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温针灸治疗对腰肌劳损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及疼痛改善程度的影响

2023-11-05 06:55:06李元鸿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0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腰椎针灸

李元鸿

(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福建 福州 350000)

腰肌劳损是骨科中的一类常见病症,该病的发生与患者工作环境、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若经常保持不良坐姿或经常弯腰就容易发生腰肌劳损,发病之后可导致患者出现腰部酸胀或疼痛,病情的发生会受到工作、生活劳累程度以及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统计表明,近年间临床接收的腰肌劳损患者不断增多,且腰肌劳损患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腰肌劳损已慢慢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需积极加强对腰肌劳损的防治[2]。西医对腰肌劳损的治疗主要通过类固醇等药物,虽然在口服之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根治效果较差,且长时间服用类固醇药物还容易导致胃溃疡、食欲缺乏、胃肠道出血、肾功能降低等严重后果,从而对腰肌劳损的病情恢复造成了不良影响[3]。中医对腰肌劳损的研究历时悠久,拥有多种特色治疗技术,针灸便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大量的案例表明,在腰肌劳损治疗中采用温针灸方式可获得比常规针灸更佳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腰椎功能障碍疗效显著[4]。为此,本文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治疗的120例腰肌劳损患者,对中医温针灸治疗对腰肌劳损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及疼痛改善程度的影响进行了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治疗的120例腰肌劳损患者,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和参考组(60例),两组腰肌劳损患者一般资料近似(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腰肌劳损病情均符合《最新腰腿痛诊断治疗学》中关于腰肌劳损的标准[5]。②患者入院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3分[6]。③患者各项诊断资料和病历资料完整。④患者能够配合临床治疗。排除标准:①患者恶性肿瘤疾病。②患者处于哺乳期、妊娠期。③患者伴发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④患者对本次针灸治疗过敏或不耐受。⑤患者存在严重沟通功能障碍。

1.3 方法

1.3.1 试验组 患者应用中医温针灸治疗。针灸时患者取俯卧位,针灸的穴位为大肠俞、阿是穴、肾俞、气海腧等穴位,预先采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本次针灸所选的穴位进行消毒,本次温针灸所用的穿刺针为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为(0.3 mm×40 mm)固始公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所产,针灸之前常规消毒针具及皮肤表面,对所选穴位进行直刺,针刺的方法为捻转手法(采用均匀的捻转、提插手法),常规进针得气后需在进行温针灸穴位加隔薄纸板,并采用3 cm长的艾灸条插于针柄处,然后将艾条点燃并常规施灸,每处灸2次,留针半个小时,每15 min对患者行针1次,每日温针灸治疗1次,持续针灸5 d,在暂停2 d后继续开展下一周期治疗,总治疗时间为30 d。

1.3.2 参考组 患者实施常规针灸治疗。本次针灸所选的穴位与针灸进针方法与试验组一致,但并未对患者实施温针灸,患者总治疗时间为30 d。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分析两组腰肌劳损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改善情况。其中,采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7]判定腰椎功能障碍的程度,该项评分量表包含10个问题:疼痛强度、站立、生活自理、干扰睡眠、提物、性生活、步行、社会生活、坐位、旅游,单个项目分值范围均为0~5分,得分越高也就表明患者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越重。通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别表示无疼痛、最剧烈的疼痛。②对比分析两组腰肌劳损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指标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工具为简易生活量表[8],各项分值范围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就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③对比分析两组腰肌劳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完成疗程治疗后患者的腰部酸胀或疼痛症状消失、腰椎功能障碍评分下降50%以上;有效:完成疗程治疗后患者的腰部酸胀或疼痛症状明显改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下降30%以上;无效:完成疗程治疗后患者的腰部酸胀或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下降30%以下[9]。④对比分析两组腰肌劳损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包括:晕针、血肿、局部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表示,采用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χ2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改善对比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治疗前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后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试验组腰肌劳损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考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改善情况对比(分,)

表2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改善情况对比(分,)

2.2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试验组腰肌劳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考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分,)

表3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恢复效果比较 试验组腰肌劳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参考组腰肌劳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试验组腰肌劳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恢复效果比较[n(%)]

2.4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腰肌劳损患者在本次治疗中出现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参考组腰肌劳损患者在本次治疗中出现1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两组腰肌劳损患者晕针、血肿、局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腰肌劳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随着如今生活压力增大,过度劳累等造成的腰肌劳损发生率也在不断升高,腰肌劳损会引起患者腰部疼痛,一旦生活中活动过量就会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且腰肌劳损病程往往较长,治疗难度较大,反复发作,从而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确诊后需积极治疗[10]。在腰肌劳损患者的治疗中,西医治疗主要通过镇痛药物等予以干预,而大量的案例表明,西医治疗更多的是在治疗当下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对于腰肌劳损的根治效果则不够明显,中医在腰肌劳损治疗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和技术,针灸便是一种常见的类型[11]。

从中医角度上讲,腰肌劳损属于“痹症”“腰痛”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风、寒等邪气入侵腰背部静脉,从而造成背部经脉不通,并进一步导致腰部功能障碍。针灸正是具有良好的调气血、通经脉作用,有利于维持患者机体阴阳平衡,并进一步调和患者的脏腑功能,大肠俞穴、气海俞穴在中医上归属于太阳膀胱经[12],通过对该类穴位进行针刺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肾腧穴则属于背俞穴,通过针刺该穴位可产生良好的滋肝养肾、温肾驱寒、强筋骨功效,阿是穴则属于天应穴,通过对该穴位进行针刺可以发挥良好的疏通经络、止痛作用[13]。

本次研究给予试验组患者实施了中医温针灸治疗,试验结果显示,两组腰肌劳损患者治疗前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和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后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和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试验组腰肌劳损患者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疼痛评分和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考组(均P<0.05);试验组腰肌劳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参考组腰肌劳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试验组腰肌劳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试验组中出现1例晕针和1例血肿,无局部感染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参考组腰肌劳损患者出现1例局部感染,无晕针和血肿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两组腰肌劳损患者晕针、血肿、局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可见中医温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腰肌劳损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其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灸方式。分析其原因,艾灸能够发挥较强的活血化瘀、散寒、通络、温经作用,对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以艾灸形成温针灸疗法,能够有效抑制炎性因子分泌,促进患者颈部血液循环加快[14],并进一步使肌肉痉挛得到改善,且温针灸中所用的艾灸产生较好的温热效应,能够有效修复损伤的纤维环,并可以有效治疗椎管内的炎性反应及神经根水肿,这一结果也与卡热买提·阿布都克然木等[15]所报道的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中医温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腰肌劳损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其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灸方式,且不会明显引起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腰椎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22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34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