术型人才。因此,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和农学相交叉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在乡村振兴课程建设方面更具优势。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为例,该学院是在原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农村发展学院等相关院系基础上组建而成,是一个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干学科的学院,在乡村发展和治理方面具有从本科到博士阶段完整的学科体系,可以为乡村振兴课程建设提供较好的学科基础。此外,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高校、科研院所、新闻机构、企业、地方政府等各类社会机构,开始以单独或合作的形式设立乡村振兴研究院(见表1)。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基本定位是智库型研究机构,除了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之外,也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系统性的研究,探索乡村发展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提供理论支撑,从而为乡村振兴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理论素材。

(2)以青年团体为依托的实践基础 乡村振兴需要理论支撑,也需要实践探索,实践课程是乡村振兴课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早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前,我国就已经在青年参与乡村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团中央等相关部门的组织、参与或号召下,我国于2003年发起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6年发起了“三支一扶”计划,2008年发起了“大学生村官”计划。新时代,随着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共青团地方委员会联合相关部门也相继推出了地方青年实践项目。例如,2016年,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联合地方相关部门发起了“山茶花”大学生脱贫攻坚志愿服务行动;2018年,安徽六安市团市委联合地方相关部门发起了“乡村振兴新青年计划”;2021年,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联合地方相关部门发起了“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等青年实践项目(见表2)。在一系列青年实践项目的实施下,每年有数以万计的青年学生志愿到西部基层、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扶贫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为我国乡村发展带去了青春的活力与智慧。与此同时,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也为乡村振兴课程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实践基础。

重庆数智乡村振兴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校企合作)2022年

2.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

(1)相关师资和教材的配备问题 首先,在师资配备方面,主要面临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当前,有关乡村振兴方面的师资配备形式(主要涉及乡村振兴研究院)主要是原有的其他相關学科方面的教师兼任,而类似于表1中所列举的相关学科专职教师数量很少。师资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因此,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除了农学专业,涉及农业农村发展的专业相对较少,相关师资自然也就较少;二是由于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以来确立的发展战略,相关专业的教师也是处于学习的状态中,因而在短期内难以具备专职于乡村振兴教学研究的条件。其次,在教材配备方面,主要面临专业教材不足的问题。具体而言,教材是由资深教师编写而来,由于前文所述的师资问题,当前阶段更多的是乡村振兴学术论文和书籍,而教材类书籍比较匮乏。需要指出的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由朱信凯领衔、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国三农”系列丛书,被评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也被确定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教材,为乡村振兴相关教材出版树立了榜样,但该系列丛书是一套国情类思政教育读本,更多专业性的教材还有待出版。

(2)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工作问题 对于一类课程的建设,如果说师资和教材的配备是关于供给端的问题,那么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工作则是关于需求端的问题。当前,适合高校毕业生下沉到农村地区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而前文提到的“三支一扶”和“大学生村官”,以及近几年兴起的“乡村振兴专员”,也只是在国家号召下形成的过渡性就业岗位,如果没有适合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即使乡村振兴课程成功开设,也无法长期维持下去。一般而言,抛开自主创业这种情况,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三种方向选择:第一种是公职岗位;第二种是事业编制岗位;第三种是体制外的企业岗位。[15]乡村振兴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自然也不例外。公职岗位和事业编制岗位属于政府服务性质的岗位,无法形成产业带动下的市场就业,而对于企业岗位而言,主要是一些新兴的乡村振兴服务类企业岗位,这类企业和工作岗位数量较少,以聊城北城乡村振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2022年的招聘为例,该企业面向各大高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0名,并且,该企业的性质属于街道党工委领办联合社全资控股公司。由此可见,虽然近些年涌现出一些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就业岗位,但大都是与政府部门相关的服务性岗位,而市场主体的参与度明显不足。

(3)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脱节问题 与传统思政课不同,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其他专业课程中,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育人。[16]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乡村振兴相关课程中,发挥课程思政的效果,是乡村振兴课程建设的目标之一。然而,当前有关乡村振兴的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存在明显的脱节问题。一是专业知识转化为课程思政的信度和效度不够。课程思政作为“大思政课”的表现形式,对于很多高校而言仍旧处于探索阶段,而在乡村振兴相关课程的建设方面,更是经验不足,不仅课程设计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度较差,而且专业任课教师其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及其思政教育能力也较弱,结果是乡村振兴专业知识转化为课程思政的信度和效度不够。二是课程讲授过程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现象严重。乡村振兴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从实践活动中理解乡村振兴所包含的专业知识、责任感和价值感,能够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然而,由于学校在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方面的建设不足,以及任课教师自身在乡村振兴实践方面的经验不足等原因,在乡村振兴课程讲授的过程中,乡村振兴相关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现象严重。

三、乡村振兴课程建设与青年思政教育的思路展望

1.课程建设要涵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全过程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青年教育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做起,乡村振兴课程建设要涵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全过程,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高等教育阶段。具体而言,基础教育阶段的乡村振兴课程要以通识教育为主,同时,要把有关乡村振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放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高等教育的乡村振兴课程要结合专业教育,做好课程思政。在上述课程安排下,那些有志于参与乡村建设,或者对乡村振兴感兴趣的青年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学习之前选择专业时,就会非常明确地选择乡村振兴相关专业,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当前农林类专业的冷门状况,以及需要通过思政教育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参与乡村建设的状况。

2.课程建设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促进的教学机制

乡村振兴课程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战在内的一系列成果的取得,虽有国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借鉴,但主要是我国立足于自身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结果。实际上,在实践中学习的思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教育的特点,最典型的便是耕读教育,所形成的耕读文化更是孕育了众多的农学家,产生了大量高水平的古代农书。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开展耕读教育,全国很多中小学已经将耕读课程列为劳动课。此外,教育部也于2021年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提出要将耕读教育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的耕读教育不仅是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促进的教育理念,也是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课程建设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是当前急需的人才,但是,相关教育资源的准备并非一蹴而就,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是集中全国优势师资力量,先行打造一批乡村振兴课程,并利用现代数字教育方式,实现优质课程的资源共享。以《大国三农》在线开放课程为例,该课程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充分发挥三农教育优势、汇聚名师资源打造的一门面向全国的通识类课程,对推动全国高校乃至全社会的三农价值观教育与国情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已在智慧树平台上线,面向涉农高校学子,以及非涉农高校乃至全社会公众开放。因此,可以参照《大国三农》课程形式,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开发相关课程,针对高等教育阶段开发更具专业性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汪晓东,王洲.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综述[N].人民日报,2021-05-04(1).

[2]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鄉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N].人民日报,2020-12-3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8.

[4]杜娟,杨宏杰.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城镇发展与新社会阶层青年的互构困境和进路省思[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3):106-112.

[5]董志勇,戴圣涛.城乡流动、户籍转换与社会地位认同感[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3):5-19.

[6]杨春华.农村家庭的教育期望与策略安排——基于苏北农村调查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4):97-101.

[7]戴玉婉,侯玉波.阶层期望对农村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983-990.

[8]颜景高.论中国现代化的价值支撑[J].湖北社会科学,2020(4):79-84.

[9]贺韶伶,赖平.城市化: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跨越的战略选择[J].求索,2004(11):34-36.

[10]徐艳梅.现代化与现代文明构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22-24.

[1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24-125.

[12]刘建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构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时代自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5-10.

[13]王义桅.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信与自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5-24(1).

[14]燕连福,谢克.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创新性贡献及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7):39-44.

[15]余启军.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去向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23):120-122.

[16]张红伟,张杰.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创新机制探赜[J].中国大学教学,2022(6):71-80.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课程建设思政教育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长征精神对于构建当代青年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