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秀,王 申
(1.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100144;2.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10008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1]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保障,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高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育人育才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全面贯彻“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更是培养造就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检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2]。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受社会发展转型的直接影响,在当下多元自主的就业模式下,高校不再扮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中间人角色,而是从就业育人的角度,为学生提供能力提升指导与咨询帮助。自主择业给了学生广阔的平台和多元的选择机会,毕业生一方面应注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需要应对用人单位的多元需求,这对大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技能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此外,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应用型高校与行业之间的产教融合更为密切,注重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聚焦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但在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特别是就业心理指导方面,往往缺少专门的应对举措。学校的就业心理指导多采用群体辅导、单向输出模式,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和健康心理素质养成方面成效不足。特别是近两年,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突出、难度增大,在就业环境、个人目标和家长期待等内在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影响大学生自主择业、成功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业不仅是对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检验,更是对学生思想境界、政治素质、价值理念、道德水平和生涯发展能力的综合检验,需要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自立自信地回应挑战。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单一、社会阅历浅,个人价值观和就业取向尚不稳固,自我认知和发展定位尚不清晰。尤其在毕业生求职期间,学生离开了学校教师、同学为其创造的自在轻松的环境,时常奔波于实习、见习和调研中,在大量碎片化信息的高强度冲击下,学生面对毕业、就业和身份转化的双重压力,容易产生多重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①焦虑心理。初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往往有超出自身能力的就业期待,对职业的憧憬和对理想职业的渴望,与个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交织叠加,会加剧学生的焦虑心理。部分学生在求职中,会患得患失、紧张慌乱、无所适从,以致影响个人正常生活节奏。②急躁心理。进入毕业班后,学生对就业相关的新闻动态和其他同学经历的反应会更加敏感,更易受带动影响。部分没有明确就业目标的同学,容易出现随波逐流、手忙脚乱、四面出击的情况,在得不到正向反馈的情况下,急躁心理会进一步加剧。③忧郁心理。社会和家庭普遍对大学生群体有较高的期望值,学生也期待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一展拳脚。在目标定位高、成才期望强的预期下,学生在求职受挫后常有不思进取、自我否定、情绪低落的表现,更有甚者会放弃积极尝试,对外界的环境漠然置之。④自负心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优渥的物质环境,学生更加独立自信,但也导致部分学生的盲目乐观与过度自信。有些学生片面认为自己知识丰富、能力卓越,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人岗匹配度,这种自负心理常令学生眼高手低、错失良机。⑤自卑心理。求职中,也有学生面对用人单位的高门槛、高要求表现出挫败感和自卑感。因一两次求职受挫,学生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在面对竞争时畏手畏脚,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影响自我推销。⑥偏执心理。大学生普遍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更注重求职过程中的个人体验与感受。求职过程中,学生对于就业公平和就业标准通常有自己理想化的标准,当受到个人认为的不公平对待时容易出现偏执心理,重则一蹶不振,轻则择业眼光受限,错过潜在的就业机会。⑦从众心理。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所学专业的深入了解,个人发展目标不明确,不能结合自己的优劣势做有针对性地取舍,盲目跟随别人参加选拔、考核,结果“事倍功半”。⑧依赖心理。大学生多在家庭呵护下成长,部分有条件的家庭往往举全家之力为学生谋求好工作,追求就业环境、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最优化。在家人包办的形势下,学生缺乏主动出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抗压受挫方面也得不到相应的历练。
健康的就业心理是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择业取向的基础,需要社会、学校、学生三方面同向发力、共同施策,其中,学校的就业指导是提升学生就业内生动力的主要渠道。学校应从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创造历练机会,引导学生积极调整就业心理,自觉主动地适应环境,客观冷静地认识自我,乐观积极地直面困难,形成稳定积极的就业心态,服务学生理性择业、顺利就业和成长成才。
正确认识社会和评价自我是学生进行求职准备的基础性工作。大学生相对封闭的求学经历影响了学生的社会性成长,在正式步入社会前,往往需要有一个角色转变、身份适应的过程。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我定位,结合自身能力和专业素养,明确就业领域,聚焦行业需求,科学地为自己进行人职匹配,指导学生做好就业心理素质、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上的准备。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但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仍带有一定的自负心理。学校应当引导学生积极调整预期,树立起做普通劳动者的观念,转变择业“一次到位”的思想,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就业目标的匹配度。帮助学生树立生涯发展理念,坚持先就业后择业原则,引导学生从个人长远的职业发展着眼,认真谋划、积极行动,从基层岗位做起,脚踏实地、奉献积累,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做扎实充分的准备。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学生须有承担责任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认同。要培养学生自主择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应聘综合技能,结合岗位需求恰当地展示自我。就业指导应结合学生就业前、中、后期不同阶段的需求,围绕人岗匹配和身份认同,提升学生岗位选择与专业特长和个人能力的相关性,克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消极心态。
求职受挫是就业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就业指导教师要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增加交流机会等为学生创造转化不良情绪的有效通道,帮助学生正向应对,保持积极心态,主动解决问题。学生一方面可以从兴趣爱好的发展中,释放自我、缓解紧张焦虑,另一方面学生也可通过兴趣爱好调节个人状态,在共情与移情的过程中,有效缓解就业竞争带来的焦虑情绪,收获成长的内生动力。
就业是学生个体和用人单位相互筛选的双向选择过程。在用人单位占有绝对话语权的形式下,学生被拒门外、遭受挫折在所难免。学校要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就业形势,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认清自己的优劣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认可自己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敢于竞争,不怕失败。在求职失败时,要积极谋求帮助,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树立自信,提高抗挫败的能力。
调查显示,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是毕业生疏导不良情绪的最有效方式。学校应主动营造友朋互助的良好氛围,搭建形式多样的朋辈辅导平台,为青年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学校应加强普及就业心理知识,加大对情绪敏感同学的关注,多方施力,帮助学生重塑理性的自我,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综合实力的直接表现,就业心理辅导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也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应用型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学校要加强工作制度保障、工作体系建设、工作队伍培养,用好校内外育人资源,加强校企对接,通过就业心理辅导进课堂、进科研、进宿舍等方式,精准开展指导服务,推动就业心理指导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取得新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提升求职素养。
就业指导课程是提升大学生求职能力的主要渠道,高校要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要求,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提升选课学生的获得感。课程设计应立足学生实际和成长需求,大学一年级主要围绕学生的理想信念、专业发展和个人生涯发展等设置课程内容,旨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学二年级,在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的前提下,可开设行业介绍、个人综合素养提升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大学三年级,应聚焦行业发展前沿,激励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在行业发展背景中找准个人职业发展定位;大学四年级,应针对学生求职的实际需求,开设就业形势介绍、个人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和就业心理调适等专题内容,提高学生就业的综合能力。
高校要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实践行动搭建平台。要紧扣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行业实践和职业实践,投身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基层组织、乡村振兴等领域,到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3]。要用好行业产业的育人资源,加强产教融合,鼓励学生面向行业产业发展前沿、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需求,提升个人本领,在创新实践中逐渐建立身份认同感和专业自信。
个体职业指导和咨询是精准开展就业心理指导的有效形式,能够聚焦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对学生开展求职策略、心态等方面的具体指导,科学施策帮助学生转变态度、积极应对。职业咨询的形式较为灵活,通常可采取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的方式。高校要积极整合资源,挖掘调动校内外育人力量,在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力量之外,动员专业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将职业辅导纳入专业课程,组织重点群体参加就业帮扶和岗位实习。不断丰富个体就业辅导的形式,依托专业实习实训、课程实践和社会调研等,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和把握,用好就业实习,实现正式入职前的预热,以便提早干预解决就业心理方面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