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野,刘 涛,刘 华
太和医院胸心大血管外科,湖北 十堰 442000
随着高血压患者数量的增长,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已逐渐成为常见的心血管危急重症[1],根据2011年中国健康保险数据估测,中国大陆急性AD年发病率约为2.8/10万,男性高于女性(3.7/10万vs1.5 /10万)[2]。目前,随着急救体系的逐渐完善,及时获得手术治疗的AD患者越来越多[3]。临床中,AD 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Stanford A型和B型,A型的治疗以外科开放手术为主,采用血管腔内治疗的患者数量也在增加;B型的治疗以血管腔内治疗为主,少数采用外科开放手术,目前两型AD患者住院治疗的病死率均在10%以内[4]。研究显示,部分AD患者在治疗后住院期间可能发生谵妄[5-7]。谵妄是重症患者中常见的一种急性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意识混乱状态,主要特征为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改变[8]。谵妄可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引起患者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增加医疗费用,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8]。既往的研究主要针对外科开放手术治疗的AD患者,关于AD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AD 血管腔内治疗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太和医院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的AD 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诊断和治疗符合相关共识[9];(3)术后生存时间≥24 h;(4)术前神志清楚;(5)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急性脑卒中;(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他原因导致的低氧血症;(3)合并严重贫血(血红蛋白﹤90 g/L);(4)合并急性心力衰竭;(5)发病前合并精神疾病、痴呆等;(6)正在服用抗精神疾病类药物。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80例AD 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将其分为谵妄组(n=57)和对照组(n=1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住院期间的结局指标,分析AD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等。手术相关指标包括Stanford分型、发病至进行血管腔内治疗的时间、手术时间等。术后住院期间的结局指标包括生存情况、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术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进行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评估[10],谵妄的诊断依据《重症患者谵妄管理专家共识》[8],急性意识改变和注意力受损是诊断谵妄的必要条件。
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D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谵妄组患者的年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
谵妄组患者Stanford A型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发病至进行血管腔内治疗的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谵妄组患者术后ICU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结局指标的比较
将2.1、2.2、2.3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Stanford分型、发病至进行手术的时间、死亡、术后ICU住院时间、术后感染作为自变量,谵妄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未发生=0,发生=1),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Stanford分型为A型、发病至进行血管腔内治疗的时间﹥6 h、术后ICU住院时间﹥7 d、术后发生感染均是AD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4)
表4 AD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术后发生谵妄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AD发病过程中可累及主动脉行程中的各主要分支血管,导致发生相应的症状、体征,甚至猝死[11]。因此,AD的及时救治是降低其病死率,改善患者病情,保留或维持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外科开放手术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和开放体腔时间,而血管腔内治疗可快速将覆膜支架送至破口处,从而封闭假腔,阻止进一步出血[12]。既往研究发现,外科开放手术后患者可发生谵妄[7],然而关于血管腔内治疗术后AD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尚未清晰。本研究结果显示,AD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31.7%(57/180),年龄≥60岁、Stanford分型为A型、发病至进行血管腔内治疗的时间﹥6 h、术后ICU住院时间﹥7 d、术后发生感染均是AD 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谵妄以精神症状为主,是疾病与脑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属于影响脑部供血、供氧的疾病,重症时容易发生谵妄[13]。不同研究中,谵妄的发生率不同。牛永胜等[14]分析了急性Stanford A型AD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110例A型AD患者术后转入ICU,其中,32例发生谵妄,发生率为29.1%。陆地等[15]的研究共纳入108例Stanford A型AD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39.8%(43/108)。晁珂等[16]的研究中谵妄发生率更高,156例患者中71例术后发生谵妄。上述研究均为Stanford A型AD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统计,且均为外科开放手术术后,还有一些研究专门针对Stanford B型AD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情况。刘华等[17]的研究中,83例急性Stanford B型AD患者术后发生率为16.9%(14/83)。Huang等[18]的研究共纳入631例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的Stanford B型AD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4.7%(93/631)。Liu等[19]的研究共纳入517例Stanford B型AD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3.3%(69/517)。Lin等[20]的研究没有区分AD分型,共纳入AD患者257例,术后谵妄发生率为40.1%(103/257)。上述研究表明,Stanford A型AD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高于Stanford B型AD患者,可能与A型患者主要累及升主动脉,容易影响到脑部供血有关。本研究Stanford A型AD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52.3%,B型患者为29.3%,高于上述研究,可能与纳入患者的时间、评估谵妄的工具以及患者的年龄不同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对临床上常用的指标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即年龄≥60岁)可增加AD 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与牛永胜等[14]、Huang等[1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血管慢性疾病、脑血管硬化率较高以及大脑对缺血的敏感性更高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病至进行血管腔内治疗的时间也与术后发生谵妄有关,分析原因为耽搁时间越长,可能导致脑部供血受影响的时间越长。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ICU 住院时间越长,谵妄的发生风险也越高,与文献[21]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发生感染是AD 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陆地等[1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能与感染加重机体耗氧、耗能有关。
综上所述,年龄、Stanford分型、发病至进行血管腔内治疗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术后发生感染均是AD患者血管腔内治疗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临床实践中应注意筛查高危患者,做好预防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